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30331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9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一、项目概况41.1项目背景41.1.1项目基本情况4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1.2项目概况41.2.1项目建设地点41.2.2建设规模与目标51.2.3主要建设条件51.2.4项目总投资和效益情况6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二、企业基本情况92.1基本情况92.2企业概况9三、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113.1项目背景113.1.1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113.1.2资源优势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关系113.2产品需求分析123.2.1产品综合分析123.2.2市场需求分析12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4四、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184.1厂址选择184.1.1地理位置、交通运输184.1.2地形地貌184.1.3气象、水文条件184.1.4工程地质194.2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194.2.1建设规模194.2.2产品方案194.2.3产品质量标准204.3项目工程技术方案204.3.1项目组成204.4生产技术方案204.4.1工作制度204.4.2生产工艺流程204.4.3主要设备选型214.5建筑结构214.5.1设计采用的基础资料214.5.2建筑设计224.6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224.7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工程234.7.1厂区总平面布置234.7.2工厂运输及运力安排244.7.3公用工程244.7.4

3、辅助设施264.7.5总图运输、公用工程辅助生产工程264.8节能与节水措施274.8.1节能措施274.8.2节水措施274.9环境影响评价284.9.1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标准284.9.2建设地点环境现状284.9.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量284.9.4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效果294.10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294.10.1消防294.10.2职业卫生及消防304.10.3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31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335.1估算依据335.2总投资估算范围335.3总投资估算与构成分析335.4已投入资金和新增投资保障34六、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356.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

4、56.1.1企业组织与机构设置356.1.2工作制度及定员配置356.1.3新增人员来源与培训366.2技术来源366.2.1技术工艺来源366.2.2工艺流程37七、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87.1达产安排建议387.2项目实施计划进度38八、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398.1经济效益分析398.1.1评价依据398.1.2主要产品名称及生产规模398.1.3产品成本估算398.1.4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408.1.5利润估算408.1.6项目盈利能力分析408.1.7不确定性分析408.1.8财务评价结论438.2社会效益分析44九、财务附表及附件一、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1.1.

5、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100吨丝棉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建设地点:*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3)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005);(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9)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指南(10)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颁

6、布的相关技术规范、法规和标准。1.2项目概况1.2.1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1.2.2建设规模与目标建成年产100吨丝绵生产线一条,年产丝绵100吨。项目建设完成后,达产年可年生产销售丝绵100吨,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缴纳税收26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解决就业60人。 1.2.3主要建设条件(1)资源条件桑蚕产业是国家对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较大的产业。国家出台了“东桑西移”产业政策,*又是“东桑西移”的最终落脚点。目前公司已在全县7个乡镇30多个村办起高标准桑园示范点,有桑园4285亩,公司已建设标准化县级小蚕共育场一个,确保5万亩桑园的小蚕供应。2014年起公司在全县15

7、个乡镇全面推开种桑养蚕产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符合政府要求,又能快速壮大公司经营规模。2012年底完成0.10万亩;2013年底完成达到0.20万亩;2014年桑园达到0.35万亩;2015年桑园0.42万亩、果桑0.03万亩,2016年底桑园达到1.00万亩(含0.2万亩果桑);到十三五规划末期,最终实现10万亩的发展目标。桑园种植以*为中心,辐射带动福泉市、开阳县、余庆县、湄潭县和黄平县,到2020年末,建成*最大的优质蚕桑基地。目前,我国丝绸产品在国际上依然保持着稳固的优势地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原材料主要为蚕茧,主要来源于公司基地和*的养蚕农户,原材料完全可以

8、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项目所需包装材料在当地市场均能采购。(2)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建设地地处*,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正跨跃发展:目前已开通四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航运码头和铁路,交通状况的改变将对*丝绸业发展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在公司原有的生产场地内进行,场地区域内已实现三通一平,交通运输条件便捷。(3)建设用地及公用工程情况项目建设在公司原生产场地上进行,无需新增建设用地,公司已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土地租赁协议,项目建设用地有保障,原有的供水、供电系统能保障项目建设和运营。(4)社会协作条件*城区和主要乡镇均已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网,实现信息传输数字化,通讯条件较好。工厂位于

9、*,距离县城29公里,有各种交通车辆往来,职工上下班较为方便。周边教育、医疗、餐饮、金融、商贸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为职工提供了生活方便,社会协作条件较好。(5)投资环境及政策条件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农民的致富增收问题;*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地方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桑蚕产业是国家对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较大的产业之一。国家出台了“东桑西移”产业政策,*又是“东桑西移”的最终落脚点。因此,项目建设政策背景良好。1.2.4项目总投资和效益情况项目

10、规模总投资为1560万元。其中包括建设投资126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0万元,项目前期已投入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用共计1222.2万元,总体形象进度达78%,需新增投资337.8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项目完成后,正常达产年(2017年)公司年实现营业收入4500万元、实现税后利润400万元,缴税260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ROI) 26.72%,财务税后内部收益率22.21%,财务净现值 (ic = 10%)1120万元(均为税后),投资回收期4.44年(不含建设期),因此项目经济效益可观,盈利水平较高。项目单位具备成熟的工艺技术路线及先进设备,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其产业化实施对于促进

11、公司以本地丰富的桑蚕优势资源为依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早日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申请*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无偿资助245万元整。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丝绵吨/年1002产品方案丝绵吨/年1003年工作日天2514全厂占地面积m210724*5全厂建筑面积m27400其中:原有建筑面积m23200新增建筑面积m242006全厂职工定员人123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人30生产工人人93本次新增定员人607主要材料需用量7.1干茧吨/年8008

12、年新增运输量吨/年900其中:运入吨/年800 运出吨/年1009动力需用量电万Kwh/年151.25万Kwh/月水M32000167吨/月10项目总投资万元2259含全额流动资金11项目规模总投资万元1560含铺底流动资金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260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0012年营业收入万元4500达产年13年缴纳增值税万元117达产年1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10达产年15年总成本费用万元3956达产年其中:固定成本万元537达产年 可变成本万元3419达产年16年经营成本万元3806达产年17年利润总额万元533达产年18年缴纳所得税万元133达产年19年净利润万元400达

13、产年20财务评价指标总投资收益率(ROI)%26.72静态投资回收期年4.24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22.21税后全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1120税后(ic=10%)21盈亏平衡点(BEP)%50.15生产期平均值二、企业基本情况2.1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注册资本:人民币8000万元整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时间:2012年5月3日企业住所:*经营范围:丝绵、白生丝、蚕丝被、果桑汁、鲜果桑、食用蚕蛹、蔬菜类、食用菌、蚕丝面膜、蚕蛹饲料、蚕沙肥料、果桑酒、蚕蛹酒、中药材、蚕沙枕、桑叶茶、绿茶、机制木炭、丝绸纺织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花卉、苗圃的种植销售。蚕及畜牧养殖。蚕茧的

14、收购、加工和销售。蚕种的培育销售。桑树的种植。苗木购销、餐饮旅游、娱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的产品有丝绵、蚕丝被、蚕丝枕、丝绸品系列、适用蚕蛹、鲜桑果、桑果饮料、桑叶茶等。2.2企业概况*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63人,其中正式员工28人,协助员20人,专职技术人员15人。公司2013年获得“县级龙头企业”认定通过;2014年通过“州级龙头企业”认定;2015年获得“州级重点扶贫龙头企业”认定通过。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方式,现已发展桑园近5000多亩,建成50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场,能供应全县5万亩小蚕的需求,有小蚕共需用的标准化桑园基地2个共300亩,有茶叶基地100亩,桑园面积涉及*、福

15、泉市、余庆县、开阳县、湄潭县等5个县、市的三十几个村。公司将通过发展蚕丝产业,到2020年力争实现农民增收5亿元以上。公司部门设置完善、分工合理,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产品销售管理制度、原料采购管理制度、库存物资管理制度、环境治理管理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巡防日志、进出生产车问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等,这些机构和制度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及发展的需要。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101.76万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932.77万元,净利润49.37万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三、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3.1项目背景3.

16、1.1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订本)鼓励类目录第二十项纺织中明确指出鼓励桑茧丝类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与产品项目的建设。3.1.2资源优势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关系丝绸是中国的瑰宝,茧丝绸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蚕茧的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且*的土质,气候适宜种桑养蚕。*境内在4-10月的养蚕期间,气温在20-33度之间,是养蚕的最佳适宜温度,昼夜温差大,丝干物质积累多,导致丝长、丝厚。生产的蚕

17、茧每粒丝长度有11001200米,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蚕丝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天然纤维,随着人们“亲近自然、返朴归真”消费理念的日渐盛行,使丝绸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茧丝绸业是农工贸紧密相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比较效益十分显著。发展茧丝绸业既可以有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又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能解决老、弱、妇、幼、残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既是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新经济增长点。随着蚕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和人们对丝绸产品新的消费需求,为我国蚕桑丝绸产业发展展示出了良好的前景。*有充足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18、卫星航拍面积105万亩,农村闲置劳动力28万人之多。*发展桑蚕产业极具品质优势: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茧干物质积累多,生产的茧达到5A级优势出口标准,解舒率高达86,上车率达95。土地肥沃,酸碱度适中(PH值多在6.5-7.5之间),适宜桑树生长。*在政策性控制烤烟发展的情况下(从原种植的25万亩减控到现在的5万亩),种桑养蚕业是一个新的替代产业,*的烤烟最高年为45万亩,下控到现在仅8万亩。给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蚕桑产业目前和今后都会是国家和各部门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正跨跃发展:目前已开通的四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铁路、一个航运码头,对*丝绸业发展将有较大的促进

19、。在*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是*2016年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趋势。3.2产品需求分析3.2.1产品综合分析根据国内对丝绵产品的市场需求,本项目产品确定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天然纤维蚕茧丝绵。该产品具有绿色天然、舒适保健、养颜保暖、贴身透气、安全耐用等特性。结合本地和周边的资源情况,项目确定生产规模为100吨/年。3.2.2市场需求分析丝绵是蚕丝被生产的唯一原料,也是其他丝绸纺织品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蚕丝被开始越来越受到中高收入家庭的喜爱。尤其是随着影响使用的丝绵板结等问题的解决,蚕丝被已经作为一种高档寝室用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名牌系列用品”的队伍之中。现在绿色床上用品已

20、成消费主流。品牌消费是我国消费新时代的突出特征之一。健康型消费是纺织品消费新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保健卫生成为床上用品新追求。人们选购床上用品观念渐渐转变,不再只追求款式与舒适,健康安全成为人们关心的新热点。桑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以桑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较高的生产成本难以让蚕丝被低下高昂的头。“东桑西移”实施以来,随着

21、茧产量的稳定增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有着非常适合蚕桑生长的不与粮棉争地的空地,蚕丝产量的增长潜力非常大,蚕丝被走入普通百姓家才成为了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及供暖条件改善,以前只在南方有一定普及率的蚕丝被市场将会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健康睡眠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被誉为“纤维皇后”的蚕丝制成的蚕丝被,必将有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2015年,我国生产蚕丝被2000万条,以每床2kg计,约使用纯蚕丝40万吨,已成为我国茧丝的消耗“大户”。蚕丝被产业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稳定茧丝价格、保证广大蚕农收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蚕丝被技术也已经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据中国丝绸协会统

22、计,2015年我国已有蚕丝被生产企业上千家,其中有自己自主品牌的近300家,并涌现了一批市场认可的蚕丝被品牌,如“鑫缘”、“慈云”、“瑞得”、“怡莲”、“梦丝家”等;此外一些知名家纺品牌,如“富安娜“、“梦兰”等推出的蚕丝被产品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在蚕丝被之前,丝绸行业的产品主要是丝绸以及产品,体现的是中国丝绸的一种“飘柔美”,但是蚕丝被展现出了丝绸质感、温暖的另外一面。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的任务将更多地由包括蚕丝被在内的丝绸领域的新兴产业来承担。蚕丝被产品已成为继砂洗、丝针织、重磅之后又一个支撑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的重要产品,对促进整个茧丝绸行业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茧丝绸生

23、产中心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的快速转移,变“丝绸大国”为“丝绸强国”目标的成功实现,国内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欧美等国对我纺织品设限促成部分产品转用茧丝为原料替代,我国茧丝绸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从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来看,我国茧丝类特色纤维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蚕茧和丝产量均占世界生产总量80%左右,是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原料大国。同时,我国茧丝类特色纤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质量和价格竞争优势,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国家农业部编制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指出,蚕茧生产的主攻方向是调整布局,蚕桑“西进”

24、。优势区域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蚕桑基地。为顺应国家“东桑西移”布局规划,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将我县列为发展桑蚕业的优势区域,我县成为*桑蚕产业发展的重点基地之一。而区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壮大。本公司作为*唯一一家桑蚕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蚕茧加工规模,扩建优质高产稳产蚕桑基地,大力推进丝绵加工扩建项目建设势在必行。从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来看,蚕茧加工产业链的构成为:公司所在地的桑蚕种养业生产蚕茧蚕茧加工生产蚕丝织造业生产丝制品。2015年公司已发展蚕桑面积为0.5万亩,随着“东桑西移”步伐的加快,预计至2020年,蚕桑面积将达10万亩,到2021年,全年鲜茧总产

25、量可达20000吨以上。而公司年加工能力仅有800吨,蚕茧年产量逐步增长与蚕茧加工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由于受2006年丝价暴跌后过低茧价的严重影响,蚕农砍桑改种,收缩桑园规模,大大减少了蚕养量,致使近年蚕丝供不应求。为均衡蚕茧产加差异,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蚕丝供应量,大力实施蚕茧丝绵加工扩建项目和今后的白生丝生产配套建设项目是本公司的必然选择。从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来看,一方面,为顺应行业发展形势,承接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周边县域已经将桑蚕种养面积发展起来,实现合理的农业产业格局。另一方面,发展桑蚕种养业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再一方面,桑园种植后可使

26、用20年以上,属资源再生型,可重复循环利用,减少桑农的重复投入,又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流失。目前,蚕茧的正常价位在每公斤36元左右,养蚕亩产量约为150公斤,桑蚕种养亩产值为5400元,剔除亩生产成本600元,养蚕每亩纯收入为4800元。而粮棉等传统农业生产,亩纯收入不足2000元,桑蚕种养比粮棉种植每亩多增加2800元纯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后,周边桑蚕面积达到3万亩,那么桑蚕种养殖农业亩可增效5400万元;农民种桑养蚕每户按5亩计算,户均年可增收2.7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由此可见,丝绵生产线项目建设是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手段。从节能减排来看,我国“十二五”规

27、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本公司作为社会一份子,注重节能减排是应尽之职。节能减排的措施很多。首先,采购原料应从本地着眼,因为采购本地的原料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还能减少在原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48%来自运送非本地原料(产品)的车辆。其次,尽量做到不要让本地的原料运往外地,理由同上。第三,推广应用水膜除尘、废水循环利用等新技术,实施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等工程,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第四,不过度包装,这表示在包装过程中,降低了能耗,减少了送往垃圾填埋地

28、的垃圾,也减少下游客户的经济负担。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重大决策中要特别注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点,增长点也叫增长极,是指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或地区在经济增长中起着特殊作用和占据支撑区域的重要作用。首先,其规模应相对地大,才能产生充分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其次,应是增长最快的产业和地区;第三,应同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具有高强度的投入产出关系,极具传递分散增长效应之功能;第四,它应是创新型“朝阳”产业或企业。桑蚕产业既是

29、劳动密集性产业,又是地方经济增长较快的产业,同相关产业之间具有高强度的投入产出关系,其增长效应能够较快被传递分散。因此,桑蚕业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但规模必须要大,规模小了不能产生充分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综上所述,扩大蚕茧加工规模,扩建优质高产蚕桑基地,实施丝绵加工扩建项目是节能减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从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来看,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商务部印发的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到“十二五”末,行业整体工艺装备与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工艺装备与技术总体水平偏低,尤其在茧丝

30、深加工及桑蚕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的潜在增值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挖掘。其次是企业加工规模较小,带动、辐射能力有限。第三是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定,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扩建丝绵生产线和优质高产蚕桑基地,切实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桑蚕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建设丝绵生产线技改项目是解决企业自身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四、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4.1厂址选择4.1.1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是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部,乌江中游。*坐落于乌江中游,是舞阳

31、河的发源地,东邻黄平县、南连福泉市、西接开阳县、西北抵遵义市、北交湄潭县、东北靠余庆县,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就了*“西南出海通道、成渝连接东盟”的交通要塞地位。*是黔中腹地水陆富集的枢纽城市,道(真)新(寨)高速公路、贵(阳)瓮(安)高速公路、(瓮)安江(口)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4公里。*港是乌江航运重要港口之一,从乌江*港到重庆涪陵港全程水路约500公里进入长江。*至福泉马场坪铁路于2015年9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是*首个引入社会资本自建自营的铁路项目。*经济开发区是*三个千亿元产业区之一,*依托丰富的磷煤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磷化工生态生产基地。本项目建设地地处*,目

32、前*基础设施建设正跨跃发展:目前已开通的四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铁路、江界河航运码头,对*丝绸业发展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在公司原有的生产场地内进行,场地区域内已实现三通一平,交通运输条件便捷。4.1.2地形地貌厂址所处地地势平坦,交通发达,通讯方便,15公里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是建设项目的理想选址。4.1.3气象、水文条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热量充足,水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年较差距20.2,年降水量为1148.2mm,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多样。尤其是,*境内在4-10月的养蚕期间,气温在2

33、0-33度之间,是养蚕的最佳适宜温度,昼夜温差大,丝干物质积累多,导致丝长、丝厚。*地处长江流域,系乌江、沅江水系,流域面积20公里以上的河流38条,主要河流有乌江和*河。水资源总储量9.54亿立方米,过境客水2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储量43.85万千瓦。4.1.4工程地质*地处*高原第二梯级地带,乌江横贯北部,属黔中北部溶丘洼地高原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缓,最高点花竹山海拔1567米,最低处乌江沿江渡海拔479米,平均海拔1028米,乌江横贯北部,将县境切成南北两块,南块约占4/5,多水田,北块较小,多旱地,县境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基本类型。4.2建设规模和产品方

34、案4.2.1建设规模建成年产100吨丝绵生产线一条,年产丝绵100吨。项目建设完成后,达产年可年生产销售丝绵100吨,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缴纳税收26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解决就业60人。4.2.2产品方案根据国内对丝绵产品的市场需求,本项目产品确定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天然纤维蚕茧丝绵。该产品具有绿色天然、舒适保健、养颜保暖、贴身透气、安全耐用等特性。结合本地和周边的资源情况,项目确定生产规模为100吨/年。4.2.3产品质量标准由丝绵生产的蚕丝被执行国家标准GB/T 24252-2009;4.3项目工程技术方案4.3.1项目组成(详见下表4-1)表4-1 项目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类型工

35、程(车间)名称建筑面积()备注一生产工程1、生产加工厂房2200砖混结构2、辅助生产车间200砖混结构二辅助工程1、库房200砖混结构三公用工程1、办公用房1500砖混结构2、变配电房30砖混结构3、给排水及消防4、污水处理池40立方米5、公共厕所30四总图运输1、厂区道路300硬化道路2、土石方工程30003、围墙及堡坎2004、绿化3004.4生产技术方案4.4.1工作制度全年生产日 251 天,每班工作 8小时,视岗位性质 1-3 班生产。4.4.2生产工艺流程选茧去杂碱水渗透抽丝剥茧去蛹煮丝清洗脱水加入脱胶剂保色精练脱胶除脂去污漂洗脱水加绢丝柔软剂并调节pH值至48脱水烘干丝绵检测包装

36、入库原料收购时严格按验收标准进行验货,质量与数量核实无误后方能入库。注意作业规程,避免发生设备故障和安全问题。严格按照生产技术(工艺)路线图组织生产,不过度包装,以降低能耗,减少垃圾。4.4.3主要设备选型(详见下表4-2)表4-2 项目主要新增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1除蛹机3台2剥茧机2台3打棉机2台4烘茧机1台5循环池2个6烤丝房55平方米7蒸汽锅炉2台8脱水机2台9丝绵机10台10煮丝袋5000个11凉茧盘2000个12药料桶1000个13制棉台2台14冷冻机1套15运输车1辆16制棒机1套4.5建筑结构4.5.1设计采用的基础资料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本工程采用的

37、设计基础资料如下:(1) 基本风压值:0.3KN/m2;(2) 雪载荷:可不考虑;(3) 土壤冻结深度对房屋基础的影响:可不考虑;(4) 地震基本烈度值:6度;4.5.2建筑设计(1)新建生产加工厂房2200平方米,单层厂房,平面尺寸10m22m,层高5m,砖混结构。(2)新建办公用房1600,5层,砖混结构。(3)建设辅助生产车间200平方米、仓库200平方米。(4)配套修建公厕、配电房、污水处理池、给排水、消防设施及围墙道路绿化工程。4.6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详见下表4-3)表4-3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年用量表序号名称年耗用量备注单位数量一原材料及辅料1蚕茧吨800*省内2

38、包装材料吨1省内市场二燃料及动力1电万Kwh151.25万Kwh/月2水吨2000167吨/月(1)原辅料原料蚕茧全部来自省内市场,*及其周边县域现有桑园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年产蚕茧5000吨以上,项目所需原料蚕茧年需求量800吨。周边桑园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原料供给。辅料包装材料在州内或省内市场均有充足供应。(2)供电电源:项目单位用电由*供电网供给,通过电缆接入项目单位的变压器,而后进入生产车间。公司原有的供电基础设施为本次技改提供了良好的建设条件。照明:各生产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均较大,照明灯具的布置密度和悬挂高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3)供水生产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均来自当地村集体供水管道,水质符

39、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生产用水通过自来水管道送往生产车间。4.7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工程4.7.1厂区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根据生产车间功能区分,确保工艺流程顺畅,与原料前处理车间有机洽接,使物料流向合理,运输线路短捷,降低能源消耗,方便生产和管理。 符合消防、工业卫生、安全等有关规定。 充分、合现利用建设场地,做到节约用地。平面布置按以下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2) 总平面布置方案全厂由生产车间、原料和成品库、办公楼、污水处理池、公厕、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组成。全厂按照人

40、、物分流的原则,设置西南出入口主要是原材料及成品出入口,设5米宽物流通道;东西出入口主要是人流出入口,主要考虑人流及外部联系,设3米宽人行通道。(3)道路及绿化厂区内道路根据平面布置的地势特点,采用混凝土路面,可满足物料运输、设备检修、消防行车的要求。按照全厂的统一规划,在新建厂房两侧培植花草或行道树,增加绿化面积。在全厂非建筑地段及零星空地种植草皮和灌木。4.7.2工厂运输及运力安排(1)原料多数来自于本县及周边县域,可以直接从原料产地用汽车运送到厂内。(2)车间内运输全部采用推车和叉车,工厂内平整,运输无障碍。4.7.3公用工程(1)供排水工程水源情况生产和生活用水由*自来水供水管网提供,

41、生产、生活用水有保障。给水方案全厂给水系统采用生产、消防共用系统。室外给水采用PVC管埋地铺设。室内给水管沿墙设地沟埋设。在管网节点处设有阀门井,便于管网维修,在各生产车间进水干管上设阀门及水表,便于车间用水管理及水量控制。排水方案采用雨污分流排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设备清洗废水和生活废水,均排入污水处理池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用水。生产用水可以经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不外排。(2)供电工程 电源电力供应由*供电电网提供,公司现有的供电设施能满足正常生产生活,电力供应保证率高。负荷等级和装机容量本次工程完成后总装机容量为280KW,日常运行负荷220 KW。 供电方案工厂已安装有S9 400KV

42、A10/0.4KV节能型电力变压器1台,同时已配齐高压开关柜、配电柜,本次改造只需增设配电柜和变压器,承担生产加工车间的配电和控制。车间动力线路应穿管埋设,原则上不允许明线架空或沿墙敷设。大型机械设有开关控制柜,但众多小型机械为防爆防火计,应根据作业性质,分片分类由控制柜或控制箱集中控制。照明各车间的面积和空间均较大,照明灯具的布置密度和悬挂高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根据工厂夜间作业加工特点,车间的照度不低于 30IX,部份加工和易出事故的岗位,照度应不低于50IX。车间灯具采用广照型和深照型相结合,如弯管白炽灯、悬吊荧光灯等,在粉尘较大的区域应采用防尘密闭型灯具,在厂区道路可选用LED太阳能路

43、灯。防雷本项目厂房的高度在5m左右,按设计规范要求对建筑物设置避雷针等防雷保护措施,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各设备、管道必须做防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0欧姆。(3)电信工程厂区新装3门对外直拨电话,并配备传真机、电脑等现代办公信息设备,宽带网已接通,工厂对外联络非常方便、快捷。4.7.4辅助设施新建办公用房1600;5层楼房,砖混结构,便于生产管理和职工办公休息。4.7.5总图运输、公用工程辅助生产工程(详见下表4-4)表4-4 总图运输、公用工程辅助生产工程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工程内容结构及材质单位数量备注一总图运输1新增厂区道路混凝土路面m23002新增绿化面积竹、木、花草M23003货车辆1二公用工程1供电及照明1.1新增动力线路敷设一个新建车间动力线路敷设m2181.2新增低压配电柜CMD型组合件台11.3防雷防静电设施避雷针、设备接地部分列入土建工程1.4室内外照明新增车间及道路照明灯具、太阳能路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