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年产30万平方米钢化玻璃项目
建设单位: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二、编制依据 4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
四、环境质量状况 8
五、评价适用标准 11
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3
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6
八、环境影响分析 17
九、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20
十、项目拟采取治理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1
十一、结论与建议 22
附图:
附图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 项目四至图
附图三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四 项目四周环境示意图
附图五 工业园区规划图
附件:
附件1 项目环评委托书
附件2 《关于同意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年产30万平方米钢化玻璃项目备案的函》
附件3 《标准厂房租赁合同》
附件4 《投资协议书》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表: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年产30万平方米钢化玻璃项目
建设单位
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XXX
联系人
XXX
通讯地址
来宾市工业区河南园
联系电话
XXXXXXX
传真
--
邮政编码
546100
建设地点
来宾市工业区河南园
立项审批部门
来宾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批准文号
来工信函[2014]54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号
C3040玻璃制造
建筑面积
(平方米)
6605.28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XXX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XXX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XX%
评价经费
(万元)
XX
预投产日期
2014年08月
(一)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及任务来源
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租用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一期A组团A1-9厂房作为生产场地(租赁合同详见附件),购置电脑开切机、双边机、清洗机及钢化炉等设备,对原片平板玻璃进行深加工,形成年产30万平方米钢化玻璃生产线。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厂房建筑面积6605.28平方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委托(委托书详见附件),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并完成了该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勘、类比调查等基础工作,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来宾市工业区河南园。
(2)总投资:XXX万元。
(3)厂房建筑面积:6605.28平方米。
(4)产品方案
项目产品及产量如下表所示:
表1-1 主要产品规模
品名
产量
钢化玻璃
300000m2/a
(5)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租用来宾市凤翔路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一期A1-9栋已建成厂房作为生产场地,厂房建筑面积6605.28m2。项目厂房功能区划分详见下表。
表1-2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m2)
结构
备注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6555.28
砖混钢棚结构
中部
配套工程
办公室
--
厂区外配置
休息室、洗手间
50
东部
沉淀池
--
--
厂区外配置
总计
--
--
(6)总平面布置
项目厂区呈长方形,设有两个入口两个出口,入口均位于厂区南面,出口均位于厂区北面。项目东面为卫生间及杂物间,办公区不设置在厂内,厂内不设置员工宿舍。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三。
(7)主要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
表1-3 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1
双边机
--
4
2
电脑开切机
--
1
3
清洗机
--
2
4
钢化炉
--
1
5
打孔机
--
1
6
中空生产线
--
1
合计
--
--
10
表1-4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动力消耗一览表
编号
名称
年用量
来源
1
玻璃原片
310000m2/a
外购
2
聚氨酯胶
0.5t/a
外购
(7)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员工为30人,均不住厂内。
年生产天数及班次:全年生产日为300天,白天一班,8小时工作制。
3、公用工程
(1)给水:项目厂区内职工办公、生活用水来源于市政自来水管网。
(2)排水:项目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在河西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前,项目污水经建设单位自行处理,项目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旱作标准后农灌;待河西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红水河。
(3)用电:供电由市政供电电网供给,接线方式以地埋式接入,供电电压为380V/220V。
4、项目进度
项目租用已建成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办理环保等相关手续。
(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
本项目属于新建性质,无原有污染物。
2、项目选址地主要环境问题:
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租用来宾市工业区河南园已建成的标准厂房作为生产场地,主要生产钢化玻璃。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项目北面10米处为服装厂厂房,南面10米处为玻璃厂厂房,西面为空地,隔空地100米处为工业园区生活区,东面10米处为包装袋厂厂房,详见附图二项目四至图。
项目评价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北面、南面、东面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设备噪声和粉尘,及进出车辆产生的噪声和尾气。
二、编制依据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7、《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9月29日第二次修正)
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
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9月29日第二次修订)。
(二)产业政策、相关政策及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2009.4.1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1994.4.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2010.4.1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5.1修正版)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其附录A.1
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函环函(2006)395号文件
(三)项目资料
1、项目环评委托书
2、《关于同意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年产30万平方米钢化玻璃项目备案的函》
3、《标准厂房租赁合同》
4、项目投资协议书
5、来宾市工业区河南工业园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一)自然环境简况:
1、项目地理位置简述
(1)地理位置: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北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6公里,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不可缺少的有机整体,又是广西重点开发的红水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3条国道4条省道贯通四邻,红水河越城而过。项目位于来宾市凤翔路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一期A1-9栋,其地块中心处于东经109°10'59",北纬23°42'5"。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四周情况:项目北面10米处为服装厂厂房,南面10米处为玻璃厂厂房,西面为空地,隔空地100米处为工业园区生活区,东面10米处为包装袋厂厂房,详见附图二项目四至图。
2、地形、地貌、地质
来宾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丘陵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5%,山地主要分布在市区东部的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脉。整个地形大致为北高南低、周高中低、从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湖盆。来宾市的地貌复杂多样,东部大瑶山山脉是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东翼,弧形山脉呈北向东;穹窿状山地,山脉呈南北走向排列,属山字型脊柱向南伸的部位;西部山脉呈北西向弧形排列;中部多为平原和台地。水系呈树枝状辐聚,以东南部为出口。
来宾市地貌有三大特点:一是山多平地少、以山地丘陵为主;二是岩溶地貌广泛分布来宾境内,地下河广泛发育;三是山体庞大,绵亘千里,峰峦叠嶂,谷深坡陡。
3、气候特征
来宾市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从市内南缘通过,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干湿季分明等特点。
来宾市年平均气温为20.7℃,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5.8℃,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8.2℃,多年平均风速2.0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0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
4、流域水文及排水系统
(1)流域水文
红水河的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迁江站多年平均径流量达667.2亿m3。暴雨对年内的径流影响较大,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83.9%,其中7、8 月份高达93.2%。红水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最高水位多数出现在6~8月,以7月份最多。据调查,红水河历史上最大洪水发生在1833年,天峨站流量25100m3/s;次之洪水发生在1926年,迁江站流量23300m3/s。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为红水河枯水期,最枯水位出现在2月或3月份。
天然情况下,红水河以坡陡流急、滩多水险为主要特征,年平均流速3~3.5m/s,最大流速达5.5m/s,最小流速2.1m/s。红水河河床礁石林立、犬牙交错,边界形态极不规则,在急流作用下形成各种方向的水流、跌水、波浪、漩涡、泡水等,流速流态极为汹乱,航行条件较为恶劣。随着红水河上梯级电站的开发,桥巩以上河段渠化为深水库区,航行条件已大为改善。
目前红水河上已建有天生桥一、二级、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等具有调节能力的六座水利枢纽,水位和流量受人为的因素影响较大,水文情况比较复杂。
(2)排水系统
项目所在地位于来宾市河南工业区西区,项目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在河西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前,项目污水经建设单位自行处理,项目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旱作标准后农灌;待河西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红水河。
5、生物环境简况
项目位于来宾市工业区河南园,评价区域内人类活动频繁,生物多样性低,周边主要植被为甘蔗、玉米等农作物。
评价区域内没有发现珍稀动、植物。
(二)社会环境简况
1、社会环境
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8°24′~110°28′、北纬23°16′~24°29′之间。来宾市辖兴宾区、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及合山市。市域东西横距202.1km,南北纵距134.3km,总面积1.34 万km2,总人口250.15 万。境内主要河流为红水河、柳江和黔江。红水河自西向东横贯来宾市,在象州县石龙镇与自北向南流的柳江汇合后称黔江。
来宾市地处桂中腹地,北与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交界,东与梧州市、桂林市、贵港市相邻,西与河池市、南宁市相交,南与贵港市、南宁市毗邻。来宾市位于西南、华中各省与华南沿海的连接带上,区位优势明显,是建设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有机整体。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515.57亿元,同比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22亿元,增长11.1%。财政收入56.13亿元,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87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63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7085元,增长13.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4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贷款余额299.84亿元,增长16.1%。
来宾市市级尚未建有图书馆、博物馆,市级设有群众艺术馆、民族歌舞剧团、文化稽查支队、艺术创作室;全市所辖的四县一市一区(武宣县、象州县、金秀县、忻城县、合山市、兴宾区)均设有文化馆,66个乡镇均设有文化站,35个文化站已经达标,31个文化站需要扩建或新建。全市有县级图书馆6个,乡镇一级均建有图书馆。该市正在筹建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综合楼、影视城、展览馆等市级文化设施。
评价区域500m范围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30
四、环境质量状况
(一)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1、大气环境:根据《来宾市总体规划(2008-2025)》,项目所在地为一般工业生产区,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依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的受纳水体为红水河,根据200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编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红水河来宾市城区河段为饮用、工业、农业等用水,划分为二级水功能区,评价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级标准。项目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3、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为一般工业生产区,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属性为3类声环境质量功能区,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二)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来宾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发布的《2013年来宾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年,来宾市空气日报总报出365天,空气污染指数(API)在11~124之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为179天,占总天数的49.04%,达到良好的天数为183天,占总天数的50.14%。轻微污染天数3天,占总天数的0.82%。来宾市市区降水pH值在4.56~7.18之间,降水pH值均值为5.57,低于酸雨限界(5.6),酸雨频率为24.37%。区域空气环境良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达到来宾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要求(二级)。
项目地处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来宾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发布的《2013年来宾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年,红水河垒亭、马安、车渡断面,柳江石龙柳江口断面和黔江大陆洲断面水质均达到或者优于为Ⅲ类,达标率100%,满足来宾市水质控制目标要求。来宾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来宾水厂断面和磨东水厂断面均达到或者优于为Ⅲ类,达标率100%,满足来宾市水质控制目标要求。
因此,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评价河段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来宾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发布的《2013年来宾市环境质量公报》, 2013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年均值为53.9分贝,夜间年均值为45.6分贝,昼间环境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夜间环境噪声符合2类标准。2013年度来宾市区昼间平均交通噪声为65.6分贝,夜间平均交通噪声为53.2分贝,均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类a 标准,来宾市交通噪声达标。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的昼间、夜间年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项目所在地为一般工业生产区,目前入驻企业较少,周围无较大的噪声源,声环境质量较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项目周边情况:
项目北面为服装厂厂房,南面为玻璃厂厂房,西面为空地,隔空地100米处为工业园区生活区,东面为包装袋厂厂房,详见附图二项目四至图。
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见下表:
表4-1 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
序号
环境要素
周围敏感点
方位
距离
执行标准
1
评价区域大气环境
工业园区生活区
(约300人)
西面
10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
2
评价河段水质
红水河
西北
1
00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级标准
3
评价区域声环境
工业园区生活区
(约300人)
西面
100m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2、保护级别:
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
红水河评价河段水环境质量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
评价区域内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
五、评价适用标准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本报告中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执行相应的排放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1. 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其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见表5-1。
表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
浓度限值
mg/m3
执行标准
TS
年平均
0.2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
日平均
0.30
PM10
年平均
0.10
日平均
0.15
SO2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一小时平均
0.50
NO2
年平均
0.08
日平均
0.12
一小时平均
0.24
2. 水环境质量:红水河评价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标准限值如表5-2所示。
表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序号
项目
标准值mg/L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mg/L
1
pH(无量纲)
6~9
5
CODCr
≤20
2
高锰酸盐指数
≤6
6
NH3-N
≤1.0
3
BOD5
≤4
7
总磷
≤0.2
4
粪大肠菌群
≤10000
8
总氮
≤1.0
3. 声环境:评价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具体数据如表5-3所示。
表5-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时段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
65 dB(A)
55 dB(A)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详见表5-4。
表5-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染物名称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气筒(米)
二级
监控点
浓度(mg/m3)
颗粒物
20
15
3.5
周
外浓度最高点
1.0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项目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在河西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前,项目污水经建设单位自行处理,项目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旱作标准后农灌;待河西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红水河,标准限值详见表5-5、5-6。
表5-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mg/L
级别 项目
PH
SS
CODCr
BOD5
氨氮
三级标准
6~9(无量纲)
400
500
300
—
表5-6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
项目
pH值
SS≤
CODcr≤
BOD5≤
蛔虫卵≤
粪大肠菌群≤
旱作标准值
5.5~8.5
100mg/L
200mg/L
100mg/L
2个/L
4000个/100mL
3. 噪声排放标准
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表5-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时 段
时段功能区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
65dB(A)
55dB(A)
(三)固体废物控制
一般工业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四)总量控制指标
按照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指标有SO2、NOx、COD及NH3-N。结合区域环境容量、污染源情况,本项目使用电能作为能源,生产过程中无SO2、NOx产生;COD、NH3-N主要源于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在河西污水处理厂建成前,自行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旱作标准后农灌,不外排;待河西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红水河。本项目生活污水已纳入河南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指标范围内,其总量控制指标从污水处理厂消减量中获得。因此,本项目不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
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项目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
原材料
(玻璃原片)
切割
(电脑开切机)
噪声
边角料
噪声
废水
磨边(双边机)
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部分需要打孔
边角料
噪声
打孔
清洗
废水
噪声
电加热钢化
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部分需要制成中空玻璃
噪声
中空生产
成品
图6-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
1、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1)切割:项目采用自动玻璃电脑开切机把玻璃原片切割成各种不同尺寸,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磨边:切割后的玻璃还需对边角进行磨光,为了避免粉尘的产生,项目磨边采用水磨法进行,即在双边机磨边的同时,在砂轮与玻璃接触部位冲水,废水进入项目设置的沉淀池静置沉淀后,上层清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玻璃粉末作为固废收集,定期清理。
(3)打孔: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少部分玻璃磨边后通过打孔机进行打孔。
(4)清洗:在加热前,需清洗掉玻璃表面灰尘等杂质,项目购置2台清洗机,清洗用水排入项目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5)电加热钢化:清洗后玻璃匀速通过电加热钢化炉,根据玻璃厚度控制通过速度,一般加热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加热温度600℃左右,刚好到玻璃软化点,然后出炉经多头喷嘴向两面喷吹空气,使之迅速地、均匀地冷却,当冷却至室温时,就形成了高强度的钢化玻璃。
(6)中空生产:根据客户对玻璃的要求,部分钢化完成的玻璃进行中空制作,将钢化好的玻璃送入自动中空生产线中,采用胶条法生产,由生产线设备进行固定、涂胶、加压,风干后抽出玻璃中的空气。
2、主要污染工序
(1)电脑开切机、双边机、打孔机、钢化炉、中空生产线产生的噪声;
(2)员工的生活垃圾,磨边废水中沉淀收集的玻璃粉末、粉尘,切割、打孔产生的边角废料等;
(3)磨边清理和清洗机清洗时产生的废水,员工生活污水等;
(一)施工期工程分析:
项目租用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已建成的标准厂房进行生产,不需进行土建施工,因此本报告不进行施工期评价。
(二)营运期工程分析:
1、废气
项目无员工居住厂内,厂区不设置员工食堂,无食堂油烟产生;生产工艺中切割仅产生碎玻璃与边角废料等固体废物,不产生粉尘;磨边、打孔工艺中,为了避免粉尘的产生,项目均采用水磨法进行,即在双边机磨边、打孔机打孔的同时,在机器与玻璃接触部位冲水,废水进入项目设置的沉淀池静置沉淀后,上层清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玻璃粉末作为固废收集,定期清理。项目中空生产采用胶条法生产,使用的辅料为聚氨酯胶,聚氨酯胶是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密封胶,聚氨酯胶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和异氰酸酯基,具有高度稳定性,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都无挥发物产生,使用时亦不需添加有机溶剂,具有高强度、耐磨性、高弹性、耐低温性等特点,是一种环保型粘合胶。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货运车辆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X、CO和HC。项目每天进出车辆次数较少,仅为1车次/天,因此,车辆尾气对环境影响不大;装卸的货物均为密封包装,装卸过程中粉尘产生量很少,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员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员工人数为30人,无人住厂内。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不住厂工人生活用水量以0.1m3/人·d计,则全厂每天产生的生活用水量为3.0m3。排污系数为0.8,则全厂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2.4m3(720t/a),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产生浓度分别为400mg/L、200mg/L、200mg/L和35mg/L,产生量分别为0.288t/a、0.144t/a、0.144t/a、0.025t/a。
项目磨边冲洗废水与清洗工艺产生的废水均通过排水管道排至沉淀池处理,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类比同类项目,磨边冲洗用水量为1.5m3/d,清洗用水量为3.5 m3/d,合计生产用水量为5 m3/d。项目设置的沉淀池为15 m3,能满足项目废水存储要求。
3、噪声
该项目实行8小时昼间工作制,夜间不生产。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电脑开切机、双边机、打孔机、钢化炉风机、中空生产线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设备噪声强度范围在75~95dB(A),如表6-1所示。
表6-1 项目主要噪声源一览表
设备/工艺名称
数量
等效声级dB(A)
所在位置
电脑开切机
1台
75~90
生产车间
双边机
4台
80~90
打孔机
1台
80~95
钢化炉风机
1台
90~95
中空生产线
1套
75~85
航吊
1台
85~95
4、固体废物
项目一般固体废物主要为切割与打孔产生的边角料、沉淀池中收集的粉尘及玻璃粉末、员工生活垃圾等。
根据项目业主提供的资料,项目切割产生的边角料为25t/a,打孔产生的边角料为5t/a,合计30t/a,收集全部回收利用。沉淀池中收集的粉尘及玻璃粉末为0.5t/a,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项目劳动定员30人,无人居住厂内,不住厂员工生活垃圾量按0.5kg/人·d计,则项目产生生活垃圾量为15kg/d,4.5t/a,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汽车尾气
CO、HC、NO2、SO2
微量
微量
钢化炉热气
热空气
--
--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720m3/a))
CODCr
400mg/L,0.288t/a
近期
200 mg/L,0.144t/a
远期
300mg/L,0.216t/a
BOD5
200mg/L,0.144t/a
近期
100mg/L,0.072t/a
远期
150mg/L,0.108t/a
SS
200mg/L,0.144t/a
近期
100mg/L,0.072t/a
远期
150mg/L,0.108t/a
氨氮
35mg/L,0.025t/a
近期
30mg/L,0.022t/a
远期
30mg/L,0.022t/a
生产废水
磨边废水
--
1.5m3/d
0
清洗废水
--
3.5 m3/d
0
声噪
设备运行
机械噪声
75~95dB(A)
<65dB(A)(昼间)
<55dB(A)(夜间)
固体废物
切割、打孔
边角废料
30t/a
0
沉淀池废渣
玻璃粉末
0.5t/a
生活办公
生活垃圾
4.5t/a
0
主要生态影响:
项目租用原有厂房进行生产,无需新建厂房。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得到有效的处理,无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等生态影响。
八、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广西中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租用来宾市河南工业园标准厂房一期A1-9厂房作为生产场地,无土建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办理相关手续。本项目对施工期影响不进行分析。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时产生的废气为钢化玻璃出炉冷却时产生的热空气,热空气除热污染外无其他污染因素,从同类型厂现场实际感受,加强通风后,热感并不强。钢化炉加热用电加热,不设锅炉,亦无燃煤燃油废气产生。项目无员工居住厂内,厂区不设置员工食堂,无食堂油烟产生;生产工艺中切割仅产生碎玻璃与边角废料等固体废物,不产生粉尘;磨边、打孔工艺中,为了避免粉尘的产生,项目均采用水磨法进行,即在双边机磨边、打孔机打孔的同时,在机器与玻璃接触部位冲水,废水进入项目设置的沉淀池静置沉淀后,上层清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玻璃粉末作为固废收集,定期清理。项目中空生产采用胶条法生产,使用的辅料为聚氨酯胶,聚氨酯胶是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密封胶,聚氨酯胶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和异氰酸酯基,居然高度稳定性,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都无挥发物产生,使用时不需添加有机溶剂,具有高强度、耐磨性、高弹性、耐低温性等特点,是一种环保型粘合胶。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货运车辆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X、CO和HC。项目每天进出车辆次数较少,仅为1车次/天,因此,车辆尾气对环境影响不大;装卸的货物均为密封包装,装卸过程中粉尘产生量很少,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全厂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2.4m3/d,720m3/a,项目位于来宾市河南工业区一期标准厂房,工业区已建成园区污水管网,但由于河西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本园区进驻企业产生的废水需自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项目生活污水经高效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旱作标准后农灌;待河西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生活污水经高效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进入园区污水管网,排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至红水河。
项目生产废水由厂内废水收集管道排入项目设置的沉淀池处理,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经采取以上措施处理后,项目污水对红水河水质影响不大。
3、 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车间的设备运行噪声,其噪声源强在75~95dB(A)。项目车间内设备共10台,员工30人,设备运行量根据工艺需要开启,不同时运行所有设备。
项目运营期采取的主要降噪措施有:设备与厂界均保持一定的距离;高噪声设备安装减振垫;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厂房墙体为砖混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预测工程以各噪声设备为噪声点源,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根据距厂界的距离及衰减状况,各点源对厂界的贡献值,然后预测各厂界噪声值,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值用下式叠加:
i
Leqg=10lg(∑ti 100.1LAi)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Ai-第i个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ti-i个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声衰减预测公式:
Lp(r)= Lp(r0)-20log(r/r0)
式中:Lp(r)—距噪声源距离为r处等效A声级值,dB(A);
Lp(r0)—距噪声源距离为r0处等效A声级值,dB(A);
r—关心点距噪声源距离,m;
r0—距噪声源距离,以1m计。
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公式:
式中:Leqg—建设项目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预测点背景值,dB(A)。
项目墙体隔音及设备减振降噪措施的降噪值取12dB(A),项目厂界噪声预测值见表8-1。
表8-1 项目厂界贡献值及敏感点预测值 单位:dB(A)
点位
预测贡献值
标准限值
达标情况
东厂界
52.3
65
达标
南厂界
59.1
65
达标
西厂界
54.8
65
达标
北厂界
56.9
65
达标
由表8-1可知,项目运营期各厂界昼间噪声预测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项目夜间不生产,对夜间声环境无影响。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一般固体废物主要为切割与打孔产生的边角料、沉淀池中收集的粉尘及玻璃粉末、员工生活垃圾等。
根据项目业主提供的资料,项目切割产生的边角料为25t/a,打孔产生的边角料为5t/a,收集后全部回收再利用,沉淀池中收集的粉尘及玻璃粉末为0.5t/a,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劳动定员30人,无人居住厂内,不住厂员工生活垃圾量按0.5kg/人·d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