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归纳.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8563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归纳1单选题1、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答案:D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男低音演员的歌声音调低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演员的歌声音调高响度小,故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的是世界乐器一陶笛,演奏者用它演奏乐曲时,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答

2、案:A解析: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会使振动的空气柱长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听见某星体巨大的爆炸声B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向开水瓶里倒水的声音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音调升高答案:D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够听见某星体巨大的爆炸声;故A错误;B、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但不能说一定;故B错误;C、物体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只有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的,人才能听到,并不是所

3、有振动产生的声音都能被人听到,故C错误;D、向水瓶中倒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符合实际情况;故D正确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答案:B解析:A桌面是固体,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C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4、,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情况中没有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暴雨将要来临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钢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D有经验的人挑选瓷碗时总敲一敲听一听音质答案:C解析: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判定螺丝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没有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D因为品质不一样的瓷碗发出的声音的

5、音色不同,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是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来判断瓷碗的好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某学校教室、走廊等墙壁上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 表示要控制声音的音调低一点B“禁止大声喧哗”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禁止大声喧哗” 中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老师能听出是哪个同学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AC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静” 表示要控制声音的响度小一点;“禁止大声喧哗” 中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C正确;B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大声

6、喧哗”防止了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D音色反应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老师能听出是哪个同学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答案:B解析:AB用筷子敲击瓶口时,瓶子受力而振动发声,故A错误,B正确;CD瓶子振动时,瓶内水越多,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瓶内水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音调最高,h瓶音调最低,故C错误,D错误。故选B。8、学

7、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答案:A解析:A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空气传播,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高,故C错误;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9、老师鼓励同学们上课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答案:C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

8、提高声音的响度。故选C。10、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3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68mD汽车的速度是28.33m/s答案:D解析: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

9、.25s,由vst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故B错误;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tt1+t21.3s0.25s+0.15s1.2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st34m1.2s28.33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计算题11、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

10、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制动,到汽车静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与汽车速度有关,图甲为某品牌汽车的速度v与制动距离s的关系图。若驾驶员驾驶该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中突遇紧急情况,驾驶员从发现紧急情况到刹车静止过程中,汽车行驶了54m,制动距离阶段用时4s。求:(1)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2)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3)驾驶员的反应时间;(4)该车匀速驶入某超声测速路段,当与测速仪距离OA45m时(如图乙),测速

11、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共用时0.3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答案:(1)2400m;(2)10m/s;(3)0.7s;(4)该车在此路段已经超速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v=72km/h=20m/s由v=st可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为s=vt=20m/s1060s=2400m(2)由甲图可知,当汽车的速度为72km/h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为s1=40m,制动距离阶段用时t1=4s,故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1=s1t1=40m4s=10m/s

12、(3)由题意可知,驾驶员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2=s制-s1=54m40m=14m故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2=s2v=14m20ms=0.7s(4)由题意可知,超声波从发出到碰到汽车所用的时间为t3=120.3s=0.15s由v=st可知,超声波从发出到碰到汽车时,测试仪与汽车的距离为s3=v声t3=340m/s0.15s=51m汽车在这段时间行驶的路程为s=s3OA=51m45m=6m故汽车此时的速度为v=st3=6m0.15s=40m/s=144km/h80km/h故该车在此路段已经超速。答:(1)该车匀速行驶10min的路程为2400m;(2)制动距离阶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3

13、)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7s;(4)该车在此路段已经超速。12、在一根长为1000米的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位同学,若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求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2.7s解析: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t=sv空-sv铁=1000m340m/s-1000m5100m/s2.7s 答: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2.7s。1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声音经4s被他听到;过后汽车再次鸣笛,经3s被他听到;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1

14、7s,若声速为340m/s,求:(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多远?(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多远?(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1)1360m;(2)1020m;(3)20m/s解析:解:(1)汽车第一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s1=vt1=340m/s4s=1360m(2)汽车第二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s2=vt2=340m/s3s=1020m(3)两次鸣笛的间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3=s1-s2=1360m-1020m=340m汽车的速度为v车=s3t3=340m17s=20m/s答:(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为1360m;(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为1020m;(3)汽车的速度为20m/s。

15、14、小马同学站在操场上某处拍了一下手,此时小马与教学楼之间距离为68m。已知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经过多久可以听到教学楼方向传来回声?答案:0.4s解析:解:小马发出的声音到达墙壁经过反射再传到小马耳中的时间为t=sv=268m340m/s=0.4s答:经过4s时间可以听到回声。15、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停在离山崖s=680m处鸣笛,当司机刚好听到回声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声音传播的路程;(2)声音在这段路程中传播所用的时间。答案:(1)1360m;(2)4s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停在离山崖s=680m处鸣笛,司机听到的回声传播的路程为s声=2s=2680m=1360m(2)此时的声速v声=340m/s,声音在这段路程中传播所用的时间t=s声v声=1360m340m/s=4s答:(1)声音传播的路程为1360m;(2)声音在这段路程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4s。1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