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药煎煮方法--专业.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8564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煎煮方法--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煎煮方法--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煎煮方法--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煎煮方法--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药煎煮方法--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药煎煮方法-第 6 页 共 6 页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据统计,迄今为止中药种类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

2、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糖、甙类水解流失,还有炮炙添加的酒、醋、蜂蜜等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二

3、器具: 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小,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但砂锅孔隙较多易“串味”,且易破碎。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份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铜、铁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中多种成份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不能使用用铜、铁、铝锅、锡等器具,铝锅虽传热快、化学性质较稳定,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可以选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三. 浸泡时间与水温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

4、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这样对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可浸出一些有效成分;对于质地轻清的药物又可避免临煎加水时漂浮在水面上。以把药材浸透为原则。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和酶解变质,冬季可以长些。 在煎煮中药应先用冷水浸泡中药,不能直接加热水浸泡中药或冷水煎熬,这种方法极不可取。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因为中药大多是干品,是含有淀粉、蛋白质的植物类,有效成份以结晶、无定型沉淀存在于药物细胞内,生物的外层组织细胞,如果骤然受热,会立即皱缩、凝固,蛋白

5、质凝固、淀粉糊化,阻碍了水分透入到药材的组织细胞中去,蛋白质在细胞壁上形成一层不可逆的变性层,使组织内部的药物成分难以析出,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溶解。 一些具有硬壳的果实或种子类药物,如荔枝核、桔核、带壳苡仁、金樱子、山栀子等,煎前应打碎,以便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第一煎加水量以淹过药物二横指为宜,第二煎时,水稍高出药物表面即可。如果药材经过浸泡后就会膨胀疏松,有效成份也容易煎煮出来。 中药入煎前应先浸泡多长时间为好呢?这应视配方中的药物组成而定。若以花、叶、细茎类质地疏松和轻浮的植物药为主的,浸泡2030分钟即可入煎;而以生长多年的植物块根、根茎、种子、果实为主,质地坚硬的,应浸泡60分钟

6、方可入煎;凡是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浸泡时间需更长一些,这样可湿润药材,能使其充分膨胀,药材变湿变软,更多的有效成份才会煎出。 至于用水温度,一般含挥发油、苷类药物及维生素类的药物如薄荷、羌活、解表药等以冷浸短煎为宜,以免长时间煎煮有效成份会随着水蒸汽而挥发;含淀粉、蛋白质等一些成份丰富的药物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等则宜用40度左右的水温浸泡,使水分缓缓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疏松膨胀,形成良好的溶出环境,让有效成份易于煎出。不过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宜着重考虑绝大多数药物的性质,采用冷浸的方式。 药物的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在保持一般原则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季节对药物成份性质的影响,夏秋炎热季节,中药

7、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酵变质;而在冬春寒冷季节,多数中药浸泡时间则可长一些。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室温水浸泡60分钟,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这样对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可浸出一些有效成分;对于质地轻清的药物又可避免临煎加水时漂浮在水面上。以把药材浸透为原则。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和酶解变质,冬季可以长些。四.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一般可用

8、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不过夜的凉开水最好,因为自来水市经过氯处理过的,含有氯,经过沸腾后氯离子减少,降低了毒性。 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5-8倍,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最

9、好不冷水,用热水,因为加冷水会使原来已经膨胀疏松的药材组织发生皱缩,降低了有效成分的煎出,降低了疗效)。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 很多中药说明是三碗水煮成大半碗。其实这是笼统的说法而已。碗有大小之分,药物有多少之别,药材质地亦有所不同,不能简单以三碗煎煮成大半碗而论。 五.方法 5.1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

10、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5.2煎煮次数与方法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

11、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l020分钟。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

12、,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 5.3滤取药液,煎煮榨渣取汁 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有研究表明绞取药

13、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l525。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毫升,学龄期儿童毫升,婴幼儿毫升为宜。按一日2次服用,,成人每剂300毫升日服2次,学龄期儿童200毫升日服2次,婴幼儿100毫升日服2次为宜。 六.服用中药汤剂讲究多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来决定,一般的药最好在饭后1小时服。 1.服药时间(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中老年人用于滋补身体的补益中药最好是在饭前服用,特别是早晨空腹时服,有利于滋补成份的吸收。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

14、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补养药品宜空腹服,易吸收,治疗外感疾病及头面部疾病的药物宜饭后服用,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以进食稍后再服为好,以助疗效并减轻对胃的刺激。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宜饭后服用。饭后服用的时间一般为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 毒副作用。(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

15、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4).空腹服:润肠的泻药空腹服,易使积滞物泻出。驱虫药在空腹时服,应在早上空腹服。能提高杀虫效果,服后注意大便变化;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吸收,并保持在体内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宜饭前空腹服用,以增强药效。(5).睡前服:一一般而言,安神的药物宜临睡前服用,;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

16、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幼儿或呕吐病人因为服用药物有困难则可以分多次服完。服用清热解表药后,不宜吹风,并观察有无出汗和体温、脉搏的变化;,调经药应在经前服用。药汁冷了,应热一下再服用 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 2.服用方法 服用中药,许多人的习惯是一剂中药煎两次,分头汁和二汁分别服用。其实,这种服法是不科

17、学的。因为中药中易溶的甙类、多糖类、挥发油等有效成份在头煎中含量较多,其它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少;而在第二次煎煮时,易溶的有效成份可能含量已很低,难溶有效成份则煎出较多,故两次煎出的有效成份不一致,药效也差异很大。所以,服用中药一般应将煎煮2次或3次的中药液体合并,搅拌均匀后分为2份或3份,分别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才能发挥药效至最佳程度。 但根据病情,有的一天只服一次,有的一天需服几次,有的又可以煎汤来代替茶饮。一般来说,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具体服用方法介绍如下:服

18、用方法:服用方法分热服、温服、冷服3种,一般而言,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的凉性药宜冷服。 (1).温服:一般药物均宜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如平和补益药物。(2).热服:凡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以利于祛寒活血。(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4).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 物等。(5).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

19、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此外,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见效了就要立即停药,千万不要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人体正气。总之,应根据病情、病位、病性和药物的特点来决定不同的服用方法。汗后要注意避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通下大便的药物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睡前和夜间服食。七.机煎中药 中药煎煮机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气一次性使药物的成份充分地煎出,其煎药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易霉变。 机煎中药,服用比较方便。一般情况下,机煎中药都是包装在医用

20、塑胶袋中,包装过程也在全封闭无菌状态下进行的。这种袋装药液抗挤压、不易破损,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能保存10天左右,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服药时,只需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微波炉加热后的机煎袋装中药不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可以放心服用。八.适当忌口 , 药后调护 很多病人都容易忽略服药后的调养和护理,其实服药后的调养和护理也很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药效,而且关系到病体的康复。 服用中药期间,饮食方面应注意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的食品,没必要另外补充维生素。一般患热性病者忌辛、辣、油腻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和烟酒;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黄疸、过敏性疾病、痈疽、肿瘤及某些皮肤病

21、忌食鱼、虾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水肿病人忌食盐;补血药忌饮茶等。1.饮食宜忌:一是疾病对饮食的宜忌,如水肿病宜少食盐,消渴病宜忌糖等。另一方面,是药物对饮食的宜忌,如含地黄的方药,应忌食萝卜;有土茯苓的忌茶叶;服荆芥时宜忌河豚与无鳞鱼等。总之,服药期间忌食肉蛋鱼虾等发物和葱、椒、姜、蒜等辛辣刺激性调味食品,以免加重病情。2.情志调护: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因情绪刺激有碍于机体的运化及调整,加重脏腑的负担。比如忧思伤脾,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惊恐伤肾等。3.特别调护:一般服用治疗伤风感冒等解表药时,服药后应服用热粥一碗,以达到服药后微微出汗为最佳效果。服用泻下药后,应注意饮食,不宜进食生冷油腻以及难

22、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九. 特殊中药的处理 在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不能与方中群药同煎,应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医师会在处方中注明,药房在配药时会另包并加以说明。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1先煎:(1)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类药物的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在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例如矿物类药物如(石膏、代赭石、赤石脂)等; 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甲壳类药物如(龟板、

23、鳖甲、穿山甲)等;(2)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川乌、附子、草乌)等,通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可以降低毒性作用,可以起到解毒作用以减少其毒性,久煎后的水解产物才能起到治疗作用,使其应用更为安全。(3)有些植物类药,虽然质地柔软,但因有效成份及组织结构的关系,却需先煎才有效,如(麻黄、石斛、绞股蓝)等,皆应先将麻黄、石斛、胶股蓝煮沸,吹去浮沫,然后纳入他药。从现代理论来说,麻黄草质茎表面有一层蜡样物质,即角质层,而有效成份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的髓部,短时间不能煎出其有效成份。因其含内脂类生物碱,需久煎开环后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对于石斛,最耐久煎,一味浓煎始有效力,若杂入群药中仅煮沸3040分钟,

24、其味尚未煎出。石斛的先煎问题,中药大辞典中记述应先煎,但在临床上,几乎没有医生开先煎。另外,如绞股蓝,只有久煎或高温煎煮才有效,而临床上病人常常泡茶饮,是不能将其有效成分泡出的。 2后下: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多的药材如(薄荷、香薷、青蒿、肉桂、荆芥(穗)、细辛、豆蔻、草豆蔻、木香、砂仁、沉香)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故宜后下,部分根茎类有效成份煎煮时中药成份对热不稳定,不耐煎煮者,不易久煎者久煎可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的亦应后下。如(藏红花、大黄、番泻叶、钩藤)等,入药宜后下。在其它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10分钟时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叫后下,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

25、分发挥。 3包煎:有些中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它药一起煎。需要包煎的主要有四类药物:(1)是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2)是有些细粉性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滑石、五灵脂)等,煎时容易上飘在药液表面或沉淀锅底,不易充分和水接触,必须包起来煎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所以需要包起来煎煮;另外如(蒲黄、青黛)等,因质轻多漂浮在水面上。(3)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绒毛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4)还有的药物有质重的粉剂和含

26、淀粉多的,如(六一散、黛蛤散、滑石粉、益元散)等。有些种子类的药物是颗粒很小如(车前子、海金砂、葶苈子)等。对带有绒毛、冠毛和星状毛的药物如(旋复花、枇杷叶)等,也应包煎,防止毛脱落及过滤不净服用时刺激咽喉。 4另煎兑入:有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海马、海龙、虫草、三七、羚羊角)等贵重药物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兑入其它煎好的药液服用;以免在与其它药物的煎煮过程中损失有效成份,造成浪费。 5溶化:又称烊化,是指有些胶质性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或黏性易溶的药物如(饴糖),煎煮时容易与其它药物粘结成团块,或造成溶液胶体渗透压提高,不利于药物有效成份作用的溶出,影响整个药物的

27、煎煮效果,或粘附锅底,容易熬焦且浪费药材,不宜与其它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注意要勤搅拌,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或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 6泡服:一些用量少,而且药物中的有效成份易溶出的中药如(番泻叶、胖大海)等,不须煎煮,直接用开水浸泡后即可服用。 7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药,某些粉末样的药物如(琥珀粉、朱砂)不宜煎煮,或某些较贵重的中药如(三七粉、人参粉、羚羊角粉),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可直接冲入煎取的药液中混匀服用,或直接用温水冲服,以避免药物损失。一些药物较为贵重而且用量又小,如果与其它药物一同煎煮,其药汁就会被

28、别的药物吸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如(牛黄、麝香、珍珠粉、琥珀、冬虫夏草、三七粉)等。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如(川贝母粉、三七粉),虽然不是贵重药,但研成细粉冲服,比加入其它药物一同煎煮后服用效果要好些。 如散剂、丹剂、小丸、自然药汁、芳香或贵重药物,以冲服为宜,如(牛黄、麝香、沉香末)等。 8煎汤代水:另外还有比如(灶心土)等药物,因为要取的就是它的厚重淳香之气来和中祛秽,所以中医传统的方法是先用它熬水,然后把药渣滤出,用它熬出的水来再煎煮其它药物。 9.溶化后微煎: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玄明粉)等易溶化的药物,煎煮时间要短、火候要小、程度要求轻,故应先把两者用水溶化后再放入其他煎煮的溶液中煎五分钟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