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LY∕T 3098-2019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pdf

上传人:clo****rst 文档编号:22792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Y∕T 3098-2019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LY∕T 3098-2019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LY∕T 3098-2019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LY∕T 3098-2019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LY∕T 3098-2019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65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 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0982019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 Regulation of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protective forest projec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发布稿)2019-10-23 发布 2020-04-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 布 LY/T 3098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

2、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旭东、高升华、汤玉喜、周小玲、刘学全、唐洁、唐学君、唐万鹏、周金星。LY/T 30982019 1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监测、评价指标与方法,效益的物理量和价值量的计量方法,以及综合效益评级方法等内容。本规程适用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林业血防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效益监测与评价。2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952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LY/T 2093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规程 LY/T 2241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3 监测与评价指标 项目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 1 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监测指标 A1.生态效益 B1.涵养水源 C1.涵蓄水量 D1.降水量 D2.穿透雨 D3.树干径流 D4.枯落物最大持水量 D5.土壤剖面非毛管孔隙度 C2.改善水质 D6.径流液

4、 N 含量 D7.径流液 P 含量 D8.径流液 COD 含量 D9.每月产流量 B2.保育土壤 C3.固持土壤 D10.土壤侵蚀模数 D11.土壤密度 C4.育土增肥 D12.土壤剖面 N 含量 D13.土壤剖面 P 含量 D14.土壤剖面 K 含量 D15.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 B3.固碳释氧 C5.固碳 D16.生物量 LY/T 30982019 2 D17.土壤有机碳储量 C6.释氧 D18.生物量 D19.土壤有机碳储量 B4.保育物种 C7.保育物种 D20.Shannon-Wiener 指数 D21.珍稀物种的濒危指数和特有种指数 B5.调节小气候 C8.缓解高温 D22.气温 C

5、9.降低有害风速 D23.风速 B6.养分循环 C10.植被营养物质积累 D24.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N,P,K)B7.净化空气 C11.吸收二氧化硫 D25.叶片 S 含量 C12.吸收氮氧化物 D26.叶片 N 含量 C13.吸收氟化物 D27.叶片 F 含量 C14.滞尘/吸附 PM2.5 D28.滞尘量 D29.PM2.5 吸附量 C15.提供负离子 D30.负离子浓度 C16.降低噪声 D31.噪声强度 B8.修复土壤 C17.吸收土壤重金属 D32.植物重金属含量(镉、铅、砷)B9.防灾减灾 C18.防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D33.灾害次数 D34.灾害总面积 C19.消浪护堤 D

6、35.汛期堤岸水流速度 B10.防治疾病 C20.抑制钉螺孳生 D36.钉螺密度 A2.经济效益 B11.林产品收益 C21.木材产品收入 D37.木材产值 C22.非木质林产品收入 D38.非木质林产品产值 B12.森林游憩收益 C23.森林游憩收益增量 D39.旅游服务收入 A3.社会效益 B13.新增就业 C24.新增就业人口 D40.就业人口 B14.民众健康 C25.减少血吸虫病感染 D41.血吸虫感染人数和家庭数 C26.森林康养 D42.森林疗养人次 B15.文化科教 C27.科研活动 D43.科研项目及人员 C28.科普与教育活动 D44.民众参与人次 4 价格换算方法 将物理

7、量转换成价值量时,由于部分价格参数并非评估年价格参数,因此需要通过非评估年份的价格参数换算成评估年份的价格参数以计算各项功能价值量的现价。4.1 价格指数法 nm=m+1 m+2 n n=m nm nm将某商品第m年的价格换算成第n年价格的价格转换系数(nm);m+1,m+2,第m+1,m+2,n年的该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从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查询;n,m分别为某商品在第n年和第m年的商品价格,元。4.2 贴现率法 LY/T 30982019 3 n=m(1+)(1+1)(1+1)n,m分别为某商品在第n年和第m年的商品价格,元。,+1,1分别为第m,m+1,n-1年标准贴现率。为某商品

8、价格参数可获得年份。评价年份。5 物理量和价值量的计量监测方法。5.1 单项效益物理量和价值量的计量监测方法 见附录A。5.2 价值量总量 总=总和分别为工程效益的总价值量(或总生态效益价值量、总经济效益价值量、总社会效益价值量)和单项效益的价值量。单位:元/a。5.3 监测与评价时间选择 工程结束后,选择防护林结构稳定时期的某一年作为监测与评价年份,或工程结束后每25年做一次监测与评价,以监测与评价防护林不同时期(初期、中期和后期)综合效益的变化,并计算年均效益。6 综合效益评级方法 6.1 防护林质量评级 采用生态效益综合指数(EI)对防护林质量进行评级。EI计算方法见LY/T 2093。

9、6.2 工程投入产出比 工程总投入K(元/hm2)仅计算直接投入部分,包括:种苗费,整地、造林、管护、收获的人工费和机械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生态补偿费用等。工程总投入换算成评估年份的价格。工程综合效益总以年价值量计。其中,年价值量可以是防护林进入稳定阶段的某一监测年份的价值总量,也可是防护林全生长周期内的年均价值量。投入产出比R(a)表示在完成后收回成本所需要的年数。计算:=总 6.3 综合效益评价分级表 综合效益评级分为优、良、一般、差、极差五级。当防护林综合效益价值量之和总(元/hm2)小于或等于0时,工程效益等级为“极差”;当防护林主导功能效益价值量之和大于0时,根据防护林生态效益综合

10、指数(EI)和投入产出比(R)对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级。分级方法见附录C。LY/T 30982019 4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单项效益物理量和价值量的计量方法及对应监测方法 单项效益指标 评价技术与监测方法 物理量 价值量 C1.涵蓄水量 内涵 指林地能调蓄降雨的最大量,包括降雨期间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林地土壤涵蓄水量 计量方法 蓄水=乔灌草+土壤+枯落物 乔灌草=11000 (,0 0),)土壤=11000 (,0,),)枯落物=11000 (,0),)蓄水=蓄水 水库 蓄水工程实施后含蓄水量增量,m3;乔灌草,土壤,枯落物工程实施后乔灌草截留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枯落物最大持水

11、量增量,m3;单次降雨量,mm,单个水量平衡场面积;水的密度,1000 kg/m3;,工程区第i种林分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kg;0,0对照区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kg;土壤剖面第j层厚度,mm;,工程区第i种林分土壤剖面第j层非毛管孔隙度,%;0,对照区土壤剖面第j层非毛管孔隙度,%;,工程区第i种林分单位面积枯落物最大持水量,kg/m2;0工程区单位面积枯落物最大持水量,kg/m2;,工程区第i种林分面积,m2;11000水量单位从 kg 转 m3的转换系数,或从 mm 转 m3的转换系数;蓄水工程区涵蓄水效应的价值量,元;水库修建水库单位库容投资,元/m3 监测方法 在工程区不同林分(或

12、立地)和对照区分别设置 15 个穿透雨和树干径流观测场,测定 0100 cm 土壤剖面非毛管孔隙度,并测定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各组分观测方法参照 LY/T 1952 执行。C2.改善水质 内涵 上游农田、林地土壤和降雨中营养元素随径流流经防护林过程中被防护林截留和吸收转化,从而减少了流入自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量。计量方法 N=(0,N 0,N,)P=(0,P 0,P,)COD=(0,COD 0,COD,)VN=NN,标,V=PP,标,VCOD=CODCOD,标 V净化=min(VN,V,VCOD)净化水质=净化 污水处理 N、P、COD分别为工程实施后截留径流液中 N,P 和 COD 的增量,k

13、g;0,N、0,P、0,COD 分别为对照区第m月产流中 N、P 和 COD 的月平均浓度,g/m3;,N、,P、,COD分别为工程区第i种林分(或立地)第m月产流中 N、P 和 COD 的月平均浓度,g/m3;0,对照区第 m 月产流量,m3;,工程区第i种林分(或立地)第 m 月产流量,m3;VN,V,VCOD分表为根据 N,P,COD 折算的达标水体体积,m3;V净化达标水体体积,为VN,V,LY/T 30982019 5 VCOD中最小值,m3;N,标、P,标、COD,标 分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 A 标准中总氮、总磷和 COD 最高值,

14、分别为 15、0.5 和 50 mg/L;净化水质防护林工程净化水质效益的年价值量,元;污水处理水质净化成本,以工程所在地自来水价格中生活污水处理费,元/m3 监测方法 采用径流场观测工程区不同林分(或立地)和对照区每月产流量,并分月份观测工程区和对照区产流中 N,P 和 COD 的含量。产流包括地表径流和潜流。观测方法参照 LY/T 1952 执行。C3.固持土壤 内涵 防护林减少通过山体滑坡、泥石流、径流等方式发生的土壤运移量。计量方法 固土=(0,),)固土=固土土 运土 固土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较对照区减小量,t/a;0、,分别为对照区和工程区第i种林分(或立地)土壤侵蚀模式,t/hm2

15、/a;,工程区第i种林分(或立地)面积,hm2;固土工程区固土年价值量,元;土土壤密度,g/cm3;运土土壤挖掘和运输费用,元/m3。监测方法 每个径流场设置沉砂池,计量土壤侵蚀模数。C4.育土增肥 内涵 防护林建设后一方面减少了通过土壤流失所丧失的养分,另一方面由于枯落物的分解转化使土壤厚度增加、肥力增强,尤其是困难立地防护林工程。计量方法 保 N=(,N)(0,0,N),)保 P=(,P)(0,0,P),)保 K=(,K)(0,0,K),)保有机质=(,有机质)(0,0,有机质),)有机肥,NPK=保N+保P+保KNPK,标 有机肥,有机质=保有机质有机质,标 有机肥=MIN(有机肥,NP

16、K,有机肥,有机质)育土增肥=有机肥 有机肥 保 N、保 P、保 K、保有机质分别为工程区土壤 N、P、K 和有机质的保存增量,分别以氮素、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和有机质质量计,kg;,N、,P、,K、,有机质工程区第i种林分(或立地)第j土壤层 N、P、K 和有机质的含量,kg/m3;0,N、0,P、0,K、0,有机质分别为对照区第k土壤层的氮素、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和有机质含量,kg/m3;,、分别为工程区第i种林分(或立地)第j土壤层和对照区第 k 土壤层厚度,m;,工程区第i种林分(或立地)面积,m2;有机肥,NPK、有机肥,有机质分别为以 N、P、K 总养分和以有机质计算的有机肥质量,kg

17、;有机肥有机肥折合质量,以有机肥,NPK、有机肥,有机质中的最小值计,kg;NPK,标,有机质,标分别为有机肥标准中规定的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最小值,分别为 5.0%和 45%;育土增肥为工程区育土增肥效益价值量,元;有机肥有机肥的价格,元/kg。监测方法 取工程区不同林分(或立地)和对照区土壤 0100 cm 剖面混合样,测定其中 N、P、K 和有机质含量。LY/T 30982019 6 C5.固碳 内涵 一方面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 CO2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同时释放氧气,其方程式为:6CO2+6H2O+光合辐射C6H

18、12O6+6O2;另一方面土壤异养呼吸和植物自养呼吸向外释放CO2。计量方法 固碳=(0.4445 (,+1,)+(,+1,)0.4445 (0,+1 0,)+(0,+1 0,),)固碳=固碳 碳汇 固碳工程实施后年固碳量增量,t/a;,、,+1工程区第i种林分第 y 年和第 y+1 年的生物量,t/hm2;0,、0,+1对照区第 y 年和第 y+1 年的生物量,t/hm2;,、,+1工程区第i种林分第 y 年和第 y+1 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0,、0,+1 第 y 年和第 y+1 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对照区 0.4445生物量转碳含量的转换系数。根据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

19、,植物每产生 1 t 干物质,平均吸收二氧化碳 1.63 t,相当于固碳 0.4445 t,同时释放氧气1.19 t。固碳工程实施后年新增固碳的价值量,元/a;碳汇碳交易市场价,元/t。监测方法 在观测年份的当年和下一年的年初或年末分别观测一次工程区和对照区的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储量(当年新增枯枝落叶需纳入生物量计算)。C6.释氧 内涵 在有氧条件下,植物自养呼吸和土壤异养呼吸分解有机质过程与光合作用过程相反,需要消耗等量的氧气,其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能量。有氧呼吸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呼吸的最主要过程。计量方法 释氧=(1.19(,+1,)(0,+1 0,)2.

20、67(0,+1 0,)(,+1,),)释氧=释氧 制氧 释氧工程实施后年增加的释氧量,t/a;,、,+1工程区第i种林分第 y 年和第 y+1年的生物量,t/hm2;0,、0,+1对照区第 y 年和第 y+1 年的生物量,t/hm2;0,、0,+1 第 y 年和第 y+1 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1工程区第i种林分第 y 年和第 y+1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1.19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每产生 1 t 干物质释放 1.19 t 氧气。释氧工程实施后年新增制氧的价值量,元;制氧制氧单价,元/t。监测方法 在观测年份的当年和下一年的年初或年末分别观测一次工程区和对照区的生物

21、量及土壤有机碳储量(当年新增枯枝落叶需纳入生物量计算)。C7.保育物种 内涵 防护林工程区引进物种、增加生境或改善环境,使工程区中物种多样性和珍惜及濒危物种增加。计量方法 =|log|保育物种=(保育物种,g 保育物种,0)保育物种=(1+0.1 +0.1 )生 工程区或对照区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目,个;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总数,个。保育物种工程区较对照区物种保育价值量的增量,元/a;A工程区面积,hm2;保育物种,0、保育物种,g分别为对照区和工程区物种保育服务价值,元/(hm2a);第i种珍稀物种的濒危指数,第j种珍稀物种的特有种指数,物种

22、濒危合兴特有级别查询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指数确定方法参照王兵等(2012);生为单位面积年物种损失的机会成本,根据 LY/T 1721-2008,将 Shannon-Wiener 指数划分为 7 级:当指数1 时,生为 3000 元/(hm2a);当 1指数2 时,生为 5000 元/(hm2a);当 2指数3 时,生为 10000 元/(hm2a);当 3指数4 时,生为 20000 元/(hm2a);当 4指数5 时,生为LY/T 30982019 7 30000 元/(hm2a);当 5指数6 时,生为 40000 元/(hm2a);当指数6 时,生为 50000 元/(hm2a

23、)。将上述 2008 年的价格换算为评估年份价格。监测方法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参照 LY/T 2241 执行。C8.缓解高温 内涵 防护林(尤其农田防护林网)能够构建农田小气候环境,包括调节温度和湿度,从而使作物增产。计量方法 降温=0,极端,极端 调节小气候=(,农作物 0,农作物)降温极端高温条件下工程防护区较对照区降低的气温度数,;0,极端对照区全年极端高温(温度大于35)平均值,;,极端工程防护区与对照区极端温度记录对应温度的全年平均值,。调节小气候防护林工程调节小气候效益的价值量,元;,农作物、0,农作物分别为工程防护区和对照区农作物单位面积年产值,元;A防护林有效防护面积,hm2。

24、监测方法 在工程防护区和对照区分别设置气象站监测气温、风速等气象要素。筛选出对照区一年中气温大于 35 的记录,并找出对应的工程防护区的对应记录,分别计算平均值。C9.降低有害风速 内涵 防护林(尤其农田防护林网)阻滞风速,从而降低由于大风造成的农作物损害。计量方法 削风=0,极端,极端 与防护林的缓解高温效益合并计算。削风极端风速条件下工程防护区较对照区风速削减量,m/s;0,极端对照区全年 6 级及以上风力(风速大于 10.8 m/s)的平均风速,m/s;,极端工程防护区与对照区极端风速记录对应的风速的全年平均值,m/s。监测方法 在工程防护区和对照区分别设置气象站监测气温、风速等气象要素

25、。筛选出对照区一年中风速大于 10.8 m/s 的记录,并找出工程防护区的对应记录,分别计算平均值。C10.营养物质积累 内涵 植被通生长过程中将岩石层中固定的营养元素转移出岩石层并进入到生物圈参与循环和流动。计量方法 N=,N,0,j,N0,P=,P,0,j,P0,K=,K,0,j,K0,有机肥,NPK=N+P+KNPK,标、P、K工程区每年较对照区单位面积多吸收的氮、磷、钾元素量,kg/hm2;,N、,P、,K工程区植被不同组织中氮、磷、钾元素含量,kg/t;,工程区植被不同组织的年均新增生物量,t/hm2;0,j,N、0,j,P、0,j,K对照区植被不同组织中氮、磷、钾元素含量,kg/t

26、;0,对照区植被不同组织的年均新增生物量,t/hm2。有机肥,NPK以 N、P、K 总养分计算的有机肥质量,kg;NPK,标分别为有机肥标准中规定的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的最小值,5%。监测方法 分别测定工程区和对照区所有植被的不同组织中 N,P,K 的含量及年均新增生物量。C11.吸收二氧化硫 内涵 植物通过叶片吸附、吸收、转化、转移大气中 SO2、NOx、F 化物等污染物。计量方法 固S=(,S,0,S 0,),固S=6432 固S SO2治理 固 S工程实施后年增加的 S 元素固定量,t/a;,S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

27、层)叶片中 S 元素含量,kg/kg;,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的生物量,t/hm2;0,S对照区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中 S 元素含量,kg/kg;0,对照区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的生物量,t/hm2;,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hm2;固 S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吸收 SO2的价值量,元;SO2 治理SO2治理费用,元/t;64、32分别为 SO2和 S 元素的分子量。监测方法 分别测定防护林区和对照区乔木、灌丛和草本叶片中 S 元素含量,以及各层次叶片生物量。LY/T 30982019 8 C12.吸收氮氧化物 计量方法

28、 固N=(,N,0,N 0,),固N=4614 固N NOx治理 固 N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固定的 N 元素量,t;,N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中 N 元素含量,kg/kg;,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的生物量,t/hm2;0,N对照区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中 N 元素含量,kg/kg;,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hm2;0,对照区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的生物量,t/hm2;固 N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吸收 NO 的价值量,元;NOx 治理氮氧化物治理费用,元/t;46、14分别为 NO

29、和 N 元素的分子量。监测方法 大气中氮氧化物吸收量的测定方法同 SO2。由于氮氧化物的形式较多(包括 N2O、NO、NO2等),在计算价值量时统一以 NO 形式计算。C13.吸收氟化物 计量方法 固F=(,F,0,F 0,),固F=109 固F 氟化物治理 固 N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固定的 F 元素量,t;,F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中 F 元素含量,g/kg;,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的生物量,t/hm2;0,F对照区不同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层)叶片中 F 元素含量,g/kg;0,对照区不同层次(乔木、灌木、

30、草本层)叶片的生物量,t/hm2;,工程区第 k 种林分(或立地),hm2;固 F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吸收 HF 的价值量,元;氟化物治理氟化物治理费用,元/t;10、9分别为 HF 和 F 元素的分子量。监测方法 大气中氟化物吸收量的测定方法同 SO2。大气中的气态氟化物主要是 HF,也可能有少量的 SiF4和CF4,在计算价值量时,以 HF 形式计算。C14.滞尘/吸附PM2.5 内涵 防护林通过吸附和阻滞风速而增加降尘的方式降低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其中包括 PM2.5。计量方法 滞尘/PM2.5=10 (Sg,12=1 S0,)滞尘=滞尘 降尘清理 滞尘/PM2.5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沉降

31、的总颗粒物或 PM2.5 重量,t;Sg,m、S0,m分别为工程区和对照区第m月总颗粒物或 PM2.5 的沉降速度,kg/(m2 d);第m月的天数,d;工程区面积,hm2。滞尘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吸附大气总颗粒物价值量,元;降尘清理降尘清理费用,元/t。监测方法 观测方法参照 LY/T 1952 执行。C15.提供负离子 计量方法 负离子=(144010 1010 Qg,g)12=1 (144010 1010 Q0,12=1 0)负离子=负离子 负离子 负离子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产生的负离子个数,个;Qg,、Q0,分别为工程区和对照区第m月日均负离子浓度,个/cm3;g、0分别为工程区和对照

32、区平均冠层高度,m;第m月的天数,d;1440为每天的分钟数;10负离子寿命为 10 min。负离子工程区较对照区每年多产生负离子的价值量,元;负离子负离子生产费用,元/(1018个)。监测方法 观测方法参照 LY/T 1952 执行。LY/T 30982019 9 C16.降低噪声 计量方法 噪声=0 g 降噪=噪声0 标 防护林 隔音墙 噪声工程防护区较对照区噪音等级下降值,dB;0对照区噪声等级,dB(可以代表单次记录值、日平均值、季节平均值和年平均值);g工程防护区噪声等级,dB(可以代表单次记录值、日平均值、季节平均值和年平均值);g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值

33、,dB;降噪单位面积防护林降噪的价值量,元;防护林防护林靠近防护区的边缘长度,km;隔音墙通过建立隔音墙降低噪音的费用,元/km。监测方法 采用声强测定仪器分别测定防护林防护区和对照区噪音等级。噪音测定需涵盖同一天的不同时段,每季度测定 12 天。计算各季度防护区和对照区的噪音等级差值、全年平均差值和差值的最值。C17.吸收土壤重金属 计量方法 Cd=,Cd,0,j,Cd0,Pb=,Pb,0,j,Pb0,As=,As,0,j,As0,重金属=(,0,)重金属 Cd、Pb、As工程区每年较对照区单位面积多吸收的镉、铅、砷元素量,kg/hm2;,Cd、,Pb、,As工程区植被不同组织中镉、铅、砷元

34、素含量,kg/t;,工程区植被不同组织的年均新增生物量,t/hm2;0,j,Cd、0,j,Pb、0,As对照区植被不同组织中镉、铅、砷元素含量,kg/t;0,对照区植被不同组织的年均新增生物量,t/hm2。,0分别为工程区和对照区第i种重金属在单位面积植被中的总量,kg/hm2;,0分别为工程区和对照区第i种重金属在单位面积植被和土壤中的总量,kg/hm2;P重金属农田重金属治理价格,元/hm2 监测方法 在生物量调查的同时,测定工程区和对照区中植被不同组织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合各组织的生物量计算工程区和对照区单位面积重金属元素的吸附量,同时测定土壤 0100cm 深土层中重金属总量。C1

35、8.防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计量方法 滑坡=100%滑坡=滑坡防护林建成后灾害降低比例,%;防护林建设前(或对照区)统计年份内(如 5 年)第i次灾害发生面积,hm2;防护林建成后(或工程区)统计年份内(与对照区统计年数相同)第j次灾害发生面积,hm2;滑坡工程实施后每年防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产生的价值量,元;防护林建成前(或对照区)第i次山体滑坡或泥石流产生的经济损失,元;防护林建成后(或工程区)第j次山体滑坡或泥石流产生的经济损失,元;R防护林在减灾方面的贡献率,%;统计年数。监测方法 从相关部门调查工程区与对照区(或防护林建成前、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次数和发生面积,计算防护林建成后山体滑

36、坡和泥石流发生概率的降低程度。C19.消浪护堤 计量方法 消浪=g 0=g,前g,后g,前0,前0,后0,前 消浪护堤=防护林 消浪工程 消浪工程区较对照区消浪系数增加值;g、0工程区和对照区的消浪系数;g,前、g,后波浪经过防护林前、后的波浪高,为波峰和波谷的差值,m;0,前、0,后波浪经过对照区前、后的波浪高,为波峰和波谷的差值,m。消浪护堤防护林工程消浪护堤价值量,元/hm2;防护林防护林护岸长度,km;消浪工程采用混凝土异形石块进行消浪处理的单位长度投入,元/km。监测方法 采用波高仪或比降水尺测定防护林和对照区迎水面和背水面的波高。C20.抑制钉螺孳生 计量方法 抑螺=0 g0 10

37、0%抑制钉螺=抑螺 化学抑螺 抑螺 工程区较对照区钉螺密度下降程度,%;0、g 对照区和工程区钉螺密度,颗/hm2;抑制钉螺工程区抑制钉螺价值量,元2;化学抑螺化学药剂灭螺成本,元/hm2;A实际产生抑LY/T 30982019 10 螺效应的面积,hm2。监测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法进行。C21.木材产品收入 计量与监测方法 通过对工程区成熟林乔木层调查,计算成熟林材积量(木材,m3)。基于材积量与木材市场价估算单位面积木材收入,再除以轮伐期即为年均收入(木材,元)。C22.非木材产品收入 计量与监测方法 通过野外调查或入户调查获取工程区和对照区林副产品(水果、干果、花、种子等产品)的产量、林下

38、农作物、药材、养殖等产量等,并计算产量差值(林果,kg),结合市场价计算非木材产品产值(非木材,元)。C23.森林游憩收益增量 计量与监测方法 通过向旅游管理部门调查或入户调查,获取工程实施前后旅游人次的变化、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产业(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收益(除去人力物力成本的净收益),计算工程实施后每年旅游人次的增加量(旅游人次,人)和年收益增加量(旅游业,元)。对公益性公园等场所运营公园的年财政拨款为依据。C24.新增就业人口 计量与监测方法 调查统计工程实施前后就业人数,包括防护林营建和管护人员、新增旅游业(管理、餐饮、住宿、经商等)从业人员,计算工程实施后新增的就业人数(新增就业,人

39、)。新增从业人员的年工资性收入的总和为新增就业效益的价值量(就业,元)。C25.减少血吸虫病感染 计量方法 感染率下降=(前 后)/前 100%感染率下降=(前 后)(血吸虫病查治+收入降低)30 感染率下降感染率下降率,%;前建设前年新增人数;后建成后年新增人数;感染率下降降低血吸虫感染率的价值量,元;血吸虫病查治每查治 1 例诊疗费,元;收入降低例均年收入降低,元;工程措施的贡献率,%;30农村血吸虫病感染者平均受影响年数。监测方法 从当地卫生部门或血吸虫病防治部门获取防护林建成前后年均新增血吸虫病感染人数和感染家庭数。C26.森林康养 计量与监测方法 从地方管理部门或从事森林康养服务行业

40、机构或企业获取接受森林康养人次(新增森林康养,人次)及营业额(森林康养,元)。C27.科研活动 计量与监测方法 通过调查或从区域科技部门、教育部门获取防护林建成前后引进的科研项目数目、金额和投入科技人员人次。其价值量(科研,元)以科研项目年均总投资金额计。C28.教育娱乐活动 计量与监测方法 工程实施后形成科普基地、活动中心等公共资源,为民众科普教育、健身娱乐等提供场所。通过调查或从区域科技部门、教育部门获取防护林建成前后每年举办的文化娱乐和教育活动的场次及参与人次(文娱,人次)。以电影院单部电影票价或健身房单次费用(文娱,元/次)计算每年效益价值量(文娱,元)。A LY/T 30982019

41、 11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分级表 生态效益综合指数EI 投入产出比R R 0(极差)R 15(差)5R 15(一般)2R 5(良)0R 2(优)EI2.5(极差)2.5EI4.5(差)4.5EI6.5(一般)6.5EI8(良)EI8(优)注:“”表示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优”,“”表示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良”,“”表示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一般”,“”表示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差”,“”表示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极差”。LY/T 30982019 12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部分参数参考 编号 代码 名称 单位 出处值 数据年份 数据来源及依据 1 水库 修建水库单位库容投资

42、 元/m3 6.1107 2008 LY/T 1721-2008 2 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成本 元/m3 2.09 2008 LY/T 1721-2008 3 运土 土壤挖掘和运输费用 元/m3 12.6 2008 LY/T 1721-2008 4 有机肥 有机肥的价格 元/kg 0.4 2018 阿里巴巴批发价格 5 NPK,标 有机肥标准中规定的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5.0 2012 NY 525-2012 6 有机质,标 有机肥标准中规定的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最小值%45 2012 NY 525-2012 7 碳汇 碳交易市场价 元/t 1 200 20

43、08 LY/T 1721-2008 8 制氧 制氧单价 元/t 1 000 2008 LY/T 1721-2008 9 SO2 治理 SO2治理费用 元/t 1 200 2008 LY/T 1721-2008 10 NOx 治理 氮氧化物治理费用 元/t 630 2008 LY/T 1721-2008 11 氟化物治理 氟化物治理费用 元/t 690 2008 LY/T 1721-2008 12 降尘清理 降尘清理费用 元/t 150 2008 LY/T 1721-2008 13 负离子 负离子生产费用 元/(1018个)5.8185 2008 LY/T 1721-2008 14 隔音墙 建立

44、隔音墙降低噪音费用 元/km 400 000 2008 LY/T 1721-2008 15 重金属 土壤重金属污染异位修复费用 元/hm2 7 500 000 2016 崔龙哲等(2016)16 药物灭螺成本 元/m2/年 湖区 0.26 2012 陶恒业等(2012)LY/T 30982019 13 化学抑螺 山区 0.94 1996 李之玺等(1996)17 血吸虫病查治 血吸虫病诊疗费 元/人/年 普通 60 2000 余冬保等(2000)晚期 6 334 2014 杨芬等(2016)18 收入降低 血吸虫病人年收入降低额 元/人/年 3 400 2015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6

45、),2015 年中国 农 村 人 均 年 收 入11421.7 元,以收入降低 30%计。19 文娱 文娱活动(电影票,健身房)元/人次 33 2016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信息,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457.12 亿元,观影人次为 13.72 亿,推算 2016年电影票价为33.32元/人次。LY/T 30982019 14 参 考 文 献 1 LY/T 1721-200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2 NY 525-2012 有机肥料S.3 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 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崔龙哲,李杜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应用M.北京

46、: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5 李之玺,崔应吉.安徽省山区药物灭螺经济效益评价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6,4(03):117-119.6 陶恒业,夏爱,赵亚明,蒋军.镇江市焦北滩翻耕种植灭螺效果及费用-效益评价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5):576-578.7 王兵,宋庆丰.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2):155-160.8 杨芬,刘羽中,谭晓东,倪紫菱,应朝宇,黄希宝.2014年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核查与救治项目绩效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12):95-98.9 余冬保,魏望远,贺宏斌.洞庭湖区居民血吸虫病治疗费用支付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0,19(7):63-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