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药调剂大赛-调剂.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8564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调剂大赛-调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调剂大赛-调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12 中药调剂审方审核评分细则 项目 审方要求 扣分 项目 得分 处方 格式 处方前记从科别、日期、性别、年龄等是否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找出处方中不规范之处。 处方后记从医师签名、剂数、药价、取药号等是否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找出处方中不规范之处。 处方类别从普通处方、儿科处方、急诊处方、外用处方等是否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找出处方中不规范之处。 处方 药物 用名 处方药物用名以2010版《中国药典》为依据,正确书写药名和炮制品名,找出不规范药物用名。 临床 诊断 找出处方不规范适应证用语 配伍 禁忌 妊娠禁忌、十九畏、十八反等配伍禁忌以2010版《中国药典》为依据,找出处方中不规范之处。 有毒 中药 有毒中药的限量以2010版《中国药典》为准。找出处方中有毒中药用量不规范之处。 煎法服法用量 找出处方中煎法服法用量的不规范之处。 特殊 用法 先煎的26种中药:制川乌、制草乌、生瓦楞子、生石决明、生牡蛎、生珍珠母、生蛤壳、生紫贝齿、生龙骨、生龙齿、水牛角、生龟甲、生鳖甲、鹿角片、生白石英、生紫石英、生花蕊石、生钟乳石、寒水石、生自然铜、生磁石、生赭石、生石膏、生禹余粮、铁落、无名异。 后下的11种中药:生大黄、苦杏仁、豆蔻、砂仁、阳春砂、薄荷、藿香、荆芥、佩兰、番泻叶、钩藤。 包煎的10种中药:车前子、葶苈子、生蒲黄、蒲黄、马勃、海金沙、五灵脂、蚕沙、滑石粉、旋覆花。 一个处方中以上项目不规范之处全部找出者,得2.5分;少一处或多一处,不得分。 表13 中药调剂操作比赛评分表 赛位号: 处方号: 调剂用时: 成绩: 项目 要求与扣分标准 扣分 项目 得分 1.审核处方(10分) 赛前单独进行,计算机主动阅卷评分。 2.验戥准备(5分) 着装(束紧袖口)戴帽(前面不漏头发),衣帽清洁,双手清洁、指甲合格,得1分,否则扣1分。 检查戥子是否洁净,审慎、包装纸整齐放置,得1分,否则扣1分。 持戥(左手持戥,手心向上),查戥,校戥(面向顾客,左手不挨戥),得3分,否则扣3分。 3.分戥称量(5分) 调配时逐剂减戥称量的得5分;一次未减戥称量或大把抓药或总量称定后凭经验估分的扣1分。 4.按序调配、单味分列(10分) 按序调配、单味分列、无混杂、无散落、无遗漏、无错配等现象的得10分;称量排放顺序混乱的扣1分;药物混杂的扣1分;药物撒在台面上未拣回或撒在地上的扣1分;抓错一味药,调配不得分(扣10分)。 5.单包注明(5分) 应先煎、后下等特殊药物按规定单包并注明的得5分;脚注处理错误或未单包的扣5分,单包后未注明或标注错误的扣1分。 6.复核装袋(5分) 处方调配完毕后看方对药,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装袋折口,处方签字、药袋上注明考号的得5分;核对不认真,没有看方对药的扣0.5分;存在缺味、错配现象没有发现的扣3分;装袋后未折口的扣0.5分,处方签字(大药袋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不合要求的扣0.5分,药袋未标注考号的扣0.5分。 7.发药交待(5分) 发药交待的内容(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时间、煎药时间、饮食禁忌等)均按要求在药袋上注明的得5分;未注明的扣5分;标注时有漏项的每项扣1分。 8.及时清场(5分) 调配工作完成后及时清场,做到物归原处、清洁戥盘、戥称复原、工作台整洁的得5分。戥盘未清洁扣1分;戥称未复原扣1分;工作台不整洁扣2分。 9.总量误差率(15分) 低于±1.00%的,得15分;±1.01-2.00%的,扣3分(得12分);±2.01-3.00%的,扣6分(得9分);±3.01-4.00%的,扣9分(得6分);±4.01-5.00%的,扣12分(得3分);超过±5.00%的不得分。 10.单剂最大误差率(15分) 低于±1.00%的,得15分;±1.01-2.00%的,扣3分(得12分);±2.01-3.00%的,扣6分(得9分);±3.01-4.00%的,扣9分(得6分);±4.01-5.00%的,扣12分(得3分);超过±5.00%的不得分。 11.调配时间(20分) 在9分钟内完成的,得20分;在9.01-10分钟内完成的,得19分;在10.01-11分钟内完成的,得18分;在11.01-12分钟内完成的,得17分;在12.01-13分钟内完成的,得15分;在13.01-14分钟内完成的,得10分;在14.01-15分钟内完成的,得5分;超过15分钟,调配不得分。 合计 处方前记:医院名称、日期、科别、病历号、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婚否、单位、住址等 脉案:包括病因、症状、脉象、舌苔、治法 处方正文:包括中药饮片名称、剂量、剂数、用法用量及脚注 处方后记:包括医嘱、医师签字、药师签字(包括计价、调配、复核及发药四栏)、药价及现金收讫印戳 中药的正名和处方常用名 • 正名:中药正名以《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为依据,以历代本草文献作参考。是中药的规范化名称,一药一名。 • 别名:正名以外的名称。 • 处方全名:正名前冠以说明语(产地、基原、采收、炮制、新陈、性状等)。如酒黄连、怀牛膝等 • 并开药名:指将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构成并开药名,即一名多药,如赤白芍、二冬、焦三仙、二术等。 正名 别名 正名 别名 大黄 川军、锦纹、将军 木蝴蝶 千张纸、玉蝴蝶 山豆根 广豆根、南豆根 牛蒡子 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天冬 天门冬 黄芩 子芩、条芩、枯芩 罂粟壳 米壳 补骨脂 破故纸 牛膝 牛夕 沙苑子 潼蒺藜 淫羊藿 仙灵脾 益母草 坤草 肉苁蓉 淡大芸 山茱萸 枣皮、山萸肉 甘草 粉草、国老 牵牛子 黑丑、白丑、二丑 莪术 文术 决明子 草决明 辛夷 木笔花 蒺藜 刺蒺藜,白蒺藜 骨碎补 毛姜 南沙参 泡沙参、泡参 麦冬 寸冬 重楼 蚤休、七叶一枝花 狗脊 犬片 槟榔 大腹子、花槟榔、花片 大血藤 红藤 蝉蜕 虫衣、虫退 并开药名 调配应付 并开药名 调配应付 二冬 天冬、麦冬 荆防 荆芥、防风 二术 苍术、白术 知柏 知母、黄柏 二地 生地、熟地 猪茯苓 猪苓、茯苓 羌独活 羌活、独活 乳没 乳香、没药 全紫苏 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梗 二乌 制川乌、制草乌 炒三仙 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 青陈皮 青皮、陈皮 生龙牡 生龙骨、生牡蛎 二蒺藜 刺蒺藜、沙苑子 全荆芥 荆芥、荆芥穗 二地丁 蒲公英、紫花地丁 棱术 三棱、莪术 二风藤 青风藤、海风藤 审方 【峻烈中药超剂量】(医生签名并注明原因) 【毒麻中药管理办法,用法用量】 (麻醉中药罂粟壳每张处方不超过3日常用量(3~6g/日),即总共18g,且不得单包,必须混入群药,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 ) 【配伍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 【妊娠禁忌药】《中国药典》注意项下 【药味重复】 (制)川乌 1.5~3.0g 白附子 3~6g 天仙子 0.06~0.6g (制)草乌 1.5~3.0g 巴豆 外用 制天南星 3~9g 附子 3~15g 巴豆霜 0.1~0.3g 雄黄 0.05~0.1g 马钱子 0.3~0.6g 红粉 外用 斑蝥 0.03~0.06g 马钱子粉 0.3~0.6g 闹羊花 0.6~1.5g 制半夏 3~9g 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妊娠禁用:毒性中药,绝对不能使用,如马钱子、商陆、朱砂等 • 妊娠忌用:毒性较强、药性较猛中药,避免使用,如天山雪莲等 • 妊娠慎用:通经去瘀、行气破滞、药性辛热、过于苦寒,非特殊情况应避免使用,如三七、番泻叶、大黄 黄芩10g,石膏15g,金铃子10g, 车前子6g,云苓10g,二花6g, 白术10g,白芷10g,生白芍10g, 川楝子10g,甘草6g 川楝子川乌 6g,草乌 6g,天仙子 3g, 穿山甲 9g,细辛 3g,地龙 12g, 僵蚕10g,延胡索 6g 荜茇 6g ,茯苓, 黄芩9g,连翘9g,清半夏6g, 白芍9g,桔梗6g,川军3g, 瓜蒌6g,金银花6g,醋芫花3g 丹参6g,甘草 6g 菟丝子10g, 续断15g, 阿胶10g, 川牛膝10g, 桑寄生15g, 党参10g, 白术10g 生晒参6g,茯苓15g,焦白术30g, 山药10g,砂仁 3g,薏苡仁15g, 甘草6g,焦术30g,陈皮15g 荆芥6g,牛蒡子10g,金银花10g, 连翘 10g,桔梗6g,苦杏仁10g, 忍冬花6g,薄荷 3g,淡竹叶 6g, 甘草3g,芦根15g ► 先煎:质地坚硬的矿物药、有毒的中药 ► 后下: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久煎破坏有效成分的药材。 ► 另煎:贵重药材 ► 包煎:黏液质、粉末状药物、有毛茸的药物 ► 烊化:易溶于水的/稍加热可溶化为液体 ► 兑入:本身为液体状态的药材 ► 冲服:研粉冲服,难溶于水的药材/贵重药材 ► 处方中书写药名或炮制品名时给付炮制品,写生品名时才给付生品:如乳香、决明子、泽泻、远志、穿山甲、厚朴、川乌等。 ► 处方中书写药名时给付生品,写炮制品时才给付炮制品:如:甘草-炙甘草;麻黄-炙麻黄;黄芪-炙黄芪 • “各”:每味药物按处方量给付 • “ 合”、“ 并”:药名中每味药物按处方量的半量给药。 • “ 全”:不同药用部位的合计全量,一般可按1/2或1/3取量。如全紫苏 • 例:二母30g • 乳没各30g 核:错药(含生、制品混用) 是否漏药 是否重复抓药 剂量 剂数 特殊煎服法 核对无误后签字,包装药品 • 坚持三对即“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 • 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服药的饮食禁忌,并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用药问题。 • 发药人签字 • 与顾客道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