1、泌尿第八章第八章泌尿肾脏的解剖和血流特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尿的浓缩和稀释尿生成的调节排尿第一节肾脏的解剖和血流特点肾单位和集合管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 位,与集合管一起完成泌尿 活动。集合管-多条远曲小管汇合成一条 集合管。图87肾单位示意图第一节肾脏的解剖和血流特点第一节肾脏的解剖和血流特点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肾单位按其在肾脏中的位置不同分为:-皮质肾单位:分布于外皮质和中皮质层,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0%90%;肾小体相对较小,髓科较短,只达外髓质层,有的甚至不到 髓质。其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大,二者比例可达2:1。-近髓肾单位:位于靠近髓质的
2、内皮质层;上4肾小球较大,髓祥长,可深入到内髓质层,其入球小动脉与 出球小动脉的口径无明显差异。第一节肾脏的解剖和血流特点球旁器组成:球旁细胞:-入球小动脉中一些特殊化的平滑肌细胞,内含分泌颗粒,能合成、储存、释放肾素。球外系膜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 间的一群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由特殊分化的高柱 状上皮细胞组成,能感受小管液中NaCI含量变 化,调节球旁细胞对肾素的释放。球外系膜细胞出球小动肽肾小球交易神经入球小动肽图8-2球旁器的结构第一节 肾脏的解剖和血流特点肾脏的血流特点: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指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肾血流量在动脉
3、血压一定的 变动范围内能保持恒定的现象(肾血流量主要取决肾血管阻力)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使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发生肾小球滤过作用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膜结构组成:内层-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C)中间-非细庙性的基膜(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外层-肾小囊脏层的上皮细胞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图8-3滤过膜示意图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有效滤过压:滤过膜两侧促使肾小球 滤过作用发生的压力差有效滤过压二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血浆 胶体渗透压+囊内压)肾小
4、球毛细血管不同部位的有效滤过压 是不同的,越靠近入球小动脉,有效滤过 压越大。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图8-4有效滤过压示意图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滤过面积-滤过膜通透性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散透化 扩渗易-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重吸收作用:80%85%的HC03-,70%Na+、
5、Cl-、K+和水在近球小 管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ONa+x Cl-的重吸收 K+的重吸收 HC03-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小管液中葡萄糖、氨基酸在近球小管处全部被重吸收。-一种需借助于Na+-葡萄糖同向转运机制的过程,属于继发性主 动转运。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Na+x Cl-的重吸收-在近球小管前半段,Na+主要与HC03-和葡萄糖、氨基酸一起被重吸收,而在近 球小管后半段,Na+主要与CI-和K+一同 被重吸收。如液,-*肾小管上皮细胞小管液 近端小管前半段图8-5近球小管重吸收NaC I示意图第三节肾小
6、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 K+的重吸收-肾脏对钾的排出量取决于肾小球的 滤过量、肾小管对钾的重吸收量和肾 小管对钾的分泌量。-由肾小管滤出的K+65%70%在近 球小管被重吸收,25%30%在髓祥重 吸收,远端小管可重吸收钾,也能分 泌钾。小管液 骨小管上皮细磨 液图8-6髓禅升支粗段继发性 主动重吸收Na+、C1-x K+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 HC03-的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HC03一,80%85%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血液及 小管液中的HC03 都是以NaHC03 盐的形式存在。图8-7近球小管重吸收HC03-示意图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水的重吸收-原尿
7、中65%70%的水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髓神降支细 段和远曲小管各重吸收10沆其余在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重吸收是被动的,靠渗透作用而进行的。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远球小管和集合管中的分泌与排泄:管腔液肾小管上皮细胞小 Tt淞 宣可、管V上万kflHJMU Ku 淞aifNCl Nanh4ciAY匕h?co3cA细跑外液Na HCO,NaHCO,图8-8远球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分泌K+CO/HQJ图8-9远球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氨第四节尿的浓缩和稀释尿液的稀释:尿的渗透浓度低于血浆的渗透浓度-主要发生在远球小管和集合管图87 0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示意图第四节尿的浓缩和稀释尿液的浓缩
8、:尿的渗透浓度高于血浆的渗透浓度-发生在远球小管和集合管,由于小管 液中的水被重吸收,溶质仍留在小管液。-肾脏对水的重吸其动力来自肾小管和 集合管内外(髓质)的渗透浓度梯度。图871尿浓缩机制示意图第四节尿的浓缩和稀释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肾髓质高渗的建立主要是由于NaCI和尿素在小管外组织间液中积聚。-与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密切相关。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肾内自身调节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肾内自身调节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一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9、升高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作用球管平衡-近球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改变-保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 I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的作用-引起肾血管收缩而减少肾血流量-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浓度增加-刺激近端小管和髓伴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小It H小0 I 出1图87 2抗利尿激素作用示意图-对尿量产生明显影响(缺乏时,水的重吸收就减 少,尿量明显增加)-影响因素: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房钠尿肽 _-作用: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和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图873醛固酮作用机制示意图第六节排尿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由舐荐部脊髓发出的
10、盆神经中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时可引起逼 尿肌收缩和内括约肌松弛,可促使尿液从膀胱排出。由腰部脊髓发出的腹下神经属于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逼尿肌舒张 和内括约肌收缩,有利于尿液在膀胱内继续贮存-优势传导通路。由舐荐神经丛发出的阴部神经属于躯体神经,兴奋时可劈卜聆肌(又称尿道括约肌)收缩,以阻止膀胱内尿液的排出-房室交界。第六节排尿排尿反射:大脑皮层就发出兴奋冲动,下行传 至脊髓,引起低级排尿中枢兴奋,继 而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兴奋盆神经,二是抑制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在这 两种效应的协同作用下,膀胱逼尿肌 发生收缩,内外括约肌发生舒张松弛,尿液就由膀胱经尿道被排出体外。图8-14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