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章: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教学目标:1.解释抗生素概念、叙述医疗用抗生素特点、了 解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2.叙述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及其表示方法3.熟知抗生素效价检定操作与基本要求4.述说测定原理教学重点:抗生素概念、医疗用抗生素特点、抗生素的效价 和单位及其表示方法抗生素效价检定操作方法与基本要求教学难点:抗生素薮价检定操作方法二剂量法效价计算公式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讲授新课:第一节概述一、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主要是由微生物所产生的极微量便 具有选择性地杀死或抑制它种生物或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类 天然有机化合物。二、医药用抗生素的特点具备以下4个特点才能应用到临床。有较大的差异毒力 是由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决定的,如 青霉素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对人与哺乳动 物没有影响,因而该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毒力。(2)抗菌活性强 抗菌活性的强弱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来 衡量,MIC值越小,表示活性越强。(3)抗菌谱广即指各种抗生素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范 围,范围广谱者称为广谱抗生素,即对多种病原菌都有抑制 和杀灭作用;范围窄的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主要抑制革 兰阳性菌,多粘菌素只能抑制革兰阴性菌,而具有抗肿癌作 用的抗生素则称为抗肿瘤抗生素。(4)不产生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良好的抗生素应对机体无毒性,不引起变态反应,不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三、抗生素效价微生物测定技术概述物理、化学法简便、快速,本身纯度不高,采用该法会引起偏差,因此只 有在纯度较高情况下可采用测术 价技法 效定方生法 微物原理和临床应用的要求相一微生物法 致,直接反映出抗生素的疗效,且灵敏度较高,需用量 较小,因此被广泛使用。依据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而设计的稀释法;根据不同浓 度的抗生素对微生物生长速度的不同影响程度而设计的 比浊法中国药典称之为浊度法并收载;有依据抗 生素渗透到含敏感菌的琼脂培养基中产生抑菌圈而设计 的管碟法(又称扩散法,杯碟法或垂直扩散法);根据对微生物呼吸抑制程度而设计的呼吸度量法;根 据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而设计的快速法,对微生 物体内酶系统产生影响的脱氢法。浊度法系利用抗生素在液体培养基中对试验菌生长的抑制作 用,通过测定培养后细菌浊度值的大小,比较标准品与供 试品对试验菌生长抑制的程度,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种方 法。管碟法:是利用抗生素在含敏感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中的球 面扩散渗透作用,从而形成一定的抑菌圈。通过琼脂培养 基,可观察并测量出抑菌圈的大小。在一定的抗生素浓度 范围内,对数剂量(浓度)与抑菌圈的表面积或直径成正比(-)抑菌圈的形成将不锈钢小管(俗称为牛津杯)放置在含敏感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将抗 生素溶液注入小钢管中,抗生素分子随溶剂向培养基内呈球面状放射状扩 散。同时将培养基置入适宜试验菌生长的培养箱中,琼脂培养基中的试验 菌开始生长。抗生素分子在琼脂培养基中的浓度,随离开小钢管的距离增 大而降低,离小钢管愈远,琼脂培养基中抗生素分子愈少,相应的抗生素 浓度愈低。当抗生 素分子扩散到一定时间,在 小钢管周围形成一个能有效 的抑制试验菌生长的范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抑菌圈。抗生素溶液的浓度不同,抑 菌圈的大小亦不同(图4 1)。球面扩散 r a管碟法按设计原理不同分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22法)三剂量法(33法)日常使用多采用二剂量法,对于有争议结果,必 须使用三剂量法测定的结果仲裁。另外再介绍浊 度法;考虑到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在研制新 药的使用和美国药典、日抗基均有收载,本教材 以选讲形式进行介绍。第二节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抗生素的含量用效价和单位表示。该词有时不加区别 统称为效价单位。效价(potency)一指检品的实际单位数与其标示量的 比值。常表示为效价的百分数。效价是从比较检品与标准品 的生物活性而得。在不同的微生物效价测定中,效价计算的 公式见后述。单位(imit,u)单位是衡量抗生素有效成分的具体尺 度。各种抗生素的单位含义不同,在习惯上根据它们的实际 发展情况而定,眄生素效价单位的具体表示方法见后述。标准品与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in)抗生素微生物测定用的标准品,除国内的新品种外,凡已制备国际标准品的品种,在制备国家标准品时,均与国 际标准品比较而定出效价。二、抗生素的效价单位的表示方法1、质量单位 以抗生素的生物活性部分质量作 单位,1微克(u g)=1单位,1毫克=1 0 0 0单位。2、类似质量单位以特定的纯粹抗生素盐类 的质量作为1单位。如纯粹金霉素盐酸盐及四 环素盐酸盐(包括无生物活性的盐酸根在内)1微克(u g)=1单位,1毫克=10 0 0 个单位。这是根据国际使用习惯而来的。3、质量折算单位以特定的纯抗生素盐的 质量为单位而加以折算。4、特定单位 以特定的抗生素样品的某一质 量定为一单位。1.试验用菌液(见表4-表、缓冲液、培养基的制备 按药典规定进行制备。2.标准品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药典规定制备标准品 与供试品高低不同浓度溶液。(见表43和3.双碟的制备制备底层及含一定量试验菌的菌层,并安 置小钢管。4.滴加药液到小钢管内将标准品、供试品溶液滴入相应 的小钢管中。5.培养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规定时间。6.测量抑菌可用手工测量或仪器测量。7.计算结果先进行可靠性测验,符合规定,再进行效价计算第三节管碟法测定操作抗生素效价检定管碟法操作流程标准品的称量一标准品的稀释一标准品溶液-缓冲液的制备 F供试品的称量一供试品的稀释一供试品溶液I-平板的制备-A加小底虐20 ml菌层5 ml培养基的制备一加菌液菌液的制备加陶瓦园盖可靠性测验,计算结果测量抑菌圈-培 养二、影响因素的控制1.直线斜率的控制 斜率小,即抗生素浓度差异小,而抑菌圈的直径差异大,灵敏度的准确性高。2.直线截距的控制 直线截距决定于C、D、T、H诸因素,其中D、T值一般相当稳定,所以C、H是决定截距 的主要因素。如将培养基厚度H减小,截距也随之减小,抑菌圈增大。据此可设计薄层培养基,可大大提高检验的 灵敏度3.抑菌圈大小的控制 抑菌圈的大小受L、H、C、D、T及A等诸因素的影响。抗生素总量M=CV=CAL,(A为 管底面积、L为高度、V为管内体积、C为抗生素浓度),可 见抗生素浓度是影响抑菌圈大小的,若C不变,则2随丫而 变化,那么L或A均影响抑菌圈大小。因此抗生素浓度应准 确,包括称量、稀释均应准确,稀释用的仪器、容器均应 标准。4.培养基的厚度H、试验菌敏感度C、扩散系数D的影响H增大,r缩小;H减小,r增大。C常受加菌量及对抗生素耐药性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从而影响r大小。T受细菌生长快慢的影响而引 起r改变。D扩散快慢亦可使r改变,因此应注意选用敏感性的试验菌并保持其不变异,特别要防止染菌,制备菌层时含菌浓度要适宜,可采 用预试验来确定;向小钢管内滴加标准溶液和 供试溶液时要交叉进行,以免偏向。5.剂量反应直线范围控制直线范围在下列情况下会缩短:管径小、装量小;浓度低;因培养 基或试验菌吸附或破坏抗生素等因素使小钢管中抗 生素量下降,导致直线范围缩短,常使呈弧形。为 此可用调整缓冲液的pH值,使抗生素稳定;调整 培养基pH值;调整培养基的处方及除去杂质;选用更为敏感的试验菌加以控制。6.抑菌圈圆整及清晰度的控制 抑菌圈常有破裂不圆,甚至无圈现象。这些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向 小钢管加抗生素溶液时有溅出或漏出;有时也可能因双碟或小钢管残留或污染有抗生素而造成的。如果污染杂菌或因菌层培养基温度过高,试验菌被烫死,均会使抑菌圈不圆整或破裂。在某些情况下出现抑菌圈边缘模糊、类似锯齿 状或双圈等现象,主要由下列因素所引起:试验菌培养物不纯所引起当试验菌培养物不纯,几种菌株,如菌种中杂有耐药性菌,使C含有C,、C,、C,等差异含有一同敏感度 的,致使扩散系数紊乱。其次菌种中有不同生产时 间的菌体,以致有不同的T值,这些都能使抑菌圈 边缘不清晰。抗生素的培养基内抗散系数不一所引起 抗生素的培养基内抗散系数不一,如混有几种类型的 抗生素、抗生素受缓冲液或受培养基内的杂质影 响,或使其形成某种化合物,致使抗生素浓度总量 发生变化。因此对培养基的原材料如陈、牛肉膏、酵母膏及琼脂等的选用极为重要。这些都可影响仰 节圈的大小和清晰度。(3)小钢管内的抗生素浓度不断下降所引起 当试验菌能吸附或破坏抗生素时,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此时可出现双圈现象。(4)不适当地延长培养时间所引起 由于某些抗生 素的抑菌圈边缘的菌群只是被抑制,当延长培养时 限后,菌量增加,使抗生素敏感度降低。抑菌圈边 缘菌群继续繁殖,导致抑菌圈变小或边缘模糊不清 不整齐,如测定制霉菌素时,培养时间长,其抑菌 圈边缘就不清晰或不整齐。要控制培养时限,使抗 生素培养基的浓度,恰当抑制实验菌,而在抑菌圈边缘的浓度能刺激试验菌生长,就能形成清晰的抑cm圈。此外,对抗生素标准品和供试品同质的要求至为重要。因为效价测定设计是假定二者剂量反 应直线是相互平行除操作影响外,无论是标准品中或供试品中若有其他抗菌性物质或影响抗菌活性的物质(加强或拮抗),均可使二者剂量反应直线不平行,对此必 须注意。如供试品四环素制剂中含有维生 素C时,在标准品中也应加入相应的维生素 C,以保持标准品供试品的同质性,这样检 验结果才是可行的,也才能准确。(1)防止抗生素污染 由于管碟法是微量的微生物分析法,故称 量稀释除应满足用容量分析及仪器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的一般要求 夕卜,还应注意效价测定试验室内防止抗生素污染。效价测定滴加 钢管的操作室内,地面,水平操作台,钢管放置器,钢管,墙壁 以及各项玻璃用具,工作服,工作人员双手等,都要避免被抗生 素污染。即使有微量抗生素的污染,往往使试验结果混乱。微量 的抗生素还可以附着在尘埃上,随着空气流动散落在双碟培养基 平板,钢管,钢管放置器上,有时可能是使抑菌圈破裂的原因。因此,要避免将抗生素溶液滴在地上或工作台上,如被污染时应 及时清洁。在配制培养基或缓冲液时,亦应严防被抗生素污染。(2)操作次数序安排上的误差 在一剂量法制备标准曲线时,双碟数量较多,滴加抗生素溶液至钢管的时间,各个双碟的时间 基本一致。如滴加8组稀释度双碟,可从中心浓度组开始向高,低二端交叉滴加。如稀释度为C2,C3,J,C5,C6,C7及 ca,滴加次序可C4,C5,C3,C6,c2,C7,Cl及C8。这样,可 减少各组间抗生素扩散时间及试验畜生长时间的差异。尤以枯草 杆菌在室温较高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标准品与供试品 的称量,应在相近的时间内称取,稀释后的溶液尽量在相同的条 件下放置,并使放置的时间也相同,以减少误差。滴加双碟小钢管的次序所致的误差,受操作者的熟练程 度的影响,而且在方法设计上也是无法抵消的。因此,要求滴加迅速,如一组三个双碟18个小钢管的滴加时 间,控制在lmin以内较好。在操作很多检品时,以分批 操作为好,切勿同时放置几排双碟先滴好标准品溶液后 滴加各批供试品溶液,这样使标准品与供试品溶液的扩 散时间和细菌生长时间人为带来差异,引起误差。(3)测量抑菌圈应避免误差 测量抑菌圈是本法取得 试验结果的重要环节,目前多已采用抑菌圈面积测量仪 测量以克服使用游标卡尺容易产生的主观误差。现国产 抑菌圈面积测量仪主要有ZY-300IV型智能抑菌圈测量仪(由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经销,图4-4)和 CHB 1型抗生素效价测量仪(北京海淀潮声技术开发公 司开发,图4-5)。且经微机处理,能自动打印出效价及 生物统计分析数据。抑菌圈测量仪教学重点:操作方法,结果判断教学难点: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第四节二剂量法一、效价计算公式二剂量法效价计算公式经推导可得出供试品 的效价计算公式。片L+T2 一-S2(4-3)聆T2+S2-S1(4-4)LgR=(W/V),I(4-5)Rlg-1(W/V)J(4-6)pV-AT,R(4-7)Lg e-(V/W)J(4-8)G-!g-(V/W)J(4-9)二、操作方法篆采要点:高剂量抗生素溶液所形成的抑菌圈直径在2024 mm,个别抗生素的抑菌圈可在1824 mm;高、低剂量所 形成的抑菌圈之差最好大于2 mm,有些抗生素的差数可较小;高、低剂量之比一般用2:1,当高、低剂量所致的抑菌圈差别 较小时,可用高低剂量之比为4:1的比率。(一)仪器与用具1.操作室2.双碟3.陶瓦盖4.钢管5.钢管放置器(图46)6.恒温培养箱7.灭菌刻度吸管8.玻璃容器9.称量瓶图46:钢管放置器(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 发公司生产开发)10.毛细滴管 用玻璃拉制,管口光滑。11.天平 分析天平,感量0.lmg。12.抑菌圈直径(面积)测量仪(图4-4)(图4-5)。13.超净工作台 用于菌种的接种或传代。超净工作台 须置洁净工作室或半无菌室内。(二)试液1.灭菌缓冲液 装于玻璃容器内,剂应为分析纯,配制后应澄明,分经115蒸汽灭菌30min备用。2.磷酸盐缓冲液(pH6.0)3.磷酸盐缓冲液(pH7.0)4.磷酸盐缓冲液(pH7.8)5.磷酸盐缓冲液(pH10.5)(三)培养基 培养基中原料的质量对抑菌圈边缘清晰度及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影响较大,因此 应对原材料进行预试验,挑选适当的牌号使用。制成的培养基不应有沉淀,如产生沉淀,可在配 制培养基后,置115,20 min溶化,趁热用纸 浆减压或适宜方法过滤,调整pH值,分装灭菌备 用。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抗生素生物测 定法中收载的不同处方培养基。按品种要求选 用,具体配方可见教材后附录培养基。目前市场 已有干燥培养基商品生产、供应。临用时按照使 用说明书进行配制,但注意培养基的pH,应符合 规定,否则必须校正后,灭菌备用。(四)试验用菌种 检定用标准菌种,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为冷冻干燥菌种。1.菌种的复苏砂轮刻痕,外壁碘酒消毒、75%酒精棉擦净,火焰烧灼,灭菌滴管吸肉汤滴在灼热管痕处使聚冷而炸裂。管口打开,另取灭菌滴管吸肉汤少许,将冻干菌块溶解,吸出菌液接种至普通肉汤内,或琼脂斜面置3537培养2224 h,观察菌苔形态、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呈典型菌形即可应用。2.菌种的接种与保存按无菌接种要求将细菌划在 斜面的表面上,将已接种的细菌管置3537培养 2224 h,真菌管一般置24 25 C真菌培养箱内培养7 do取出后放入冰箱保存,一般34周转种一次.3.菌悬液的制备 依不同的菌来制备(五)操作方法1.称量 称量前,将标准品从冰箱取出,使与温室平衡;供试品应放于干燥器内至少30min方可称 取。供试品与标准品应用同一天平;吸湿性较强的 抗生素,在称量前12 h更换天平内干燥剂。标准 品与供试品的称量最好一次取样称取,不得将已取 出的标准品或供试品倒回原容器内,标准品称量不 可少于20mg,取样后立即将称量瓶及被称物盖好,以免吸水。称样量的计算:W=VC/P式中W为需称取标准品 或供试品的重量(mg);V为溶解标准品或供试品制 成浓溶液时用容量瓶的体积量(ml);C为标准品或 供试品浓溶液的浓度(U/ml或ug/ml);P为标准 品的纯度或供试品的估计效价(U/ml或U g/mg)o2.稀释 稀释操作应遵照容量分析的操作规程。从冰箱中取出的标准溶液,必须先在室温放置,使其温 度达到室温后,方可量取。标准品与供试品溶液的稀释 应采用容量瓶,每步稀释,取样量不得少于2ml为宜,稀释步骤一般不超过3步。举例:取浓溶液1000u/ml。第一步取5 ml(1000U/ml)-5 01nl容量瓶-lOOU/ml;第 二步取5 ml(100u/ml)-5 0nli容量瓶一lOU/ml(H);取5 ml(100U/ml)-100ml容量瓶一5 U/ml(L)。每次吸取溶液用刻度吸管,量取溶液前要用被量液流洗 吸管23次,吸取样品溶液后,用滤纸将外壁多余液体 擦去,从起始刻度开始放溶液。稀释标准品与供试品用 的缓冲液应同一批和同瓶,以免因pH或浓度不同影响测 定结果。稀释时,每次加液至容量瓶近刻度前,稍放置 片刻,待瓶壁的液体完全流下,再准确补加至刻度。有 关标准品和供试品溶液的稀释可见表43。3.双碟的制备 在半无菌室内进行,应注意微生物及 抗生素的污染,培养基应在水浴中或微波炉中融化,避免 直火加热。底层:用灭菌大口吸管(20ml)或其他灭菌分装器,吸 取已融化的培养基20nli注入双碟内,等凝固后更换干燥的 陶瓦盖,放于3537培养箱中保温,使易于摊布菌层。菌层:取出试验用菌悬液,按已试验妥的菌量按2)法标准品溶液的高浓度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在1824 mll1;(3.3)法标准品溶液的中心浓度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在15 18 mm的初试菌量,用灭菌吸管吸取菌悬液加入已融化并 保温在水中(一般细菌4850,芽泡可至60)的培养基 内,摇匀作为菌层用。用灭菌大口 10ml吸管或其他分装 器,吸取菌层培养基5 ml,使均匀摊布在底层培养基上,置水平台上并用陶瓦圆盖覆盖,放置2030min,待凝 固,备用。4.放置钢管 用钢管放置器,将干热灭菌的镶子或适 宜方法将钢管装于玻璃管中,放于钢管放置器上,将双 碟打开,放入双碟台上,托起双碟台,使钢管平稳落在 培养基上,注意使各个钢管下落的高度基本一致,钢管 放妥后,双碟静置510 min,使钢管在琼脂内稍下稳定 后,再开始加抗生素溶液。5.滴加抗生素溶液 每批供试品取410个双碟,滴加 溶液用毛细滴管或定量加样器,在滴加之前须用滴加液 洗23次。滴加标准品及供试品溶液,因实验设计方法不 同而异。2)法,在双碟的4个钢管中分别成对角滴加标 准品及供试品高田)、低(L)两种浓度的溶液。3)法的6个钢管中间隔3个钢管中分别滴加标准品及供 试品高、中(M)、低3种浓度溶液,并使相同浓度成对角。滴加溶液的顺序:(2.2)法SH-TH-SL-TL;(3.3)法 SH-TH-SM-TM-SL-TL。滴加溶液至钢管口平满,注 意滴加溶液间隔不可过长,因溶液的扩散时间不同影响 测定结果。每份滴加的溶液为1单位,但双碟数每次不超过5个,如1 份溶液滴加双碟数目多,可分次滴加。每种溶液各用1支毛 细滴管。滴加完毕,用陶瓦盖覆盖双碟,平稳置于双碟托 盘内,双碟叠放不可超过3个,避免受热不均,影响抑菌圈 大小,以水平位置平稳移入培养箱中间位置,3537或 3032(依试验菌的要求选用),培养至所需时间。6.抑菌圈测量 将培养妥的双碟取出,打开陶瓦盖,将钢管倒入盛有1:1000苯扎澳钱溶液或其他消毒液内,换 以玻璃盖,按样品号排妥;测量抑菌圈前应检查抑菌圈是 否圆整,如有破圈或圈不圆整应将该碟弃之,切忌主观挑 选抑菌圈及双碟,使结果造成偏倚。测量可用ZY-300型抑菌圈面积自动测量分析系统(图4一 4)等测定仪进行,也可用游标卡尺;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时,眼睛视线应与读数刻度垂直,用游标卡尺的尖端与抑 菌圈直径的切点成垂直方向测量。(六)记录与计算1.试验记录 应包括抗生素的品种、剂型、标示量、生产厂、批号、检查目 的、检验依据、检验日期、温度、湿 度,标准品与供试品的称量、稀释步骤 与核对人,抑菌圈测量结果。当用游标 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时,应将测试数据 以框图方式顺双碟数记录。当用测量仪 测量面积或直径时,应将电脑测试、计 算、统计分析的打印纸贴附于记录中。2.计算 见本章第四节。(七)结果判断1.可靠性测验 当用卡尺测量后的结果,将参数输入电 脑,用专用(2.2)法和(3.3)法的软件程序(本书附有统 计软件光盘)进行统计学处理。如用测量仪测量抑菌圈时,测量与统计学处理一次完成,统计学分析按中国药典生 物测定统计规定进行可靠性测量。2.2)法要求直线回归、剂间PVO.OL偏离平行P0.05;(3.3)法除(2.2)的规定 夕卜,尚考查二次曲线和反二次曲线P0.05,试验结果认为可 靠,方可进行效价和可信限率计算。2.可信限率 考核实验的精密度,除药典各论另有规定外,本法的可信限率不得超过5虬 上述各项规定都能符合者,试 验结果成立。3.实验计算所得效价低于估计效价的90%或高于估计效价 的no%,则检验结果仅作为初试,应调整供试品估计效价,予以重试。4.效价测定 一般需双份样品,平行实验以便核对。对不符 合规定的样品应至少有2次符合规定的结果,才能发出报告第五节二剂量法的误差分析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可信限 及可信限率的计算,来判断试验结果是 否可靠或是否需要复试。中国药典 规定对抗生素的效价测定结果,都要进 行有关的误差分析。下面以某批红霉素 的效价测定为例,进行效价计算、误差 分析、可信限率计算。第六节 供试品测定操作、原料药品是指大包装或半成品干燥粉末或结晶性粉末,不 含辅料,一般测定纯度(U/mg),根据抗生素品种 及厂方提供的效价进行估计单位,称取样品,估计 效价尽量接近真实效价,如估计效价与真实效价距 离较远时,可先作初测试验,按初测结果来估计效 价,再作精密测定。原料药品一般皆以干燥品计算 效价,先测其含水的供试品效价,再根据供试品的 水分或干燥失重的结果折算成干燥品的效价。干燥品效价(U/mg)=含水效价(U/mg)/(1-供 试品水分含量%)二、制剂的测定1.粉针剂 指注射用灭菌粉末,用小瓶橡皮塞铝盖分装或熔封在安瓶内,均须测定整瓶效价及纯 度(U/mg)o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称出适 量(5 0mg以上)至称量瓶内,按估计效价进行溶 解、稀释,测出每lmg的单位数,再根据装量差异 项下的每瓶平均重量计算出整瓶的效价。2.水针剂 水针剂系抗生素无菌水溶液,标示量以每毫升含效价单位数计,效价测定时启开安瓶 或小瓶盖后,用干燥的标准吸管吸取一定量供试品,将吸管外壁用滤纸擦净,再弃去过多的供试品,沿着容量瓶口内壁缓缓放入已盛有一定溶剂的容量瓶内,以免抗生素结晶析出,振摇,继续 加溶液至刻度,摇匀,再稀释至规定的浓度。3.片剂 分为素片、糖衣片和肠衣片。素片 称取20片的总 量,求出平均片重,研细混合均匀后,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 1片的重量)至称量瓶中,然后根据每片的标示量,用规定的 溶剂溶解,稀释至容量瓶中。注意之点:研磨时要注意环境干 燥,可在干燥操作柜内操作,研磨要迅速,避免吸水,因片剂 内含赋形剂较多,如稀释时赋形剂浮于溶液表面,量取体积时 应读取赋形剂层下的溶液度,如沉淀较多,应待其下沉后量取 其悬浮液,有些片剂辅料吸附抗生素,需加注意。为节约供试品,可与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结合进行。糖衣 片、肠衣片 取规定的供试品数片,放于玻璃乳钵中,研细并 根据标示量及规定的溶剂边研磨边溶解,移置于放有小漏斗的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使赋形剂下沉而抗生素 已溶解在溶液内,精密吸取容量瓶中的悬浮液适量,作进一步 稀释。4.胶囊剂 取装量差异试验后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出约相当平均1个胶囊的量,注意研细,按规定 的溶剂溶解并移置至所需的容量瓶内,稀释至刻度,摇 匀,如供试品中含较多的辅料,照糖衣片项下方法进 行。5.软膏剂或眼膏剂 将软膏剂或眼膏剂软管的封口切 开,擦净管的外壁,置于干燥器内约1 h,取干燥的分 液漏斗,将膏剂软管在天平上称重,带手套取出软管将 膏剂挤入洁净的分液漏斗内,约2g,再称其膏剂软管的 重量,前后称量之差即为分液漏斗内膏剂供试品的重 量,溶解膏剂的溶剂可用不含过氧化物的乙醛或石油 醛,并且所提取的抗生素应不溶于或微溶于该有机溶剂 中,以避免提取过程中抗生素的损失。按规定量加提取 溶剂至分液漏斗中,振摇,使基质溶解后,用规定的缓 冲溶液使抗生素被提到水相溶液中,用缓冲溶液提取3 次,合并3次提取液,置所需的容量瓶内,加缓冲溶液 至刻度,摇匀,再稀释至规定的浓度。标准品的称量试验用菌液、缓冲液、培养基、标准品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返回制备过程抽提加入乙醛进行抽提共抽提三次(取其下层)Ml双碟的制备制备菌层制备底层放置小钢管滴加药液到小钢管内返叵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规定时间(盖上陶瓷盖)返回测量抑菌圈测量仪器测量过程(活动)方法方法二教学总结:抗生素概念、医疗用抗生素特点、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