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精品教材(第六版)第一章城市集聚经济第二章城市化第三章城市经济增长第四章城市规模第五章城市土地利用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第七章城市产业经济第八章城市劳动力市场第九章城市住宅第十一章城市交通第十二章城市物流第十三章城市财政与社会融资 第十四章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第一R第一第二”第四P城市经济增长与测度城市经济增长的内涵城市经济增长(urban ec onomic growth)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城市经济作 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
2、市经济增长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它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增长在范畴内 涵上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城市经济增长的特殊属性之一可以归因于规模报酬递增 其次,国民经济增长理论往往是抽掉空间因素后的动态分析再次,城市层面上的经济增长分析与国民经济增长分析比较,更重视制度和政府政 策的作用。最后,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规律与国民经济范畴的经济增长规律不同,后者遵循经 济周期的一般规律,而城市经济增长虽然受国民经济一般运行周期的影响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TJ第第二”第四T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
3、测度【二】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是指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反映城市经济增长。(一)国民收入指标1.运用国民收入总额的测度 Q)定基速度公式定基增长速度公式Yt UGDPtg=Yq x 100%=uGDP。x 100%K%空G二 丫口 x 100%=Yo x 100%(2)环比速度公式UGDPtYt-g=-xioo%二UGDPli xioo%Yrl环比增长速度公式 空g=xioo%二Yi xioo%(3)平均速度公式石二 证二Qgfg2 g3平均增长速度公式g=G-l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
4、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TJ第第二”第四T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测度【二】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是指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反映城市经济增长。(一)国民收入指标2.运用人均国民收入的测度以人均指标计算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更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或市民福利的提 高幅度,其公式如下:gs=Fo/P0X 100%人口增长率会降低人均收入增长率,即:gP=g-p*注意国民收入指标相对于市民福利 的内涵的全面性测度经济增长使用的是实际城 市经济产出,而不是名义产出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第一TJ
5、第第二P第四T【二】就业量指标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测度总就业量一般被分解为两个部分:向城市域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即输出部门 的就业量和向城市内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即本地部门的就业量。业量之所以被作为测度城市经济增长的指标源于两点:一是就业量与人口之间存在着 稳定的对应关系;二是就业量在外部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存在着稳 定的对应关系,考察如下的生产函数:Y=f(L,K,T)图3-1城市生产的经济区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
6、制城市经济增长机制,是指引起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 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这些机制,可以通过一些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进而通过观察这些机制的作用来分 析城市经济运行的内在结构及关系,从而全面地描述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是对复杂现实的抽象化和简单化,使复杂的难以捉摸的城市经济简化为几个 部门、几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出所希望找到的内在机制,这是经 济模型的优点。当然我们在作具体的城市经济问题的分析时,必须认真考虑各种抽象掉的条件因而不 要忘记模型抽象和简化的缺点。城市经济由于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多种非经 济力量对它的影响与作用,不能只用一种经济模型来
7、描述其增长过程。因而人们采用多种模型试图解释复杂的城市经济增长问题。本节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 面阐述分析城市经济增长问题的几种主要模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一)城市基础部门模型把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经济戈吩为两大部门,即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这一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外部(本国市场或国际市场)向本市的基础部门提出需求,本市基础部门又向本市非基础部门提出需求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 础部门的比例这一比例越高
8、则城市经济增长率越高。如果设L为城市就业人员总数,B为城市输出产业就业人员总数,N为城市非输出产业就 业人员总数,L=B+N,而N/B=a为非输出产业就业人员与输出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这 种二分法的分析工具,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L=(l+a)B根据这一规律,也可以探讨城市化的增长机制,即:P=(l+a)(l+Y)B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一)城市基础部门模型这里,B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丫是引起联动关系的比例,隐含了内
9、在的乘数关系,从而 使模型由静态走向动态(饶会林,1999):Pt=(l+at)(l+Yt)Bt设城市输出产业的配套产业的就业人数为N1,城市共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N2,城市非 就业人口为e,而N1/B=a为配套产业的就业与输出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N2/(B+N1+N2+e)邛为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并令乘数入=(1+(x)/Q-B-By),则上述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大为:Pt=Bt+Nit+N2t+eBt+(XtBt+|3t(Bt+Nlt+Nzt+e)+yt(Bt+Nit+N2t)=(l+at)(l+Yt)/(l-Pt-PtYt)Bt=A(1+yO Bt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
10、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一)城市基础部门模型根据城市输出产业的就业人数B,城市非输出产业就业系数a决定了为城市输出产业配 套的产业就业人数N1=aB;而城市增长的就业乘数人决定了城市的全部就业人数:B+N1+N2二入B;城市消费(非就业)人口数则由城市输出产业就业人数的就业乘数人和 广义抚养系数Y共同决定:e=AyB;而城市服务业的就业系数0在广义抚养系数丫的基 础上决定了为全城提供共同服务的产业就业人数:冲二人(1+y)BB;最后城市总人口:P=
11、入Q+Y)B,是依存于城市输出产业就业容量的城市生产人口与消费人口的总和。如果考虑流动人口,设流动人口为叫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为U,P=|JP。在有流动人口的情 况下,假定流动人口流向城市服务业,于是城市服务业劳动者人数会增加:AN?二廊/(如网旧从而引起城市消费人口的相应增加:Ae二Pyu/Q6By)B,于 是,流动人口在该城市的常住人口为:P=AN2+Ae=(l+Y)PM/(1-P-PY)B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12、一)城市基础部门模型上述方法在实际中应用,可能会遇到同一产业区分输出和非输出就业人数以及统计数 字的困难,为此,也可以用区位商表明城市某一行业的产出中用于输出部分的比例。计 算公式为:全国该行业就业量全国总就业量 一城市中某一行业就业量 城市总就业.根据区位商,如果某城市某一行业就业量的就业比重超过全国,意味着该城市的这种产 业是输出产业;其超过的倍数,就是该城市从事该产业输出产出的就业人数比重。此时,城市依存于输出产业的增长乘数可以表达为:_ B _ LQBX L0-1假设城市基础部门输出销售的初始值为AX,城市总收入最终可以达到:总收入二以一一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13、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二)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用Yu表示城市的总收入,Cu表示城市的消费量,I表示该城市的总投资水平,Gu表示城市 政府的支出,Xu表示城市向其他地区输出的商品,Mu表示城市从其他地区输入的商品,城 市的总需求方程及其总需求各构成部分的决定式形式如下:总需求方程:Yu=Cu+L+Gu+Xu-Mu消费方程:G=a+bYu(l-t)输入方程:Mu=c+dYu(l-t)投资方程:L=Io+eYu(l-t)税收方程:Tu=tYu政府支出方程:Gu=Go
14、-fYu(l-t)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二)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如果假定城市政府有固定的支出Gu按照固定的税率t在本地征税这样居民的税后可 支配收入就是Yu(l-t)。把(3.16)、(3.17)、(3.18)、(3.19)、(3.20)式都代入到(3.15)式中,我们可以得到:Yu=a+bYu(l-t)+Io+eYu(l-t)+GO-fYu(l-t)+Xu-c+dYu(l-t)整理后得到:3C+Iq+Gq+Xj
15、jY产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二)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凯恩斯思想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与城市基础部门模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3.22)式,可以进一步的分解为两项内容,即:丫 _ ac+Iq+Gq+XuvLM-l-(b-d)+(e-f)(l-t)Xu ac+Io+G。l-(b-d)+(e-f)(l-t)l-(b-d)+(e-f)(l-t)对于第一项内容,如果城市输出产业有一个增加的输出量AXu,就会使城市总收入有一 个
16、增加量AYu,即:1 Qjd)+(ef)(1t)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二)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一个厂商迁入某一城市,由于它的市场范围比该城市的规模要大,所以迁入厂商将会增大城市的商品输出,但是,新迁入的厂商和当地其他部门的产业联系在初期往往会比较 疆表现为厂商对当地产出的消费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Sinc lair,1978;Sutdiffe,1983)。因此,一个新进入城市的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乘数的影响,有两方面的
17、内容:一是新迁入 厂商对当地产品和服务的初始消费量,用AXf来表示:一是新迁入厂商的初始消费行为 引起的对本地经济的多层次的连锁影响所形成的总影响量可以用AXf(bs-ds)Q-ts)来 表示,其中bs是新迁入厂商的边际消费倾向,ds是新迁入厂商的边际输入倾向,ts是新迁 入厂商要承担的税率。这样,新迁入厂商在本市的每一轮的产出循环的总影响可以表 示为如下的方程式:Yf=AXf+SAAAAAAAA/SAAAAAAAA/AXf(bs-ds)(l-ts)l-(b-d)+(e-f)(l-t)二AXfl+(bs-ds)(l-ts)-(b-d)+(e-f)(l-t)l-(b-d)+(e-f)(l-t)第
18、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二】供给基础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1978年,盖里、秋山和藤原(Chali,Akiyama and Fuj iwara,1978)根据城市经济的特点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式的城市经济的生产函数:1 Q Ut对上式全微分,可以得到:Yut A Kut Lut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
19、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二】供给基础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运用这一公式,可以对城市经济增长作如下的政策分析:1.测算各生产要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各种要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为绝对贡献和相对贡献两种。绝对贡献由AA/A、AK/K、AL/L的数值给出相对贡献由以,以和缺的数值给出。2.测算技术进步的成效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AK/K、AL/L、AY/Y的数值可以通过统计数字的搜集计算 得出,但AA/A无法由统计数字得出,因而采取剩余法计算。即由:AAt AYut qAYut(a)AYa At 丫戊 Kut Lut计算得出。第一章 第二章
20、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二】供给基础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3.制定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的调控政策根据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资本与劳动两种要素的内在依存性,从而分析采取 何种要素投入政策更有效。如果暂不考虑技术进步,假定城市经济增长只由资本和劳动决定,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古典模型可以变为:步华+(1-。)瞥Yut Kut ut两端分别减去AL/L,可得:丫戊 Lt-a(AKt 人.Yut Lut Kt Lut资本的租金即利率水
21、平将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出的模型,即: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二】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二)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图3-2新古典理论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转移假设有两个城市A和B,它们的初始经济状态完全相同。在图3-2中,城市A的初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曲线是Sa和Da相应的均衡工资水平是WaO;而城市B的初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曲线是Sb和Db,这个 地区的工资水平和城市A是相等的,为WbO。现在,假如城市A由于某种外生的原因,经济得
22、到快速增 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使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向移动,达到Dal,均衡劳动力数量由LaO增加 到Lal。而在短期内由于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化比较小,从而造成了城市A的工资水平高于了城市 B的工资水平,达到了Wal。所以,城市B的工人有动力向城市A迁移。随着这种迁移,城市B的劳动供 给下降,劳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从Sb降低到SbL均衡劳动力数量由LbO降低到LbL均衡工资水平由 WbO上升到Wbl;而城市A的劳动供给,由于吸收了来自城市B的迁移劳动力,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由Sa增加到Sal,均衡劳动力数量由Lal继续增加到La2,均衡工资水平则下降到Wa2。这样一直到城 市A的工资
23、水平与城市B的工资水平相等,即当Wa2=Wbl时,城市间的劳动力转移才会停止。这就 是新古典理论解释在经济增长中城市间劳动力迁移的基本原理。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二】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二)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图3-3累计因果模型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转移缪尔达尔强调,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和地区什成市A)的确会因为具有比较高 的工资水平而对落后地区什成市B)的劳动力产生吸引力,但是城市A由于具
24、有比较多的资本和技术积 累,所以在生产领域很可能具备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这样它就会倾向于从城市B吸收高技术水平的 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可以认为城市A的工资水平不会稳定在Wa2,高技术劳动力 的大量流入所带来的快速经济增长,会使城市A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即需求曲线从Dal右移 至Da2),从而再次提高工资水平,达到Wa3,并进而继续对地区B的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人力 资本的持续外流将会使B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需求,这 样新的需求曲线Dbl和供给曲线Sbl的交点决定了新的工资水平Wb2,这个值仍低于城市A的新均 衡工资水平,从而
25、继续推动该地区的劳动力流向城市A。所以,他认为,这两方面的作用会产生累积 性因果循环,发达城市借助规模报酬递增的优势可以从落后地区持续地获得劳动力供给,从而实现 持续的增长并越来越发达,而落后城市则越来越落后。这样,地区间的工资差别、人均收入差别和经 济发展水平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这一过程可参见图3-3。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三】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二)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观察城市经济增长可以分别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来分
26、析,而将两种角度的分析结合起来,一般 可以采用投入产出(input-output)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于城市经济,可以更方便地研究城市经 济增长中的部门作用和要素作用。表3-1就是这个城市的投入产出表彳亍表示产出品和要素的供应去向,列表示城市生产部门对于中间 投入的需求结构和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最终产品需求的部门结构。于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各生 产部门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表3-1城市投入产出表单位:亿元投入流量产出产出品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产出制造业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消费投资输出中间投入制造业186104114190生产服务18103010950生活服务000600060初始要素投入2729440
27、00100输入275312350总投入品905060762450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三】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二)累积因果效应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直接投入系数被定义为每个部门所使用的某个投入品数量与该投入品总价值的比例,设aij为直接投 入系数xij为中间产品流量,Xj为城市生产部门的总产出,其公式为:XijXaij=)0Waij L极不协调型;a=L不协调型;0 a L基本协调型;a=0,中等 协调型;a L极不协调型;a二L不协调
28、型;0 a L基本协调 型;a=0,中等协调型;a 0,协调型。协调程度越高,说明集约发展能力越强;反之,则差。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一)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来 假设在一个只有一个城市的社会里,城市政 I 府要对有限的城市资源做两种性质不同的分产 配:用于当前扩建城市的投资和用于研究城 出 市环境保护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前者 是当期的生产行为,后者是长期的投资行为。X*现在假设城市政府每年研制的环境保护措施 能够
29、使未来每一年都能持续获得Ax的城市 产出。而这样做的机会成本是,如果用环保 的费用去扩建城市,可以获得AX的当期产出。所以城市的报酬率是Ax/AX,图3-4中的XX 0 线清楚地表明了这个跨期替代的过程。图3-4城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分析当前产品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一)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为了讨论城市的消费,我们把城市的效用函数定义为:U=U(X,x)(3.44)式中,X为当期产出;x为未来的产出。在图3-4中,XX线
30、表明了城市的资源潜力。口、12、13曲线从城市的生产主体看,是一组效用曲线或福利函数,根据生产者行为理论,城市必然 选择A点来确定其生产行为以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效率;而从消费主体看则是一组无 差异曲线簇,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城市将会选择A点来确定其消费行为,因为这个决策可 以使得城市的投资报酬率(生产的边际替代率)Ax/AX为最高的那个无差异曲线切线(见图 3-4中的YY线)的斜率,从而实现有效率的城市投资活动。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31、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二)社会福利的公平化假设城市社会由n个人组成,U是每个人的效用,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被定义为:S=S(Ul5U2,U3,.,Un)(3.45)式中,X为当期产出;x为未来的产出。在图3-4中,XX线表明了城市的资源潜力。口、12、13曲线从城 市的生产主体看,是一组效用曲线或福利函数,根据生产者行为理论,城市必然选择A点来确定其生产 行为,以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效率;而从消费主体看,则是一组无差异曲线簇,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城市将会选择A点来确定其消费行为,因为这个决策可以使得城市的投资报酬率(生产的边际替代 率)Ax/AX为最高的那个无差异曲线切线(见图3-4中的YY线)
32、的斜率,从而实现有效率的城市投资活 动。一种考虑权重的社会福利函数反映了对各个社会层次的人们的社会福利的不同要求即:S=b1U1+b2U2+b3U3+.+bnUn(3.46)但是,城市经济学家认为,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必须依赖于那些福利最低的人的处境得到改善,例如 罗尔斯(Rawls,1971)认为:T(Ul5U2,.,Uk)=min(Ul5U2j.,Uk)(3.47)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二】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一)城市输出部门和地方化
33、部门的产业政策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其制定工作主要有如下内容:1.确定城市基础部门。城市基础部门的经济特征一般表现在:Q)输出产品的产值占本市总产出的很大比重;(2)较多地采用本地投入品,增长乘数高;(3)较高的边际输入倾向转化为输出产品;(4)在全国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2.制定扶持城市基础部门的产业政策。确定了城市基础部门,然后要研究采用哪些政策措 施扶持其迅速发展,以带动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从城市政府的角度看,要在国家总体产 业政策的指导下,确定本市的产业政策重点,通过地方财政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资源政 策及收益政策等扶持城市基础部门的发展。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
34、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二】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一)城市输出部门和地方化部门的产业政策3.发展城市地方化部门的政策。地方化部门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性力量,它的作用主要在于:Q)为城市基础部门提供中间产品;(2)为城市的各种生产活动提供配套产品和生产性服务;(3)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生活性、发展性和享受性的服务。4.培育产业集群。苴主要估攵法是:八Q)积最促成本地主导产业的中间产品的本地化,实现其与上游产品的产业链锁。(2)以优惠措施吸引城市域外与本城市基础部门类同的产业进入本市
35、,以壮大本地基 础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支持本地的各种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开发以核心性产品的开发牵出系列产品群,实现创新性产业集群。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厚市经济增长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二】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二)城市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和收益政策1.城市劳动力投入及其报酬政策。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城市经济增 长的重要动力。2.城市资本投入及其报酬政策。持续的资本投入是支撑城市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条件。根据我国的 情况,城市政府一般应考虑如下一些资本
36、利用和开发的政策:Q)积极采取提高私人投资形成水平的政策措施。(2)充分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公共产品投资的政策。3,城市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政策。城市政府应积极实施促进城市技术进步的经济政策:Q)知识创新政策。(2)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政策。(3)技术开发和生产关联政策。4.城市发展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政策。城市内部有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 他们开展风险投资的行为。因此,可以把企业家精神看做是一种发现市场中的机会并借助开办企业的 方式来抓住这个机会的能力。为此,城市政府应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采用一些降低和分散投资风险的 政策措施。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37、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二】城市经济增长政策(三)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环境政策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环境是指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和公共产品(或者统称为社会适宜 度)供给的状态,它是决定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我国来看,完善城市经济增长 的公共服务环境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城市政府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政策:1.城市投资环境的建设城市投资环境包括多种内容,主要指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2.商业孵化环境的建设3.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服务政策城市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通
38、讯等公共企业服务和办理各种手 续的政府服务。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经济增长练习与问题讨论1.城市经济增长地一般经济增长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 强调城市经济增长的与一般经济增长存在的差别性?2.现行评判城市经济绩效的指标体系基本上是以GDP为 中心的。而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通常被定义为“三驾 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城市经济增长指标体系就 是基于这三个方面展开的。a.这样的评价城市经济增长指标体系有什么问题?b.作为一个城市来说,提出经济增长要从投资驱动 转向消费驱动的政策导向,对吗?如果这个提法
39、 成立,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c.修改以GDP为中心的指标测量体系。试着提出 一个城市经济增长测度的新指标体系。3.下表是某城市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情况:a.仔细观察这张表格,看看该城市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有怎么的变化趋势。b.这种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提 高意味着什么?c.从各种生产要素贡献率出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含义 是什么?集约型经济增长涉及哪些因素?4.在一些地方某些污染密集型产业(也称之为最“脏”的产业)如果属于城市主导产业范围,或对地方增长贡 献较大,城市政府对此也常常采取保的态度。怎么解释 地方政府决策者的这种行为?为什么城市粗放型增长模 式转为城市集约型增长模式如此之难?5.对于制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你有什么建 议?请分析一个具体的城市,说明产业政策对城市经济增 长的作用。时期GDP年均增长率资本年均增 长率劳动年均增 长率资本增长的 贡献劳动增长的 贡献全要素生产率 贡献率1978-1990 10.43 11.99 51.73 20.37 12.50 35.721991-2000 8.04 8.33 5.26 46.62 35.98 37.392001-2010 15.23 14.96-2.18 44.20-7.87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