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价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1550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价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价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价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价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价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西环北延东侧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目 录前 言11. 评估目的和意义12. 评估工作程序2第一章 评估依据41.1 评估范围和内容41.2 评估依据4第二章 项目概况8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82.2项目基本情况82.3项目用能情况11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12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15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153.2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163.3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233.4 辅助及附属设施节能评估313.5 本章评估小节34第四章 节能措施评估354.1项目节能措施概述354.2节能措施管理384.3单项节

2、能工程434.4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434.5节能措施效果评估444.6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454.7本章评估小结46第五章 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475.1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475.2 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475.3 本章评估小结60第六章 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616.1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616.2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636.3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636.4能效水平评估636.5本章评估小结65第七章 评估结论66附图、附件:1、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能量平衡表及能源网络图2、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

3、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3、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4、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委托书5、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结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资质证书69市西环北延东侧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前 言节约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其不仅是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更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和保护环境,同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与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能耗处于并列地位,同属于民生能耗。而且,建筑能耗在各国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达到了30

4、%40%,我国亦然,建筑业不但是一个耗能大户,而且还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因此,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推广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发展住宅建设的一项长期国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利用并节约能源,推进节能降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省节约能源条例,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政发200638号)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等的要求,为进一步

5、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我公司受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1. 评估目的和意义节能评估是依据国家和当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对建设项目用能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措施,为项目核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估目的和意义如下:(1) 通过本次评估明确项目耗能情况,了解项目是否达到所处行业的相关能耗方面要求;通过对项目用能系统和用能单元的定性、定量分析,总结项目存在的节能方面的问题和下一步可以开发的节能潜力。(2) 评估该项目的用能合理性,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省有关规定,是否符合国

6、家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及行业节能标准,以及其能耗水平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3) 通过评估本项目是否在决策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本身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避免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促使产业结构升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通过对项目用能情况和用能单元的分析评价,结合国家、省及市节能政策的具体要求,以及项目所处行业的技术规范,最终从节能角度回答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提出合理有效的节能措施和建议。2. 评估工作程序(1)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签订节能评估合同;(2)选择评估人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熟悉相关专业技术、统计分析、企业管理

7、、节能知识的专家组成评估小组:(3)确定节能评估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评估范围和要求;(4)查找相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考察现场情况,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计算考核、综合评估;(5)划分评估单元,对项目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挖掘项目节能潜力,提高项目节能水平;(6)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初步结果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较,分析其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要求,并提出节能措施和建议;(7)做出评估结论;(8)编写节能评估报告;(9)节能报告的审核与签发。节能评估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设立节能评估程序前期准备得出节能评估结论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项目节能措施评估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

8、水平评估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收集、整理项目相关节能评估资料确定节能评估的目的、原则、范围和内容节能评估编写节能评估报告征求业主意见报告审核报告审定报告签发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第一章 评估依据1.1 评估范围和内容1、评估范围本项目为房地产建设项目,按照相关规定,报告就项目对能源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评估范围包括项目的建筑设计、配套工程设计、节能专项设计,以及项目运营期的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2、评估内容(1)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项目能源利用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以及应采取的节能措施和建

9、议;(3)项目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品种选择的合理性,项目能源供应保障情况;(4)项目能耗指标:项目综合能耗情况、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的计算,与国内或者同行业能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5)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指标,供、变电系统的能效指标和节能措施;(6)所采取节能措施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能源管理,能源消耗计量的配置情况;(7)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利用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的评估。1.2 评估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83年3月1日4、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5、国务院关于

10、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6号令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2010年9月17日7、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8、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9、关于印发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的通知(发改环资2008704号)10、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2005年第17号)11、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12、省节约能源条例(2011年修订)13、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建科200474号)14、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政办发201113号)1

11、5、关于抓紧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资环发20101387号16、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政发200628号)1.2.2合理用能方面标准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2、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17167-2006)3、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4、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5、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6、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2008)7、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8、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

12、/T15316-2009)9、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15320-2001)1.2.3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和技术导则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3、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4、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08D800-18)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

13、09)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15、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1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1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

14、调动力2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50067-97)22、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2.4项目基础资料1、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2、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等第二章 项目概况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名称: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单位名称: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项目地址: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街某侧,东邻居住用地,南邻西街,西、北邻规划路。2.2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建

15、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83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8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288000平方米,含:住宅182980平方米、幼儿园2100平方米、社区卫生用房200平方米、文化活动站300平方米、商业68090平方米、储蓄所150平方米、邮电所平方米、社区公共用房200平方米、物业管理350平方米、换热站400平方米、配电室350平方米、燃气调压站450平方米、水泵房500平方米、公厕100平方米、商业建筑31680平方米等配套建筑;地下70000平方米,为地下车库。绿化用地3184平方米、道路及场地硬化31010平方米。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用地规划的要求,容积率为3.44,绿化率为38%

16、。2、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土建工程、给排水消防工程、电气工程、空调通风工程、综合布线工程及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给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采暖管网、场地硬化、场地绿化、照明工程等室外工程。3、项目主要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占地面积m283800总建筑面积m2358000二地上建筑m22880001住宅m21829802配套公建m22.1幼儿园m221002.2社区卫生用房(站)m22002.3文化活动站(中心)m23002.4商业m2680902.5储蓄所m21502.6邮电所m21502.7社区公共用房m22002.8物业管理m23502.9换热站m24002.10

17、 配电室m23502.11燃气调压站m24502.12水泵房m25002.13公厕m21002.14商业建筑m231680三地下建筑m22.1地下车库m2700003容积率3.444建筑密度%25.00%5绿地率%38.00%6设计户数户22903.2人/户7能源消耗7.1电力万kwh1573.457.2采暖热力GJ79681.867.3天然气万m3276.477.4新鲜水万m45.58四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103468.594、建设方案小区内住宅布置保证了日照朝向,为小区留有足够的空间,每户都有最佳的景观视野。在竖向设计中,根据场地的地形条件,采用最节约的设计标准,以减少工程量,尽量做到挖填

18、平衡。雨水系统采用自流排水、路面排水与管线排水相结合的形式。室外各种工程管线设计结合小区周边管线实际,进行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合理安排,相对集中,一次建成,便于管理和维护。在户型平面设置上,以较大面积的起居室为中心组织家庭活动,且各户起居室有很好的视觉景观,客厅在户内位置适当,可以有效的减少通穿越,保证了居室使用功能的独立性。卧室设计落地窗,内加防护栏杆,客厅至阳台为落地玻璃窗,保证了居室良好的采光和开阔的景观视野。小区住宅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居住理念和行为特征,创造舒适、实用的优秀户型。整个小区建筑简洁、明快,建筑立面风格现代,色彩稳重、典雅。设计中注重门、窗、屋顶等细节的刻划和遮阳等功能的巧妙运

19、用,使生态建筑特殊的功能要求融入建筑形体本身的设计之中,如采用坡屋面起到隔热节能作用,利用单元之间凸出的装饰隔板,起到了良好的遮阳效果。(1)户型设计户型统一以二室一厅一厨一卫户型为主,适当建设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户型,共计2290户。(2)住宅室内设计室内分区:住宅室内分区明确,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动静分离、寝居分离、干湿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厅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住宅套内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在保证经济实用的原则上,力求套内做到全明设计。起居室与主卧室:强调大起居厅的活动空间和良好视野,主卧室与起居室均朝南,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

20、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适当加大主卧室的使用面积,增加居住舒适度。厨卫设计: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用品设备的布置,满足现代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整合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及通风的要求。隔离的厨房烹饪区把油烟彻底排除在外,同时创造餐厨合一的宽敞明亮的空间视觉效果。储藏:尽可能安排贮藏间,并在卧室内留有壁柜的空间。智能化:卧室、客厅等房间设置了有线电视插座;卧室、书房、客厅等房间设置信息插座;单元楼出入口设置访客对讲和门锁控制装置;厨房内安装燃气报警装置,并设置集中管道,每户一个水表、电表、燃气表、暖气表,并做到三表出

21、户。(3)建筑造型和材料在住宅建筑的造型中,对住宅入口、阳台等重点处理。建筑立面色彩以三段式处理,整体风格庄重、沉稳,墙面材料相对厚重。建筑屋顶采用坡屋顶和平屋顶两种形式。在坡屋顶的处理上,起坡部分避免单一线条的造型,将坡屋顶上屋脊部分处理为平屋面形式,不仅丰富建筑的天际轮廓线,而且可以放置好太阳能热水装置。本次设计中建筑材料的选用以经济美观为原则,其中:建筑底层近人尺度部分采用色彩较深的涂料,以增加其厚重感;建筑主体外墙采用凹凸复层花纹涂料。2.3项目用能情况本项目能源消费种类为:采暖热力、天然气和电力,耗能工质为新鲜水。1、采暖热力项目冬季采暖热源由市热力公司提供,经市政热力管网接入小区换

22、热站,本项目采暖面积约286200m2,年耗热量为79681.86GJ。2、天然气本项目天然气消耗主要为居民用气、商业建筑用气和社区物业管理中心用气。项目天然气由市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提供,经市政燃气管网接入小区调压站。项目年耗天然气276.47万m3/年。 3、电力项目用电主要为住宅用电,商铺、社区卫生所、社区物业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建用电和电梯、生活加压给水泵、采暖循环水泵、采暖补水泵、车库风机等公用设备用电。项目建成后年耗电量为1573.45万kWh。4、新鲜水项目用水主要为住户用水,商铺、社区卫生所、社区活动中心、社区物业管理中心、幼儿园等配套公建用水,换热站补水、道路洒水和绿化洒水

23、等用水以及未预见水耗。项目年耗水量为45.58万m3。项目能源消耗指标详见下表。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当量值)名称单位全年能耗折标煤(t)占总能(%)电力万kwh1573.451933.7738.47%采暖热力GJ79681.862718.75 54.08%天然气万m3276.47335.71 6.68%新鲜水万m45.5839.06 0.78%合计5027.30100.00%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2.4.1项目所在地能源生产供应条件1、电力条件市电网现有变电站187座,其中500kV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11座,总变电容量318万kVA。2010年供电量为120.85万kWh。

24、御东220KV变电站(一期)2009年建成投入运营,主变容量218万KVA,目前负荷5.7万KVA,预计2012年负荷量25万KVA;拥有6个220kV出线间隔,7个110kV出线间隔和1个35kV出线间隔。2、供水条件市平均水资源总量12.1813亿m,其中河川径流量8.3447亿m,地下水资源量7.4287亿m,二者重复量3.5921亿m。市本地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1823亿m,可利用率54.5%,本地加入境地表水可利用量为4.8844亿m,可利用率58.5%。市本地加入境地下水可开采量4.0782亿m,可利用率54.9%。本地加入境水资源可利用量8.1609亿m,可利用率67.0%。3、

25、供气条件项目气源为城市天然气,由金沙滩管线供气。目前天然气管网已铺设至项目所在区域。本项目将气源引入送至各用户。金沙滩管线于2005年4月开工,2005年10月投产运行,从陕京一线京朔管线接气,长55公里,供气范围可覆盖市区、怀仁、左云、右玉、阳高等县,设计输气能力1.5108m/a。陕京一线气源为长庆气田,西起陕西省靖边县,东至北京市石景山区,途经陕西、河北、北京三省一市的22个县、区,全长860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为30亿立方。4、热力供应条件本项目采暖采用市城市集中供热,热源为市一热电厂,该热电厂已于2010年改造扩建2300MW供热机组,主要为市城市供热服务,扩建后总供热能力690MW

26、,总供热面积可达960万,可满足项目采暖需要。目前城市供热管网已铺设至项目所在区域,一次热网至小区换热站,在换热站换热后通过二次热网把热水送给各建筑物,因此项目建成后可以利用市政集中供热,热力供应有保障。2.4.2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耗情况1、电力消耗情况2011年,市全社会用电量为120.85亿kWh。全行业用电112.32亿kWh;一产用电2.38亿kWh,二产用电97.50亿kWh,三产用电12.44亿kWh。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合计8.53亿kWh。2、水资源消耗情况市用水总量5.0645亿m,其中第一产业用水量3.0180亿m,第二产业用水量1.1147亿m,第三产业用水量0.1054亿m,

27、生态用水0.041亿m,居民生活用水0.7854亿m。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3.1.1项目选址节能评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街某侧,东邻居住用地,南邻西街,西邻规划路,北邻规划路。项目所在场区周边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景观优越,采暖热力、电、天然气、水等能源来源充足,就近接用即可满足项目需求,能源输送距离较短,损耗较小。综上所述,项目区域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优越,项目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供应充足,项目选址合理。3.1.2项目平面布置节能评估1、平面布置方案总平面布局主要考虑了该区的人流、车流、室内采光、消防、道路交通及景观绿化等。项目总用地面积838

2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8000平方米。本项目建设33层楼房6座,高99.5米;27层楼房1座,高81.5米;26层楼房4座,高78.8米;9层楼房4座,高27.6米;6层楼房24座,高20.9米。项目配电室、换热站、燃气调压站、水泵房均位于地上。配电室、水泵房位于#7楼的北侧,西邻#17楼,东邻#9楼;天然气调压站位于#7的南侧,西邻16#楼,南侧为3#楼,换热站位于21#楼的西侧。2、平面布置节能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和项目功能定位,本项目在充分尊重规划方案和周边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坚持合理、适度的平面布局原则。在建筑物的平面规模处理上,科学把握区域的平面和空间尺度,营造适宜的行为空

29、间;同时因地制宜,建筑物档次和空间布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满足未来该项目的住户的需求。(1)四大站位置项目配电室、换热站、燃气调压站、水泵房均位于地上。配电室、水泵房位于#7楼的北侧,西邻#17楼,东邻#9楼;天然气调压站位于#7的南侧,西邻16#楼,南侧为3#楼,换热站位于21#楼的西侧,项目四大站设置均靠近项目用能负荷中心,有效减少能源输送损耗。(2)自然采光与通风项目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充分考虑有利于冬季日照和避风、夏季和其他季节减少得热和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总图设计建筑群的规划布局有利于冬季日照、避风和夏季通风。项目住宅建筑间距满足日照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要求,高低错落,日照及采光时间充分,

30、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第5.0.2.1条规定。经实地考察,小区周围无高层建筑,不会影响小区的整体自然通风效应,自然通风条件良好。(3)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市是一个高温区。本项目建筑物在平面布置上合理布局,利于建筑物间气流流动,区内周边均为低层建筑,通风良好,不会出现局部高温区形成小范围内的热岛效应。项目建筑物外墙及屋面均采取保温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外散,有效降低近地面温度,减少热岛效应现象的发生。(4)项目场内绿化率为38%,满足省城市绿化条例中关于绿化率大于30%的要求

31、。综上所述,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紧凑,输送短捷流畅,满足绿化、节能等要求。3.2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3.2.1建设方案节能分析1、居住建筑节能分析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规定,依据不同的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范围,市属严寒(C)区。(1)建筑物朝向本项目住宅建筑物均为南北朝向,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关于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在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2)体形系数项目住宅楼体形系数对照表如下:项目体形系数一览表序号建筑名称高度(h)户型面积(m2)体形系数限制对标结果133层

32、99.55880.22314以上建筑层体形系数限值0.23符合226层806140.225符合327层816140.225符合49层27.67450.286层11层建筑层体形系数限值0.32符合56层20.98300.30符合由上表可知,项目建筑体形系数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中严寒地区层居住建筑物体形系数限制要求。(3)窗墙比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应符合如下要求: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限值朝向窗墙面积比北0.25东、西0.30南0.45(4)围护结构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项目建设地严寒(C)区,建筑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

33、该大于下表规定的限值。居住建筑严寒(C)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9)层建筑屋面0.4外墙0.6架空或外挑楼板0.5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6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1.5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1.5阳台门下部门芯板1.2外窗窗墙面积比0.22.50.2窗墙面积比0.32.20.3窗墙面积比0.42.00.4窗墙面积比0.51.81)屋面采用100mm厚的岩棉板进行外保温处理。2)墙体住宅外墙采用65mm厚的岩棉板进行外保温处理。3)楼梯楼梯间内隔墙采用20mm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保温处理,接触室外空气的户门采用250mm厚玻璃棉岩棉板进行保温处理。4

34、)门窗住宅户门采用防火保温防盗门,内填15-8厚矿棉板,外窗采用空气厚度12mm厚单框双玻塑钢窗,飘窗围板采用15mm厚STP超薄绝热板。5)地下室地下室顶板采用40mm厚的岩棉板保温处理,外墙外侧采用300厚炉渣保温层。通过采取以上节能措施后住宅建筑传热系数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2、公共建筑节能分析(1)建筑物朝向本项目公建均为南北朝向,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关于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在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2) 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项目公建体形系数一览表名称建筑体形系

35、数系数限值社区卫生用房0.220.4文化活动站0.22储蓄、邮电所0.22物业管理0.232幼儿园0.32项目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中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的的要求。可研报告中对建筑窗墙面积比数据依据不足,公共建筑物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比均不应大于0.70的要求。(3)围护结构本项目建设地点属于严寒地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该大于下表规定的限值。公共建筑严寒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体形系数0.3传热系数KW(m2K)0.3体形系数0.4传热系数KW(m

36、2K)屋面 0.450.35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500.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500.45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0.80.8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W(m2K)传热系数KW(m2K)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3.22.80.2窗墙面积比0.32.92.50.3窗墙面积比0.42.62.20.4窗墙面积比0.52.11.80.5窗墙面积比0.71.81.6 屋顶透明部分2.62.61)屋面采用100mm厚的岩棉板进行外保温处理。2)墙体公建外墙外墙采用90mm厚的岩棉板保温处理。3)楼梯楼梯间内隔墙采用20mm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

37、行保温处理,接触室外空气的户门采用250mm厚玻璃棉岩棉板进行保温处理。4)门窗住宅户门采用防火保温防盗门,内填15-8厚矿棉板,外窗采用空气厚度12mm厚单框双玻塑钢窗,飘窗围板采用15mm厚STP超薄绝热板。5)地下室地下室顶板采用40mm厚的岩棉板保温处理,外墙外侧采用300厚炉渣保温层。通过采取以上节能措施后公共建筑传热系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04-241-2006)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3.2.3供电系统本工程电源从市政10kV供电网络引两路高压电源,电源由市供电支公司提供。需安装3台SCB11-2500kVA的变压器。本工程功率因数补偿由室外低压箱式配电器采用无功功

38、率因数自动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0.9。3.2.4供水系统1、供水方案项目所在地市政供水为DN160mm给水管线,终端管道出口压力为0.3MPa,项目区内采用PE管将生活用水输送至各功能用户。16层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可满足供水需求,7层以上由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其中719层由中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2033层由高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项目配建商铺、幼儿园等配套公建均为低层,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用水单位分别设置水表进行计量,建筑外设置总水表计量,每个单元设单元表,住宅设分户水表。2、供水方案节能分析本项目采用分区供水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位置较高的用户用水需求,中、高区采用无负压供水可

39、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水压,减小静水压力,延长零配件的寿命,水泵运行稳定,有效减少电能消耗,且系统简单投资省,节省能源。3.2.5供热系统1、供热方案项目总供热面积286200m2,小区热源为市政热力管网,供热介质为高温水,管线设计压力1.6MPa,一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130/70C。小区采暖由小区内换热站提供,二次网温度80/60,通过采暖管网输送到各户室及商铺、物业管理等区域。热用户采用散热器采暖,散热器承压不小于0.8MPa。热力站采用整体式换热机组,采用变频定压补水方式。小区供热管网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连接,管网采用无沟直埋敷设方式,管网的保温材料选用聚氨酯,高密度聚氯乙烯硬壳做保护层。建筑

40、物每个热力入口处设置供回水温度计、压力表和热量表、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建筑室内采用双管散热器采暖系统,按户设置热量表,散热器上设置自动恒温控制阀,外表刷非金属性涂料。2、供热方案节能分析(1)换热器节能分析本项目采用整体式换热机组,换热设备为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较高,工作较为稳定,热量损失较小,换热效率可达95%以上,换热效果较好,可有效节约热力。(2)定压方式节能分析本项目供热面积286200m2,热力管线较长,项目选用补水方式为变频补水定压方式,该方式压力稳定,补水泵无需频繁启动,水泵运转平稳,定压方式选择合理,且能耗水平较低。3.2.6燃气系统本项目为住宅小区,燃气主要以居民用气、商业建筑

41、用气以及物业管理用气。小区中压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为0.4MPa,运行压力为0.06MPa。由于低压燃气管网按照燃气灶具额定压力2kPa,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为3kPa,最小允许工作压力为1.5kPa,为了确保灶具正常使用,确定低压管网最高运行压力为3kPa,最低运行压力为1.5kPa。项目用气由市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提供,从位于小区内的调压站引入各用户端。调压站将市政管道引来的中压燃气,调压后接入小区内。调压站进出口设中、低压阀门。*市热力公司换热站采暖热力调压站*市天然气公司变压器水泵房住宅天然气公建电力*市供电公司供电公司水*市自来水公司其他住宅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街某侧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

42、能源流向图3.3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3.3.1主要耗能设备项目主要耗电设备主要包括:加压泵、采暖变频循环水泵、换热站补水泵。1、水泵流量计算(1)加压泵流量计算生活加压泵小时流量为各分区小时最大生活用水量。项目16层为低区,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7层以上由变频调压给水泵供水,其中719层由中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2033层高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项目底商、物业管理等配套公建均为低层,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及高区住户量算得高区生活水泵流量,具体计算如下。1)33层楼生活水泵流量计算中区生活水泵流量:Q中=120L/人d1000624户

43、3.2人24=9.98m3/h高区生活水泵I流量:Q高=120L/人d1000672户3.2人24=10.75m3/h2)27层楼生活水泵流量计算中区生活水泵流量:Q中=120L/人d1000520户3.2人24=8.32m3/h高区生活水泵II流量:Q高=120L/人d1000320户3.2人24=5.12m3/h3)9层楼生活水泵流量中区生活水泵流量:Q中=120L/人d100096户3.2人24=1.54m3/h(2)采暖循环泵流量计算项目16层、719层和2033层分别由采暖循环泵I、II、III供水,住宅16层建筑面积为89069.76m2,719层建筑面积为55573.44m2,2033层建筑面积为38336.8m2,公建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