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案例解释成本法被动稀释成权益法的会计处理.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30966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解释成本法被动稀释成权益法的会计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案例解释成本法被动稀释成权益法的会计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案例解释成本法被动稀释成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解释7号 一、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该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投资方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还需进一步注意的事项: (1)在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时,应以被投资单位初始投资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持续计量。 (2)如果原投资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存在与本权益投资有关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本次被动稀释时,还应当按处置下降比例结转有关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或未分配利润。 案例1 2014年6月30日,耀华公司投资现金1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A公司。 2014年12月31日,A公司全部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未分配利润400万元)。 2015年6月30日,A公司全部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2015年7月1日,第三方对A公司出资6000万元,占增资扩股后A公司60%的股权,取得了对A公司的控制权。耀华股份保留40%的股权,其评估值为4000万元。增资扩股后A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8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500万元,资本公积4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解析】 1、个别财务报表处理 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6000 ×40%=2400(万元) 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1000 ×(1-40%)=600(万元) 差额为1800万元(2400-600)计入投资收益。 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以前发生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 ×40%=40(万元) 享有期初留存收益=400 ×40%=160(万元) 本期金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40%=40(万元) 享有本期留存收益=400×40%=160(万元) 第一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600 贷:投资收益 1800 第二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8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其他综合收益 4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20 贷:未分配利润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投资收益16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0-600)+2400】+400=3200(万元) 另一套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00【(2000+6000)×4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未分配利润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其他综合收益4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投资收益16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长期股权投资1000 投资收益 1800(处置损益,到挤)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200万元,其中,成本2800万元,损益调整32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80万元。 2、合并财务报表 2016年7月,耀华股份在合并报表层面应确认的丧失控制权的投资收益计算如下: ①处置损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即持有全部股权的公允价值4000万元)-丧失控制权之日A公司账面净资产2000万元×原持股比例100%=2000万元。 ②结转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 共计产生投资收益2200万元。 案例2 2014年6月30日,耀华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购入A公司100%股权,当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900万元。 2014年12月31日,A公司持续计量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未分配利润400万元)。 2015年6月30日,A公司持续计量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2015年7月1日,第三方对A公司出资6000万元,占增资扩股后A公司60%的股权,取得了对A公司的控制权。耀华股份保留40%的股权,其评估值为4000万元。增资扩股后A公司持续计量的净资产为8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500万元,资本公积4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解析】 1、个别财务报表处理 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6000 ×40%=2400(万元) 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1000 ×(1-40%)=600(万元) 差额为1800万元(2400-600)计入投资收益。 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以前发生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 ×40%=40(万元) 享有期初留存收益=400 ×40%=160(万元) 本期金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40%=40(万元) 享有本期留存收益=400×40%=160(万元) 第一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0 贷:投资收益1800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第二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8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其他综合收益 4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20 未分配利润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投资收益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0-600)+2400】+400=3200(万元) 另一套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00【(2000+6000)×4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未分配利润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其他综合收益4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投资收益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长期股权投资1000 投资收益1800(处置损益,到挤)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200万元,其中,成本2800万元,损益调整32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80万元。 2、合并财务报表 2016年7月,耀华股份在合并报表层面应确认的丧失控制权的投资收益计算如下: ①处置损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即持有全部股权的公允价值4000万元)-丧失控制权之日A公司持续计量账面净资产2000万元×原持股比例100%-商誉(100万元)=1900万元。 ②结转企业合并后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 共计产生投资收益2100万元。 案例3 2014年6月30日,耀华公司对A公司增资,由40%增至100%,增资完成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0万元(其中成本9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形成商誉100万元。 2014年12月31日,A公司持续计量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未分配利润400万元)。 2015年6月30日,A公司持续计量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2015年7月1日,第三方对A公司出资6000万元,占增资扩股后A公司60%的股权,取得了对A公司的控制权。耀华股份保留40%的股权,其评估值为4000万元。增资扩股后A公司持续计量的净资产为8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500万元,资本公积4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解析】 1、个别财务报表处理 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6000 ×40%=2400(万元) 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1000 ×(1-40%)=600(万元) 差额为1800万元(2400-600)计入投资收益。同时,结转个别财务报表其他综合收益100×(1-40%)=6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以前发生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 ×40%=40(万元) 享有期初留存收益=400 ×40%=160(万元) 本期金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40%=40(万元) 享有本期留存收益=400×40%=160(万元) 第一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0 贷:投资收益1800 第二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8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其他综合收益 4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20 未分配利润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投资收益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第三步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 60 贷:投资收益 60 另一套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00【(2000+6000)×4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未分配利润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其他综合收益4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投资收益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长期股权投资1000 投资收益1800(处置损益,到挤) 借:其他综合收益 60 贷:投资收益 60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200万元,其中,成本2800万元,损益调整32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80万元。 另有与该项投资有关的其他综合收益40万元。 2、合并财务报表 2016年7月,耀华股份在合并报表层面应确认的丧失控制权的投资收益计算如下: ①处置损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即持有全部股权的公允价值4000万元)-丧失控制权之日A公司持续计量账面净资产2000万元×原持股比例100%-商誉(100万元)=1900万元。 ②结转企业合并后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 共计产生投资收益2100万元。 思考:为什么不结转个表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 说明:所有例题,均假设其他综合收益可以按规定结转损益,而不是按规定结转未分配利润。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财经会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