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环境评价报告(甲级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1504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环境评价报告(甲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环境评价报告(甲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目 录 1、总 则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评价目的 2 1.3编制依据 2 1.4 评价工作等级 5 1.5 评价范围 5 1.6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5 1.7 评价标准 6 1.8 评价重点 8 1.8 评价时段 9 2、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0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2.2 项目基本情况 12 2.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3 2.4 主要材料用量 21 2.5 交通量预测 21 2.6 征地与拆迁 21 2.6.1征地数量 21 2.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4 2.8项目实施进度 25 2.9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6 3、建设工程区域环境概况 28 3.1 自然环境 28 3.2 生态环境 30 3.3 社会环境 30 3.4 项目工程建设条件 32 3.5 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33 4、项目沿线环境调查与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2 4.1 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调查 42 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 4.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5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6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0 5.1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0 5.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8 5.3 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0 5.4 水环境影响分析 62 5.5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63 5.6 征地拆迁影响分析 63 6、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70 6.1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70 6.2 施工期环保措施及建议 70 6.3 营运期环保措施及建议 72 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4 7.1 工程经济指标 74 7.2 社会效益 74 7.3 环境损益分析 76 8、公众参与 77 8.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77 8.2 调查方法和原则 77 8.3 第一次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78 8.4 第二次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80 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81 9.1环境管理计划 81 9.2 环境监测计划 85 10、结论和建议 86 10.1 建设项目概况 86 10.2 环境质量现状 86 10.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87 10.4 总结论 88   本报告由环保资料网--收集整理 西安EIA 【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EIA编制单位:西安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法人代表:王宝珍 评价机构负责: 刘宏斌 项目负责:孟小兰 报告审核: 刘宏斌  编制人员名单 姓 名 职务或职称 上岗证号 组织分工及职责 签  名 孟小兰 工程师 B36040005 工程分析、声环境 马 宁 工程师 B36040012 空气环境 高 榕 高 工 B36040006 生态环境 徐永安 高 工 B36040004 声环境 王晓平 高 工 B36040002 环境管理计划 刘宏斌 高 工 B36040001 报告审核 1、总 则 1.1 项目背景 户县是西安市辖区的郊县,位于西安市西南,自古乃京畿之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山川秀美,物资丰富,素有“银户县”之称,又以农民画蜚声中外。县城距西安市中心29公里。现辖11个镇、5个乡和2个旅游区管委会,县城人口16.13万人,城市面积15.8平方公里。 户县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夏为有扈氏国,商为崇国,周为丰京,秦改扈为户,汉初设置县,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户县是周、秦、汉、唐等十二皇家上林苑,素有“西安小花园”之称。现已形成了遗嘱却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高冠避暑山庄及户县农民画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和沣京工业园为中心内的新型制造业。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伴随着户县经济实力的增强,西安市及户县两级政府对于户县的区域定位及发展方向做出了新的调整。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将户县确定为西安中心城市的西南副中心,职能定位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以新型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是全国农民画创作交流中心,西安高新产业西南方向集合地,是西安中心城市新兴的健康居住社区。户县设区之后,城郊型经济特色将日趋明显,必将成为都市人绿色生态食品的供应加工区,新型高科技产业的凝聚发展区,都市人置业、居住的环保商住区和享受天蓝、气清、水绿的健康的休闲度假区。户县人民政府也于二OO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决定实施撤县设区(西户区)的重要举措,经省、市两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国家民政部已审核同意后上报国务院,计划于2008年前完成撤县设区工作,全方位融入西安——咸阳大都市经济圈。 随着将户县定位为西安市中心城市的西南副中心及撤县设区工作的实施,户西安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将涌进户县,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道路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对城区道路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有计划的超前设计城区道路,是改善现有交通状况的根本方法,更是考虑到未来县域经济发展而做出的长久之策,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是为满足这一目的而提出来的。 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西安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6个项目的子项目之一,项目目前进行到可研阶段。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的规定,受西安市发改委的委托,我们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在调查收集和研究了与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出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目的 通过对拟建道路的工程分析及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在掌握道路建设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排污源强及周围环境特点和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拟建道路的施工及运营后对沿线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防范和减缓对策,其具体目的为: (1)预测、论证和评价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拟建项目选线的合理性; (2)提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以指导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减轻和消除项目开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3)为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从环境角度论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编制依据 1.3.1 国内的环保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1日; (1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10月13日; (15)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 (16)交通部(90)第17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7)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文《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5月27日; (18)《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5年9月; (19)《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3月30日; (20)《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监〖1993〗324号。 1.3.2 世界银行有关文件 (1)《世界银行OP/BP4.01及其附件(环境评价)》,1999年1月; (2)《世界银行OP/(环境评价)》,1999年1月; (3)《世界银行GP4.01(环境评价)》,1999年1月; (4)《世界银行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汇编》。 (5)《世界银行OP/ BP 4.12(非自愿移民),1990年6月; (6)《世界银行GP14.70(世行资助活动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1.3.3 规划文件 (1)《户县城市2003——2020年总体规划》; (2)《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西安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4)《西安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5)《西安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6)《西安市土地利用规划》; (7)《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8)《实施西部大开发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9)《西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纲要》; (10)《西安市公路交通建设“十一五”规划》。 1.3.4 技术规范 (1)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1996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HJ/T2.1~2.3-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城市机动车排放空气污染物测算方法》(HJ/T180-2005); (7)《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3.5 项目文件 (1)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西安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世行贷款)前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政办发[2005]236号,2005年11月18; (2)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启动西安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世行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市发改外发 [2006]371号,2006年7月14; (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西安市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纪要》,2006年9月13日。 (4)《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10月;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1.4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文件规定,通过对本项目的工程特点、位置、敏感度和规模以及潜在环境影响的特性和大小进行环境筛选,确定本项目的环境评价为B类。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和HJ/T19-1997),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如表1-4-1。 表1-4-1 评价工作等级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确定依据 大气 三级 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扬尘(TSP)产生,产生暂时性负面影响。运行过程中有汽车尾气(NO2)排放,系无组织排放源,依据HJ/T2.2-93,项目主要污染物(NO2、TSP)排放量Pi<2.5×108,且处于平原地区。 生态 三级 影响范围<20km2,绿化有所减少。 地表水 由于该工程对地表水水质无影响,故地表水评价不划等级。 声环境 三级 依据HJ/2.4-1995,本项目道路沿线区域声环境功能均为2类区,本项目为中、小型道路建设项目,且项目建设前后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 1.5 评价范围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1-5-1。 表1-5-1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评价内容 评价范围 备  注 环境噪声 路线两侧各200m范围 沿线的主要居民区、村庄 环境空气 路线两侧各200m范围 施工扬尘 生态环境 路线两侧各200m范围 城市景观 社会环境 路线两侧各200m范围 主要是移民安置 1.6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1.6.1污染控制目标 项目建设的目的在于建设和改造户县城市交通设施,其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污染排放必须加以控制和防范。 (1)施工期主要控制施工机械噪声、施工运输扬尘、施工垃圾、拆迁安置和交通安全等。 (2)运营期主要是对汽车尾气、交通噪声、交通安全加以控制。 (3)保护沿线村庄居民生活质量。 1.6.2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是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项目主要环保对象(含敏感点)和保护目标见表1-6-1。 表1-6-1 项目沿线环境保护目标 道路名称 保护目标 相对方位、距离 环境问题 美陂路 五竹乡青阳务村 北 5 m 移民拆迁安置 甘亭镇连丰村 南 5 m 移民拆迁安置 涝 河 西 20m 地表水 东城路 甘亭镇保峪房村 西 10m 移民拆迁安置 新城路 甘亭镇宋家庄村 北 5 m 移民拆迁安置 甘亭镇陈平村 北 5 m 移民拆迁安置 甘亭镇西屯村 北 150 m 交通噪声、施工扬尘 吕公路 甘亭镇居民住宅 北 100 m 交通噪声、施工扬尘 涝峪乡镇府家属楼 北 20 m 交通噪声、施工扬尘 涝 河 西 20m 地表水 吕公路上跨 西余铁路支线立交 甘亭镇吕公寨村 南 20m 交通噪声、施工扬尘 1.7 评价标准 根据工程特征及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采用下列评价标准。 1.7.1环境标准 (1) 环境空气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见表1-7-1。 表1-7-1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污 染 物 取值时间 标   准 SO2 (mg/m3)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1小时平均 0.50 PM10 (mg/m3) 年平均 0.10 日平均 0.15 NO2 (mg/m3) 年平均 0.08 日平均 0.12 1小时平均 0.24 (2)声环境 参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文《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结合西安市环保局批复的标准,道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标准如下: 距道路红线35m以内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红线35m以外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住宅、村庄等敏感建筑,其室外昼间按照60dB、夜间按照50dB执行2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7-2。 表1-7-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 类别 适应区域 昼间 夜间 0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50 40 1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55 45 2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60 50 3 工业区 65 55 4 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70 55 (3)地表水 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见表1-7-3。 表1-7-3  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 COD BOD5 NH3-N P N Cu Zn F- Se As Hg Cd C6+r Pb 标准值 20 4 1.0 0.2 1.0 1.0 1.0 1.0 0.01 0.05 0.0001 0.005 0.05 0.05 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详见表1-7-4。 表1-7-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LAeq(dB)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 间 夜 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 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 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 70 55 装 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说明:1、表中所列噪声是与敏感区相应的建筑施工场界线处的限值。    2、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的限值为准。 (2)废气排放标准 ①机动车尾气分别执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及测量方法(I)》(GB18352.1-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GB18352.2-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1)第二时段;《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762-2002);《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GB14621-2002);《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法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轻例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8176-2002)等。 ②施工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见表1-7-5。 表1-7-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点 (mg/m3) 排气筒高度(m) 二级 颗粒物 120 15 3.5 周界外浓度最高1.0 20 5.9 30 23 30 0.29×10-3 沥青烟 75 15 0.18 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 无组织排放存在 20 0.30 30 1.3 (3)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为城区道路,施工期及运营期废水均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涝河。废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标准值见表1-7-6。 1.8 评价重点 根据项目特点和所经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确定项目环评重点为: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表1-7-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 序号 污染物 标准值 1 pH值 6~9 2 CODcr 150(500) 3 BOD5 100(300) 4 氨氮 25.0(35.0)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水系统。 (2)移民安置评价; (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4)营运期空气环境影响评价; (5)污染防治措施。 1.8 评价时段 根据拟建项目工程进度机车流量的增长情况确定评价时段为: 施工期:2008~2010年 营运期:近期2010年 中期2015年 远期2020年 ~27~ 2、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 项目建设是适应户县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陕西省正在建设“一线两带”项目,即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以线带点,以点带面形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关中星火产业带。户县位于“一线两带”和“西安—咸阳经济圈”的核心位置,,在西安市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承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线两带”项目的实施,户县经济发生了飞速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0.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计划到2010年,全县工业产值将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15.3%,工业增加值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1.9亿元,年均增长50%,利税达到2.47亿元,年均增长5%,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7.55亿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34亿元,年均增长10%。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城市基础建设必须配套,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拟建项目对户县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1.2 项目建设是户县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需要 根据第四次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西安的空间结构将形成为一个既有连片发展又有分散点状布局的城市形态,将形成以唐长安城为核心区,外围户县、临潼、高陵、蓝田、周至、阎良六个副中心的城市结构。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立了“一城多心”格局,西南方向的户县将成为第一副中心。 户县作为西安市卫星城,由于受西安市交通影响,城区道路存在着严重的车路需求矛盾。县城路网骨架没有完全形成,布局不合理,道路功能不明确,以及县城出入境交通影响,城区公共交通方式单一,居民出行方式不合理,人车混行,加上交通管理落后,致使原来不完善的道路网络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私家车辆的飞速发展,各项道路交通指标严重饱和。由于受财政收入的限制,道路的维护不能满足现状需求。拟建项目可以改变交通现状,缓解经济发展与基础交通滞后的矛盾。 2.1.3 项目建设是户县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商贸产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旅游商贸产业的发展,户县产业结构逐步在调整,第三产业已成户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户县依托西安市的旅游优势,实施旅游产品整体开发,形成整体品牌和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大旅游产业,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户县今后一段时间,要以实施“369工程”(即用3年时间将户县打造成西咸经济圈的著名旅游目的地;用6年时间将户县打造成省内的理想旅游目的地;用9年时间将户县打造成全国闻名的旅游目的地)和精心打造四大旅游精品线路(即以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高冠瀑布、亚建高尔夫球场、牡丹园为核心的休闲娱乐游;以草堂寺、紫阁寺、金峰寺、清凉山、重阳宫、公输堂、钟宫城为核心的宗教文物游;以农家乐、农民画、民间鼓舞、关中风味小吃为核心的关中文化风情游;以渭河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生态农业观光游)为重点,带动户县旅游业全面快速发展。到2010年,计划接待的游客12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上亿元。拟建项目加快了城区路网的建设,改善了户县对外交通,提高了户县形象,对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2.1.4 项目建设是户县城区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 在西安市城镇体系规划中已将户县纳入了整体发展的范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确定了“一城多心”格局,户县是西南方向第一副中心。结合户县总体规划要求,以后将会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衔接,户县将成为西安市中心区人口的疏散储备地。户县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学城等已选址户县,这些给户县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拟建项目连接新旧城区,拉大城市骨架,形成城市新的功能辐射区。 2.1.5 项目建设是户县撤县设区的需要 户县随着西安—咸阳经济圈的形成,西咸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户县与西安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成为西安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3年户县人民政府申请撤县设区,经省、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家民政部批准,已申报国务院,计划于2008年底完成,拟建项目是户县撤县设区的重要举措,对设区后的城市功能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6 项目建设是户县目前已立项及在建项目建设的需要 拟落户户县城区(本项目基础设施辐射区)的目前已立项及在建项目共计96个项目,占地9820亩,总投资140.65亿元,具体项目是:户县热电厂技改、大唐二电厂二期、西安北方惠安汽车乙醇生产线一期、石油大学、石油科技园、滨河花园、美陂湖度假区、国防学院二期、城市中心公园、户县污水处理厂、县体育场、气象中心、天然气门站、家世界仓储中心、县级机关办公区、农机研究所、电厂福利区、县城区居民住宅区及沣京工业园区75户企业的拟建项目。仅“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投资的较大项目就达21个,投资额在75亿元左右。 为了配套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也是企业发展的硬环境,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才能提供企业发展的优良条件,因此世行贷款项目对目前户县全面发展具有超现实意义。 2.2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西安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世行贷款)之——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性质:新 建 建设单位:户县人民政府建设局 执行机构:户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领导小组办公室(户县发改委) 地理位置:各条道路及立交在户县道路网中的位置如图2-1所示。 图2-1 拟建项目位置示意图 2.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3.1道路工程 根据户县总体布局,户县城区道路网将以“四纵四横”及内环线为基本骨架。城市空间以南移东扩为主,本次拟建工程包括“四路一立交”,即:吕公路、新城路为规划新区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东城路为城市南北向城市主干道、美陂路为城市东西向次干道。四条道路连接新老城区,不但改善了老城道路,而且形成新规划区道路骨架。四条道路走向基本沿总体规划线形,全长14376.901米,包括新建道路长13508.901米,桥涵长868米。 (1)美陂路工程。美陂路是县城东西方向一条主干道,西起涝滨路,东至经七号路,总长6592.386m,红线30m,一块板,机非混行车道18m宽,两侧人行道各宽6m,本工程修建其中的3642.285m,新建道路、排水、绿化、路灯、桥涵工程。 (2)吕公路工程。吕公路是城市新区东西方向的一条主轴线,西起涝滨路,东至潭滨路,总长6167.99m,红线45m,三块板,机动车道16m,非机动车道2×6m,绿化分隔带2×2m,人行道2×6.5m,本工程修建其中的3559.817m,新建道路、排水、绿化、路灯工程。 (3)新城路工程。新城路是县城新区东西向的一条主干道,西起涝滨路,东至经七号路,总长5868.84m,红线宽度50m,三块板,其中机动车道16m,非机动车道2×7m,绿化分隔带2×4米,人行道2×6m,本次工程修建5129.750m,新建道路、排水、绿化、路灯、桥涵工程。 (4)东城路工程。东城路是县城新中心区南北向的一条主干道,北起美陂路,南至新城路,总长4965.68m。红线宽度50m,三块板,机动车道16m,非机动车道2×7m,分隔带2×3m,人行道2×7m,本工程修建其中的2045.049m,新建道路、排水、绿化、路灯及跨线桥工程。 各道路工程规模见表2―3―1,主要技术指标列于表2―3―2,路基断面形式见图2-2~2-5所示。 表2―2―1 道路工程规模 序 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建设数量 美陂路 吕公路 新城路 东城路 1 长度 Km 3642.285 3559.817 5129.750 2045.049 2 路面工程 m2 65021 78694.87 153172.5 59431.46 3 路基工程 m2 65021 78694.87 153172.5 59431.46 4 土方工程 m3 122196 112979.77 331449.2 5973 5 人行道 m2 43347 36527.62 61269 27734.68 6 绿化带 m2 11239 40846 11886 7 行道树 棵 1204 936 1702 660 8 交叉口 处 12 7 9 8 9 桥涵 座 1 / 1 1 10 道路管线工程 给水工程 km 3.615 5.62 10.21 3.962 雨水工程 km 4.641 8.383 14.73 5.980 污水工程 km 3.612 5.62 12.56 4.984 11 附属工程 交通标志标线 km 3.61 2.81 5.13 1.98 照明工程 套 180 376 680 198 表2―2―2 道路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序 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美陂路 吕公路 新城路 东城路 1 道路等级 次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2 计算行车速度 Km/h 30 40 60 60 3 道路总长度 m 3642.285 3559.817 5129.750 2045.049 4 道路横断面形式 一块板30米 三块板 45米 三块板 50米 三块板 50米 机动车道 m 18(机非混行) 16 16 16 非机动车道 m 2×6 2×7 2×7 绿化带 m 2×2 2×4 2×3 人行道 m 2×6 2×6.5 2×6 2×7 5 路面结构 C30砼 C30砼 C30砼 C30砼 6 最小平曲线半径 m 500 800 800 800 7 最大纵坡 % 4.0% 4.0% 1.2% 1.2% 8 最小纵坡 % 0.2% 0.2% 0.2% 0.2% 9 桥涵设计荷载 城—A级 城—A级 城—A级 城—A级 10 道路交叉口 处 12 7 9 8 11 给水工程 米 3615 5620 10211.5 3962 12 雨水工程 米 4641 8383 14732.1 5980 13 污水工程 米 3612 5620 12559.7 4984 14 照明工程 套 180 376 680 198 15 绿化工程 m2 11239 40846 11886 16 征用土地 亩 175.00 200.00 384.7 160.00 图2-2 美陂路推荐方案标准横断面图 图2-3 吕公路标准横断面图 图2-4 新城路推荐方案标准横断面图 图2-5 东城路标准横断面图 2.3.2 立交工程 吕公路立交为跨越横穿城区的陇海铁路西余支线(西安-余下),推荐采用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均采用下穿铁路,其中,主箱涵为机动车道净宽16米,付箱涵为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宽5米,人行道宽3米,主箱涵引道采用“п”型封闭路面。项目工程规模见表2-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2-4。 表2-2-3 吕公路上跨西余铁路支线立交工程规模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1 立交型式 主线上跨铁路,辅线下穿铁路 2 上跨桥梁 长度 m 570 面积 m2 9120 3 上跨引线 长度 m 90×2 道路面积 m2 1440×2 挡土墙长度 m 360 土石方 填 m3 10512 挖 m3 864 4 下穿主涵 长度 m 30×2 面积 m2 288×2 5 下穿引线 长度 m 194×4 面积 m2 6208 6 管线工程 给水工程 m 750 雨水工程 m 750 污水工程 m 750 7 附属工程 标志标线 m 750 照明工程 m 750 绿化工程 m2 8640 表2-2-4 立交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吕公路 1 相交道路等级 陇海铁路西余支线与城市主干道 2 设计车速 km/h 40 km/h 3 立交形式 机动车道上跨铁路,其它下穿铁路 4 横断面形式 m 上跨:16米,下穿: 2×8米 5 结构形式 上跨:预制箱梁结构,下穿:顶推箱涵 6 最大纵坡 % 4.0% 7 最小纵坡 % 0.3% 8 纵坡最小长度 m 200 9 最小竖曲线半径 凸型 一般值 m 3000 极限值 m 1500 凹型 一般值 m 2500 极限值 m 1000 10 最小竖曲线长度 m 80 11 桥梁设计荷载 城—A级 立交项目推荐方案布置图见图2-6和2-7。 图2-6 吕公路立交推荐方案布置图(一) 图2-7 吕公路立交推荐方案布置图(二) 2.4 主要材料用量 项目主要材料用量列于表2-4-1。 表2-4-1 项目主要人工材料用量汇总表 材料 名称 人工 (工日) 钢材 (t) 锯材 (m3) 钢绞线 (t) 石油沥青 (t) 水泥 (t) 钢筋 (t) 使用量 584632.1 232.70 1892.50 253.20 76.35 61003.20 1972.39 2.5 交通量预测 根据《西安市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户县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及在建和已建项目实际情况,拟建项目(美陂路、吕公路、新城路、东城路、吕公路立交)在户县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及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各特征年路段交通量的预测结果。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确定拟建项目道路等级依次为:美陂路为城市次干道、吕公路为城市主干道、新城路为城市主干道、东城路为城市主干道。 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列于表2-5-1。 表2-5-1 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辆/日 道路 方向 2010年 高峰 2015年 高峰 2020年 高峰 2010年 全日 2015年 全日 2020年 全日 美陂路 西-东 422 861 1115 3783 7282 11181 东-西 531 987 1262 4640 8266 12663 吕公路 西-东 611 1256 1487 5083 9722 15387 东-西 721 1343 1508 5815 11899 16338 新城路 西-东 575 989 1232 4971 10039 13546 东-西 533 997 1315 5134 10068 14689 东城路 北-南 675 1132 1281 5960 99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