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二-图像曲线-(新版)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8490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二-图像曲线-(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二-图像曲线-(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二-图像曲线-(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二-图像曲线-(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二-图像曲线-(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图像曲线化学图像曲线题就是将化学变化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或直线的形式来表示的题目。这类题目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图像题的出现不仅能考查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观察、想象、分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其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加入的物质质量的变化、溶液的pH随加入的物质质量的变化、生成的沉淀量、气体量随化学反应时间或加入的物质质量的变化等;从形式上看,有单线图像题、多线图像题。2类型1单反应型曲线【考题1】(2016广东)下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

2、说法正确的是()A.X是时间,Y是pH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解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增大,不是减小,故A错误;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质量减小,但水的质量一直增加,故B错误;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不应减少,故C错误;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

3、量较少,完全反应时为零,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过量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D正确。答案:D4【考题2】(2016广东揭阳)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是生成物,一开始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加热后,慢慢增加,一直到高能酸钾分解完后不再增加,A图像不正确;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才开始不断减少,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图像B正确;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体积才开始不断增加,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图像C不正确;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开始就是个定值,而不是一开始为0,加热一段时间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4、增加,直致反应结束后不变,图像D不正确。5答案:B解题对策这样的题型往往只考查一个具体的反应。先找到具体反应,结合曲线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是解题的关键。6类型2多反应型曲线【考题1】(2017广东)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发生的反应为:2KNO3 2KNO2+O27解析: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因此有催化剂时反应时间短一些,选项A对应关系不正确;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等质量碳酸钙中,粉末状的表面积颗粒状的表面积块状的表面积,因

5、此粉末状的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时间最短,块状的反应时间最长,选项B对应关系不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完全溶解后温度开始上升,直至上升到室温,选项C对应关系不正确;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NO3 2KNO2+O2,由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02份质量的硝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170份质量的亚硝酸钾和32份质量的氧气,选项D对应关系正确。答案:D8【考题2】(2015广东)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滴入盐酸D.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9解析:A中向一定量

6、的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质量开始增大,后减小;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增加,反应停止后,质量不变,故错误;B中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物为五氧化二磷,氧气被消耗,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质量不变,故正确;C中烧碱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pH由大于7,到等于7,到小于7,故错误;D中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KMnO4固体会溶解,溶液质量增加,硝酸钾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错误。答案:B解题对策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

7、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10一、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的曲线 镁 铁 锌 铝 镁 锌 足量 不足 质量,质量分数相同 11二、反应中有沉淀、气体生成的曲线 图 图 图 12图 13三、pH的变化曲线 酸 碱 恰好中和 碱 酸 酸 碱 14四、溶质的加入与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曲线 图 图 图 15五、其他曲线 161.能读懂图像所包含的信息。首先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其次把握住曲线的四个点所代表的意义:起点,转折点,交点,终点,再判断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所代表的意义。(1)反应前:当横坐标的量是0时,要注意纵坐标的量是否为0。(2)反应中:当横坐

8、标的量逐渐增加时,要注意纵坐标的量是如何改变的。(3)反应后:当横坐标的量还逐渐增加时,要注意纵坐标的量是如何变化的。2.有将图像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题目已知条件,读懂题目的文字信息,将题目所给的化学知识和曲线结合起来,以达到准确解答。171.(2017重庆A)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182.(2017山西)“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

9、表述一致的是(B )A.加水稀释NaOH溶液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193.(2017重庆B)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B )204.(2017济宁)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识如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D )反应速率:MgFeZn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

10、n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X259.(2017泰安)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B )A.AB.BC.CD.D 2610.(2017舟山)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 气泡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27(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

11、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28(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如图可知,“银粉”是 Al。请计算:本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由于5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设50g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2196x0.2g2196=x0.2gx=7.3g本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g/50g100%=14.6%答:本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2911.(2017金华)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

12、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通过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2)猜想与假设: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30(4)实验步骤: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

13、情况。(5)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2号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速度比1号试管快。31(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途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乙,判断的理由是 酶的活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长,酶的活动性增强;超过适宜的温度范围,酶的活动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3212.(2017南京)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33查阅资料:【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