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游燕子矶.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0197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游燕子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游燕子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游燕子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游燕子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游燕子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游燕子矶 我是个俗人,不懂得风雅。活了七十四年,很少游览名山大川。在成都住过几年,不曾去过青城;随剧团卖艺也到过乐山,却不曾设想一登峨嵋。但我又是个随俗的人,遇到集体活动,也不忍有拂众意,便和着走走看看。但有一次例外,便是五十八年前,我独自游览了南京东北郊可以俯瞰长江的燕子矶。 一九二四年,我患了淋巴腺结核症。那时是看的中医,他自然没有用这名称,但诊断是准确的,在服药两个月之后,他劝我出外旅行游览,以宽胸怀。那时家庭景况并非富裕,我不能存此奢望,但当时南京的东南大学(即如今的南京大学的前身这之前身了)将在暑假中招收一批暑期学习班,不拘学历,学宿费也不贵。于是征得我父亲的同意,便在这年暑期以刚

2、结业的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资格混迹于东南最高学府之中了。我的“醉翁之意”自然不在学习,而是以他廉价的宿舍作为我“旅游”的“宾馆”。课也上的,以我听得懂的为限;特别是那些专家学者的讲座都去听的。但我主要任务既是治病,便不得不去逛逛风景名胜了。既然是俗人,便不会到石城上、乌衣巷口去怀古,更不曾去栖霞看枫叶引酒赋诗 其实我既不会做诗,而且车费太贵,这正说明我的俗处。于是我在近处便爬鼓楼,登台城,眺望一下玄武湖;远处,只去了一趟幕府山,由燕子矶直游到三台洞。这次可花费我几文,是坐人力车去的。因为当时南京城里尚无公共交通工具,有一条小火车,只通下关。不得已,我便剥削一次劳苦大众了。 燕子矶其实并不高,但对生

3、长在苏北平原上的我说来,自然是有“登泰山而小鲁”之慨了。况且当时的长江是直抵矶下的,还大有惊涛拍岸的气概。登临其上,自然是看不出它“宛如飞燕”的姿态了,但连我这个俗人,俯瞰万里长江在悬崖下滚滚东去,东风拂衣,也颇有飘然欲飞的愿望。无怪乎许多爱国志士,殉情男女和绝望青年都选择这一胜地来投江了。这时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一回头,上山的原来是拉我来此的那位人力车夫(对不起,当时我确实是这么称呼他的)。 “好玩么?”他似乎这么随便地问我,并且笑笑。 “好!”我有点惊奇,说,心想:他也有此雅兴?便反问,“你也上来看看风景?” “哎,”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说道:“没什么好玩的,快去三台洞吧!” 我微感不快了

4、,他这么偷偷地跟着我上山来,是怕我不给车资从小路逃走么?或者是怕我耽搁他太多的时间,不愿等候呢?总之,把我一生中难得有的雅兴给冲散了,便跨下崖石,悻悻然下了山。 沿着幕府山,从头台洞、二台洞一直游完了三台洞。一路上车夫没再催促过我,而且把有关这三个洞以及那称为“铁索链孤舟”的一根铁链子的故事都如数家珍的一一讲给我听。我们之间感情接近了,并且一起在三台洞里喝了茶,吃了点心。等到返回的路上,他的腿脚也欢快得多。当时经过燕子矶时,他又停了车。 “怎么?”我问。 “你不再上去玩玩么?” 他这是为刚才催促我下山而表示的歉意吧?我笑了笑以示感谢,便说:“天不早了,回城吧。” 我也想赶回东南大学食堂里去吃晚

5、饭。 车夫操起车杠,不疾不徐的奔走向回城的路上,几分钟以后,他以悠闲的口吻和我攀谈起来了。他从我的姓氏、家乡、在何处读书、现住何处一直问到是否结婚等等,为了报答,我也反问了他这一切,我们进一步有了友情了。 然后,他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少爷(他当时确实是这么称呼我的),你为什么单身一人出来游玩呢?” 我怎么回答呢?暑假学习班里同学数以百计,确实没交上一个朋友。勤奋好学的人年纪都较大,不大注意我这十六岁的娃娃;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女也不少,但男的多纨绔子弟,女的么,我还没有勇气去接近。再说我患的是结核病,这种病和少年忧郁症又是相牵连的,我那时确实是孤独的,甚至是孤僻的。我只好回避问题,反问他一句:“

6、一个人不能出来游玩吗?” “哎呀!”他回过头来对我笑道,“少爷,你刚才可吓死我了!” 我大吃一惊,问:“为什么?” 他又回头笑笑,说:“燕子矶不是好地方,你没看见山上那块木牌子?” 那块劝人猛回头的牌子我是瞥见过的,但我当时精神上受到猛然一击,满脸发烧,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五十八年过去了,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四大家族的法西斯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大破坏,惊心动魄的事经历过不少,接受的教育也很多,但至今难以忘怀的人物,却是这位有着四十上下年纪、淳朴憨厚的农民型的车夫。虽然我当时并不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我却第一次从他身上感到劳动人民无私的爱! 南京冬天的气候是阴冷的,但一想到在南京认识的这第一位朋友,我身上总感到有些温暖。 编辑后记: 写作此文的七十二年前,十六岁的作者抱病出游,受到一位“纯朴憨厚的农民型车夫”的关怀。此情此景,使他终身难忘。同鲁迅的一件小事相仿,这篇富有戏剧性的回忆文章,也是一曲劳动人民心灵美的赞歌。 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剧作家、教授。著有升官图乌鸦与麻雀大风歌阿Q正传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