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笔记重点大全1单选题1、如表反映了一战后亚洲各地区的革命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地区内容东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东南亚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印尼共产党领导工农反对荷兰殖民统治A亚洲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建立D十月革命胜利的效应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故D项正确;亚洲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属于与亚洲各地区革命新气象的原因,而
2、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排除B项;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国际新秩序,排除C项。故选D项。2、苏联推行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苏联农村的主导地位,如表为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情况,材料反映了集体农庄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5年谷类2.01.61.00.80.7土豆1.20.40.30.50.3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B体
3、现按劳分配原则C完全不利于苏联社会发展D加重农民生活负担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农民从集体农庄社会生产所获得的实物收入骤减,实物工资水平的降低,实际上说明了农民生活负担进一步加大,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现代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的数额,不能反映出分配原则,排除B项;二战的爆发给苏联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集体农庄为支援前线和城市居民粮食供应做出贡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
4、现在()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D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的觉醒”中,印度、中国和伊朗等国的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新时代赋予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征,D项正确;资产阶级等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作用并不是“新”的主要表现,排除A项;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是“亚洲的觉醒”即民族解放运动表现出的部分而非核心目标,排除B项;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只是当时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具体表现,并非“亚洲的觉醒”中表现出的最主要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5、4、1920年,英国工党秘书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写到,“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的法令和要求。尽管有这些抱怨,他们的普遍态度是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赞同人人平等原则;经常谈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一种理想的人。”据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影响力扩大B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逐步瓦解C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农民的支持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日益深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政策给予了人民土地,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农民的支持,有利于巩固新政苏维埃政权,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开始于1921年3月,排除A项;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材料与资产阶级无关,且1917十月革命已经推翻
6、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日益深入,排除BD项。故选C项。小提示:5、某次会议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这次会议的内容属于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雅尔塔体系C马关条约D九国公约答案:B解析:根据“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可得出这次会议是开罗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强调日本所窃取的
7、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而这次会议是属于雅尔塔体系的会议之一,B项正确;A项是一战后的,与材料中的二战无关,排除A项;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而不是归还,排除C项;九国公约是一战后的,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6、1921年3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法令规定:“在播种季节内出售粮食或马铃薯,并且由于出售而未能完全播种本人土地的农民,将由播种面积委员会严肃其责任。”由此可知,当时苏俄A严禁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农民耕地荒芜现象严重C粮食贸易尚未完全自由D极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为了保证及时足额地播种粮食,苏俄政府
8、限制在播种期间进行粮食贸易,这说明粮食贸易没有完全自由,C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不是禁止而是严格限制粮食贸易,排除A项;材料现象反映的是防止农民耕地荒芜,而不能说明耕地荒芜现象严重,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保证粮食播种面积,而不是扩大播种面积,排除D项。故选C项。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B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答案:D解析:据材
9、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直接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直接促进了革命”,未涉及殖民体系瓦解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思想意识领域的觉醒,而是强调“战争直接促进了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格局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8、如图邮票发行于1995年,意在纪念50年前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下列重要安排为该会议上做出的是加快战争进程处置法西斯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建立世界货币体系ABCD答案:A解析:根据材
10、料关键信息“1995年、50年前”及“图片中的人物”可以判断出该会议是雅尔塔会议,这是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对于处置法西斯势力及加快战争进程做出了安排,符合题意,A项正确;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与雅尔塔会议无关,错误,排除BD项;建立世界货币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会议有关,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小提示:9、一战后,对欧洲大陆政治版图的重大变化产生极大影响的是A巴黎和约B五国海军协定C四国公约D九国公约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约中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对欧洲大陆政
11、治版图的重大变化产生极大影响,A项正确;五国海军协约是为了限制日本海军力量的发展,排除B项;四国条约的签署是为了拆散英日同盟,排除C项;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到了帝国主义支配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10、一战后,战胜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规定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虽然华盛顿会议的规定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但日本仍保留诸多特权。材料反映出A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B一战极大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C新秩序的建立保证了国际环境的和平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12、,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的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A项正确;虽然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力量,但“极大”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维持世界的和平,C项说法错误,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11、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于世。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体
13、现了大国强权政治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开罗会议是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且”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得到英美苏等国同意,说明开罗宣言的发表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A项正确;四国首脑共同同意,不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排除B项;开罗宣言抨击了日本侵略暴行,不能说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排除C项;此时中国备受日本侵略,尚不能实现民族独立,排除D项。故选A项。12、观察下面漫画万国之父斯大林(1941),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是A退出一战是当务之急B法西斯绑架民众参战C社会主义被广泛接受D苏联模式下个人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漫画名称为万国之父斯大林,漫画创作时间为19
14、41年。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苏联已形成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D项正确;俄国于1917年退出一战,排除A项;“法西斯绑架民众参战”与斯大林无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被广泛接受”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导致了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是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萌发的根源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
15、入开展,D项正确;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不符,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一战还没有动摇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4、从1939年秋天开始,苏联媒体上的德国形象从“苏联人民的敌人”“世界和平的破坏者”,变为了苏联的“友好经济伙伴”,媒体对德国的宣传态度转变为中立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了当时A布列斯特和约使苏德关系有所缓和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始实现和平共处C拉巴洛条约推动了苏德的经贸往来D苏联为谋求自身安全调整了对德国关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
16、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该条约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的必然结果,条约的签署为苏联争取了更多时间备战,但也使波兰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因此这一时期苏联媒体上德国的形象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该条约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A项;当时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并未实现和平共处,是欧洲战争阴云下的特殊产物,排除B项;拉巴洛条约签订于1922年,与材料时间明显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5、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其中,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A争夺欧洲势力范围B争夺乌克兰C争夺巴尔干半岛D争夺北非殖民地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17、列强矛盾尖锐,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巴尔干半岛,C项正确;A项是英国和德国矛盾的体现,排除;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巴尔干半岛,而非乌克兰,排除B项;D项是英国和意大利矛盾的体现,排除。故选C项。填空题16、导火线:_答案:萨拉热窝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17、一战的影响(1)它削弱了_和_力量,动摇了_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2)_的参战和俄国_的胜利,开始改变以_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_的运动日益高涨。答案: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欧洲民族觉醒美国十月革命欧洲和平结合所学知识
18、可知,一战的影响:(1)它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18、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背景:(1)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已经有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2)一战客观上将_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3)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答案: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1)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已经有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2)据所学可知,一战
19、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思想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3)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1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_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_被_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答案:萨拉热窝萨拉热窝塞尔维亚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
20、局势迅速恶化。20、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_和_,动摇了世界_体系,成为影响_的重要因素。答案: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殖民体系国际秩序根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21、西线战场(决定性战场)(1)交战双方:英法军队与德军。(2)主要战役_战役:_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_”破产。_战役和_战役:1916年相继发生,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_海战:1916年
21、,英德在日德兰海域交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答案:马恩河1914速决战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结合所学可知,马恩河战役是在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速决战”破产,处填写马恩河;处填写1914;处填写速决战;结合所学可知,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在1916年相继发生,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日德兰海战发生在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交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处填写凡尔登;处填写索姆河;处填写日德兰。22、列宁主义的形成背景(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_发展(2)政治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_日益尖锐。(3)组织基础:1
22、898年,俄国_成立(4)思想基础:1900年,列宁创办_,宣传马克思主义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_的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_的诞生。内容(1)_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_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评价(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23、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答案: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社会民主工党火星报布尔什维克党列宁主义帝国主义暴力推翻结合所学可知,列宁主义形成的经济基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形成的政治基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形成的组织基础是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形成的思想基础是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应填资本主义经济,应填社会矛盾,应填社会民主工党,应填火星报。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是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
24、的诞生。因此应填布尔什维克党,应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的内容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因此应填帝国主义,应填暴力推翻。2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_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答案:法西斯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因此空白处应填法西斯。24、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_”。答案:同盟国协约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5、,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25、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概况地区运动特点结果东亚中国_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第一次_合作,进行北伐。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收回_的英租界东南亚印尼反对_殖民统治的斗争第一阶段由_领导,武装起义;第二阶段由_等人成立的民族主义政党_领导,采取不合作政策武装起义遭镇压,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_反抗_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_、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反对_占领的斗争南亚印度“_”运动_和国大党领导非暴力抵抗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
26、导人遭逮捕,运动陷入低谷答案:反帝反封建国共汉口、九江荷兰印尼共产党苏加诺印尼民族党越南法国伊拉克英法非暴力不合作甘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具体表现:在东亚: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
27、争。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遭到国内白卫军和国外武装的干涉,经过苏俄军民的艰苦努力,终于稳定了国内局势。但苏联在国际舞台上却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困境。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国家,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帷幕的组成部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世界经济迅速陷入萧条和崩溃,使得国际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受到了严重挑战。这种紧张局势危及到了苏
28、联的外交。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人迅速调整外交政策,制定新的外交路线。1933年11月,美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比利时等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法国外长巴尔都的外交方针内容之一就是争取苏联进入国联,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巴尔都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联接纳苏联并推举他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联。摘纺自孙秀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对外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积极作用、答案:(1)因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苏联采取积极的
29、外交政策:美苏建交的推动:苏联对国联态度的转变;法国外长巴尔都的外交努力。(2)作用:使苏联摆脱了外交孤立;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为苏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世界经济迅速陷入萧条和崩溃”可归纳出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根据材料“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人迅速调整外交政策,制定新的外交路线”可归纳出苏联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1933年11月,美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可归纳出美苏建交的推动;根据材料“在得到苏联同意后,巴尔都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联接纳苏联并推举他担任理事会常任
30、理事国”可归纳出苏联对国联态度的转变及法国外长巴尔都的外交努力。(2)作用:结合上述分析的因素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使苏联摆脱了外交孤立、提升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为苏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及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等角度进行分析。小提示: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939年10月德军侵占波兰后,希特勒就密令制订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军事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初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主攻方向也在右翼。德方有人认为旧调重弹,易被对方料及,达不到进攻的突然性,难以取胜。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把“黄色方案”中的主攻方向改为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
31、击的助攻,而把真正的主攻方向放在中段的阿登山区。这里林密路窄、地形复杂,缺乏铁路和公路网,又与宽阔的马斯河相接,被公认是机械化大部队难以通过的天险。然而,难以通过不等于不能通过,何况这里正是法军设防的薄弱环节。如能隐蔽地集中兵力,并掌握制空权,就可出其不意,抢先通过险区,强渡马斯河,突入法国平原地区,拦腰切断联军南北两个重兵集团之间的联系,直趋英吉利海峡,兜底包抄,截断联军退路,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个抓住对方设防漏洞、出奇制胜的新方案被希特勒采纳,并以倡议人的姓氏定名为“曼斯坦因计划”(或称修正的“黄色方案”)。按照这个计划,希特勒于1940年5月10日凌晨打破了“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开始全面进
32、攻。德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击溃英法联军,并迫使比、荷、卢、法等国签订“城下之盟”。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概括“曼斯坦因计划”对“黄色方案”的修改,并分析改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军此次计划的影响。答案:(1)修改:改变了主攻方向,“黄色方案”的主攻方向是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击,“曼斯坦因计划”的主攻方向是中段的阿登山区。原因:“黄色方案”易被英法料到,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突然进攻效果阿登山区地形复杂,易于隐藏兵力,利于大举进攻英法,冲破联军联系阿登山区是法军设防漏洞。(2)影响:法国马其诺防线被突破,法国战败德国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陆加速了二战的扩大。解析
33、:(1)修改:根据“主攻方向改为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击的助攻,而把真正的主攻方向放在中段的阿登山区”可知改变了主攻方向,“黄色方案”的主攻方向是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击,“曼斯坦因计划”的主攻方向是中段的阿登山区。原因根据“德方有人认为旧调重弹,易被对方料及,达不到进攻的突然性,难以取胜”可知“黄色方案”易被英法料到,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突然进攻效果;根据“这里林密路窄、地形复杂,缺乏铁路和公路网,又与宽阔的马斯河相接,被公认是机械化大部队难以通过的天险”可知阿登山区地形复杂,易于隐藏兵力,利于大举进攻英法,冲破联军联系;阿登山区是法军设防漏洞。(2)影响根据“德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击溃英法联军,并迫使比
34、、荷、卢、法等国签订城下之盟”可知主要是法国马其诺防线被突破,法国战败,德国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陆,加速了二战的扩大。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选自美国作家亨利莫利斯的殖民史中的殖民地面积表。(单位:万平方千米)国别面积年份英国法国德国1860年250201880年770701899年930370100材料二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面积排位比较表。(见下表)国别位次类别英德美法工业产品数圣所占位次3214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材料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单位:年)(见如图)材料四1915年5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见如图)请回答(1)
35、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和横向看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联系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意大利的立场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答案:(1)问题:从纵向看,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西方列强的殖民政策加强,侵占的殖民地越来越多;从横向看,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最大,而德国占领的殖民地相对较少。(2)联系: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加深,从而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3)立场:意大利的由同盟国成员转而加入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问题:帝国主义一切外交以其国家利益为转移。解析:(1)问题: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
36、看和横向看说明的问题,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即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进行解答。从纵向看,英、法、德等西方列强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殖民政策加强,侵占的殖民地越来越多;从横向看,英国是“发展较早、实力较强的主角”,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拥有“世界工厂”的称号,所以其殖民地面积最大,奠定了其“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强国的位置,而后起之秀的德国占领的殖民地相对较少。(2)联系:从材料二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占有比较表可以看出,德国工业产量排位较高,而殖民地占有排位较低。材料三的信息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联系所学可知,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
37、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击败主要对手,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寻求结盟,最终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3)立场:比较材料三、材料四可以看出,意大利的立场由同盟国转而加入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问题:联系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反映的根本问题是帝国主义一切外交以其国家利益为转移。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日本军国主义虽日暮途穷,但仍负隅顽抗,美国原子弹虽然试爆成功,但实战效果尚难预卜,美苏英之间新的纠纷不断出现之际,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了会晤。会议着重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对德国和波兰问题,在雅尔塔会议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会议还讨论了对日
38、作战问题,苏联重申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7月26日以美中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这次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但随着战争接近尾声,美英和苏联的分歧和争执也日趋激化。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茨坦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茨坦会议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背景:二战后期,德国已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日本还在负隅顽抗;中国和亚洲人民仍在英勇抗战;反法西斯国家要协调对日作战行动等。(2)影响:对战后重大问题达成共识,明确了战后世界的安排;使战时同盟维持,加速反法西斯战争
39、彻底胜利的进程;会议使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开始恶化,尤其是美苏的矛盾。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日本军国主义虽日暮途穷,但仍负隅顽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二战后期,德国已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日本还在负隅顽抗;根据材料“美国原子弹虽然试爆成功,但实战效果尚难预卜”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和亚洲人民仍在英勇抗战;根据材料“美苏英之间新的纠纷不断出现之际,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了会晤”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国家协调对日作战行动。(2)影响:根据材料“这次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对战后重大问题达成共识,明确了战后世界的安排
40、;使战时同盟维持,加速反法西斯战争彻底胜利的进程;根据材料“但随着战争接近尾声,美英和苏联的分歧和争执也日趋激化”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会议使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开始恶化,尤其是美苏的矛盾。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委任统治是指在那些所谓还没有能力建立独立国家的地方,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其实行治理。根据国联盟约,委任统治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德国原先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近东的部分领土。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四)以前属于土耳其帝国之各民族,其发展已达可以暂被承认为独立国之程度,唯仍须则受任统治国予以行政之指导及帮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该受任统治国之选择,应先由各
41、该民族之志愿决定之。(五)其他民族,尤其是中非洲之民族,依其发展之程度,受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之责,唯其条件应为:保其信教之自由,而以维持公共安全及善良风俗所能准许之限制为衡警察或国防所需外,不得以军事教育施诸土人,并保证联盟之其他会员国在交换.上、商业上之机会均等。(六)此外土地,如非洲西南部及南太平洋数岛,最易受治于委任统治国法律之下,作为其领土之一部分;但为土人利益计,受任统治国应遵行以上所载之保障。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胜国在委任统治,上的基本共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委任统治制度。答案:(1)共识:对战败国的殖民
42、地或属地实行委任统治,受任国的管理接受国联监督根据委任统治地的社会发展程度实行区别管理土人利益得到一定保护,民族自决原则等。(2)评价: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制度具有历史进步性,通过国际化方式处理殖民地问题,缓解列强纷争,有利于国际安全与和平其实质是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相互妥协的产物,列强之间的固有矛盾并未消除,委任统治也仍然带有殖民统治的烙印。解析:(1)共识:根据“在那些所谓还没有能力建立独立国家的地方,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其实行治理”得出对战败国的殖民地或属地实行委任统治,受任国的管理接受国联监督;根据“其他民族,尤其是中非洲之民族,依其发展之程度,受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之责”得出根据委任统治地的社会发展程度实行区别管理,根据“但为土人利益计,受任统治国应遵行以上所载之保障”得出土人利益得到一定保护,根据“该受任统治国之选择,应先由各该民族之志愿决定之”得出实行民族自决原则等。(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制度具有历史进步性,通过国际化方式处理殖民地问题,缓解列强纷争,有利于国际安全与和平其实质是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相互妥协的产物,列强之间的固有矛盾并未消除,委任统治也仍然带有殖民统治的烙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