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选.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433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238 大小:1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选.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3.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现文 中的童真童趣,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掌握作者观察和 描写的方法,以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 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

2、岁了,题目的 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百 草园,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二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2.走进作者:鲁迅(1881-19 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3.文体资料: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由此可知,“味”是从“诗书”中来的。“诗书”是儒家经典的代称。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 类:第一类为“经”,所谓“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第二类为“史”,即史记左传

3、国语战国策等;第三类为“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菜哮()桑摹()汕野()蟠峥()斑箪()缠缉()臃肿()期里()攫成()收鲸()脑箧()举赏()更食()罕至()竹颂()他谷()渊博()鼎洲()便傥()书塾()宿苗()蝉螂()典)()篓()锡箔()和蔼()厥()淋漓()叵()确凿()2.解释词语:确凿:轻捷:人迹罕至:觅食:渊博:宿儒:鼎沸:高枕而卧:二、合作探究: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的百草园;“的

4、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 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3.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4.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 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5.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过渡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8.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9.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

5、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 际的私塾教育。B.用百草园的自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 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总结反思】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和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重点难点】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

6、想感情。【知识链接】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 会稽人。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 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年7月30 日80高龄去世,整整教了 60年学。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 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 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以免外国人骗钱。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 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

7、 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先生的家属保持联系。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感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 育制度,决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导学过程】一、课内语段阅读: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写视觉的:写听觉的:写味觉的: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5.文中对拔

8、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 响两方面加以回答。)6.“汕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 法再续写两个句子。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8.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二、深入探究下列问题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 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2.如果你认为二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 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实践拓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给美丽做道加法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

9、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也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在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 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跑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 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典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 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臭美!拌啥酷呀!”“上课怎么能照镜子?”“活该受批评。”“看老师怎么办?”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

10、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 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跑。男老师跑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 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酸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蛋真是漂亮。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呀,”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

11、一个 同学借着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 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 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 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 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1.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面词语:小憩:酷:2.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中的“美丽”一词含义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12、3.文中加点的“灵感”一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写文章要前后照应,按要求作答。找出与题目中“美丽”一词相照应的句子。找出首尾相照应的句子。5.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概括分析文中男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7.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给美丽做道加法。8.这是一则充满智慧之美,人性之美的课堂小插曲,在你的课堂生活中,一定也有不 少让你记忆犹新的小插曲吧!也请你描绘出其中最精彩的一则吧!二、相互合作,查阅有关书籍,理解“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总结反思】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

13、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3.弄清记叙文的要素及线索【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2.弄清记叙文的要素及线索【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林海音(19 18 2 0 0 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主 要作品有:散文集窗,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等。2.城南旧事写的是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 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

14、不明。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 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 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 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衣 jin(i()zha()懒

15、duo()栏恐j似2.填空。(1)本文选自小说又指dan()子II()歌叮 zhu()徘 hua花pu(,作者(2)“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玉zGn()花 pu()公英,台湾作家。含义丰富,既指_的意思。文中关于“迟到”的回忆属于记叙中的,还包含有)(记叙顺序)。3.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总结反思】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感悟影响我成长的父爱2.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得与失3.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感悟影响我成长的父

16、爱2.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得与失【导学过程】一、小组合作,探究以下内容1.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 影响?2.毕业典礼后“我”回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呢?3.“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我为什么要赶着回家“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文中类似这样的伏笔还有哪些5.听了老高的话,知道爸爸去世的消息,我为什么“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 安静”?6.文章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用得好不好,为什么?二、精读精炼:阅读“有一天,下大雨是她教我跳舞的。”完成以下习题1.请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

17、经过:结果:2.写人的方法很多,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本文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爸爸?从这 个故事中可以看到爸爸身上的什么特点?3.你觉得文段中哪个字词句段写的好?请用“我觉得因为”的句式,把你的 阅读感受表达出来。4.你认为爸爸的教育方法对不对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总结反思】三丑小鸭(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安徒生的生平,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写照。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叙述主要情节3.揣摩语言,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了解童话的特点。【重点难点】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叙述

18、主要情节3.揣摩语言,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了解童话的特点。【知识链接】1.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 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父为鞋匠,母帮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岁即 出外谋生。当过商店学徒、剧院杂役。182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说、游 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装夜莺卖 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层生活 经历,作品多能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人民的 贫困与智慧。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

19、简洁而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 显,对咱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 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手 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形成超越时空制约、亦 虚亦实、亦幻犹真的境界。此外,童话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 实中

20、的人事关系。【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记住以下生字词辿()笑吐罩()鸡簟等()()灯芍()草 笆()链母()出渭()泽地嫉妒()()木屐()飕般()多()漫2.本文作者安徒生是(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童话作品丑小鸭是他的自 我写照,除此之外,我还读过他还写的 和 等童话故事。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复述课文。4.说说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5.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6.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 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思考讨论:1.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

21、的语句并分析 关键句子:2.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 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3.你学了这篇文章一定有话说吧,请试图谈一谈。对小鸭子说对鸭妈妈说对猎狗和小鸟说对同学说对老师说-三、合作探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文字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 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 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 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

22、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3.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总结反思】三丑小鸭(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 己的理想。2.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迁移拓展。【重点难点】学生理解丑小鸭形

23、象的现实意义,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 己的理想。【导学过程】一、研读课文,思考问题:阅读“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就算是 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段中写丑小鸭”认出这些美丽的动物”时一,为什么“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 过”?2.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美丽的天鹅?3.画出选文第二段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4.选文最后画横线的句子充满哲理,请说说你的理解。5.丑小鸭的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课外拓展】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难忘的八个字加拿大玛丽安伯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

24、来就 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 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 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肯定:除了 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 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 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

25、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 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 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 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没有一双 新鞋”等等。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

26、。然后,稍稍把 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 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心、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意。(1)厌学()(2)哪形()(3)温馨()2.我为什么觉得除了家里人之外,没有人会爱我,甚至没有人会喜欢我?3.为什么说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伦纳德老师?4.“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我原来对人生有什么看法?5.孩子们都喜欢、敬慕伦纳德教师的原因是: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耳语测验”的形式。【总结反思】四诗两

27、首(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3.背诵诗歌。【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 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 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 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

28、明、洁静,像春天一样 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2.关于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 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 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 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朗读诗歌,划分朗读节拍。二、结合体验,研讨问题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2.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3.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

29、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 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山讨论,各持己见。5.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_【迁移拓展】三、阅读诗歌,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最近,妈妈总爱捉住我,逼我背一支古怪的儿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听到了一声声的夸奖,妈妈就奖我美味的糖果。好像这是我写的诗篇,其实,我压根儿没见过白鹅.听说这是一位古代的神童,七岁时写下的“大作”。可我却背得结

30、结巴巴,气得妈妈说我“笨脑壳”。我只好背得滚瓜烂熟,妈妈显得特别快活。从此,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都要牵出这只倒霉的“鹅我家小小的阳台上,连只小鸟儿都不曾飞落。更别说从那“曲项”里,向天唱出美妙的歌?!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1.诗的第二节中所说的“古代神童”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2.诗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表达。3.写出能表现全诗主题的句子。4.这首叙事诗中,妈妈的行动描写细致传神,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联系有关诗句作具体分析。【总结反思】四诗两首(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未选择的路)【学习目标】1.

31、通过品味诗歌,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二2.对于象征的理解。【知识链接】关于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 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二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字音:岁()涉()足伫()立 攀萋()幽寒()笑()2.理解诗意(1)请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3)全诗共5小节,

3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4)诗中笫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5)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6)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二、按要求默写。1.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 实、拥抱苦难的诗句。2.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的无怨无悔的诗句。【迁移拓展】三、课外阅读:阅读现代诗希望井,回答问题。(6分)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1.这首诗中“黯然低头

33、”属于人物描写的 描写和,形象逼真地体现了我_的心理状态。(3分)2.“掉落深井”、“闪烁的星光”除了在诗中看作是真实的情况外,还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2分)3.诗的结尾两句饱含怎样的人生哲理?(1分)【总结反思】五伤仲永(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知识链接】1.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 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

34、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 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2.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 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字音音申()握()遢()()亲()演()称()争()售()邛()2.掌握词类活用:邑人奇之奇:稍稍簧容其父宾客:父利其然也利:3.识记重点词语世衰耕隶:并自为其名为:带俗宾客其父稍稍:坯遢于邑人环谒:泯然众人矣泯然:货于材人远矣贤:未学识书具尝:指物作诗立秋就:尊以钱币求之或:不能称前时之闻称:学之于天受:得为众人而已耶得:4.对文中的“之

35、”“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卒之为众人:于: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受于人者不至:苴.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

36、人?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总结反思】五伤仲永(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2.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导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自主完成以下练习:1.解释加点的字。(1)未学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旗()(3)不能视前时之闻()(4)稍稍事言其父()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

37、.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4.翻译下列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回I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6.填空伤仲永的作者是 代的王安石,是杰出的 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a,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_o(这一空用

38、自己的话作答)7.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迁移阅读诗词改字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日“不好”,改为“过复圈去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

39、”,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钱伸仲大夫如此。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摩改为“满”()凡如县()重定为“绿”()凡如是十部字()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吴中士人家藏其草。10.王荆公即 我国 朝人,著名的11.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四、合作探究赏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感悟本文笔墨凝练、言简意赅的效果。【总结反思】六黄河颂(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的相关资料。2.识记诗中生字、生词。3.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重点难点】通

40、过反复诵读,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 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 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 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2.作品介绍: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 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 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41、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3.背景知识: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 起了抗口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 斗争,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 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导学过程】一、过关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气魄()哂育()山斯()澎湃()劈开()狂潮()屏博()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澎湃 狂澜屏障 哺育九曲连环八自主学习(一)

42、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诵读。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诗歌的朗诵要点1.怎样力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2.再次自由朗诵,体会朗诵要点。入整体感知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容。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2.这首诗的一、三节很明显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o 第三节重点落在“”o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 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总领全文,应该是哪个字?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

43、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默读第:节,思考: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拓展延伸1.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 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2.再次朗读: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五、课后练习1.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并标明作者及出处。2.和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名言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故事。【总结反思】六黄河颂(两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

44、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 情。2.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学习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小组朗诵展示,推荐课堂朗诵展示。二、合作探究:在大量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并展示。1.诗人从那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2.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3.“啊!黄河!”在文中多次出现,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5.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三、精读精练:阅读全诗,回答完成下列各题。1诗人

45、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句,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精神?3.这首诗歌写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知道在历史上,在黄河畔有哪些民 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4.“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类文品读】黄河颂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 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度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则残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

46、,显示 出坚忍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 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 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育;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 公著货殖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 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徙 于其间。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 不

47、衰。奔腾的黄河,激励人民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虽说是 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海上三神山诚渺 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这种 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蹒,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采。长城并未使黄河流 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

48、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 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参于可汗道的建筑,丝绸之路的畅通,又 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 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浩瀚()繁简()期怀()泛滥()蹂甄()2.两篇黄河颂虽体裁不同,但都会激

49、起我们自豪之感,读罢全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你想对人们说 些什么?以唤起人们对黄河的保护?【总结反思】七 最后一课(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2.了解小说的常识。3.熟读课文并整体感知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学习重、难点】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点,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 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 12部长篇小说,

50、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 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二、背景介绍。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 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 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