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资料清晰概念必备

上传人: 文档编号:22432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0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资料清晰概念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资料清晰概念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资料清晰概念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安全系统工程基础概念安全系统工程基础概念 1、系统:系统:定义:定义: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属性:属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有序性 2、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定义:定义: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工程逻辑、工程分析、数理统计、运筹学 研究方法: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动力原理、激励原理。3、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定义:定义:采用系统工

2、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1)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2)安全系统工程追求的是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系统全过程的安全。(3)安全系统工程的重点是系统危险因素的识别、分析,系统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4)安全系统工程要达到的预期安全目标将是系统风险控制在人们能够容忍的限度以内,也就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地控制事故,使系统风险在安全指标以下。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三个系统密切联系。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

3、策与事故控制。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本质安全方法(目标与核心)、人机匹配法、安全经济方法、系统安全管理方法。优点:优点:(1)通过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所在及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2)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分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小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3)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4)可以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5)可以迅速提高劳动保护安全工作人员的水平。特点:特点:系统性、预测性、层序性、择优性、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 目的:目的:事先预测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便能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对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加以辨识,并且能够对危险性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4、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反正为不可靠度)。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可靠性工程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题。5、系统分析的基本内涵:从系统的总体出发,对需要改进的已有系统或准备创建的新系统,采用

5、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系统目标、功能、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收集、分析处理有关资料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备用方案和必要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试验,并把试验分析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并对系统的环境和发展做出预测,在若干选定的目标和总则下,为选择对系统整体效益最佳的安全决策提供理论和试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安全工程基本名词概念安全工程基本名词概念 安全:安全: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功能事前预防/非事后补偿。危险: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

6、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事故:事故: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或迫使之前存续的状态发生暂时或永久性改变的事件。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1:29:300。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 330 起意外事件,有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 件造成人员轻伤,1 件导致重伤或死亡。隐患: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源:危险

7、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危险源与隐患之间的关系:危险源与隐患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制定要及时加以整改,不然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危险源与事故之间的关系:危险源与事故之间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其

8、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的事故后果越严重。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 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安全工作重点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通过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的严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

9、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的目的。一般危险源辨识:一般危险源辨识:GB13861-2018 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4 个方面,人、物、环境、管理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行为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允许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为物的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20 类危险因素:类危险因素:GB6441-86 一打击(物体打击),四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其它伤害)还有 6 个最常见(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在加煤矿四危害(冒顶片帮、透水

10、、放炮、瓦斯爆炸),4 大爆炸最危险(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还有中毒和窒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事故:定义:定义: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性的行动暂时或者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分类:分类:1、按事故类型:生产事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工伤事故:工伤事故又称因公伤亡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

11、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2、伤害程度:死亡(立刻死亡、30 天内死亡,工作日损失 6000 以上)、重伤(工作日损失 105d-6000d)、轻伤(1d-105d)3、GB6441-86(20 类)4、事故等级:分级分级 死亡人数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经济损失 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30 死亡或死亡或=100 重伤重伤=1 亿亿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10-30&50-100 5000 万万-10000 万万 较大事故较大事故 3-10&10-50 1000 万万-5000 万万 一般事故一般事故 3&10 1000 万万 事故特征:事故特征: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

12、 2、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定义:定义: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类型:类型:因果连锁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系统理论、轨迹交叉理论、能量意 外释放论、能量转移理论。作用:作用:1、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 2、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则(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改善作业环境;加强安全管理;)3、因果连锁理论、因果连锁理论:连锁型、多因致果型、复合型。4、多米诺骨牌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定义:伤亡事故的发生

13、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流程:遗传及社会环境(M)人的缺点(P)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事故(D)伤害(A)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 1、人员伤亡是事故发生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 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5、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概括起来无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6、系统理论:、系

14、统理论: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瑟利模型: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 安德森模型: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 7、能量转移理论:、能量转移理论: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8、事故的预防原则:预防第一,防患未然;根除事故的原因;全面治理;技术 原则;组织管理原则、安全教育原则安全态度教育。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 每

15、一种方法分为三部分每一种方法分为三部分 1、定义、定义 2、步骤、步骤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4、作用(可选项)、作用(可选项)1、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定义:是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分类:从逻辑角度,分为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从数理角度可将其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2、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scl):):安全检查:安全检查:

16、定义:安全检查是运用常规、例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及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性质:普遍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 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定义:定义:根据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制度及其他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依据检查项目把找出的不安全因素以问题清单的形式编成表,以便于实施检查和安全管理,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2、事故案例和单位经验;2、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编制方法:编制方法:(1)确定检查对象与目的;(2)

17、剖切系统;(3)分析可能的危险 性;(4)编制安全检查表 特点:特点:1、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3、既能查处隐患,又能得出确切的结论;4、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5、简明易懂,容易掌握;6、不仅能作定性的评价,也可以给出半定量评价结果;7、不仅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也可以用于设计阶段的预先评价。3、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定义:定义: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记为 PHA),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

18、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一种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主要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阶段,在人们还没有掌握该系统详细资料的时候,用于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作用:作用:1、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可及早采取措施排除、降低或控制危害,避免由于考虑不周造成损失。2、对系统开发、初步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做的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应遵循的注意事项和指导方针。3、分析结果可为制定标准、规范和技术文献提供必要的资料。4、根据分析结果可编

19、制安全检查表以保证实施安全,并可作为安全教育的材料。步骤:步骤:1、准备阶段:对系统进行分析之前,要收集有关资料和其他类似系统以及使用类似设备、工艺物质的系统资料。对于所分析系统,要弄清其功能、构造,为实现其功能所采用的工艺过程,以及选用的设备、物质、材料等。2、审查阶段:通过对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审查,辨识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也包括审查设计规范和采取的消除、控制危险源的措施。根据审查结果,确定系统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可能产生的事故。根据事故原因的中套型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安全的:暂时不发生事故,可以忽略;临界的: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处于临

20、界状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危险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灾难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必须立即设法消除。安全的,暂时不发生事故,可以忽略;3、结果汇总阶段:根据检查表格汇总分析结果,典型的结果汇总表包括主要事故、产生原因、可能的后果、危险性级别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多看看,表头必须背,框架结构)(多看看,表头必须背,框架结构)4、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FMECA)定义:定义:故障类型影响分析(Failure Effects Analysis,FMEA)采用系统分割的

21、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分析的水平,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元件,然后逐个分析可能的故障和故障呈现的状态(即故障类型),进一步分析故障类型对该子系统以致导致整个系统产生的影响,最后采取措施解决。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故障:故障是指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状态。故障类型:故障类型是指系统中相同的组成部分和元素所发生故障的不同形式 危险度;危险度分析是对系统中组成部分和元素的不同故障类型 危险程度(危险度)的分析。FMEA故障分析,得到的是故障概率 FMECA故障分析与危险度分析,故障发生后会危险性分析 步骤:步骤:1、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对故障类型和

22、影响分析之前,必须掌握被分析对象系统的有关资料,以确定分析的详细程度。2、对系统元素的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元素包括的故障类型:意外运行;运行不准时;停止不及时;运行期间故障。3、故障类型的影响:故障类型影响的分析角度:元素故障对相邻元素的影响;元素故障类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元素故障类型对子系统及周围环境的影响。4、列出故障类型影响分析表:最后将分析结果汇总于表中,可以一目了然的显示所有分析内容。(多看看,清楚其框架结构)(多看看,清楚其框架结构)5、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定义:是从生产系统中的工艺状态触发,运用启发性引导词来研究状态参数的变动,从而进行危险辨识

23、,在此基础上分析危险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引导词:在危险源辨识中,为了启发弱认得思维,对设计意图定性或定量描述的简单词语。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对象和范围 2、建立研究小组。3、资料收集 4、制定计划 5、进行审查 6、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ETA)定义(原理):定义(原理):是一种归纳分析方法,是从给定的一个初始事件的事故原因开始,按时间进程采用追踪方法,对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事件)的状态逐项进行成功或失败二者择一的逻辑分析,研究初始条件的事故原因可能导致的事件序列结果,将会造成什么样的状态,从而定性与定量地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并由此获得正确的决策。(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以图形表示

24、的、其形状呈树枝状的动态分析过程。)作用:(1)通过事件树分析可以看出系统变化过程,查明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对导致事故发生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判别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及其危害性。(2)事件树分析时,在事件树上只有成功和失败或安全和危险两种状态,而不考虑某一局部或具体的故障情节,可以快速推断和找出系统的事故,并能指出避免发生事故的途径,用于改进系统的安全状况。(3)根据系统中各个要素(事件)的故障概率,可以概略地计算出不希望事件的发生概率。(4)找出最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事故树确定顶上事件提供依据(5)该法也可以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程序:程序:(1)确定和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后果的初始事件

25、,即把分析对象及其范围加以明确,找出初始条件,并进行分类,对那些可能导致相同事件树的初始条件可划分为一类。(2)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并进行功能分解,利于进一步展开分析(3)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及其成功和失败或安全和危险的两种状态,逐一列举由此引起的事件。(4)建造事件树。根据因果关系及状态,从初始事件开始,由左向右展开。(5)进行事件树简化。(6)进行定量计算。第一种题型:解答题(事件树的原理,流程)。第一种题型:解答题(事件树的原理,流程)。第二种题型:给一个案例,让画事件树。第二种题型:给一个案例,让画事件树。第三种提醒:给出事件树及成功与失败的概率,让求整个系统失败或成功的第三种提醒:给出事

26、件树及成功与失败的概率,让求整个系统失败或成功的概率。概率。7、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FTA)(1)定义(原理):定义(原理):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 FTA)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2)作用:作用:(1)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事故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推理方法。它可以围绕某个特定的事故作层层深入的分析,因而在清晰的事故树图形下,表达系统内

27、各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单元故障与系统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2)FTA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单元故障对系统的影响,还可以对导致系统事故的特殊原因如人为因素、环境影响进行分析。(3)进行 FTA 的过程,是一个对系统更深入认识的过程,它要求分析人员把握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各种潜在因素对事故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程度,因而许多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被发现和解决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4)利用事故树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复杂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改善和评价系统安全性提供了定量依据。(3)步骤: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熟悉系统、调查系统发生的事

28、故(2)事故树编制:确定事故树的顶事件、调查与顶事件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事故树的编制(3)事故树定性分析:事故树定性分析主要是按事故树结构,求取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以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根据定性分析的结果,确定预防事故的安全保障措施。(4)事故树定量分析:求顶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关键(临界)重要度。(5)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及时对事故树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提出改进建议。(4)定性分析:定性分析:(1)最小割集最小割集:定义:定义: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

29、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作用:作用:(1)表示系统的危险性;(2)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3)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4)利用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方便地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2)最小径集:最小径集:定义:定义:在事故树中,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使顶事件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在同一事故树中,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径集称为最小径集。作用:作用:(1)表示系统的安全性;(3)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4)利用最小径集同样可

30、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3)结构重要度:结构重要度:定义:定义:一个基本事件对顶事件发生的影响大小称为该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X1,X3,X5 X2,X3,X5,X6 X3=1/2(1/3+1/4)(5)定量分析:定量分析: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三种方法):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三种方法):直接求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 概率重要度:概率重要度:表示第 x 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引起顶事件发生概率变化的程度。(作用:可确定降低哪个基本事件的概率能迅速有效地降低顶事件的发生概率。)注:若基本事件概率均为注:若基本事件概率均为 0.5,则结构重要度系数等于概率重要度

31、系数。,则结构重要度系数等于概率重要度系数。关键重要度(临界重要):关键重要度(临界重要):它表示第 x 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引起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作用:可确定降低哪个基本事件的概率能迅速有效地降低顶事件的发生概率。)8、事故树与事件树的异同:、事故树与事件树的异同:相同点:相同点:1、数理角度相同:都是识别系统危险性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数理角度相同:都是识别系统危险性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分析角度相同:事故树和事件树的单项事件均分为两种可能,即只分析角度相同:事故树和事件树的单项事件均分为两种可能,即只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状态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状态 3、基本前提相同:两种方法实施

32、前都需要尽可能的收集系统资料,分基本前提相同:两种方法实施前都需要尽可能的收集系统资料,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性,最后提出危险的控制措施。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性,最后提出危险的控制措施。4、最终目的相同: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要分析提最终目的相同: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要分析提出改进系统的安全措出改进系统的安全措施,最终降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使系统更安全、更可靠运转。施,最终降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使系统更安全、更可靠运转。不同点:不同点:1、定义不同(各自的定义)、定义不同(各自的定义)2、逻辑不同:、逻辑不同:事故树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事件树采用事故树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事件树采用的

33、是分析归纳的方法的是分析归纳的方法 3、方向不同:事故树的目的是找出事故的发生根源,事件树的目的是方向不同:事故树的目的是找出事故的发生根源,事件树的目的是找出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结果找出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结果 4、切入点不同:事故树的切入点是事故,事件树的切入点是事件切入点不同:事故树的切入点是事故,事件树的切入点是事件 5、领域不同、程度不同、领域不同、程度不同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评价 1、安全评价定义:、安全评价定义: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34、、有害因素进,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安全评价的流程:、安全评价的流程: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

35、,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3、定性、定量评价:把危险的项目通过定量化处理,确定发生定性、定量评价:把危险的项目通过定量化处理,确定发生的概率和危险的程度。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的概率和危险的程度。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

36、评价。4、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5、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综合评价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综合评价。6、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评价报

37、告。3、安全标准:、安全标准: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之为安全标准。称之为安全标准。4、安全评价的原理:、安全评价的原理:1、相关性原理:、相关性原理:2、类推原理、类推原理:3、惯性原理:、惯性原理:4、量变到质变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5、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SCL、PHA、FMEA 定量评价方法:道化学法、蒙德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道化学法、蒙德法、概率

38、风险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FTA、ETA 分类: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分类: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状评价。6、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定义:定义:概率风险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系统最基本的单元元件的性能概率风险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系统最基本的单元元件的性能及其致灾结构关系,推算整个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通过对灾害后果及其致灾结构关系,推算整个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通过对灾害后果的估计,来综合反映系统的危险程度,并同既定的目标值相比较,判的估计,来综合反映系统的危险程度,并同既定的目标值相比较,判定是否达到预期的安全要

39、求。定是否达到预期的安全要求。优缺点:优缺点:1、理论基础完善,易于移植和新兴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实现对非确、理论基础完善,易于移植和新兴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实现对非确 定性系统安全状态定量评价的方法;定性系统安全状态定量评价的方法;2、以结构逻辑分析为手段,最能反映客观系统在变的结构化过程,以结构逻辑分析为手段,最能反映客观系统在变的结构化过程,结构清晰、简单,适应性强;结构清晰、简单,适应性强;3、对不确定因素较多且难以分解的系统,难以适用。、对不确定因素较多且难以分解的系统,难以适用。计算公式:计算公式:R=SP(风险率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乘以严重度风险率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乘以严重度)重点:重

40、点: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故障:故障:就是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就是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平均故障率:平均故障率:元件在单位时间(或周期)内发生故障的平均元件在单位时间(或周期)内发生故障的平均 平均故障间隔期:元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隔期内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 可靠度:可靠度:元件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元件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R(t)=e-t 故障概率(不可靠度):元件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没有元件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P(t)=1-R(t)浴盆曲线:浴盆曲线:三个阶

41、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损耗故障期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损耗故障期(幼年故障、近似稳定故障期、老年故障期)(幼年故障、近似稳定故障期、老年故障期)可靠度计算:可靠度计算:串联:串联:R=R1*R2*并联:并联:R=1-(1-R1)(1-R2)7、指数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分类:道化学、蒙德法。分类:道化学、蒙德法。优缺点:优缺点:1、优点:指数评价法使用方便,适用于像化工厂这样多种灾害并存、优点:指数评价法使用方便,适用于像化工厂这样多种灾害并存结构复杂且隐患概率及其后果模型难以确定的领域。结构复杂且隐患概率及其后果模型难以确定的领域。2、缺点:评价中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

42、能重视程度不够,特、缺点:评价中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评价时片面注意其中的某一方面,忽略了各因素之间的重评价时片面注意其中的某一方面,忽略了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差别;要性差别;评价之初就有风险意义的指标值,后期改进较为困难;评价之初就有风险意义的指标值,后期改进较为困难;各种危险性因素附加系统范围过宽,补偿项目过多,评价各种危险性因素附加系统范围过宽,补偿项目过多,评价结果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现象。结果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现象。8、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

43、评价方法:物质系数:物质系数是最基础的数值,也是表述由燃烧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物质系数:物质系数是最基础的数值,也是表述由燃烧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潜在能量释放的尺度(物质的可燃性和化学活性)。爆炸过程中潜在能量释放的尺度(物质的可燃性和化学活性)。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工艺控制(工艺控制(C1)*物质隔离(物质隔离(C2)*防火措施(防火措施(C3)流程:流程:1、选择工艺(评价单元)、选择工艺(评价单元)2、确定物质系数(、确定物质系数(MF)-物质的特性(一般查表得)物质的特性(一般查表得)3、计算一般单元危险系数(、计算一般单元危险系数(F1)4、计算特殊工艺危

44、险系数(、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5、确定单元危险系数(、确定单元危险系数(F3=F1*F2)6、计算火灾爆炸指数(、计算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7、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8、确定暴露面积(暴露半径、确定暴露面积(暴露半径 R=F&EI*0.84,S=)9、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得更换价值、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得更换价值 10、危、危害害系数的确定(系数的确定(F3 和和 MF 查图得出)查图得出)11、计算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计算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 MPPD=暴露区域更换价值暴露区域更换价值*危害系数)危害系数)12、确定实际最大

45、可能财产损失(实际、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 MPPD=基本基本 MPPD*C)13、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14、停产损失(、停产损失(BI)估算)估算 9、蒙德法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法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待定)(待定)10、蒙德法较道化学补充了哪、蒙德法较道化学补充了哪几点:几点:(1)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2)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3)增加了几个特殊工程类型的危险性;增加了几个特殊工程类型的危险性;(4)能对较广范围内的工程及储存设备进行研究。能对较广范围内的工程及储存设备进行研究。11、单元危

46、险性快速排序法原理:、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原理:该法是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简化方该法是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的简化方法,使用起来简捷方便。该法主要用于评价生产装置火灾、爆炸潜在危险性大小,法,使用起来简捷方便。该法主要用于评价生产装置火灾、爆炸潜在危险性大小,找出危险设备、危险部位。找出危险设备、危险部位。12、生产设备安全评价法原理:、生产设备安全评价法原理:13、安全管理评价原理:、安全管理评价原理:14、系统安全综合评价原理:、系统安全综合评价原理:15、层次分析法原理:、层次分析法原理:16、作业危害分析原理、作业危害分析原理: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安全决策与

47、事故控制 1、决策:、决策:定义:定义:决策是人们在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决策是人们在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决策过程:(决策过程:(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2)明确目标;()明确目标;(3)构造模型;()构造模型;(4)分析、综合、)分析、综合、评价;(评价;(5)实施。)实施。决策因素: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准则体系、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规则决策因素: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准则体系、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规则 2、安全决策:、

48、安全决策:原理:原理:是针对生产活动中需要解决的特定安全问题,是针对生产活动中需要解决的特定安全问题,根据根据评价标准、规范等评价标准、规范等要求,要求,运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安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安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流程:流程:(1)确定目标:安全决策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即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确定目标:安全决策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即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大安全观出发,安全决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保证人们的生产安全,生活安全大

49、安全观出发,安全决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保证人们的生产安全,生活安全和生存安全。和生存安全。(2)确定决策方案确定决策方案:在目标确定之后,决策人员应根据科学的决策理在目标确定之后,决策人员应根据科学的决策理论,对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预测分析、拟出几论,对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预测分析、拟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个可供选择的方案。(3)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决策者对每个备选决策方案可决策者对每个备选决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能产生的后果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安全问题,考虑其决策方案后果果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安全问题,考虑其决策方案后果。

50、(4)实施与反馈:)实施与反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机构、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机构、人员职责,并及时检查与反馈实施情况,使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趋于完善并达人员职责,并及时检查与反馈实施情况,使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趋于完善并达到预期效果。到预期效果。方法:方法:评分法、决策树法、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评分法、决策树法、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3、决策树法:、决策树法:原理:原理: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种演绎的、有序的概率图解法。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种演绎的、有序的概率图解法。应用:应用:4、模糊决策:、模糊决策:原理: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将模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