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申 报 书创 业 链 名 称:克氏原螯虾良种标准化健康养殖与精深加工技术推广与示范申 报 单 位: 潜江市科学技术局 填 报 日 期: 2009年4月14日 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基本信息表创业链名称克氏原螯虾良种标准化健康养殖与精深加工推广与示范产业技术联合体牵头单位潜江市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湖北省潜江市建设时间2009.4管理部门潜江市科学技术局联系电话通讯地址湖北省潜江市负 责 人职称/职务副局长联系电话邮政编码433116联 系 人职称/职务总经理传 真联系电话Email产业技术联合体组成单位:潜江市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潜江市禾亿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潜江
2、市小龙虾养殖协会湖北省克氏原鳌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序号指标内 容一级二级1发展基础产业规模(亿元)340.595年营业额(交易额) (亿元) 332.21122科技特派员参与情况科技特派员人数(人)124利益共同体类型公司、小龙虾养殖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3带动农户农户就业人数(人)21万人户均收入(元)23000元4主营产品竞争力产销率100%“三品”认证绿色产品注册商标国家注册品牌知名度2006年、2007年国际农博会金奖、特色农产品奖、畅销农产品奖。5科技创新情况生产环节良种选育、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加工环节新产品开发和废弃物加工流通环节出口、内销备注
3、:1、 产业规模是指某一产业链的产业规模,以产值、产品数量来衡量;年营业额(交易额)指某一产业链按市场销售产品收入情况;2、利益共同体类型是指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等;3、农户就业人数是指带动农户加入产业链的就业人数;户均收入是指农户经营环节增收情况;4、“三品”认证是指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情况;注册商标是指国家、省、市注册商标情况;品牌知名度是指主营产品的各类获奖情况;5、生产环节是指机械化生产技术、适用种植技术等。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可行性报告一、湖北省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现状、规模和效益1.全省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现状、规模和效益克氏原螯虾又称为淡水龙虾和小龙
4、虾,原产北美洲,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目前,其国外养殖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如今在我国已形成一个独立自然种群,广泛分布于湖北、江苏、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全国各地。其加工的食用产品(主要为虾仁、虾球、整只大虾等)又返回到原产地美国并出口到欧洲、日本和韩国。因此,克氏原螯虾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2008年我国出口克氏原螯虾加工产品约2.6万吨,创汇约2亿多美元;其中湖北省出口克氏原螯虾加工产品1.2万吨,创汇约1亿美元,约占50%。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吃“油焖大虾”和“手抓大虾”的热潮。价格由初期的每公斤1元上升到目前最高每公斤48元,一般为每公斤2030元。因
5、此,水产养殖单位、养殖公司、加工公司、养殖专业户、农民、渔民养殖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其加工产品和鲜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外市场小龙虾缺口极大。从国际市场看,欧美日韩是小龙虾的主要消费国,在美国小龙虾加工品年消费量68万吨,但其自给能力不足1/3。瑞典更是小龙虾的狂热消费国,每年瑞典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节,每年进口小龙虾加工品就达5万吨。欧盟市场一年消费小龙虾加工品68万吨,而欧盟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20。目前国内小龙虾加工品总量约4万多吨,企业因为原料不足,导致小龙虾加工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从国内市场看,近年来,国内小龙虾消费量猛增,已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小龙
6、虾食品目前已风靡全国。紧张的市场供求关系使得龙虾的价格不断飙升,在武汉、南京、上海、合肥等大中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小龙虾市场潜力极大。小龙虾除了食用外,其食用后和加工后的虾头、虾壳等废弃物有一个再加工利用的过程。研究表明,每只小龙虾的可食比率为20%到30%,目前小龙虾除加工虾仁、虾球、整只虾外,还有70%到80%的部分(主要为虾头和虾壳)可作为工业原料进行开发利用。对废弃的虾头、虾壳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其衍生的高附加值产品有近100项,转化增值的直接效益将超过上千亿元。在虾壳和虾头里,富含地球上第二大再生资源甲壳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工、医药、农业、环保等
7、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而甲壳素可以分解出“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壳聚糖。壳聚糖在农业上可以促进种子发育,提高植物抗菌力,做地膜材料;在医药方面可用于制造降解缝合材料、人造皮肤、止血剂、抗凝血剂、伤口愈合促进剂;在日用化工上可用于制造洗发香波、头发调理剂、固发剂、牙膏添加剂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早在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就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克氏原鳌虾的应用基础理论和生产应用技术研究。1985年,华中农业大学首先详细地研究了克氏原鳌虾的繁殖、食性、生长、掘洞、寿命等应用生物学和资源利用等应用技术,提出了克氏原鳌虾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991年进一步完善了克氏原鳌虾的繁殖、食性、生长、掘洞、寿命
8、等应用生物学内容,并进行了生产养殖试验。2005年湖北省科技厅率先在全国单独以克氏原鳌虾繁殖与养殖技术为课题下达研究任务,2006年湖北省科技厅再次将克氏原鳌虾列入“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2007年克氏原鳌虾继续被科技部列入国家支撑计划。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共有6个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即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连作技术研究、克氏原螯虾生物学及其养殖技术研究、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研究、克氏原螯虾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究、克氏原螯虾生产控制与保鲜技术研究、甲壳素深加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加工技术研究等。其中有3项成果获得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3等奖。有1项专利已进入公布阶段。因此,实施该项目,具有良好
9、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工作基础。对于克氏原螯虾产业的发展,湖北省具有良种选育、优质苗种繁育、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产品加工和精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全省有近30家小龙虾加工厂家,获得对美、欧、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的水产食品自营出口权的11家。 有良种选育和优质苗种繁育基地15个,有“虾稻连作”、“虾稻共生”、池塘主养、池塘混养、藕塘套养、小型湖泊放养等多种省级和地方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有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中心和分中心18个。因此,农民养殖小龙虾不愁苗、不愁养、不愁病、不愁销。湖北是我国小龙虾研究力量最强大、最集中的区域,有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
10、水产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工业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食品科技学院、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的水产研究、教学机构,有湖北省克氏原螯虾工程技术中心、湖北天佳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小龙虾生产和加工企业及这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的面积超过80万亩的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合作,已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整体,可对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小龙虾相关项目统筹规划、对人才和基地资源进行统筹调配。2008年,小龙虾在我省发展迅猛,全省“虾稻连作
11、”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量15.0656万吨,产值19.1874亿元。池塘主养和混养养殖面积41万亩,总产量8万吨,产值16亿元。藕塘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量6000万吨,产值1.2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2008年,全省小龙虾出口创汇约1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创汇的50%,居全国出口创汇第一位。2. 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现状、规模和效益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武汉城市圈成员之一,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耕地99.6万亩,总人口100万,农业人口70万。域内有汉江、东荆河、田关河、总干渠等大中型河流,与之相连
12、的排灌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湖泊星罗棋布;全市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宜渔低湖田20余万亩。潜江市发展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克氏原螯虾产业是潜江的特色优势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支持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该产业的发展。目前,克氏原螯虾产业已成为潜江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潜江市是“虾稻连作”模式(又称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的发源地,是全省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小龙虾繁养已成为全国水产养殖的一大亮点。2008年,全市虾稻连作面积达到12.2万亩,产量2.12万吨,产值2.
13、7亿元。虾稻连作模式既能大幅提高低洼冬闲田的利用率,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又对水稻种植起到省时省力、保肥增肥、恢复地力的作用,保证了水稻粮食的生产。潜江市是全国率先开展小龙虾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的县市。2005年潜江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对小龙虾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与试生产,并于当年获得成功,生产出小龙虾苗100万尾,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2006年和2007年,在此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生产领域进行了探索,先后在龙湾渔场建立了潜江市小龙虾繁育基地,建成了100亩的小龙虾亲种培育池和500的虾苗繁育池,2007年生产虾苗达到5000万尾。在积玉口镇、浩口镇建立了小龙虾亲本和苗种培育基地;2
14、007年培育亲本和苗种150万公斤,为全省小龙虾养殖的发展供应了大量优质的苗种和亲虾,占全省供应总量的63%以上。在小龙虾人工繁育生产上,已积累了厚实的技术基础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潜江小龙虾加工已成为全省出口创汇的“龙头产品”, 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量的65%,在湖北省水产品出口创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潜江市现有小龙虾加工企业11家,拥有固定资产5.6亿元,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年小龙虾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以上;莱克等5家加工企业获得对美、欧、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的水产食品自营出口权,并建立了完善的HACCP质量监控体系,产品通过了美国FDA和欧盟EEC卫生注册。莱克水
15、产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公司2006年经ERC认证,产品可直接进入欧美超市。加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浩口莱克园、熊口华山园、后湖宝龙园三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2008年,全市加工小龙虾5.83万吨,加工虾仁7280吨,整只虾2100吨,出口虾产品9100吨,出口创汇5236万美元,占全省58.18%。潜江市在小龙虾养殖、繁育、加工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获得多项技术成果。仅2007年,潜江市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连作技术、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克氏原螯虾综合利用加工技术、克氏原螯虾生产控制与保鲜技术、甲壳素深加工氨基葡萄糖
16、盐酸盐加工技术等5项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同时,全市现有湖北省小龙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水产科技人员62人。其中高级水产工程师2人,水产工程师16人。全市形成了以湖北省小龙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以14个镇处水产服务中心为阵地的水产技术推广网络体系。此外,经过七、八年的小龙虾养殖模式的探索,已培育出6000余名民间小龙虾养殖能手。“潜江龙虾”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小龙虾集体品牌。2006年,潜江市集中资源和力量,整合全市10万亩虾稻连作基地,近8000户养殖户,以潜江市小龙虾养殖协会的名义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了“潜江龙虾”集体商标,制定了“潜江龙虾”商标管理办法,制作了“潜江龙虾”
17、商标图案,并积极向社会进行推介和宣传。2007年,“潜江龙虾”获全省水产业农民十大满意品牌。小龙虾加工业已形成了楚玉、良仁、星发、宝龙、鱼满仓等加工品牌,其中楚玉、良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同时,潜江市还形成了一批“小李子”、“何凤仙”油焖大虾等餐饮品牌,有效地提升了潜江小龙虾的形象,形成了品牌效应。综上所述,2008年,小龙虾在潜江市“虾稻连作”面积达到12.2万亩,产量2.12万吨,产值2.7亿元,推广至全省150万亩,总产量15.0656万吨,产值19.1874亿元。池塘养殖面积达到 1万亩,产量 2000吨,产值0.4亿元,推广至全省41万亩,总产量8万吨,产值16亿元。藕塘养殖面积达
18、到0.5万亩,产量300吨,产值0.06亿元,推广至全省10万亩,总产量6000万吨,产值1.2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2008年,全市加工小龙虾5.83万吨,加工虾仁7280吨,整只虾2100吨,出口虾产品9100吨,出口创汇5236万美元,占全省58.18%。全省出口创汇约1亿美元。潜江市居全省出口创汇第一位,湖北省居全国出口创汇第一位。二、克氏原螯虾产业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1. 产业布局与功能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及全省小龙虾产业发展布局分为小龙虾良种选育、优质苗种繁育、优质商品虾标准化健康养殖、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产品精深加工等五大区域。(1)小龙虾良种选育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设立在浩
19、口镇,面积5000亩。湖北省每个省管市各设立一个,面积分别为5000亩。从不同水系、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条件进行良种亲虾的筛选。各负责提供全省各市小龙虾苗种繁育所需1375万组以上良种亲本。(2)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设立在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省每个省管市各设立一个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基地,每个基地工厂化繁育面积25000m2,池塘繁育面积5000亩,负责提供全省各市及养殖所需25.5亿尾以上优质大规格苗种。(3)优质小龙虾商品虾标准化健康养殖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设立在积玉口镇、龙湾镇、后湖镇、浩口镇、张金镇、渔洋镇等6个乡镇,湖北省每个省管市各设立618个乡镇,主要水产市“稻虾
20、连作”面积各18万亩,池塘面积各10万亩,藕塘面积各2万亩,“稻虾连作”亩产达到150kg, 池塘主养亩产达到300kg,池塘混养亩产达到50kg,藕塘亩产达到80kg。示范推广全省“稻虾连作”面积200万亩,池塘面积100万亩,藕塘面积20万亩,负责向潜江市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及全省小龙虾加工厂家提供加工原料。(4)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设立在湖北省克氏原螯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每个省管市设立在本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测技术和方法。(5)产品精深加工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设立在浩口莱克园、熊口华山园、后湖宝龙园等三个密集型小龙虾
21、等水产品加工企业群内,湖北省每个省管市设立在市中心交通方便交易处,进行新产品开发和虾头、虾壳等废弃物的再加工利用,如虾蛋白、虾青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等。负责产品的出口和内销。2.产业发展重点小龙虾产业发展重点为良种选育、优质苗种繁育与产品精深加工。(1)小龙虾良种选育目前有些地方的小龙虾苗种已经退化,经检测,其生长速度下降60%左右,因此,小龙虾良种选育是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关键。该项目实施从不同水系、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条件进行良种亲虾的筛选。(2)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目前,小龙虾苗种99%来自野生资源,在人工养殖中野生苗种病害多,死亡率高、生长速度慢,因此,优质苗种是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瓶颈。潜
22、江市的“稻虾连作”面积18万亩、池塘面积10万亩、藕塘面积2万亩、全省“稻虾连作”面积200万亩,池塘面积100万亩,藕塘面积20万亩将全部投放本项目良种亲虾繁育的优质苗种。(3)小龙虾精深加工目前,小龙虾加工食用产品主要为虾仁、虾球、整只大虾等,其附加值较低,且利用率为20-30%,急需开发新产品和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即虾蛋白、虾青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等新产品,其附加值高达千亿元以上。三、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或瓶颈问题该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或瓶颈问题是优质苗种繁育和产品精深加工。1. 优质苗种繁育在目前的生产实际中,小龙虾苗种99%来自野生资源,在人工养殖中野生苗种病害多,死亡率高、生长速度
23、慢。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进行小龙虾的良种亲本选育和优质苗种繁育。由此可见,优质苗种繁育是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关键节点或瓶颈问题。2. 产品精深加工目前,湖北省及全国小龙虾加工食用产品主要为虾仁、虾球、整只大虾等,其附加值较低,且利用率仅为20-30%,急需开发新产品和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即虾蛋白、虾青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等新产品,其附加值可高达千亿元以上。由此可见,产品的新产品开发尤其是精深加工是该产业发展的最终关键节点或瓶颈问题。四、科技特派员创业情况(科技特派员人数、科技特派员参与环节、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类型、带动农民增收情况等)1. 科技特派员人数参与本项目的科技特派员
24、总人数为124人。其中省派23人,市科技局和水产局及企业选派101人。主要科技特派员简况如下:育种与养殖科技特派员:龚世园,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水产教学、科研工作33年,技术专长为名特水产养殖及其生物学等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科学。1984年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其中主持20项,参加9项,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渔业单位和渔民的好评。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9项。1993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主持“克氏原螯虾生物学及其养殖技术研究”于2007年12月通过湖北省专家鉴定。2007年和2009年申报克
25、氏原螯虾养殖与繁殖发明专利2项。发表克氏原螯虾相关论文12篇。已参与创办企业5个。加工科技特派员:熊善柏,男,1963年9月生,理学硕士,任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水产品加工岗位科学家、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中国营养学会湖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标准化协会理事,并聘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评
26、审专家、武汉市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食品(水产品)加工与食品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课题共49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19项,企业委托项目22项。取得省级鉴定成果9项,通过科技部、农业部和省科技厅验收4项,申请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其中获专利授权7件(水产品加工与保鲜专利5件),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165篇,其中被SCI、EI、CA和ISTP收录27篇,4篇论文在全国性学术交流会上宣读并获优秀论文奖,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和教材4部。“十五”以来,共主持和参加水产品加工与保鲜领域的科研课题2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1项,企业委
27、托4项。在淡水鱼肌肉特性、内源酶特性及其对鱼糜制品品质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水产品品质和菌相的动态变化、蛋白质的酶解及水解产物功能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开发出水产品的冰温气调保鲜新技术、鱼体低温微粒化技术、鱼糜的酶法交联技术、腌腊制品的低盐低温腌制和低温干燥技术、蛋白质的分步酶解技术等,4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和验收,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已独立或协助开发出新型鱼糜制品、低盐度腌腊制品、特色酱味鱼制品、鱼米复合制品、速冻小包装分割制品、速冻小包装调理制品、蛋白质酶解产品等8类20多个品种。已参与创办企业8个。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科技特派员:顾泽茂,男,博士,副教授。主持国家、省部
28、级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6篇。已参与创办企业3个。2.科技特派员参与环节以龚世园为首的育种与养殖科技特派员主要参与本项目的小龙虾良种选育、优质苗种繁育、优质商品虾标准化健康养殖、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等4个环节以及技术培训。以熊善柏为首的加工科技特派员主要参与本项目的小龙虾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技术培训。以顾泽茂为首的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科技特派员主要参与本项目的小龙虾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及技术培训。华中农业大学其他科技特派员均参与到主要科技特派员的各个环节中去,并参与技术培训。全省各市科技局和水产局及企业科技
29、特派员主要参与实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协助开展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首席特派员负责全省的每个环节的总指导和总协调。全省特派员负责每个省管市的每个产业环节,层层负责,处处把关。每个特派员负责1694个农户的苗种、养殖、病害和销售等每一个产业环节。五、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人才引进和培养)、主营产品竞争力情况(“三品”认证,注册商标情况等)1. 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人才引进和培养)(1)科技创新小龙虾在我国已形成一个独立自然种群,广泛分布于湖北、江苏、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全国各地。其加工的食用产品(主要为虾仁、虾球、整只
30、大虾等)又返回到原产地美国并出口到欧洲、日本和韩国。因此,克氏原螯虾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2008年我国出口克氏原螯虾加工产品约2.6万吨,创汇约2亿多美元;其中湖北省出口克氏原螯虾加工产品1.2万吨,创汇9000多万美元,约占50%。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吃“油焖大虾”和“手抓大虾”的热潮。价格由初期的每公斤1元上升到目前最高每公斤48元,一般为每公斤2030元。因此,全国水产养殖单位、养殖公司、水产加工公司、养殖专业户、农民、渔民养殖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其加工产品和鲜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由此可见,发展小龙虾产业是一个全国性的大产业。湖北省创业链项目“克氏原螯虾良种标准
31、化健康养殖与精深加工推广与示范”实施后,将形成如下科技创新成果。1)创建一个国家级小龙虾良种种质资源人工生态库采用传统选育和现代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选育相结合,选择和保存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小龙虾亲本群体,建立一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人工生态库,保证小龙虾产业化持续稳定发展。地点选择在潜江市浩口镇以及省直管市各1个,面积均为5000亩。向全省提供优质小龙虾苗种繁育所需1375万组以上的良种亲本。并制定小龙虾亲本标准和亲本培育技术规范。2)在湖北省省级“虾稻连作”标准化基础上升级到国家级“虾稻连作”标准化在项目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积玉口镇三角垸和省直管市建立一个2000亩的国家级“虾稻连作”高标准化健康养殖核心
32、示范区,通过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当地及全省300万亩小龙虾“虾稻连作”高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核心示范区要求规范、整齐、连片、交通方便,即要求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园林化”,辐射区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水畅流、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虾稻连作”农田标准化格局。在湖北省省级“虾稻连作”标准化基础上升级到国家级“虾稻连作”标准化。3)将湖北省克氏原螯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升至国家级克氏原螯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该中心内,进一步完善水泥池和池塘苗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以及试验研发平台,将湖北省克氏原螯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升至国家级克氏原螯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创建一个国家级
33、小龙虾良种池塘主养、混养和藕塘套养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在主体实施单位潜江市建立小龙虾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主养和混养)技术操作规程、藕塘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推广池塘面积200万亩,藕塘面积20万亩5)创建小龙虾良种亲本和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体系,让农民自己也会繁育优质苗种。在农民的池塘中用网箱、插网繁育苗种,创建小龙虾良种亲本和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体系,让农民自己也会繁育优质苗种。6)创建自己的精深加工品牌,虾蛋白、虾青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等不断开发新品种,利用废弃物创建自己的精深加工品牌,虾蛋白、虾青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等,提高附加值。(2)科技成果转化该产业将转化华中农业
34、大学等单位的7项科技成果和专利。即克氏原螯虾生物学及其养殖技术、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连作技术、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克氏原螯虾综合利用加工技术、克氏原螯虾生产控制与保鲜技术、甲壳素深加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加工技术等6项成果技术和克氏原螯虾与名特水产同池养殖专利技术。(3)推广与示范实施该产业的每一种技术、每一个环节均向全省水产养殖单位、养殖公司、加工公司、养殖专业户、农民、渔民进行培训、推广与示范。培训地点设立在莱克公司的湖北省小龙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各省管市的水产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小龙虾良种选育示范设立在浩口镇潜江市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及省管市各一个,面积各5000亩。优质小龙虾苗种繁育示范
35、设立在莱克湖北省小龙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省管市各一个,工厂化繁育面积各25000m2,池塘繁育面积各5000亩。优质小龙虾商品虾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设立在潜江市积玉口镇、龙湾镇、后湖镇、浩口镇、张金镇、渔洋镇等6个乡镇及省管市各一个,“稻虾连作”面积各18万亩,池塘面积各10万亩,藕塘各2万亩。示范推广全省“稻虾连作”面积200万亩,池塘面积100万亩,藕塘面积20万亩。病害与产品品质控制示范设立在莱克湖北省小龙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省管市各一个,产品精深加工示范设立在潜江市浩口莱克园、熊口华山园、后湖宝龙园等3个加工园区省管市各一个。总之,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全
36、省水产养殖单位、养殖公司、加工公司、养殖专业户、农民、渔民进行实质性地推广与示范。(4)人才引进和培养在该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拟引进本科生或研究生各200人。在该产业的每一种技术和每一个环节聘请科技特派员培养500-2000名扎根的土专家。2. 主营产品竞争力情况(“三品”认证,注册商标情况等)全省以“潜江龙虾”、“五七油焖大虾”等为代表的小龙虾品牌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小龙虾集体品牌。2006年,潜江市集中资源和力量,整合全市10万亩虾稻轮作基地,近8000户养殖户,以潜江市龙虾养殖协会的名义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了“潜江龙虾”集体商标,制定了“潜江龙虾”商标管理办法,制作了“潜江龙虾”商标图案,并积极
37、向社会进行推介和宣传。2007年,“潜江龙虾”获全省水产业农民十大满意品牌。全省水产品加工业已形成了楚玉、良仁、星发、宝龙、鱼满仓、外婆家等加工品牌,其中楚玉、良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同时,全省还形成了一批“小李子”、“何凤仙”油焖大虾等餐饮品牌,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栏目专题报道了潜江“小李子”油焖大虾致富的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全省小龙虾的形象,发挥了小龙虾产业带动示范作用,形成了品牌效应。六、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产业技术联合体组成情况1.组织管理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明确项目的主管单位为省科技厅和各市科技局,项目省管各市实施单位成立由当地人民政府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科技局、水产
38、局、和参与企业等单位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成立由科技特派员参加的专家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项目组织部门将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项目总体要求密切协调有关的各个部门、科技特派员和相关企业,整合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进行联合实施,有效落实配套设施和装备,结合创业链项目重要发展技术需求,确定项目实施区域和产业化方案。按照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国家创业链项目制度等有关要求,切实落实科技特派员在产业发展中各个环节的创新、成果与专利转化和科技示范的主导作用,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和目标,组织各个环节负责人任务书的签订工作,做到分工科学、明确,责任具体、到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2.
39、运行机制(1)项目运行机制机制创新是加强本项目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动力和保障。为了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协会和政府的桥梁作用,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一是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由科技特派员真真参与到项目主体单位中去,技术占公司股本的25%。二是建立小龙虾创新基金,项目主体单位按照每年收入4%提取小龙虾创新基金,专项用于科技特派员科研经费。三是建立与农民养殖户合作的长效机制,为农民养殖户无偿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政府按每亩给予养殖补助,项目主体单位按保护价收购产品,让农民养殖零风险。四是实行项目公示制度。建立项目专
40、用网站,发布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同时,每月将项目信息通报给各利益相关主体单位。(2)产品运行机制小龙虾产品不仅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调节人们的饮食节构,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小龙虾产品只有被市场所接受,才能发挥其价值。完善的产品运行机制是小龙虾产品实现其价值的保障。一是让农民养殖户自己能进行苗种繁育,从源头上保证小龙虾资源。随着小龙虾产业的快速发展,小龙虾资源匮乏是制约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项目的实施,就是要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优势,攻克小龙虾繁育的关键技术,手把手地叫会农民养殖户自已建立小龙虾繁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小龙虾是我省出口创汇
41、的主打品种,必须严格按照美国和欧盟等进口国的质量管理标准组织产品生产,严格控制各种微生物指标,同时,搞好小龙虾疾病预防控制,保证产品质量。三是建立小龙虾销售网络,不断开发新产品。政府部门鼓励企业到美国、欧盟等参加产品展销会,落实“中小开”市场开拓支持资金。企业在国外建立自已的销售公司,巩固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四是购买出口信用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为了开拓国外市场,规避出口收汇风险,鼓励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费国家将给予一定的补助。3.产业技术联合体组成情况产业技术联合体主要由潜江市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42、和华中农业大学等5个单位组成。潜江市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成立于2003年7月,注册资本1500万元,是一家集淡水水产品养殖、加工、科研、贸易和检测为一体的外向型民营企业。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公司于2007年被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湖北省克氏原螯虾工程技术中心。公司厂区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拥有按照欧盟标准设计的小龙虾和鱼类无菌加工车间各一座,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冷藏库五座,总库容量2500吨,采用各种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工艺精细,布局合理,拥有工人1500人,年设计加工能力30000吨以上。
43、公司产品主要有冻煮小龙虾、美国斑点叉尾鮰鱼和罗非鱼系列产品以及河虾、贝类。公司先后顺利通过HACCP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全球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BRC认证,通过对欧盟和美国卫生注册,产品销往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东欧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公司秉承“人本、高效、团结、创新”的企业精神,在董事长郑玉林的带领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食品安全为重点,不断开拓,永不满足,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成立之初,全年仅自营出口创汇58万美元,2004年自营出口创汇421万美元,2005年自营出口创汇721万美元(出口量占全省38.3%),实现销售收入10032万元,实现利润 875万元;2
44、006年自营出口创汇1741万美元(出口量占全省31.3%),实现销售收入16833万元,实现利润1285万元;2007年自营出口创汇2333万美元(出口量占全省40.6%),实现利润1345万元。2008年自营出口创汇3071万美元,出口量占全省总量的48.8%,是成立时出口额的53倍,2007年成为中国水产品加工贸易25强企业之一,位列第13位,2008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外贸百强企业”称号,位列第38位,是全省唯一一家淡水水产品入围的企业,公司自营出口创汇额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公司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取得了可观的的社会效益.多年来,公司以自办的四大养殖基地(潜江渔洋镇
45、大苏湖、潜江浩口镇水产养殖场、天门沉湖、仙桃三伏潭镇养殖基地)为依托,带动5000多农户参与水产养殖,使农户平均每亩水面增收1500元以上;此外,公司年吸纳近2000名农民工就业,带动包装、物流、食品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公司取得的成绩得到省市领导和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数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农经产业标杆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双十强”(出口十强和综合十强)龙头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水产加工与贸易二十五强企业、湖北省出口百强企业(名列第38位);公司楚玉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和湖北出口名牌产品,并先后多次
46、在中国武汉农博会上被评为金奖产品、特色农产品和畅销农产品。此外公司两项技术被评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项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和湖北省副省长汤涛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公司视察,对公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及带动系列农业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学校
47、具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评审权。现有教职工2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多人,教授235人,副教授397人,博士生导师240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现任主席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1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4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16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54人。国家、省部优秀创新团队10个。学校设有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园艺林学学院、水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15个学院(部)。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8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5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