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常考点-(2).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3973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常考点-(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常考点-(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常考点-(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常考点-(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常考点-(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常考点1单选题1、下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C与生物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C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D该食物网不完整,还需添加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答案:C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A根据题图的食物网,C、E之间不仅有捕食关系,它们还都以B为食物获取

2、物质和能量,故也是竞争关系,A不符合题意。B题图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ABC;ABEC;ADBC;ADBEC,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故题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C,B不符合题意。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C符合题意。D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食物网中不含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小杰有一个能简单对话、完成部分指

3、令和会走动的智能机器人,但他却说机器人不是生物。下列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确的是()A能自主运动B不需要营养C按指令做事D会发出声音答案: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生长和繁殖、不需要营养物质等,所以不是生物。而运动、按指令做事、发出声音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能作为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3、2022年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

4、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顶部的如意、和平鸽、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小杰将熊猫、和平鸽、金鱼、蝴蝶、野兔归为一类;油菜、玫瑰花、小麦、银杏树归为一类。小杰分类的方法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生物的数量答案:A分析:生物的归类: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小杰将熊猫、和平鸽、金鱼、蝴蝶、野兔归为一类;油菜、玫瑰花、小麦、银杏树归为一类是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分成植物和动物两类,A正确。故选A。4、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A睡

5、莲和小麦B鲫鱼和海豚C狗和大雁D蘑菇和水草答案:B分析: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A睡莲生活在水中,小麦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B鲫鱼和海豚的生活环境相同,都生活在水中,B正确。C狗生活在陆地上,大雁可在空中飞行,C错误。D蘑菇活在陆地上,水草生活在水中,D错误。故选B。5、某生物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金鱼、水草、河蚌分为一类,将松树、蜜蜂、麻雀分为另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A形态结构B生理功能C生物用途D生活环境答案:D分析: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按照形

6、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由题中的叙述可知,金鱼、水草、河蚌都生活在水中,而松树、蜜蜂、麻雀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故选D。6、“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能反映出生物的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

7、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表现为生物能从小长大,并产生后代,A不符合题意。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表现为生物的生活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B符合题意。C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C不符合题意。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叶片被触碰后合拢、草履虫能趋利避害等,D不符合题意。故选B。7、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的是()A向日葵B扬子鳄C机器人D乳酸菌答案: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8、;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向日葵是植物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A正确。B扬子鳄是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B正确。C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C错误。D乳酸菌是细胞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D正确。故选C。8、花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小女孩,一个夏天的早晨,花花注意到池塘里的鱼儿都浮在水面急促的张合着小嘴,为此她设计了温度对鲫鱼呼吸频率影响的探究实验,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以如图曲线图,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鱼儿浮头是为了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B鲫鱼的需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鲫鱼在20时呼吸频率最高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解鱼的呼吸频率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答案:D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

9、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2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A在无光的条件下,水中的藻类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池塘中有较多的藻类,消耗了较多的氧气,造成水中缺氧,故鲫鱼的浮头是因水中缺少充足的氧气,而不是为了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A错误。B根据图中曲线可知:鲫鱼的呼吸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不能得出需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错误。C曲线图中,鲫鱼在30时呼吸频率比20时还要高,C错误。D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在一定温度

10、范围内鲫鱼的呼吸频率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D正确。故选D。9、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判断该病毒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A能使人患病B个体微小C能进行繁殖D能进行运动答案:C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遗传和变异。由分析可知,新型冠状病毒能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而能使人患病、个体微小、能运动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植物属于生物,但是不能运动。故选C。10、以下是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的四条食物链,正确的是()A阳光植物兔孤狸B草昆虫青蛙蛇

11、C剑水蚤蜻蜓幼虫鱼D黄雀螳螂蝉树答案:B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不正确。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C剑水蚤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不正确。D箭头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D不正确。故选B。11、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归纳法D实验法答案:B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探究

12、等。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所以,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B正确。C归纳法是指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也就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错误。故选B。12、植物种类和数量

13、最多的一个地区是()A内蒙古草原B热带雨林C北极冰原D沙漠地区答案:B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据此答题。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北极冰原温度寒冷,降水稀少,植物种类和数量非常稀少。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不适合生物生存,故沙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综合比较热带雨林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小提示:了解生

14、态系统的特点,注意比较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13、下列在环境与生物的关系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蚯蚓B春风C温度D土壤答案:A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所以蚯蚓属于生物因素,春风、温度和土壤属于非生物因素。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14、杜甫有诗云:“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未卜林塘幽”。浣花溪公园是成都有名的城市公园,某校同学对其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鱼和虾的

15、种间关系只有捕食关系B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没有影响C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白鹭D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D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根据食物链可知鱼和虾之间的中间关系有捕

16、食和竞争,A错误。B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植物虾白鹭,植物鱼白鹭,植物虾鱼白鹭,从中可知虾和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有影响,B错误。C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渐减少,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D。15、在校园进行植物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A不要随便攀爬植物B不要随便伤害校园中的各种生物C要如实地进行记录D以上都是答案:D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

17、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前需要明确调查目的,提前规划好观察路线。调查时不要随便攀爬植物、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调查后,要进行成果交流,并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故选D。多选题16、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下列各式子中哪个是正确的食物链

18、表示方式()A阳光草牛B水鼠蛇C草籽麻雀鹰D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答案:CD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组成未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B水属于非生物,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C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麻雀、鹰它们三者的捕食关系,C正确。D草是生产者,食草昆虫、食虫鸟是消费者,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D正确。故选C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

19、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1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答案:AC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符合题意;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

20、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动调节能力相对比较弱,C不符合题意;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地区,雨水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动植物种类要少,D不符合题意。小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1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B杂食性

21、鸟与昆虫之间存在竞争的关系C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细菌和真菌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主要因为其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答案:BC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A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食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A正确。B杂食性

22、的鸟吃昆虫,但是杂食性的鸟和昆虫又都吃绿色植物,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B错误。C该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细菌和真菌以及非生物部分,C错误。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主要因为其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D正确。故选BC。19、下列属于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的是()A草原中的土壤B草原中的昆虫C阳光D草原中的蛇答案:A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草原中的土壤、阳光都属于非生物因素,A、C符合题意;草原中的昆虫、草原中

23、的蛇都是生物,都属于生物因素,B、D不符合题意。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0、下列动物大量出现在非洲草原上的是()A袋鼠B长颈鹿C斑马D北极熊答案:BC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年降水量远不如热带雨林气候区,而且降水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里,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燥热,满目枯黄。这里没有茂盛的森林,在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追逐水源而进行迁徙。非洲、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是斑马、长颈鹿、角马等草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以这些动物为食的狮子、猎豹、鬣狗等也时时出没其间。北极熊位于与北极地区,袋鼠是澳

24、大利亚典型的动物。故选项BC符合题意。故选BC。小提示:通过积累,了解一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1、某同学总结了动植物的共同特征,其中正确的有()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都能自由运动C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都能繁殖后代答案:C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B错误。C动植物都有细胞结构,含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D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能生长

25、和繁殖,D正确。故选CD。2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花开花谢B铁生锈C北风吹,雁南飞D潮涨潮落答案:BD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花开花落,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不属于生命现象,故B符合题意;北雁南飞,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潮涨潮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B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3、关于生态系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26、是A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生物圈2号”试验,在目前条件可以模拟出与人类生活的地球类似的生活环境C每一个生态系统中,必须有人类存在D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答案:AD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解答即可。A、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

27、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B、“生物圈2号”试验,实验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与人类生活的地球类似的环境条件,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各种生物不一定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C错误;D、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D正确。故选A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内容

28、是中考的热点,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4、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捕食者,b是被捕食者B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不大C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Da、b的数量变化关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答案:AB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关系表现为捕食者数量随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被捕食者数量又会减少,二者表现为“你增我减”的

29、不同步关系A、曲线体现了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关系,并且a的数量多于b的数量,因此a是被捕食者,b捕食者,A错误;B、a是被捕食者,b捕食者,如果a灭绝,则b缺乏食物而可能饿死,因此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很大,B错误;C、曲线a和曲线b有重合的地方,表明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C正确;D、从曲线看,两种生物a、b的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小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图中表示的是森林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两条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25、下列对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土壤、空气是生物生存必须的条件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0、C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即生物圈D生物圈为海平面上下各1000米答案:BC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A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土壤只是陆生生物的立足点,A错误。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B正确。C生物圈

31、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为20千米左右、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的圈层,C正确。D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D错误。故选BC。填空题26、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_和_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_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答案:食物链#食物网食物网#食物链食物链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

32、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和环境之间循环往返,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就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这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这是生物富集现象。27、请将下列表示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内: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1)寒冷的南北两极生物种类极少,而温带、热带地区生物种类数量多_;(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_;(3)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_;答案

33、:(1)c(2)a(3)b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首先应该明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寒冷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温度很低不适于生物的生活、生长、繁殖,只有一些保温能力强,耐低温的种类如北极熊、企鹅等,生物种类较少。而温带、热带地区,气温较暖、年降雨量多水分充足,适于生物的生活、生长、繁殖,生物的种类较多。这些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2)“千里之堤,溃于蚁

34、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28、有些有毒物质因难以分解排出,故而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效应)。等级越高,有毒物质_。答案:越多有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等级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多。29、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5、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因此,实验完毕后要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_中。答案:环境分析: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鼠妇是动物界中平等的一员,因此,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去。30、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与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_,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答案: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