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曲)5录a史传文学第八单元两汉文赋第七单元秦汉散文第六单元两汉诗歌第五单元民歌与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第十一单元录魏晋南北朝文赋UU第十单元魏晋南北朝诗歌第九单元第六单元秦汉散文文学概说一、秦代散文秦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只存在了 15年,加之其实行的焚书坑儒 的文化毁灭政策,使其在文学成就上无大作为。在文学发展中起到一定影响的是完成于秦统一前的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的 吕氏春秋和李斯作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的谏逐客书。前者由秦丞相吕不韦主持,由其门客集体编著,它同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有不 少地方借寓言故事说理,富于文学意味,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先秦
2、时代的文献和佚文遗闻,是后世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后者是李斯为谏阻秦王拟驱逐六国来客而作。文 章揆之以事理,说之以利害,排比铺张,有战国纵横家说辞的气势;且在文辞的修饰整 齐、音节的和谐流畅等方面,也是汉代政论文和辞赋的先声。I ;ME,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概说二汉代散文汉初之时,总结秦代早早夭亡的经验教训I,制定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成为当务之急。而与秦代严苛的文化管制不同的是,汉时黄老思想盛行,无为而治下宽松自由的文 化环境,成为汉时文学作品百花齐放的摇篮。汉代散文大体可分为政论散文、说理散文、叙事散文和历史散文四类。(-)政论散文政论散文是最先发展的,与说理散文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综
3、观汉代政论散文的发 展,大体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高祖建汉到汉武帝即位前。第二阶段从汉武帝到元、成之世。第三阶段从成、哀之世到东汉中期。第四阶段是东汉后期。第六单元秦汉散文文学概说二汉代散文(二)说理散文西汉说理散文最具代表性的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共有17卷,82篇,主要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 学大师。元光元年(公元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 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 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 天人感
4、应 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深得 汉武帝的赞赏,被汉武帝所采纳,从而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I ;第六单元秦汉散文文学概说二汉代散文刘向(公元前79一公元前8),字子政,高祖刘邦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他是西汉 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散文家。刘向文笔简洁流畅,语言朴素生动,但文章说教气较浓。刘向的七略别录一书 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西汉说理散文还有一种形式书信体散文。书信体散文的特点是抒情与议理相结 合,代表作品有枚乘的上书谏吴王,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杨悻的与孙会宗 书等。最为著名的是司马迁的报任安
5、书,堪称中国散文史上第一篇正面袒露襟怀、抒 发怨愤的作品。I ;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概说二汉代散文(三)叙事散文东汉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碑文,这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东汉碑 文和秦代刻石铭文有着渊源关系,但东汉碑文不像秦刻石铭文凝重呆板,而是不时有清 丽之作。蔡邕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成就尤高,他从人物鉴赏的角度撰写碑文,与后代专 门用于树碑立传的文字有所不同,其文学价值也正在于此。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概说二汉代散文(四)历史散文汉武帝时,西汉迎来全盛时代,在政治上加强了封建集权,君主迫切地追求思想文 化上的大一统,进而采纳了董仲舒的
6、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在进一步加强巩固统治的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后世的思想 和文学理论创作。与国家强盛相对应的是文化繁荣,由此修史的任务也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社会 历史条件下,史记应运而生。司马迁以开创纪传体史传的方式开创了历史,并对后 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作品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 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 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 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ME,第六单元秦汉散文文学作品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这里的
7、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 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 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 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 古的谏逐客书。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作品本文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 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爰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
8、该重物 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 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 辞赋之丽。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 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谏逐客书最精彩的是中间一段,语词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可谓骈体之祖。李斯虽为羁旅之臣,然其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气势,成为后世 奏疏的楷模。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作品论积贮疏管子曰:仓)1实而知礼 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 今,未之尝闻。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 縻也?窃为陛下惜之。第六单
9、元秦汉散文 文学作品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而提出的要注意积贮的 重要论文。它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表现出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 思想家的远见卓识。他的重视发展农业,提倡积贮的思想,即使至今,也仍有借鉴的价 值。本文理论结合实际,紧密围绕积贮的论题,从正、反两面逐层深入地来论证中 心论点。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引古证今,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正反对照,并以确凿的论 据、严密的逻辑,层层深入进行论证,把道理说得清楚透彻,有条不紊,令人信服。第六单元秦汉散文文学作品过秦论(上篇)秦孝公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10、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靖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作品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 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过秦论(中篇)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作品过秦论(下篇)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循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
11、,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第六单元秦汉散文文学作品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 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 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 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 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 力的文章。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学作品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 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 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
12、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 失。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ME,第六单元秦汉散文文学作品二,.第六单元秦汉散文古汉语通论省略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一、省主语省略主语,有对话时的省略。有概括性的省略,即所省的主语指任何人。有承上或启下的省略。主语除了上述三种省略情况外,在某些场合里,如自己写给自己看的日记等,第一人 称的主语常常可以省掉。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二.省略动词谓语这在文言文里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极个别的。谓语可以省去,必然是这个谓语已见于上下文的句子中。,1第六单元秦汉
13、散文 古汉语通论三、省宾语宾语的省略,主要是承上文的省略。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四、省兼语现代汉语基本上不能省去兼语,而古汉语中省去兼语的情况则较为普遍。,1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 五、省介词的宾语现代汉语很少省掉介词的宾语,在古汉语里则可以省去若干介词的宾语。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六、省介词于、以等有很多用名词作状语的例子,实际也可以说是这些作为状语的名字之前省去了介词/-J H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七、省“曰字古书里不论记叙独白和对话,都有省去曰字的情况。遇到这种地方,就得细心 体会文义,辨别哪里应该有日字及是谁说的话。对话省曰字。独白省曰字。二,.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14、 古汉语通论八、省定语古汉语句子中,有的时候会省去定语。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文史拓展吕氏春秋与谏逐客书第六单元秦汉散文古汉语通论公元前221年,以秦最终灭齐为界,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强 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但同时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 咸阳,宣告秦朝灭亡。秦虽然国运不长,但在历史上的地位同后来的隋朝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统 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轨等,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旦采取严酷的文化 政策,如焚书坑儒等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对后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 量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说,整个秦代文学不发达,有着秦世无文之说。纵观秦代
15、文 学能够让世人称道的仅有两部作品,一是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一是李斯的 谏逐客书。*I ;第六单元秦汉散文古汉语通论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吕不韦(前292前235),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辅佐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曾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 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后受到爆毒叛乱牵连,罢相 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
16、自尽。二,.ME,第六单元秦汉散文古汉语通论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就是在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 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 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
17、 的地利追求,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二I ;第六单元 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 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在管理思想史上,吕氏春秋有着特殊的价值。从学术角度观察,它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从管理角度观察,它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具体来说,吕氏春秋通过对先秦诸子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 的全局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树。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架构,到经验主义 的具体论证;从养生和贵己的内圣,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从个人和 国家、社会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 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二.李斯与谏逐客书李
18、斯(约公元前284公元前208),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 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 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后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 大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维、御史大夫冯 劫等议定皇帝之号。李斯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李斯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 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 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第六
19、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二.李斯与谏逐客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李斯劝 秦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但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 咸阳市,夷三族。秦王下逐客令是在公元前237年,距秦统一天下还有16年。时处战国末期,几个大 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十分激烈。这一时期,秦国最为强大,由它来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相当 明朗。其他诸侯国都惧怕秦国并吞自己,因而千方百计地遏制秦国向外扩张。就在这时,韩国利用秦国大力进行水利建设的机会,派了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工到秦国去,劝说秦王 修筑一条很长的灌溉渠,目的是想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使它难以对 外用
20、兵。可是不久,这一阴谋被发觉了。事情发觉后,秦宗室大臣提出逐客的主张,李 斯也在被逐之中,他因此写了这封谏逐客书,并收拾行装出走。由于这个奏疏写得 有理有力,秦王看了后便立即撤销了逐客令,并派人把李斯从半路上追了回来。二I ;第六单元秦汉散文古汉语通论二.李斯与谏逐客书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称:李斯之止逐客,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当时赶走客卿的主张,已得到秦王同意。李斯反对赶 走客卿,触犯秦王,所以称批逆鳞,却能功成计合,这跟顺情入机,动言中 务有关。他开头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把逐客说成是吏议,使秦始 皇容易听下去,这就是顺情。接下来历举穆公、孝公、惠王
21、、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收到的功效,这就入机,又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会怎样,作正反比较,表明逐客的错误。二,.第六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二.李斯与谏逐客书李斯卓越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政治上,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他也为秦国、为后世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文学上,李斯以散文见长。其文布局严密、纵横驰骋,既有实质,又有文采,往 往文质互生。可以说,在秦代短暂的历史上,李斯是文学界的一枝独秀。鲁迅先生就曾 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的散文,流传于世的共有四篇,除谏逐客书是写于秦统一之前,其他三篇 作品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均是作于秦统一后。由于身份地位、时代 环境的变化,李斯的文风也多有转变。第六
22、单元秦汉散文 古汉语通论二.李斯与谏逐客书具体来说,作于秦统一之前的谏逐客书,有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风范。但秦始皇 实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政策后,李斯的文风也一改往日磅礴、华美的 风格,变得质朴、深刻。尤其是秦二世继位后,秦国的形势、李斯的处境都不容乐观,此时李斯所作的论 督责书言赵高书,都体现了他的心境。当他受到赵高诬陷后,他在狱中写下了为自己辩诬的狱中上书,该文运用大量 反语,深刻地表现出自己此时满腔怨愤的心情,感情激荡,有较强的感染力。除散文外,李斯还善于碑铭。秦始皇一生曾五次巡行天下,除第五次始皇病逝外,其余四次都令李斯刻石纪念,四次下来累计有泰山刻石碣邪台刻石东观刻石 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七篇碑铭流传。这些碑铭无一例外都是在为秦始皇歌功颂 德。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