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斋志异绿衣女原文绿衣女,原文及【原文】 于璟,字小宋,益都人,读书醴泉寺。夜方披诵,忽一女子在窗外赞曰: 于相公勤读哉! 因念深何处得女子?方疑思间,女子已推扉笑入,曰: 勤读哉! 于惊起,视之,绿衣长裙,婉妙无比。于知非人,因诘里居。女曰: 君视妾当非能咋噬者,何劳穷问? 于心好之,遂与寝处。罗襦既解,腰细殆不盈掬。更筹方尽,翩然遂出。由此无夕不至。 一夕共酌,谈吐间妙解音律。于曰: 卿声娇细,倘度一曲,必能消魂。 女笑曰: 不敢度曲,恐销君魂耳。 于固请之。曰: 妾非吝惜,恐他人所闻。君必欲之,请便献丑,但只微声示意可耳 遂以莲钩轻点床足,歌云: 树上乌臼鸟,赚奴中夜散。不怨绣鞋湿,只
2、恐郎无伴。 声细如蝇,裁可辨认。而静听之,宛转滑烈,动耳摇心。 歌已,启门窥曰: 防窗外有人。 绕屋周视,乃入。生曰: 卿何疑惧之深?笑曰: 谚云: 偷生鬼子常畏人。 妾之谓矣。 既而就寝,惕然不喜,曰: 生平之分,殆止此乎? 于急问之,女曰: 妾心动,妾禄尽矣。 于慰之曰: 心动眼輶,盖是常也,何遽此云? 女稍释,复相绸缪。更漏既歇,披衣下榻。方将启关,徘徊复返,曰: 不知何故,只是心怯。乞送我出门。 于果起,送诸门外。女曰: 君佇望我,我逾垣去,君方归。 于曰: 诺。 视女转过房廊,寂不复见。方欲归寝,闻女号救甚急。于奔往,四顾无迹,声在檐间。举首细视,则一蛛大如弹,抟捉一物,哀鸣声嘶。于
3、破网挑下,去其缚缠,则一绿蜂,奄然将毙矣。捉归室中置案头,停苏移时,始能行步。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 谢 字。频展双翼,已乃穿窗而去。自此遂绝。【译文】 书生于,字叫小宋,是益都人,在醴泉寺里读书。一夜,于景正在诵读,忽听窗外一个女子称赞说: 于相公读书很勤快啊! 于景心想,这深山中哪来的女子?正在疑惑问,女子已推门进来了,说: 很用功啊! 于景惊讶地站了起来,见这女子穿着绿衣长裙,生得美妙无比。于景知道她不是人类,再三追问她的家住哪里。女子说: 你看我并不是能吃人的,何必寻根究底呢? 于景心中很喜欢她,便和她一块睡了。女子脱去衣服,腰细得不满一把。天快亮时,女子轻盈地走了。从
4、此,没有一天晚上不来。 一晚,两人一块饮酒。女子谈吐间很懂音律,于景便说: 你的声音娇柔细弱,如果能唱一曲,一定让人消魂。 女子笑着说: 不敢唱,怕消了你的魂。 于景执意请她唱,女子说: 我不是吝惜,是怕被别人听到。你一定要听,我只好献丑,但只能小声唱,你明白意思就行了。 接着用脚尖轻轻点着拍子,唱道: 树上乌臼鸟,嫌奴中夜散,不怨绣鞋湿,只恐郎无伴。 声细如蝇,刚刚能辨听清楚;而仔细一听。只觉宛转滑烈,动耳摇心。唱完,女子打开门看看外面,说: 提防窗外有人。 又出去绕屋子转了,一圈,才进屋来。于景说: 你怎么这样疑惧? 女子笑着回答说: 俗话说 偷生的小鬼常怕人 ,这就是说的我啊。 不一会儿
5、睡下后,女子忽又不高兴,说: 平生的缘份,难道到此为止了吗? 于景忙问缘故,女子说: 我的心跳动不安,只怕是祸将临头了。 于景安慰说: 心动眼跳,本是平常的事,何至于说这种话呢? 女子才稍高兴一点,二人重又亲热起来。 天快亮时,女子披衣下床。刚要开门,犹豫了一回又返回来,说: 不知什么缘故,我心里总是怕。请你送我出门。 于景便起床,把她送出门外。女子说: 你站在这里看着我,我跳过墙去,你再回去。 于景说: 好吧。 看着女子转过房廊,一下子便不见了。正想再回去睡觉,只听传来女子急切的呼救声。于景奔跑过去,四下里看并没人影,听声音像在房檐间。他抬头仔细一看,见一弹丸大的蜘蛛,正揉弄着一个东西,发出声嘶力竭的哀叫声。于景挑破蛛网,除去缠在那个东西身上的网丝,原来是只绿蜂,已经奄奄一息了。于景拿着绿蜂回到房中,放到案头上。过了会儿,绿蜂慢慢苏醒过来,开始爬动。它慢慢爬上砚台,用自己的身子沾了一身墨汁,出来趴在桌上,走着划了个 谢 字,便频频舒展双翅,然后穿过窗子飞走了。从此,女子没有再来。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