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7473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和八国联军侵华第四单元第四单元2情境导入情境导入3图中的“大饼”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有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很好地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景象。图中的场景是怎样出现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4目标导航目标导航5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

2、神。课标要求61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2通过黄海大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等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重点难点7通史坐标8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继续保持安静9自主预习自主预习10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世界形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日本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3)朝鲜方面: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入侵朝鲜。(4)中国方面:清政府腐朽无能。112概况(1)挑起战端:1894年7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2)四次战役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_

3、大战,中方主力尚存。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_等地。1895年初,日军攻占_,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黄海黄海旅顺旅顺威海卫威海卫12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_。(1)内容与危害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台湾台湾二亿两白银二亿两白银杭州杭州内地内地通商口岸通商口岸资本输出资本输出13(2)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_了。走出误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不是军事实力的落后,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国战败的关键所在。大大加深大大加深14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义和团运动打着“_”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

4、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过程(1)1900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_,联合发动侵华战争。扶清灭洋扶清灭洋义和团义和团15(2)八国联军在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打击。(3)7、8月,八国联军相继占领天津、北京,_将司令部设在紫禁城内。(4)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下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与侵略者“议和”。3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_。廊坊廊坊瓦德西瓦德西辛丑条约辛丑条约164辛丑条约的签订(1)内容及危害4.5东交民巷东交民巷大沽大沽外务部外务部17(2)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特别提示:辛丑条约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

5、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意味着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18课堂探究课堂探究19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东亚政治格局的分水岭,日本一举取代中国成为东亚第一强国,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既有偶然因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探究问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探究素材】材料一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20材料二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

6、: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21材料三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探究思路】材料一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反映了结论(1);材料二通过清军的战斗力和清朝的外交政策说

7、明了清政府的腐败,反映了结论(2);材料三说明了西方列强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和目的,反映了结论(3)。22【探究结论】(1)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2)清政府腐败懦弱。(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特别说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瓜分世界的活动,这是日本侵华的根本原因,也是西方列强支持日本侵华的原因所在,从这一角度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带有必然性。23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

8、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43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4八国联军侵华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9、)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26【解析】由上面图示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27随堂练习随堂练习28一、选择题1(2015合肥高一期末)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29解析:材料是站在日本人的角度看待甲午

10、中日战争的,并未真正揭示战争爆发的原因,掩饰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严重阻碍了其资本主义发展,人民起义不断,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这就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答案:B30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其中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根据“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可分析出是指甲午中日

11、战争,进而得出结论。答案:C313有些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传要杀“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即所有的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在有些地方,义和团错误地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传教士和教民,包括老人妇孺。这不能说明义和团运动()A表现出某种盲目排外的倾向B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C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精神3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要杀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错误地杀害”等可知,义和团运动虽然反映了民众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但却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表现出盲目排外的倾向。选项D说法符

12、合题意。答案:D334如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C中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解析:根据题干“1907年”分析,此时处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漫画寓意是提勺(官)将坛(民)中的油水通过漏斗(政府)提到壶(外国)中,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345(2015潍坊高一期末)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

13、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袁世凯解析:从诗评中“出曾门”可知此人是曾国藩的徒弟、从“马关喋血卖国契”可知此人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叠恨终呕命”可知此人死于1901年,由此判断此人是李鸿章。故选A项。答案:A35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36材料二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请回答:(1)请用一句话说明两则材料反映的主题。(2)辛丑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这一主题

14、?(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3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实际要求回答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第(2)问根据第(1)问的答案寻找最能说明半殖民地化的条款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归纳出“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结论,根据所学归纳出“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等结论。答案:(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2)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38高考演练高考演练391(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4分

1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40解析: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了中日双方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记载,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因此答案为A项。答案:A412

16、(2011北京文综,4分)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C);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42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由中国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被西方殖民者贬低为“野蛮”、而外国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却自诩为“文明”可知,作者意在斥责和抨击西方殖民者的侵略,B项符合题意;由画面中的“杀人”可知,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政治讽刺漫画”的特点,排除。答案:B4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