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主动干预,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演讲人:时间:录降低CRBSI的政策背景CRBSI的定义及感染风险来源降低C R BSI的循证依据及措施降低CRBSI的卫生经济学证据2021年伊始,为进一步推动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国家卫健委明确将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作为护理专业质控改进的重要目标,并发布了最新的感染防控指南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ahoni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Peopled Republic of China办公厅医政医管局2021.02.20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在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基 础上,组织各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提出了33项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指导各级质控中心组织实施。其中第9项为护理专业质控改进目标-降低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并明确各国家质控中心需将此目标作 为年度工作重点和考核重点。2021.03.30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简称目标)一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进一步聚焦医疗质量安全的薄环节和关键点,明确 行业改进方向,提出10项涵盖重大疾病、医疗管理、以及 诊疗行为3个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其中目标九 为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目标指出 需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改善中心静脉导管及经外周静脉置 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血流感染问题,以保障医疗安全和 患者权益。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一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防控工作,国 家卫健委对2010年印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21 187号)进行了修 订,形成了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 版),明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及预防要点,并提出 各类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特别预防措施2021年2月20日,国家卫健委进一步聚焦医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明确行 业改进方向,提出10项涵盖重大疾病、医疗管理、以及诊疗行为3个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etlonal Htelth Committlon of DM Peoples RepublK of Cfdz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76号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 管理与控制体系,2021年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正式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简称 目标),并对各下属健康委明确以下三项要求:一、充分提高认识,强化目标导向,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 理水平二、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目标持续改进 三、加强工作交流,营造良好氛围,培育质量安全文化心脑血管和肿瘤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目标一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目标二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目标三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目标四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目标五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目标八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病案质量和医院获得性事件等医疗管理领域Jy目标六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目标七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目标九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目标十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标指出需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改善中心静脉导管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血流感染问题,以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目标核心策略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立多部门专项小组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常见的医源性感染,感染因素复杂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近年来改善幅度不大。完善监测与评价机制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护理、院感、临床科室等相关 部分组成的专项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 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关键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 相关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内导管使用指征、无菌操作规范、导管护理规范以及相关质量监管与不 良事件报告登记制度等医疗机构建立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多部门联 合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 法和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 分析、反馈,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2021年3月1日,在目标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组织各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提出了 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指导各级质控中心组织实施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向各省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发出便函(同时抄送各国家级质控中心)33项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中的第9项:护理专业质控改进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司(局)便函国卫医质卡便函C2021 51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关于印发 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的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S8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政 医管处(局):为逃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医疗侦 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我委于近期印发了2021年国事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国 卫办医函C2021)76号),为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医疗质量 安全持续改进工作提供了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 各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围统本专业医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 节和关键点,提出了 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现卬发绐 你们,请你们参照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相 关工作要求,指导各级质控中心组织实施.各国家质控中心要将本专业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制定相关改进策略”细化落实举措,加 强直贯培训,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指导省级 质控中心开展工作,相关工作情况将作为国米质控中心年度 考核重点.各省级质控中心要在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领导一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各国家质控中心要将本专业2021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制定相关改进策略、细化落实举措,加强宣贯培训,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指导省级质控中心开展工作相关工作情况将作为国家质控中心年度考核重点各省级质控中心要在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领导下和国家质控中心的指导 下围绕2021年质控改进目标做好相关工作落实_)2021年3月30日,为进一步强化和指导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2021年版指南通过对2010年印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21)187号)修订后形成,非试行,属正式版本医政医管局2021年版指南感染预防管理要求主站首页I 首页 I最新信息I政策文件I工作动态I关于我们I专题专栏通告公告9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最新信息 医疗与护理:通告公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的通知/腌悯:2021-03-30 弼:囱53局 N R基础制度规范健全预防感染的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职责国卫办医函(2021)1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防控工作,我委组织对2010年印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21)187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血管导管相 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现印发你 们,请遵照执行。附件: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D中 必0医护人员资质技术能力要求(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1年3月17日留置血管内导管是为患者实施诊疗时常用的医疗操作技 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血 管导管根据进入血管的不同分为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静 脉导管根据导管尖端最终进入血管位置分为中心静脉导管 和外周静脉导管。Q 操作环境要求q iil监测评估机制由取得执业资格,经过相应技术培训的医 师、护士执行血管导管留置、维护与使用接受血管导管使用指征、置管方法、使用与 维护、感染防控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 握相关操作规程,并进行知识宣教评估感染风险因素,实施感染防控工作措施中心导管置管环境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 标准中医疗机构口类环境要求建立感染的主动监测和报告体系,开展感 染的监测,定期分析反馈,持续质量改进,预防感染,并降低感染率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感染预防要点(部分)口 1.置管前预防措施(4)中心静脉导管及PICC,尽量减少三通等附加装置的使用。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每次连接及注 射药物前,应当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消毒剂,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对端口周边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 射药物;如端口内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口 2.置管中预防措施(6)输液1天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输血时,应在完成每个单位输血或每隔4小时更 换给药装置和过滤器;单独输注静脉内脂肪剂(WFE)时,应每隔12小时更换输液装置。外周及中心静脉 置管后,应当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封管,预防导管堵塞。(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Q 3.置管后预防措施(11)若无感染征象时,血管导管不宜常规更换,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肺动脉导 管和脐带血管导管。成人外周静脉导管3-4天更换一次;儿童及婴幼儿使用前评估导管功能正常且无感染 时可不更换。外周动脉导管的压力转换器及系统内其他组件(包括管理系统,持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溶液)应当每4天更换一次。不宜在血管导管局部使用抗菌软膏或乳剂。CVC&PICC相关感染 特别预防措施压力传感器使用时间应当遵循产品说明书或每4天更换一次。宜使用入口处为隔膜的压力监测装置,在使用前应用消毒剂擦拭消毒隔膜。应当保持使用中压力监测装置无菌,包括校准装置和冲洗装置无菌。宜使用密闭式的连续冲洗系统。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机构、行业学协会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标,继承2021年8项、新增2项,继续指导各质控组织、公文 95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最新信息 医疗痪/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发硒间:2022-03-02来渡医政医管局 lA 国卫办医函(2022)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的医 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2021年我委组织制定了年度国家医疔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目标印发后,全行 业高度关注,在各级卫生缝康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各质控组织、医疗机构、行业学协会围绕目标积极 制定改进策略、组织开展落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充分展现了目标引导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 向,激发行业内生动力,凝聚行业力量,实现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目标在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改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委在2021年工作基础上,结合年 度质量安全报告数据反映的医疗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了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 进目标,并指导各国家级质控中心研究制定了本专业2022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现一并印发给你 们,请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指导各质控组织、医疗机构、行业学协会做好组织实施工 作,优化改进工作策略,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深入推进目标管理,指导医疗机构以目标为切入 点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系统改进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宣贯培训,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 馈,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附件:1.已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2.2022Z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瞄一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目标二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目标三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目标四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目标五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目标六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目标七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目标八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目标九降雌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目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2022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其中质控目标13为: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质控目标40为:降低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39重症 医学 专业提高感 染性休 克集束 化治疗 完成率(NIT-2 022-VI)感染性休克是当前对重症患者最具威 胁性的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 率、高治疗费用等特点,已经成为导致 重症患者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并 给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是当前全球重大 健康挑战之一.及时规范的给予感染性 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 者预后.40降低ICU 内中心 静脉导,管相关 血流感 染的发 生率(PIT-2 022-33)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 的医源性感染之一,感染因素涉及医护 人员操作、护理、患者管理等诸多方面,为患者预后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沉重的 经济负担.ICU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最 为频繁的专业,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问 题.降低住院患者输脉输液使用率(NIT-2O22-IX)静脉输液是现代药物治疗自 途径.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具有不可瞽代的作用.但是 治疗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不1 治疗效果.还存在更多安全1 不必要的医疗成本.降低住1 输液使用率包括降低住院4 液体量、天数、药品种类等提高住 院患者 抗菌药 物治疗当前.全球普遍关注抗菌药,问题.提高抗菌药物治疗的T 率(尤其是限制使用级以上吉 提高无菌性样本送检比例,前病原 学送检 率(NIT-2O22-TV)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 遏制细菌耐药、提升治疗效:民群众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1 2护理专业/降低住 施思孝I1期以上院内 压力性 揭伤发生率1)冼内压力性损伤是住哓忠者造见并发 症之一,一旦发生杵给患者帘来极大的 桶苦,且容易导球小染等并发症.箕发 生与护理工作版是宙切相关,是护理专 童点关5主的问题之一.降低的血笞内导管相关出流题级是他 诠y sl管相关血诡再染发1生管内导管C PICC 的相关血二(PIT-2和惠者权益.重点改善中的医养性影染之一,器染因素涉及医护人员操作.护理、患者管理等诸多方面.为再者顼后带来不利影的造成沆,重的经济负坦.连续几年的 吠国家医疗服芬与武砧安全瓶告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血管 内 导管相关血沆喀染发生率近年耒改善幅度不大.再要采五丈综合措旌子以千颈.以保障医疗安(CVC)及经外周静.昧罡入 HV、静脉导2022年3月25日,新华网发布了专题报导,针对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问题,邀请了四位业内“大咖进行深度访谈,从政策、指南,到具体实操等多个层面分析如何通过主动干预,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一、新隼冏(主刈干预降低血内导,相处q上血流处 逐、0 0MMi 3 an 绘 am/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医源性感染之一,感染因素涉及医护人员提作、护理.患者管理 等诸多方面,为患者预后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 第九个目标定为降低in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重点锁定在改善中心好脉导管(cvc)及经外周峰脉 入中心fl争脉导管(PICC)的相关血流感染问题.录降低CRBSI的政策背景CRBSI的定义及感染风险来源降低C R BSI的循证依据及措施降低CRBSI的卫生经济学证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疾病定义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C。)、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 果的致病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与CRBSI在临床上常通用,尽管含义并不完全相同2俵)CLABSI是由CDC提出的定义更为宽松的概念,主要用于监测目的。指一种原发性BSI,患者在BSI发生前48小时内有一条中心静脉通路,且无继发于其他部位的血流感染。1.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组.中华外科杂志.2020;58261-272.2.OGrady NP,et al.Guidel 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 ar Catheter-Rel ated Infections,2011CRBSI的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ICU患者CRBSI发生率高,一旦发生,死亡率也会明显升高60%的ICU患者需放置中心静脉导管,CRBSI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115%至!)30%的医院细菌性感染与导管有关212%至!|25%:可归因死亡率在12%-25%之间2CRBSI的疾病负担我国ICU的CLABSI发生率为7.66/千导管日3欧洲ICU患者CRBSI发病率为0.5-4.1/千导管日4增加死亡率3延长住院时I即未发生院内感染者死亡率为4%,CLABSI患者死亡率约为18%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仅3天,CLABSI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8天1.Koeppen M,et al.Intensive Care Med Exp.2019 Dec 2;7(1):63.2.Chaves F,et al.Med Intensiva.2018 Jan-Feb;42(l):5-36.3.Hu BJ,et al.Am J Infect Control.2013 Apr;41(4):301-6.4.Antohakova Nemcikova A,et al.Kl in Onkol.2017 Winter;30(6):405-411.ICU患者CLABSI的危险因素k 器 SHEAI h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2014年医院CLABSI预防策略指出iICU患者发生CLABSI的风险很高,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有:导管插入术前的长期住院;长时间放置导管;置管部位出现大量微生物定植;导管接口部位出现大量微生物定植颈内静脉插管;成人股静脉插管;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早产儿(如孕周较小);ICU护士人数比例小;输注血液制品(儿童)我国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2纳入12篇相关研究共计14422例患者,通过荟萃 分析明确ICU患者CLABSI的危险因素:导管留置时间、多腔导管、股静脉置管、肠外营养、住ICU的时间、APACHE II评 分、合并糖尿病是ICU患者CLABSI的危险 因素1.marschal l J.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14 Jul;35(7):753-71.2,范润平等.CRBSI的发生与管腔内外的多种因素相关,需要医务人员有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Any time you break the skin,youre breaking down the bodys firs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infection/,每当你打破皮肤,你就会打破身体防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1.Bouza E,Burillo A,Munoz P.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diagnosis and intravascular treatment.Clin Microbiol Infect,2002,8:265-274.录降低CRBSI的政策背景C R B SI的定义及感染风险来源降低CRBSI的循证依据及措施降低CRBSI的卫生经济学证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完全可预防SHEA/IDSA P R ACTICE RECOMMENDATIONStrategies to Prevent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2014 Updatenentral Li ne-AssocmtedBloodstream Infections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A Global Challenge,A Global Perspective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一总体框架进一步提高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感控制度要求尤其要针对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器官移植病房、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急诊科、口腔科、介入手术室、输血科、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和科室特点,指定并落实具体 的防控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感控工作开展主动监测,及时评估、降低潜在感染风险 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感控能力水平 增强敏感性、做好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各项要求有效落实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重点科室的主动监测,对侵入性操作环 节(例如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 辅助呼吸、透析治疗、内镜操作等)实现全覆盖 通过主动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散发病历、感染聚集性病历 和感染暴发,持续改进感控工作。医疗机构要定期开展感 控风险因素科学评估,明确影响本机构感控的主要风险因 素和优先干预次序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日 常监督、管理和指导,将感控工作作为一票否决项纳 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院感无小事,院感零容忍,人人都是院感实践者手卫生-洗手/手消毒2009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卫生五大时刻20n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 无菌操作前 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穿刺/重置前后-维护导管/更换敷料前后20n卫生部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 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 生规范皮肤消毒含碘消毒剂 2个月患者 游离碘,迅速穿透细胞壁,导致病原 体内蛋白质变性沉淀 来回往复/同心圆 Po vidone-iodine:apply using applicator and allow to remain on the skin for 1.5 to 2 minutes or longer to completely dry for adequate antisepsis.The use(jf concentric circles or a back-and-forth motion has not been studied.待干时间至少1.5-2分钟葡萄糖酸氯己定(洗必泰)乙醇消毒剂 22个月患者 破坏细菌胞浆膜上的渗透屏障,低浓度导致 部分胞浆渗漏,高浓度导致胞浆凝聚变性 来回往复用力摩擦至少30秒 Chlorhexidine solution(preferred):apply using a back-and-forth motion for at least 30 seconds.待干时间至少30秒资料来源:2016 INSJCI,CDC以及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均推荐使用单剂量冲洗装置.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CI=转换使用单剂量冲洗装置式丁 对日益严峻的感染风险1JMul tipl e root causes and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As a resul t of the sentinel events arising from infections and in response to the identified root causes,heal th care organizations impl emented various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incl uding the impl ementation of rel evant cl inical pathways for MRSA,endometritis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These strategies incl ude:*Revising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es and competency assessments.Revising equipment cl eaning processes.*Revising handwashing procedures.Switching to the use of singl e-use IV fl ush vial s.*Adding waterl ess handrubs.*Defining supervisory expectations.Revising critical care privil eging and ICU admission criteria.Conducting in-service and team trainings.Instituting tracking systems.CDC issues new handwashing guidel inesa U.S.Department of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Centers for DiseaseACDC:对癌症病患提出的基本感 控及预防计划推荐在安全注射中使用单剂量的预充产品2单剂量系统包括:单剂量小瓶+预充式导管冲洗器INS:冲管和封管应该使用单剂量系统(例如单剂量小瓶或有标签的I预充式冲洗器)3实施细则A.所有血管通路装置的冲管和封管应该使用单剂量系统(例如单剂量小瓶或有标签的预充式冲洗器)。1.市场上销售的预充式冲洗器可降低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的风险,并节省手工配制的时间。1-(IV)32.如果必须使用多次剂量药瓶,则一个药瓶只用 于一个患者(参考标准49,感染)。&J)3.不可将静脉输注(IV)溶液(例如输液袋或输1.General Safe Injection Practices Use aseptic technique when preparing and administering chemotherapy infusions or other medicatiorks(ag“antiemstics,diphenhydramine,dexamethasone)Whenever possiu 已 一l _or pharmacy*1 2prepared prefil l ed syringes(e.g.,sal ine dnd heodnn)Avoid prefil fing and storing batch-prepared syrrnges1.The Joint Commission,Infection control related sentinel events,Issue 28-January 22,20032.CDC,Basic Infecti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lan for Outpatient Oncology Settings3.2016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40.冲管和圭幡,实施细则A液瓶)作为冲管液的来源。6(IV)|国内荟萃分析证实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可降低感染风险77%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临床效果Meta分析1田磊周挺马爱霞刘强 4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5篇观察性研究,入组8,879病例月媒的相关调“拗人斓进行质量评怖朝RevMan 进行Meta分机勰:懿如人46嘉端(30,43 ml文)进行Meta分机在懒患者施福导酬关性鲂歌胜率:OR123,95%。(0,16,034),P0,03储管裳生率:05=0.38,95%C/(0.24,0,60),P=0,51,95%CI(034,0.67)无 P0,0010 在鼠队员施方面,神伤姓率:OR=02,95%C/(0.07,0,61),P二0,004;耕人肺 腌操脚二TR,95%C/(-1,56,-1.18)W,P0.001o.*OR值代表干预组与对照组的风险比值,0.23即代表干预组风险为对照组的0.23倍,即风险减少了77%2017年11月在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发表 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临床效果Meta分析”文章。通过系统性分析在临床患者 获益方面得出使用预充式导 管冲洗器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概率77%(OR=0.23,95%CI:0.16z 0.34,P0.001)1.田磊,周挺,马爱霞,刘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临床效果Meta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7年11月15日第17卷第11期相比于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冲.封管,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可降低CRBSI发生率预充式导管冲洗器Vs.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冲、封管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冲.封管 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冲、封管 Odds Ratio Odds RatioStudy or Subgroup Events Total Events Totel Weight M-H,Fixed,95%CI M-H,Fixed,95%CI外周静脉置管付小枝2012 0 30 3 31 2.6%0.13(0.01,27.0-王小葭2012 3 69 10 69 7.4%0.27 0.07,1.02王蔚2014 2 116 13 109 10.2%0.13(0.03,0.59-袁静2013 3 160 19 166 14.2%0.15(0.04,0.51-SubtoUl(95%CI)373 3755 34.4%0.17(0.08.0,35Total events 8 46Heterogeneity:Chi2=0.65,df=3(P=0.89);/M)%Test for overall effect:Z-4.68(P0.00001)中心静脉置管Bcrtoglio 2013124491726916.0%Cai 2012123813023827.7%安娜20131403402.3%曾金英2013016241623.5%蔡琳20122658656.0%郭嘉梅20144258255.2%马敏20130326334.9%Subtotel(95%CI)idtiiaeMents时11547S832265.6%Heterogeneity:Chi2=3.09,df=6(2=0.80);/2=0%Test for overall effect:Z=5.97(P0.00001)Total(95%CI)3915291例12ft27100.0%Heterogeneity:Chi2=5.06,力=10(P=0.89);产=0%Test for overall effect:Z=7.65(P(onnechirs/Xttached to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导管相关性感染分别来源于皮肤(65%)、导管接头污染(30%)及其他途径(5%产接头表面不够密封 时,细菌有可能从 表面进入接头接头冲洗不干净(残留营养物质如 血液、部分药液)1.纤维蛋白沉积或者药物混 合沉淀2.细菌附着定植1.导管堵塞2.细菌定植/感染In concl usion,a prohKol has been devel oped for the col l ee*tkn.,shipment,inid processing of NCs lo determine the l evel of b沁fil m contamination on il icsc devices.The attached bacteria were isol ated from 63,of(he 24 NCs sampl ed.Tl w organisms isol ated from these connccl of、were 5.epidermidis(predomi*tuint isol ateS.hommis subsp.homnus.S.haenulicus.5.xy/osg A/,luteus.Micrococcus spp.Al pficunumiae,Curtobac-terium、pp.,Al kristtnae.and Bacillus spp.Several of the NC examined contained more than IJKIO CFU per NC and scanning el ectron microscopy reveal ed the presence of both havtc-nul cel l s und cxtracel l ukir pol ymeric ul vsl al ives.24个接头中,63%的接头(15个)检测到接头内部存在附着的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 常见检出感染菌种:金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 炎流感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微球菌,芽泡杆菌等 3个接头内部检测出超过1000个CFU(菌落形成单位)1.Bouza Ez Buril l o A,Munoz P.Catheter-rel ated infections:diagnosis and intravascul ar treatment.Cl in Microbiol Infect,2002,8:265-274.对比肝素帽,使用分隔膜无针接头可降低CRBSI发生率分隔膜无针接头Vs.肝素帽分隔膜 肝素帽 Odds Ratio Odds Ratiostudy or Subgroup Events Total Events Total Weight M-H.Fixcd,95%Cl M-H,Fixcd.95%Cl中心静脓置管 刘艳梅等2013 孙颖等2012 张萍等2015 施洁琴等2014 李晓英等2012 王玫等2014 车小琼等20156 6 0 5 2 3 23 5 6 5 3 7 4210 2 2 0 0 0Total(95%C/)Total events554 58M2:4511.5%0.14 0.02,12515.8%0,06 0,00,1.0510.6%0.40(0.08.0620.5%0.17 0.04,0.829.3%0.10(0.01,1.95118.7%0.06(0.00,0.8413.7%0.07(0.00,121100.0%0.13 0.06,0.29Heterogeneity.Chi2=2.88.df6(P-0.82);f-0%Test for overall cffcct:Z-4.99(P0.000 01)外周岸脉置管吴秀红等2014065365杨黎明201512006200符春茹等2015080480Total(95%Cf)Total events1345113Heterogeneity.Chi;:=0.05.df=2(P0.97);/?=0%Test for overall ef!bct:Z=2.6l(尸=0009,25.0%0.14 0.0126942.9%0.16 0.02,13632.1%0.11 0.01,1.99100.0%0.14 0,03,0,61Total(95%C/)899 则Total events 6 骏Heterogeneity.Chi?-2.9I.df9(P-0.97);f0%Test lor overall eflect;Z=5.62(PM).0()0 01)100.0%0.13 0,06,02710.01 0.1 1 10 10()便用于分隔嘎使.用于.肝素.帽观察组:分隔膜无针接头 对照组:肝素帽5 7 5 0 4 8 69 6 0 5 3 7 22 5 6 5 3 6 42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