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8159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 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院 长:姚 元 君总 工 程 师:奚 抱 径工程总设计师:李 慎 平主要参加编制人员 原 料李慎平工 艺李慎平总 图 冯 明电 气熊 伟自动化熊 伟给排水邓 军环 保苏林强工程经济梅国华技术经济胡学帆目 录1项目申报单位情况11.1项目概况11.2项目申报单位情况11.3设计依据21.4设计基本原则31.5项目提出的必要性32拟建项目情况82.1项目范围及内容82.2市场预测102.3生产工艺132.4电气382.5过程控制382.6给水排水392.7建筑422.8结构432.9通风、空调及动力442.10

2、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452.11消防472.12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492.13项目实施进度设想513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523.1建设用地523.2厂区总平面布置523.3相关规划524资源和能源耗用与条件574.1原、燃材料574.2电源594.3水源594.4交通运输594.5气象条件594.6地震烈度604.7节能60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55.1设计依据和标准655.2本工程污染源655.3本工程对各种污染物采取的治理措施665.4环保投资685.5建议686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716.1投资估算716.2技术经济分析756.3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81附表:14张附图:(1) 厂区总平

3、面布置图 1张(2) 工艺流程图 1张附件: 由业主单独成册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 项目申请报告1 项目申报单位情况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1.1.2 建设地点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护耳村。1.1.3 建设规模、范围及产品方案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建设一条日产25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煅烧设备采用4.060m回转窑,窑尾采用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的预热分解系统,熟料烧成热耗为3136kJ/kg.cl,年运转天数310天。年产硅酸盐水泥熟料77.5万吨,年水泥产量105万吨。同时利用烧成系

4、统余热发电,在熟料水泥生产线建成后,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4.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年发电量2800104kWh。产品方案: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级) 57.71万吨/年 矿渣硅酸盐水泥(PS 32.5级) 48.15万吨/年水泥散袋装比例70:30。建设范围从石灰石、原燃材料进厂破碎至水泥包装及运输出厂的生产设施,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同时利用烧成系统余热进行发电,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4.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1.2 项目申报单位情况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是由朱藻正和朱百林共同出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唯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针对资阳市水泥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极不合理的现状,以及当地和

5、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反复比较论证,从当地原料资源、资金筹措能力和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出发,决定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资源,在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护耳村建设一条2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填补当地新型干法水泥的市场需求缺口,加大对落后小立窑水泥厂的淘汰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达到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实现显著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产品结构优化、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

6、全力支持。由此,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备案)。1.3 设计依据1.3.1 二OO五年十二月二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3.2 2006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1.3.3 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的委托。1.3.4 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4 设计基本原则(1) 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

7、及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2) 全面、认真研究本工程基础设计条件,充分结合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计和生产调试经验,对本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确保本工程建设工期较短、达产达标较快、工程投资较低。(3) 以国内成熟可靠的先进设备为主,确保系统整体装备水平处于领先地位。(4) 认真合理地进行设备选型,消除生产环节中“瓶颈”,使系统的生产潜力得以彻底解放。(5) 根据业主工程总体规划,合理规划总体设计方案,协助业主实现资金利用最佳化。(6) 强化节能设计,为业主实现最大

8、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7) 强调建筑美学设计和环保设计,使本项目成为一个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工程。1.5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1.5.1 项目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的实施及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水泥质量的认识不断增强。环

9、保问题、质量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先发展经济,再解决环保和质量问题的诸多弊端已经日益显现,而且日趋严重,结果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不上去,环境问题也解决不好,更保证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水泥工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性工业,为了实现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水泥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在水泥工业的发展中加大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力度,重点对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立窑、小型回转窑水泥生产企业实行坚决的关停,以大型现代化的水泥工业替代周边地区小水泥生产企业。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修订颁布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水泥产品标准,

10、以高标号回转窑水泥逐步取代低质量的立窑水泥;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限制立窑水泥的使用范围和生存空间,从而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立窑企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由于生产工艺本身的限制而无法克服的缺陷日亦明显,集中表现在粉尘、SO2、NOx的排放量均远远大于预分解窑。本项目实施后全厂各粉尘排放点的粉尘排放浓度均在国家排放标准以下。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促进当地淘汰立窑等落后水泥生产线,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优势十分显著。本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以消耗资阳周边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渣9万t以上,不仅可以使废渣变废为宝、节约能源,而且还可以部分解决因废渣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占用土地的问题

11、,符合我国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以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1.5.2 符合国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产业政策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很快,但存在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行业整体经营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落后生产能力比重大,产品质量档次低;在行业准入和建筑市场使用方面技术法规不够完善等。为加快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引导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精神,国

12、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质量监督局、国家环保总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发改运行2006609号)。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总量控制,依靠发展促调整,通过调整促提高。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水泥工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调整目标2010年水泥预期产量12.5亿t,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水泥散装率达到60%;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t。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2005年的20万t提高到40万t左右,企业户数减少到35

13、00家左右。水泥产量前10位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t以上,生产集中度提高到30%;前50位企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抓住当前水泥市场总量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采取上大关小、补贴及赎买等多种方式,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改善环境质量,缓解能源、资源压力。有条件的地方应适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地区拆除水泥立窑的补贴。必须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工作力度。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日产4000吨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和配套材料开发;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

14、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100万t/a及以上大型水泥粉磨站建设”属鼓励类。2006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区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在靠近市场的地区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限制新建日产2000吨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7年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447号),2008年底前各地要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消减立窑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淘汰全部立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关停并转年产规模小于20万

15、t和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企业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末,全国完成淘汰小水泥产能2.5亿t。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府函(2004)283号文关于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及四川省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了四川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意见,强调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求四川省水泥企业技改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单线生产规模不得低于日产熟料2000t,支持企业淘汰自身落后工艺生产能力,技改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除新型干法工艺以外,严禁以任何方式扩大其它水泥工艺生产能力。对现有属于国家限制的水泥工艺,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采用新型干法工艺进行改造,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逐步加以淘汰。本

16、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和实现周边地区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政策。1.5.3 项目建设符合市场需要和规划发展要求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回升,结构调整加快。“十一五”时期,将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表现在以改善住、行条件为特征的新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启动;由消费升级带动的汽车、房地产和电子通信等高成长产业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民间投资正在迅速启动,市场化的投融资活动相当

17、活跃,市场导向下的产业聚集效应日趋明显。这种由市场主导、以消费升级和企业自主投资为特点的新一轮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将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建材工业是与基础设施建设、住行消费升级及加快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围绕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水泥等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随着国家各项发展国民经济战略的实施,四川省经济建设面临着新的飞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市级重点工程愈来愈多,一大批水利、电力、道路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都将逐步实施,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和住宅建设等也将提速,四川灾后重建,

18、这些都将对水泥形成旺盛的需求,这就为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积极的发展机遇。本项目以生产高质量的回转窑水泥为产品目标,项目实施后对于产品涉及范围内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且产品适应市场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市场的需要和经济发展要求。1.5.4 项目建设是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不断发展、壮大,满足社会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必然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依靠技术进步,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周边地区建设要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扩大了自身规模,必将进

19、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是实现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本项目的实施符合目标市场的产品需求,符合行业、地方的规划发展要求。2 拟建项目情况 2.1 项目范围及内容2.1.1 项目范围建设范围从石灰石、原燃材料进厂破碎至水泥包装及运输出厂的生产设施,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同时利用烧成系统余热进行发电,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4.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2.1.2 专业和内容本项目涉及的专业和内容包括:原料、工艺、总图运输、电气、自动控制、暖动、土建、给排水、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投资估算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2.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1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工

20、 厂建 设规 模熟 料t/d2500.00万t/a 77.50水 泥万t/a105.862产 品品 种普通硅酸盐水泥(P .O 42.5级)万t/a57.71矿渣硅酸盐水泥(PS 32.5级)万t/a48.153设备重量t6100.004总装机容量kW22160.005年 耗电 量生 产 线kWh/a8.861076日 耗水 量生 产m3/d 425.00生 活m3/d 80.007循环水利用率% 97.108总 平面 图指 标厂区占地面积m2152000.76.25生产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60800生产区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m291200.76生产区建筑系数%29.4生产区利用系数%43.

21、9生产区绿化系数%30.4生产区9投 资总 额建设静态投资万 元25758.91建设期利息万 元 406.35流动资金万 元 2500合 计万 元28635.2610基 建投 资构 成建筑工程万 元5563.6321.29%设 备万 元14447.3855.28%安装工程万 元2577.99.86%其 它万 元3546.3513.57%合 计万 元26135.26100%11劳 动定 员生产人员人162管理和服务人员人36合 计人19812劳 动生产率全 员t/(人.a)5303生产人员t/(人.a)648113能 耗指 标单位熟料烧成热耗kJ/kg7504.18单位熟料理论料耗t/t1.50

22、9单位熟料标准煤耗kg/t107.14单位熟料实物煤耗kg/t136.36吨水泥综合电耗kWh/t90.7014吨产品指 标吨产品建设投资元/t221.14吨产品设备重量kg/t5.8吨产品装机容量kW/t0.0211产品平均成本费用元/t255.5515企 业经 济指 标正常年销售收入万 元45465年所得税万 元3780.06平 均年平均利润总额万 元15120.2316企 业经 济效 益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50.2税 后项目投资回收期a3.53税 后项目总投资收益率52.8平 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45.07平 均盈亏平衡点(投产第三年)57.9317基 建三 材水 泥t16000钢 材

23、t5500木 材m3 5502.2 市场预测2.1.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为水泥行业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2001年全国水泥产量为6.27亿t,2002年全国水泥产量为7.05亿t;2003年全国水泥产量达8.63亿t,2004年全国水泥产量达9.34亿t;2005年全国水泥产量达10.64亿t,2006年全国水泥产量达12.4亿t,年平均增速为12%。以2002年为例,2002年全国生产水泥7.05亿t,大中型企业生产3.31亿t,平均生产规模47万t;小型企业生产3.74亿t,平均生产规模9万t;规模以下水泥企业

24、达4600户以上,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截止2002年年底,中国大陆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有222条,其年熟料生产能力达1.15亿t。2003年全国在建新型干法生产线超过240条,总投资达到566亿元,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45亿吨,比2002年增长51%,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达22.7%; 2003年投产的生产线共98条,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按310天计算)6372万吨。 2004年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约130条,新增熟料生产能力1亿多吨,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约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35%。2005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达4.73亿t,生产能力占全部水泥比重已由200

25、0年不足12提高到40%。截至2005年末,全国日产7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共有622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占总产量的44.6%;全国范围内新建立窑及其他落后工艺的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2.1.2 宏观经济环境从2005年开始,国家开始进行宏观调控,但中央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泥行业将等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按GDP年均增长8%计,平均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4万亿元左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建材产品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态,200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 亿元,同比增长25.8%;2005 年固定资产投

26、资88604 亿元,同比增长25.7%。中小城镇建设投资规模将有大幅增长;一批大型水库、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及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军工、石化等相关产业对建材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围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四川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2.1.3 产业政策及发展机遇建材工业规划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实施西部开发和加入WTO 为契机,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工艺相结合,按“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的原则,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引导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用新型干

27、法技术实施改造,逐步淘汰落后水泥生产工艺。2003 年12 月国办发2003103 号文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4000t/d 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各地要根据水泥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快淘汰现有立窑及其他落后工艺水泥的目标和进度,并严格禁止新建和扩建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水泥项目。”2010年水泥预期产量12.5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水泥散装率达到60;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2005年的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左右,

28、企业户数减少到3500家左右。水泥产量前10位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吨以上,生产集中度提高到30%;前50位企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吨熟料热耗由130kg下降到110kg标准煤,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5。粉尘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工业废渣(含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年利用量2.5亿吨以上。石灰石资源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2.1.4水泥市场需求分析(1)水泥产品市场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

29、化进程的加快,水泥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国家发改委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指出:综合考虑国情及水泥生产和消费现状,借鉴国际工业化国家水泥消费变化经验,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水泥消费都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根据对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泥消费量的分析,当人均累积水泥消费量达到1214吨,年人均水泥消费量为600700公斤的时候,水泥消费量达到饱和,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开始呈缓慢下滑的趋势。2005年我国人均水泥消费量806公斤,人均累积消费量8.69吨。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累积消费量还比较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泥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据测算,20112015年间,人均水泥累积消费

30、量将达到14吨,人均水泥消费量为900公斤,水泥年需求总量约为12.5亿吨。(2)相对全国平均情况,与近几年东部地区新建新型干法线、产能大幅度增长的情况相比,四川省水泥项目投资反而不足,全省水泥总量、特别是优质回转窑水泥总量满足不了四川经济建设的需要。一些新城市新型干法水泥更是空白。从成都市水泥市场供求近年情况来看:水泥工业与国民经济基本同步发展,水泥市场基本保持水泥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因此水泥销售形势较好,水泥价格高于周边省市。未来市场对水泥的需求量与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规划的速度,成都市2010年的水泥需求量应该在3500万吨以上,而目前实际年供

31、应量严重不足,需要外地水泥的大量进入,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更是缺口严重。(3)资阳当地及周边县市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仅资阳市四个县(市、区)的高标号水泥和32.5级水泥的年需求量在300万吨以上。该区域内,目前尚无一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高标号水泥全部依靠外部调入,造成当地高标号水泥售价偏高,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和基础建设。随着立窑水泥逐步退出市场,优质水泥的供需矛盾将逐步显现出来。资阳市作为新建地市,发展水泥工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目前成都到资阳的4条快速通道将于近期开工,水泥外延市场很大。据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产品可销往雁江、乐至、安岳、简阳、遂宁

32、、大英、内江、自贡、乐山、仁寿、成都等市场。2.3 生产工艺2.3.1 生产规模和水泥品种本项目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建设一条日产25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煅烧设备采用4.060m回转窑,窑尾采用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的预热分解系统,熟料烧成热耗为3136kJ/kg.cl,年运转天数310天。年产硅酸盐水泥熟料77.5万吨,年水泥产量105万吨。建设范围从石灰石、原燃材料进厂破碎至水泥包装及运输出厂的生产设施,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同时利用烧成系统余热进行发电,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4.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2.3.2原燃料及配料(1)配料设计所用原燃料化学成分表2-2原

33、燃料化学成分(%)名 称LOSSSiO2Al2O3Fe2O3CaOMgO石灰石38.623.620.180.2351.041.5895.27页 岩10.4060.4614.084.484.831.7295.97砂 岩2.9783.033.622.353.601.3196.88铁 粉10.2719.0617.4245.923.181.5297.37煤 灰42.5235.118.924.741.9593.24(2)原料配比表 2-3原料配比原料名称配比 %石灰石82.40页岩12.10砂岩3.10铁 粉2.40(3)生、熟料化学成分表 2-4生、熟料化学成分(%)名称LOSSSiO2Al2O3Fe

34、2O3CaOMgO生料33.1213.942.651.9042.241.59熟料21.214.482.9462.192.37(4)熟料矿物组成表2-5矿物组成(%)C3SC2SC3AC4AFC3S+C2SC3A+C4AF57.7517.246.898.9374.9915.82(5) 熟料率值KH=0.905 SM=2.86 IM=1.52(6) 熟料理论料耗:熟料理论料耗为1.509吨生料/吨熟料(5)水泥配合比表2-6 水泥配合比(%) 水泥品种熟料石膏粉煤灰炉渣矿渣 P.O42.580.05.0105.00 P.S32.5R65.05.030建议生产初期熟料率值控制范围如下:KH=0.91

35、0.020 SM=2.700.10 AM=1.600.102.3.3 产品运输方式原燃料进厂、成品水泥出厂方式全部为汽车运输出厂,袋装水泥、散装水泥比例为30%:70%。2.3.4 物料平衡表15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 项目申请报告表2-7 物料平衡表序 物料名称水 份配比 消 耗 定 额 物 料 平 衡 量(吨)号(吨/吨熟料) 干 燥 的 含 水 的 %干燥的含水的 每小时 每 天 每 年 每小时 每 天 每 年1石灰石182.41.1971.209124.692993927694125.9430239369942页岩1012.10.17

36、60.19618.3344013637520.424901519253砂岩23.10.030.0313.1375232873.2378240314铁矿粉62.40.0350.0373.6588271563.8592286445生 料1.438149.83595111451206熟 料104.17250077500007烧成用煤80.11550.125512.032898950313.07314972418烘干用煤80.0070.0080.731854310.832061759燃煤合计0.12250.133512.763069493413.933410341610P.S32.5用熟料6542.0

37、8101031307511石 膏350.07690.0793.2478241063.32802470112矿渣15300.4610.54219.446614433622.8154716970613P.C32.5水泥64.72155348151714P.O42.5用熟料8062.09149046190015石 膏350.06240.0643.8793287933.97952953716混合材1150.1870.18911.612798637811.742828734617P.O42.5水泥77.57186257712118水泥总量142.2934151058638注:1.窑利用率按85%计; 2

38、.烧成热:7504.18kJ/kg.cl16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 项目申请报告2.3.5 物料储存方式、储存量及储存期表2-8 物料储存方式、储存量及储存期序号物料名称储 库 形 式储存量(t)储存期(d)备 注1石灰石28(宽)200(长)m预均化堆场2-2000013.181-814配料仓6000.982粘 土24(宽)90(长)m预均化堆场58969591-7(长)7(宽)10(高)m配料仓36004713硅石 (粘土)24(宽)30(长)m预均化堆棚196553.1校正原料7(长)7(宽)10(高)m配料仓3600.594铁 粉24(宽)10(长)m预均化堆场105012.657(长)3(宽)10(高)m配料仓1501.805生 料1-1850m均化库125003.316熟 料2-1542m熟料库2-1300010.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