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重点知识归纳1单选题1、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熔化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3、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
2、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
3、是()A图甲:“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放热B图乙:“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C图丙:“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图丁:“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固吸热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7、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8、小铭发现,对着手吹气时会感觉凉爽,对着手哈气时,会感觉暖和。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着手吹气时,
4、加快了空气流速和汗液的升华B对着手吹气时,是放热过程,有致冷作用C对着手哈气时,使环境中的水蒸气在手中液化D对着手哈气时,物态变化与露的形成相同9、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10、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5 minB在第20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D在第1025 min该物质温度不变,没有吸收热量多
5、选题1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是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白气”是水蒸气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D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12、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是因为小华加热的水质量大B小明加热6min时水开始沸腾C小明判断水开始沸腾的依据水中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D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需
6、要吸热13、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B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C该物质熔化过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ab两段直线倾斜程度不同是由比热容的变化造成的14、如图为质量相等的M、N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是晶体,N是非晶体BN可能是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N物质在27min之间温度不变,不吸热D在第5min,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5、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B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30C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D第10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
7、存状态填空题16、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在测量物体温度的活动中,三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则乙测量的温度是_,丙测量的温度是_。17、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其中小水珠是水蒸气_形成的,冰花是水蒸气_形成的,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_(选填“室内”或“室外”)一侧。18、2022年2月4日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采用了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如图,地下制冷管道内的液态二氧化碳汽化 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地面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接着往地面上浇水,水就会 _ 成冰。(填写物态变化
8、名称)19、物理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a所示,一元硬币的直径是_cm;(2)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甲、乙所示,则晚上的气温是_。20、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要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_的。14(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_00E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
9、防止冷藏车内温度上升,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做成,故A错误;B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正确;C白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B。2、答案:A解析:A由图象知,在BC段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且正在熔化,所以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其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B由图可知,在第5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第10min时该物质刚完全熔化,第6min时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故B错误;C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C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而松香是非晶体,所以不可能是松香熔化
10、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C错误;D该物质是晶体,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C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C正确;D河
11、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A雨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B露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C正确;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C。6、答案:C解析: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
1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8、答案:D解析:AB对着手吹气,加快了手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手面上水蒸气的蒸发,而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手感觉到凉爽,故AB错误;CD对着手哈气,哈出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液化放出热量,于是手感到温暖,而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体形成的,所以与哈气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D。9、答案:D解析: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上产生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13、;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跑掉了,是蒸发现象,故B错误;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不见了,是小水滴变成了水蒸气,是蒸发现象,故C错误;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D解析:AC分析图像可知,图像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15 min,AC不符合题意; B在第20 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固液共存状态,B不符合题意;D在第1025 min,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
14、,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AD解析:A冬天的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故A正确;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为“白气”,“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故D正确。故选AD。12、答案:ACD解析:A水的质量越大,加热到沸腾所需的热量越多,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是因为加热的水质量大,故A正确;B由图象乙可知,小明加热3min时水开始沸腾,故B不正确;C水开始沸腾的依据是水中形成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大,故C正确;
15、D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此时水需要继续吸热,故D正确。故选ACD。13、答案:CD解析:A由图可知,该物质吸收热量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故A错误;B由图可知该物质从第2min时开始熔化,第5min熔化完成,所以熔化经历了3min,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ab两段直线倾斜程度不同说明固体和液体时吸收热量的本领不同,即比热容不同,故D正确。故选CD。14、答案:AC解析:A由图象知,M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N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由图象知,N熔化温度为0,即其熔点为0,冰在标准大气压
16、下,其熔点也为0,所以N可能是冰,它在第2min开始熔化,至第7min熔化完成,历时5min,第5min还是在熔化,所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熔化过程上,温度不变,但要持续吸热,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C。15、答案:AC解析:A分析图像可知,物质A的熔化图像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其所对应的温度为45,故物质A是晶体;物质B的温度始终上升,物质B是非晶体;A正确;B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45,B错误;C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C正确;D第10min时,物质A是固态,D错误。故选AC。16、答案: 热胀冷缩 1.6 0.6解析:1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是
17、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体温计有一个细小的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的上方,所以为零上,是1.6。3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2,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的下方,所以为零下,是0.6。17、答案: 液化 凝华 室内解析:1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3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这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非常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即窗玻璃的室内一侧凝华形成小冰晶。18、答案: 吸收 凝固解析:1根据题意,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可以使地面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
18、氏度,说明汽化具有降温的效果,所以汽化是吸收热量。2水是液态,冰是固态,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19、答案: 2.48 -4解析:(1)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2.00cm,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4.48cm,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L=4.48cm-2.00cm=2.48cm即硬币的直径为2.48cm;(2)2图b中甲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4,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因为晚上气温要低一些,所以乙温度计测量的是晚上的气温,为-4。20、答案: 液化 放出 运动解析:12火箭离开地面时,高温火焰喷到发射架下的大水池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而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遇到周围的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3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升空时,火箭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地面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