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 拟 试 卷(一)及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 推断统计学 。2. 抽样平均误差 概括地反映了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程度,可衡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大小。3.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平均数,其数值大小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因此中位数具有 抗干扰性。4. 在分组时,我们可以按斯特杰斯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其公式为:K=1+3.32lgN 。5.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的。6. 在其他因素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方差成 正比 关系,与样本容量成反比关系。7. 相关关系与函数
2、关系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相关关系中变量的依存关系是 不确定 的。8. 平均数指数是从 个体指数 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9. 对19612000年钢产量资料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若想得到1995年的修匀数据,移动平均法的项数最多为11 项。10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等于最小值。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要求:先回答对错,若错需作简要说明)1. 我们已知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就可以推算出众数。 ( )2.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 )3. 在方差分析中,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之比是一个统计量,并服从F分布。 ( )4. 如果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
3、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保持不变。 ()5. 按季节资料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12或1200%。 (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 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b )a.每一台设备 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一个工业企业 d.全部工业企业2. 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中,受数据中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d )a.标准差 b.方差 c.标准差系数 d. 极差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 c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数量的大小 b. 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 总体单位数的大小4.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
4、同期相比增长10%,职工人数增长5%,则工人劳动生产率增长( a )a. 15.5% b. 5% c. 4.76% d. 15%5. 调查粮食生产情况,将前三年粮食平均产量由高到低排列,按固定顺序从中抽取一定的样本,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c )a. 按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 b. 分类抽样c. 按有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6. 离散系数抽象了( d )a. 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b. 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c. 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d. 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7. 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应采用( c )a. 重点调查 b. 普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8. 拉氏数量指数公式
5、的同度量因素应采用( b )a. 基期的数量指标 b. 基期的质量指标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d.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9. 对表明19952000年某企业甲产品产量(吨)的时间数列配合的方程Y=300+20t, 这意味着该产品产量每年平均增长( b )a. 20% b. 20吨 c. 300吨 d. 320吨10. 身高与体重的r为0.8,产量与耗电量的r值为0.4,说明( b )a. 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200%b. 前者的相关关系比后者密切c. 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两倍d. 前者的相关程度比后者多0.4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 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主要是( abce )a
6、. 样本容量的大小 b. 抽样的组织方式 c. 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状况 d. 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e.抽样方法2. 同度量因素在指数计算分析中所起的作用是( be)a. 比较作用 b. 权数作用 c. 平稳作用d. 稳定作用 e. 同度量作用3. 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a. 各年末人口数 b. 各年新增人口数c.各月商品销售额 d. 各月水平库存数 e. 各月储蓄存款余额4. 变量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是指(cde)a. 实际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b. 实际值与理论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c. 理论回归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d. 总变差与残差之差e. 受自变量影响所产生的误差5. 指数体系分析
7、的特点在于(acd)a.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b.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c. 总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额的代数和d. 需要确定各因素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e. 各因素指数的排列顺序可以随意确定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 某商店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商品商品价格(元)销售量(万件)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992040乙1093040丙12123020(1) 分别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2) 用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说明该商店销售额变动中,受销售量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解: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其中:销售量总指数=价格
8、总指数=114.29%=118.52%960-840 =(810-840)+(960-810)2 某企业产值1992年为800万元,从1993-1999年起每年增加5%,试计算:(1)1993-1999年间平均增长量;(2)1993-1999年间平均发展速度。解: (1)1993年产值为800(1+5%)=840;1999年产值为1125.68万元则1125.68800=325.68万元; 故1993-1999年间平均增长量为325.687=46.53万元(2)1993-1999年间平均发展速度=1+5%=105%3 光明公司有职工3000人,现从中随机抽取6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得到有关资
9、料如下:月收入80090095010001050110012001500工人数679109874(1) 试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所在范围。(2) 试以0.9545的置信度估计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工人所占的比重。解: (1): 166.05 ; 由题义可知,Z=1.96,则极限误差为: p= 即996.731079.93之间的概率为95%。(2):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工人所占的比重在95.45%的置信度下落在区间:63.33%-9.58%P63.33%+9.58% 即在53.75%72.91%之间4某公司所辖八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的有关资料: 企业编号月产量(千件)生
10、产费用(万元)123456786.13.85.08.02.07.23.14.8132110185160186809862要求:1.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求出直线回归方程。 2.根据回归方程,指出当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生产费用平均上升多少?解:(1)设月产量(千件)为自变量x,生产费用(万元)为因变量y 则有y =a +bx =-451275+115.58x(2) 当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生产总费用平均上升115.58万元模 拟 试 卷 (二)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1. 统计数据的分析 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2. 定序尺度
11、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而且还可以测度 次序差 。 3. 连续型变量分组时,由于采用重叠组限,为保证变量值归组不发生混乱,分组时应遵循“ 上限不在内”原则。4. 从总体N中随机不重复抽取n个单位构成样本,共有个可能样本。5. 在纯随机抽样条件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70%,则样本单位数是原来的 2倍。6. 在总体方差未知、大样本的条件下,对总体均值的检验应选择 Z 统计量。7. 根据方差的性质可知,变量对的方差小于对任意常数的方差。8. 相关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都是 随机变量。9. 若某期的季节比率为100%,说明: 平季 。10. CPI的含义是: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二、 判断题(每题2分
12、,共计10分)1. 当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同时,众数就是该组的组中值。()2. 若调换X与Y的位置,则直线相关系数r会产生微小变化。( )3. 若已知甲数列的标准差小于乙数列,则可断言: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 )4. 某城市1999年与1998年相比,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购买80%的商品,这说明物价上涨幅度为20%。 ( )5. 如果协方差为0,说明变量X与Y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三、 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 c )a.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b. 调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c.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d. 调查过程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2. 某连续变量数
13、列,其末组组限为300以上,又知其相邻组中值为2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d )a. 300 b. 320 c. 280 d. 340 3. 对于直线趋势方程 Y = 2+2t (原点在1990年年中,单位:1年),若将该方程转化为原点在1993年年中,单位不变,则方程为( c )a. Y = 2+6t b. Y = 6+2t c. Y = 8+2t d.Y = 8+8t4. 如果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新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a )a. 一项数据 b. 二项数据 c. 三项数据 d. 四项数据5.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最适用的平均数是(c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14、 几何平均数 d. 位置平均数6. 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必须对两变量作( b )a. 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 c. 可比性分析 d. 相关图表7. 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a )a. 销售量 b. 单位产品价格 c. 单位产品成本 d.销售额8.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若有多个样本标准差的资料,应根据哪一个来计算( b )a. 最小一个 b. 最大一个 c. 中间一个 d. 平均值9. 某企业职工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全员劳动生产率则提 高了5%,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 b ) a. 7% b. 2.9% c. 3% d. 10%10. 身高与体重的r为0.8,产量与耗电量的r值为0
15、.4,说明( b )e. 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200%f. 前者的相关关系比后者密切g. 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两倍h. 前者的相关程度比后者多0.4四、 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 必要的样本数目受以下因素影响( abcde )a. 抽样方法 b. 置信度 c. 允许误差范围d. 总体方差 e. 抽样组织方式2. 已知一个时间数列的项数,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便可求出( ade )a. 末期的定基增长量 b. 实际的各期发展水平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d. 实际的最初水平i. 实际的最末水平3.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则其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de )a. 0.5
16、 b. 0.5 c. 0 d. 1 e. 14. 下列指数中,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有( acd )a. 可变构成指数 b. 平均数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d. 结构影响指数 e. 综合指数5. 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abc)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d. 众数 e. 中位数五、 计算题(每题12分,共计60分)1. 甲、乙两个班级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如下: 甲班百分制 乙班五分制 分 数 人 数 分 数 人 数 4050 5 1 3 5060 7 2 7 6070 8 3 16 7080 20 4 25 8090 14 5 9 90100 6 要求:
17、(1)分别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数; (2)计算有关指标比较两个班级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解:(1) (2) 由于: , 因此,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而必须用标准差系数: , 甲班学生成绩的标准差系数比乙班小,故其平均成绩的代表性要高于乙班.2.采用分层抽样的组织形式对某乡粮食产量进行调查,下表是山地和丘陵的粮食平均亩产抽样结果:地形抽样单位数(亩)平均亩产量(斤)样本标准差(斤)丘陵山地3006002003503020以95.45%的概率估计该乡平均亩产量。由题义可知,Z=2,则极限误差为:3.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与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单位 销 售 量基期销售额(
18、元) 一月 二月甲乙丙条盒只325468286380400315280046003650试计算该商店这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和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引起销售额变动的增(减)额. 11225.49-11050=175.49(元)4.对某一资料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已知样本容量为20 ,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585,因变量的方差为35,试计算:(1) 变量间的相关指数R;(2) 该方程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S.解: 变量间的相关指数r:=585 =3520=700则r=0.9142该方程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S:=+5.根据下表求商品全年平均库存额(单位:万元)日期1月1日4月1日9月1日12月
19、31日商品库存额4.64.03.85.4模 拟 试 卷 (三)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2分)1.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2. 根据下表,生产零件低于125个的工人有_30_人,其占总人数的比重为_60_%。3. 从总体N中随机重复抽取n个单位构成样本,共有个可能样本。4. 在其他因素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方差的大小成正比_关系,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成反比关系。5. 如果两个现象之间的直线回归系数为正,则这两个现象的直线相关系数一定为为正。6. 在标准假定条件下,预测标准误差的估计值的公式为: 7.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
20、基和环比。8. 若季节比率为100%,说明:平季_。9.是非标志的方差的最大值为0.25。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2分)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相邻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20 510 500 4902.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 c)。重点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全面调查3.8年某企业甲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元,乙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元;9年各车间工人的工资水平不变,但甲车间工人增加,乙车间工人增加,则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9年比8年(c ) 提高 不变 降低 不能作结论4.抽样误差是指(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调查中产生的登
21、记性误差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5.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各指标数值之间具有(b)可加性 不可加性 完整性 总体性6.如果要比较10个男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的代表性哪个更好,最好采用(c)。标准差 方差 标准差系数 极差7.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甲乙,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程度相比较(d)。 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8.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逐期增减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b)。 年年增长 年年下降 年年不变 无法确定9.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
22、抽样单位数(b)只需原来的2 只需原来的需要原来的倍 需要原来的倍10.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 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产品成本 销售额11.用五项移动平均修匀数列,所得新数列比原放列首尾各少(b)一项数据 二项数据 三项数据 四项数据12.某企业职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提高,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 b )。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 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cd)商品流通费用率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学生作业差错率与检查次数之间的关系产品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产品产量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2. 下列指数中
23、,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有(acd)可变构成指数 平均数指数 综合指数固定构成指数 结构影响指数3. “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ade)统计活动 统计分析 统计预测 统计资料 统计学4. 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abc)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众数 中位数5. 下列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bce)全国每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 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某农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数6.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cd )一般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 调和平均数7. 在实际调查中,搜集数据的具体
24、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e)访问调查 电话调查 邮寄调查 座谈会 个别深度访问8.按相关的性质来分,相关关系可分为( cd )真实相关 虚假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复相关四、判析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进行全面调查,只会产生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2.利用连续型变量进行分组时,只能采取组距式分组。( )3. 以1955年为基期,1999年为报告期,计算钢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需要开45次方。( )4.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5. 改变x与y的位置,计算的r值相同。( )6. 误差范围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7. 回归系数的绝
25、对值小于1。( )8. 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的。( )9.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10. 我们已知众数和中位数,就可以推算出算术平均数。(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某市税务局对偷税漏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现随机抽取户纳税户检查,查得偷漏税额资料如下:偷漏税额(千元)纳税户(户)3以下203-5405-7257-9109以上5合计100试计算:()以95.45%的把握程度估计平均偷税漏税额;()以95.45%的把握程度估计偷漏税额在5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的比重;()如果将误差范围减少一半,以概率0.9545为保证,应抽多少户?解: (1): 2.1
26、5 ; 由题义可知,Z=2,则极限误差为: p= 即4.375.23之间的概率为95.45%。(2):偷漏税额在5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的比重在95.45%的置信度下落在区间:40%-9.8%P40%+9.8% 即在30.2%49.8%之间(3):如果将误差范围减少一半,以概率0.9545为保证,应抽4100=400户.2.某地区1991年到2001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如表(13分) 单位:万人年 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增长人口728599113126138140162171186199要求:(1)计算逐期增长量;(2)判断是否属
27、于直线,说明为什么?(3)若为直线,则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程,并预测2005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值解:、逐期增长量则依次为13、14、14、13、12、12、12、12、12、13、是属于直线,因为各期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设直线方程为3. 某地区1985-1989年每人平均月收入和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表:要求:计算人均月收入与商品销售额的直线相关系数;以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建立回归直线方程;若1990年的人均收入为82元,利用回归方程推算1990年该地的商品销售额。年份人均月收入(元)商品销售额(万元)19854822198660301987642819886832198976
28、40解:(1)设人均收入为变量x,商品销售额为变量y 以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则有 y =a +bx =-7.56+0.6007x(3)若1990年的人均收入为82元,由回归方程推算1990年该地的商品销售额y =a +bx =-7.56+0.6007x=-7.56+0.600782=41.704.某商店三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及销售额资料如下:商店销售额价格变动率(%)基期报告期甲52005300-15乙1030011500-10丙250022000求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5.计算35、47、83、29、56和119这一组数值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并比较
29、他们之间的大小。模 拟 试 卷(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1.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2普查是为一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3. 如果我们要研究某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则该班所有学生是一个总体,每个学生是一总体单位。4. 在抽样调查中,使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可能性的原则,称为随机原则。5. 若身高与体重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85,则体重与身高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85。6. 比率P的方差为P(1-P)。7. 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A车间的人均日加工产量为20件,标准差为5件,B车间的人均日加工产量为30件,标准差为7件,则A车间人均日加
30、工产量的代表性低于B车间人均日加工产量的代表性。8.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9. 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联系,一种是函数关系,另一种是相关关系。10. 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基期。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2分)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中值为520,又知其相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下限为( c)。520 510 500 4902.如果要对某类型号炮弹的杀伤力进行检测,则应该采用(b)进行调查。统计报表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3.如果要比较10个男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的代表性哪个更好,最好采用(c)。标准差 方差 标准差系数 极差4.
31、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c)。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量大小 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总体单位数的多少5.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抽样单位数( b )只需原来的2 只需原来的需要原来的倍 需要原来的倍6.调查粮食生产情况,将前三年粮食平均产量由高到低排列,按固定顺序从中抽取一定的样本,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c)简单随机抽样 分类抽样按有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按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b)。利润总额 人口数 国民收入 产量8.某企业1-3月份产品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万件、612万件和832万件,分别超计划0%、2%和
32、4%,则该企业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比为(c)。102% 2% 2.3% 102.3%9.已知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个肯定是错的(d)。Yc=2+6t Yc=6+2t Yc=-8+2t Yc=8-8t10.对于同一组数列,其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哪个最大 ( a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无法判断11.如果用四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新数列比原数列少 ( d )一项数据 二项数据 三项数据 四项数据12.若销售量增长10%,销售价格下降5%,则销售额增长( c )10% 5% 4.5% 105%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33、计16分)1.“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ade)统计活动 统计分析 统计预测 统计资料 统计学2.研究某厂全部职工情况,则其品质变量(标志)是( be ) 工资 性别 年龄 民族 工龄3.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属于(ace)。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常性调查 专门调查4.抽样调查的特点主要有( abce )经济性 时效性高 适用面广准确性高可以研究新生事物 5.在实际调查中,搜集数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e)访问调查 电话调查 邮寄调查 座谈会 个别深度访问6.按相关的性质来分,相关关系可分为( cd )真实相关 虚假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复相关7. 下列动态指标中,可能取
34、负值的指标是( ace )增长量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8. 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d )各年末人口数 各年新增人口数 各月商品库存数各月商品销售额 各月储蓄存款余额四、判析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进行全面调查,只会产生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2.利用连续型变量进行分组时,只能采取组距式分组。( )3.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4.若某仓库1-4月份各月初库存量分别为6、10、8、12,则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量为9。( )5.同一时间数列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6.某城市1999
35、年与1998年相比,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购买95%的商品,这说明物价上涨幅度为5%。( )7.由于销售额=销售量价格,因此,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 )8.如果协方差为负,说明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也为负。( )9.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10.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五、计算题(第3小题10分,其余3个小题各14分,共计52分)1.某区的电视台委托调查公司估计该区内居民平均每天的看电视时间。调查公司随机的抽取100名居民进行调查,样本数据显示:平均每人每天看电视时间是4个小时。若已知全体居民看电视时间的标准差为1.5小时,试对估计该
36、地区内居民平均每天的看电视时间进行区间估计(置信度为95%)。 解: (小时), n=100 , =1.5, =0.95, =0.05, 查表可知=1.96,(小时),则极限误差为:p=即4-0.2944+0.294之间的概率为95.45%,。因此,可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地区居民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在3.71到4.29小时之间2. 某种作物的亩施肥量与亩产量之间的资料如下:亩施肥量2468亩产量4101720试计算:直线相关系数r;直线回归系数b;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S。解:设施肥量为自变量x,产量为因变量y 直线回归系数b y =a +bx =-1+2.75x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S3. 某产
37、品产量预计今年可达1000台,如果明、后两年的产量之和应达到2800台,问明、后两年产量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如果明、后两年产量的增长速度均能达到50%,求明、后两年的产量分别为多少?明、后两年的产量分别为1500和2250台4. 某商店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商品商品价格(元)销售量(万件)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992040乙1093040丙12123020(1) (1) 分别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2) (2) 用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说明该商店销售额变动中,受销售量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解: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其中:销售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114.29%=118.52%960-840 =(810-840)+(960-810)2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