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238655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1单选题1、宋代话本济颠语录塑造了一个不守清规教律,自由自在,玩世不恭,不阿权贵,同情百姓,扶危济困的济颠和尚形象。这体现出A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风俗的变迁B儒家学者对佛教传播的回应C市民不满束缚、渴望自由的心态D对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的不满答案:C解析:材料“塑造了一个不守清规教律,自由自在,玩世不恭,不阿权贵,同情百姓,扶危济困的济颠和尚形象。”体现了市民追求自由自在、想要挣脱束缚、同情百姓的心态,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风俗的变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儒家学者,排除B项;集权统治是相对于分权,材料

2、无法体现分权,排除D项。故选C项。2、宋代文章议论之风盛行。散文家不仅在奏议论说类文体中触及时事,即便史论、游记类文章也充满了时代感,苏轼、范仲淹等是杰出代表。这是主要由于宋代A市民文学的兴起B安定的社会环境C崇文政治的推行D理学正统的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推崇文治,文人的待遇好、地位高,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因此当时文人可以通过文章议论时事,“即便史论、游记类文章也充满了时代感”,C项正确;宋代通俗化文学,如词和话本的兴盛,体现了市民文学的兴起,与主旨无关,排除A项;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是宋代文章议论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南宋时理学正统地位确立,与北宋时“苏轼、范仲淹等是杰

3、出代表”不符,且和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元朝时,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是A中央设宣政院B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C派遣驻藏大臣D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A项正确;行都指挥使司是明代地方军事机构,排除B项;清朝时期,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排除CD项。故选A项。小提示:4、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遵循山河形便的惯例:而自元代开始,

4、行政区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界限,人为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种变化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B巩固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开发边远地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的行政区划认为的打破自然地理界限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自成一体,从而削弱地方对抗中央的实力,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君主专制和开放边远地区,排除ABD项。故选C项。5、蒙古秘史是一部记录蒙古族历史的史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存本来源于西夏文出土文献B是忽必烈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编写C是畏兀体蒙古文史书的汉语译本D是金朝女真文对蒙古部落的历史记录答案:C解析:结

5、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C项正确,排除B项;蒙古秘史与西夏、金朝无关,排除AD项。故选C项。小提示:6、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宋代开始走向辉煌,以下关于两宋词坛著名词人及其著作的整理,对应正确的是作者诗词A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打破诗与词界限的词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北宋词坛的鲜亮旗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经历南渡悲苦的女词人诗画本一律,天工

6、与清新。AABBCCDD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两宋词坛著名词人及其著作”并结合所学可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他是北宋词坛的鲜亮旗帜,C项正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北宋苏轼的作品,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集大成者,排除A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元曲,不是宋词,排除B项;“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北宋苏轼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C项。7、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B传统

7、坊市制度走向瓦解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答案:A解析:相比于唐代城市的封闭,宋代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而且大部分城市呈现开放型格局,这主要是因为宋代戏曲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防止出现地方割据,A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在宋初并未出现,因此不构成原因,排除B、D项;宋代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和城市格局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8、从唐朝起,海上贸易逐渐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大宗买卖。中唐以后,外贸税收巨大,几与两税相当,在帝国的财政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由此可知A唐朝开始出现海上贸易的大宗买卖B中唐后海外贸易占据经济主体地位C南宋时期

8、海外贸易决定着经济发展D海外贸易推动商品经济观念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开始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唐后及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外贸易地位的重要促使唐宋商品经济观念的改变和发展,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大宗外海贸易是否开始于唐朝,题干无法判断,排除;B项错在“主导”,小农经济下,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并占据着国家经济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错在“决定”,虽然“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但也无法判断其决定经济的程度,排除。故选D项。9、阅读下面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说明宋朝时间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三年(997

9、年)2321123865:35天禧五年(1021年)2762293648:52熙宁十年(1077年)2162491131:69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的主要流通货币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非农税收占比逐渐超过农业税,说明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证明纸币在当时流通领域的地位,排除B项;C项与题无关,排除C项;农业税收的减少不一定是战争导致,排除C项。故选A项。10、朱熹编撰小学以切合蒙童年龄需要,要求儿童以“志于道”为己任,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

10、亲友之道。这表明程朱理学A已经成为官方哲学B融合佛教道教理论C开始关注百姓生活D适应世俗化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朱熹编撰的小学渗透了理学思想,切合了蒙童年龄需要,表明程朱理学适应世俗化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内容未体现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佛教道教理论,排除B项;材料表明程朱理学适应世俗化的需要,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表为宋代苏州、镇江户口数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研究宋代时间苏州镇江宋太祖建隆年间27889户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35196户26547户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66139户33000户宋神宗元丰初年173969户54798户宋徽宗

11、崇宁年间152821户63657户宋孝宗淳熙年间173000户63940户A地方治理的增强B国家财政的改革C江南经济的开发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根据材料中苏州和镇江的人口数据来看,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C项正确;材料与地方治理增强、国家财政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动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小提示:1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外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所示是哪一发明的外传线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答案:C解析:依据图示可知,该发明外传的时间是十二三世纪,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结合

12、所学可知,这是指南针外传示意图,C项正确;造纸术在8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排除A项;火药在12、13世纪由陆路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排除B项;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是在14、15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13、史学家马端临(年1323年)认为“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北宋财政主要来自于工商业税源的开拓,其途径是共利。这说明宋朝A通过法律规范了经济行为B重农抑商政策改变C当时农村劳动力日益缺乏D财政思想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马端临认为古代社会的经济立法,或者为了发展农业而抑商,或者为了分商利而抑商,但是宋代与民共利,因此其财政主要来自于工商业税源的开拓

13、,这说明宋代的财政思想发生了转变,D项正确;宋代财源来自于工商业不等于其立法规范了经济行为,排除A项;宋代实行的是相对宽松的抑商政策,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4、沈括曾这样评价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下列哪本木活字印刷的书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A唐代金刚经B元代旌德县志C宋代武经总要D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元代初期农学家王祯于大德二年(1298)创制木活字3万多个,并试印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成功,这是中国有记载的第1部木活字本方志。B项正确;唐宋时期没有木活字,排除A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4、15、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旧法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而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对王安石认识的差异,说明了历史人物的评价()A具有主观性B总是客观的C没有阶级性D不具时代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司马光作为政治上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的改革,而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宣扬王安石作为改革者的先驱,这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主观性,A项正确;对王安石变法应辩证客观分析,并非所有人的评价都是客观真实的,排除B项;司马光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有阶级性的,排除C项;梁启超生活在中华民族面临

15、深重危机的近代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他主张变法维新,宣扬王安石作为改革者的先驱,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时代性,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填空题16、_世纪中叶,_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答案:14农民起义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所以是14,是农民起义。17、背景(1)北宋_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宋仁宗时,_发起庆历新政宗旨:整顿官僚机构。结果:明显触犯了_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答案:政治范仲淹官僚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宋仁宗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其宗旨为整顿

16、官僚机构。但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因此,处为政治,处为范仲淹,处为官僚。18、蒙古(1)_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蒙古文。(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_汉语的最早尝试。答案:成吉思汗畏兀体八思巴拼音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拼音化汉语的最早尝试。因此,处为成吉思汗,处为畏兀体,处为八思巴,处为拼音化。19、辽_年,契丹族首领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

17、版图扩大,改国号为_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_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答案:916耶律阿保机辽南、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所以处应填“916”;处应填“耶律阿保机”;处应填“辽”。根据所学可知,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所以处应填“南、北面官”;处应填“北面官”;处应填“南面官”。20、元朝政权的建立: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_即位。_年,忽必烈定国号为_答案:忽必烈1271大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

18、元朝政权的建立过程中,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故忽必烈、1271、大元。21、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解(1)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_、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答案:买卖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22、_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_。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_史上具有特殊价值。答案:成吉

19、思汗畏兀体蒙古文蒙古秘史史学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成吉思汗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所以是成吉思汗,是畏兀体蒙古文,是蒙古秘史,是史学。23、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1)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_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_: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答案:铁木真回族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逐

20、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回族是由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形成。24、绘画成就以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和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答案:山水意境笔墨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所以是山水,是意境,是笔墨。25、_世纪中叶,_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答案:14农民起义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所以是14,是农民起义。材料分析

21、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材料二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摘自人教版教材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其中包括采纳了汉人历法,重新建立了汉人的科举考试制度,采用了汉人的朝廷礼仪制度,祭孔并建立了太庙。材料三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摘自人教版教材(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朝的管理制度,并分析其管理特点

22、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指出金朝实行了何种管理制度?据材料简要分析金朝统治有何突出特点?(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南、西北及东南边疆地区管辖的?(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辽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管理制度有何积极意义?答案:(1)制度:南北面官制。特点:蕃汉分治,因俗而治。(2)制度:猛安谋克制。特点:学习汉族文化。(3)管辖:对吐蕃地区,由宣政院进行管理;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进行管理;对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4)意义: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巩固其统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交融。解析:(1)制度:根据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

23、人”可知,南北面官制。特点:根据材料“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可知,蕃汉分治,因俗而治。(2)制度:根据材料“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可知,猛安谋克制。特点:根据材料“其中包括采纳了汉人历法,重新建立了汉人的科举考试制度,采用了汉人的朝廷礼仪制度,祭孔并建立了太庙。”可知,学习汉族文化。(3)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对吐蕃地区,由宣政院进元朝行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进行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4)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巩固其统

24、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学习汉文化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民族交融。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采纳王安石建议,开始实行“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县必须仔细调查当地荒田与水利状况,拟定详细兴修计划,州级官府要严格审核,提出意见并上报。任何民户均可向官府陈述水利兴修意见或主动承包水利兴修,按其功利大小获得酬奖甚至授官。居民须按户等出工出料,否则将受严惩。若财力不足,官府可贷以利息低、归还期长的青苗钱。此法实行后,国家垦田面积扩大、土质得到改善,也出现了新的水利著作和治水工具。熙丰时期,官府修浚河流的总数与年平均数皆为北宋历代最高。据漆侠王安石变法等(

25、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推行农田水利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农田水利法改革的意义。答案:(1)措施严密完善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若箐出“奖罚结合“利用商晶与货币关系可各给)关注民众利益结合地方实情,精心组织(重视实地调查明确地方官府职责)(2)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民生稳定,缓解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宋的国力推动了河道治理与水利技术的进步,泽被后世。解析:(1)根据材料“规定各县必须仔细调查当地荒田与水利状况,拟定详细兴修计划,州级官府要严格审核,提出意见并上报。”可知王安石变法措施严密完善;根据材料“按其功利大小获得酬

26、奖甚至授官。居民须按户等出工出料,否则将受严惩。”可知王安石实行奖罚结合的措施;根据材料“居民须按户等出工出料,否则将受严惩。若财力不足,官府可贷以利息低、归还期长的青苗钱。”可知王安石变法关注民众利益结合地方实情,精心组织。(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国家垦田面积扩大、土质得到改善,”可知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民生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根据材料“出现了新的水利著作和治水工具。”可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宋的国力推动了河道治理与水利技术的进步,泽被后世。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据统计,日本全国已有298

27、处出土了中国的铜钱。从唐到明共553000余枚,其中北宋的钱币占82.4%01899年在越南河内发现的况赛场宝藏两个陶罐中,北宋钱币就有20618余枚,占此次发现中国钱币的89%以上。宋钱在印度尼西亚亦有很多出土。另外.1959年以来,东非发现中国钱币中能鉴定出年代的约有91%是宋钱。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得以在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广泛流通,出现了“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的现象。而中国商人亦经常用铜钱换取外国商品。1315世纪的东南亚及以西各国多以金银为主币,然而却采用中国铜钱为辅币,其中不少国家和地区将中国铜钱作为财富贮藏。摘编自崔蕊满宋代钱币的国际化程度考材料二二战后,美国主导

28、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的货币币种,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特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摘编自罗伯特特里芬特里芬难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钱币国际化的原因并分析其

29、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答案:(1)原因: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奠定了货币流通的基础,宋朝经济发达,对外贸易繁荣,货币流通,市场广阔宋代统治者鼓励发展海外贸易宋朝货币币制先进,信誉良好,货币体系完善宋代货币具有货币流通与财富贮藏的双重价值。(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增加了中国国内社会财富,提高了宋朝货币的流动性承担了国际货币职能,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制度演进,促进了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传播了中华文明。(2)同:都是经济交流和发展的产物都有一个核心国家都有一种主导货币。异:北宋时期

30、是自发状态,二战后进入制度化北宋时期是区域化,二战后是全球化北宋时期是和平交流的结果,二战后是美国霸权的产物。解析:(1)原因:根据“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得以在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广泛流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可从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繁荣、货币信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奠定了货币流通的基础,宋朝经济发达,对外贸易繁荣,货币流通,市场广阔宋代统治者鼓励发展海外贸易宋朝货币币制先进,信誉良好,货币体系完善宋代货币具有货币流通与财富贮藏的双重价值。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宋代货币国际化有利于增加中国国内社会财富,提高了宋朝货币的流动性承担了国际货币职能,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

31、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制度演进,促进了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传播了中华文明。(2)根据“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可知相同之处是都是经济交流和发展的产物都有一个核心国家都有一种主导货币。综合材料内容可知相异之处是北宋时期是自发状态,二战后进入制度化;北宋时期是区域化,二战后是全球化;北宋时期是和平交流的结果,二战后是美国霸权的产物。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现象有时非常有趣,我们现在都说王安石变法,如果不提宋神宗的话,一般大家可能会把宋神宗给忽略掉。这其实

32、是因为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但王安石改革是经过宋神宗批准的,而中国政治文化中,皇帝是不可能犯错的,所以就需要将皇帝与王安石切割开,把责任都推给王安石。虽然王安石确实是这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但在君主集权体制下,毫无疑问宋神宗才是处于决定性地位的主导者。宋神宗的父亲宋英宗不是宋仁宗的亲儿子,所以神宗对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有一种焦虑感。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宋神宗有很大的抱负,想要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燕云,但在当时的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支持他。从南宋起,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基本上

33、都处于负面的状态。到了晚清,梁启超第一次用现代理念对王安石做了全面的研究,并对王安石变法给予积极的评价。改革开放以后,受民主思潮和民本思想的影响,发现王安石变法也损害了下层民众的利益,一些宋史学者提出了否定的、商榷性的意见。在80年代后的宋史学界,这种争论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摘编自虞云国、张钰翰去符号:还原真实的王安石(1)据材料,分析宋神宗“被忽略掉”及其主导变法的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并简要概括其理由。答案:(1)被忽略掉的原因:王安石是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南宋人将北宋灭亡的责任推给王安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规避皇帝错误的需要。主导变法的原因:宋神

34、宗想证明自身权力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抗士大夫权力;宋神宗有政治抱负,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疆土(2)从南宋时期起:基本上对王安石变法采取否定的态度或处于负面状态;原因是认为王安石变法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到了晚清时期: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给予积极的评价;原因是晚清时期中国内外交困,需要变法维新,以挽救危机。改革开放以后:宋史学界对王安石变法既有肯定意见也有否定的、商榷性的意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以及受民主思潮和民本思想的影响。解析:(1)被忽略掉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是变法的主要推动者;根据“这其实是因为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

35、态度”得出南宋人将北宋灭亡的责任推给王安石;根据“而中国政治文化中,皇帝是不可能犯错的”得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规避皇帝错误的需要。主导变法的原因:根据“所以神宗对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有一种焦虑感。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得出宋神宗想证明自身权力的合法性、正统性;根据“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抗士大夫权力;根据“宋神宗有很大的抱负,想要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燕云,但在当时的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支持他。”得出宋神宗有政治抱负,想通过变法富国强

36、兵,进而收复疆土(2)从南宋时期起:根据“这其实是因为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得出基本上对王安石变法采取否定的态度或处于负面状态;原因是认为王安石变法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到了晚清时期: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给予积极的评价;根据所学可得出原因是晚清时期中国内外交困,需要变法维新,以挽救危机。改革开放以后:结合改革开放的内容可得出宋史学界对王安石变法既有肯定意见也有否定的、商榷性的意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以及受民主思潮和民本思想的影响。小提示: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

37、理学家中与己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烈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纳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己呈巅峰状态。【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2)“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

38、朝,己呈巅峰状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答案:(1)努力: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普及化、通俗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2)表现: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析:(1)根据材料“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己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可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普及化、通俗化;根据材料“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烈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纳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可知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根据材料“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可知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2)根据所学可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