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8998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年级:姓名:20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

2、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

3、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4、。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

5、忆的一种方式。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

6、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04年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垃圾在不分类的情况下,往往只有两种处理方式,填埋和焚烧。然而,填埋浪费土地资源,产生有害渗滤液,存在污染

7、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焚烧会产生有害的灰渣和气体。那些未经安全处理的垃圾,兜兜转转,甚至可能回到我们的身体内。美国CNN做过一个调查,追踪8名志愿者的一周饮食,在他们体内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塑料类型。当我们还在为站在食物链最顶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殊不知,链条的底端早已一片疮痍。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以,垃圾分类,不仅是分类,更是在自救。有分类,才可能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最近,网络上嘲笑上海强推垃圾分类的段子铺天盖地,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垃圾分类的最大影响就是自己的生活变得不那么便捷了。其实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9年过去了,收效甚微

8、。看来,垃圾分类绝非只是“政府重视,资金到位”就能快速达成的。(摘编自新浪微博2019年8月21日垃圾分类,刻不容缓)材料二1962年,林恩(Lynn WR)提出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其中垃圾管理的“金字塔”优先度层级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简易处理比例为23%,卫生填埋处理比例为559%,焚烧处理比例为393%,生物处理比例为25%。(摘编自垃圾处理与利用的“金字塔”层级,科学世界2019年第9期)材料三垃圾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依次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尤以减量化为优先。减量化要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就要考虑产品废弃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例如通过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重

9、量和缩小体积等一系列手段减少产品废弃后的生活垃圾产量。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推进可持续消费模式,通过缩减不必要的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以及尽可能重复利用产品等策略,减少消费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大力推进资源化,尽可能回收资源和能量,例如从电子废弃物中提炼金、银、铜等金属资源,废弃塑料进行再生和建材化处置,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和厌氧发酵等生物处理回收有机肥和生物燃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对于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摘编自杨建新生活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世界2019年第9期)材料四垃圾随意抛掷意味着社会文明还没起步;能够集中堆放,可认定社会

10、文明的开始;如果进行分类处理,就算融入现代文明;只有精细化管理,该国家和地区方能进入先进社会行列。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其城市垃圾分类实施开始于1904年,至今累计出台与垃圾管理相关的法律800余项、行政管理条例近5000条。从前端收集到末端处理,德国实现了全覆盖和全方位垃圾管理。配有专门的环境警察,每天展开专项巡逻,每周抽查各居民区的垃圾分类情况。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所以日本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四五年级还专门开设了垃圾分类的课程。日本每户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两张时刻表电车时刻表和垃圾回收时间表;

11、每个社区都有垃圾分类的咨询电话;政府编有详细的垃圾分类手册。如果乱丢垃圾,很可能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罚款可达1000万日元。(摘编自汪中求垃圾分类背后的真相,企业管理杂志2019年7月)4. 依据前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垃圾管理的“金字塔”优先度层级中,“减量化”在最顶端,具有最高综合效益;“简易处置”处于最底层,对环境影响也最大。B. 依据林恩的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约95%都采用卫生填埋和焚烧的处理方式,已基本实现“无害化”。C. “减量化”意味着先从源头减量,在产品设计、生产时就要考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后续消费过程中也要尽量

12、减少垃圾的产生。D. 我们要坚持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对其中可以成为资源的部分尽可能地提取、回收、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循环使用。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垃圾处理方式和分类意识还处于落后阶段,因而推行垃圾分类管理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B.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说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所以参与垃圾分类管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C. 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由此可见,垃圾和资源可以相互转化,不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D. 垃圾处理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文明程

13、度,对垃圾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国家和地区进入社会先进行列的前提。6. 结合材料四,说说我国推行垃圾精细化管理还需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6分)答: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庄 重朱以撒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

14、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

15、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

16、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

17、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

18、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

19、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

20、空屋。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B.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C.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8、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9、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21、。范百禄字子功,第进士。熙宁中,邓绾举为御史,辞不就。提点江东刑狱,加直集贤院。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熊本治泸蛮事,有夷酋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 杀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檄止之。七年,召知谏院。属岁旱,请讲求急务,收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五路置三十七将,专督所部兵,至许辟置布衣参军谋。百禄察其中,或以恩泽市,或以败收,或未历边方,或起于群盗,疏列其亡状者十四人,将佐颛教阅,余付之州县,事多施行。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欲加流配。 百禄曰:“苟绳以重典

22、,黥面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乃止。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不许。经数月,复为翰林学士,拜中书侍郎。是岁郊祀,议合祭天地,礼官以“昊天有成命”为言。百禄曰:“此三代之礼,奈何复欲合祭乎?成命之颂,祀天祭地,均歌此诗,亦如春夏祈谷而歌噫嘻,亦岂为一祭哉?”争久不决,质于帝前。宰相曰:“百禄之言,礼经也;今日之用,权制也。陛下始郊见,宜以并事天地为恭。”于是合祭。 (选自宋史范百

23、禄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乃止 B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乃止 C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乃止 D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乃止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

24、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向上级奏事或向下发布通告的文书。 B路,宋时常常用来指行政区域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 C布衣,本指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文中指平民百姓。 D郊祀,指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百禄善于进言,敢于劝阻。范百禄请求用文官统领军队,用以管辖边界,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有夷人首领力竭请求投降,副将贾昌言想要杀了他来报功,范百禄进言熊本,予以劝阻。 B范百禄关心百姓,勤于民事。遇到旱灾时,范百禄请求处理当前的紧要事务,收回对百姓不利的法令,从而挽救那些将死百姓;任

25、开封府尹时,勤于民事,监狱中没有被关押的罪犯。 C范百禄熟悉政事,反对舞弊。五路军队将领众多,专门统率所在地的军队,范百禄深知其中的违规情况,于是上书,陈述其中不法者十四人,提出让武官专管教练检阅等,多被采纳。 D范百禄坚守礼制,反对合祭。郊祭时,礼官等建议合祭天地,范百禄反对,认为自己的说法符合礼的常制,而合祭只是权宜之制,并以春夏祈谷之礼为喻来争论,但没被采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杀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 百禄曰:“苟绳以重典,黥面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

26、415题。 酹江月 胡世将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交代了当时神州陆沉的局势,面对如此形势,诗人不由地联想起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韩

27、琦二人。 B“塞马晨嘶,胡笳夕引”两句,有西北战场特有的边塞气氛。南宋词大都作于东南半壁,如此篇出于西北川陕前线的绝少。 C诗歌运用典故,含蓄自然。借用张良、萧何、韩信这“汉家三杰”辅助刘邦的典故,表达诗人认为自己绝不逊色的自信和豪迈。 D这首诗格调沉郁,气势雄浑,激扬慷慨,震撼人心。末尾诗人写自己怒发上指,栏杆拍遍,流露出了无法平复的激烈情怀。15.以功业论,胡世将称不上千古名将,但此诗不乏阃外边帅的气度。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既深且巨”的情怀。(6分)1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

28、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2)劝学中“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提起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无人不晓。龙泉剑瓷文创产业日渐红火,从根本上讲离不开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传承与变革创新。试想,倘若没有几十年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不懈挖掘,倘若不是有 的传统手工艺人脱颖而出,龙泉青瓷与宝剑的名声也许还只能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当下龙泉剑瓷 ,靠的正是几代手工艺人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执着求索与 。传统手工艺的

29、传承与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接力。手工艺传承,(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手艺人来说,数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千锤百炼,或许才能拿得出像样的作品。缺少有广泛社会声誉与较高艺术成就的剑瓷作品,自然也就难以 剑瓷发展文创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典型性 声名鹊起 花样翻新 支撑B. 典型性 声名烜赫 推陈出新 支持C. 代表性 声名烜赫 花样翻新 支持D. 代表性 声名鹊起 推陈出新 支撑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30、的一项是()(3分)A. 既要吃得了辛苦、经磨砺,更要有才智、耐得住寂寞B. 既要耐得住寂寞、有才智,也要经磨砺、吃得了辛苦C. 既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更要经磨砺、有才智D. 既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也要有才智、经磨砺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B. 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C. 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D. 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

31、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如今熬夜现象极其普遍,虽然各种关于熬夜伤身体的科普随处可见,_,他们认为熬夜后白天补一觉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是与体内昼夜节律的自然运行密切相关的。无论熬夜还是熬夜后再补觉,都打乱了人体正常的昼夜节律,_,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说,_,大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多轮班工作群体(如护士、安保人员等)虽然在夜班后可以得到补休,但他们依然是心脑血管和代谢疾病的高发群体。21. 右图是某学科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图,

32、请把其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1)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道:“尽量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2)杨绛在走在人生边上说:“我们的一生是个犯错误与改错误的过程,在人生路上,向后看看,再向前看看,才能走得更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语文试题答案1. A【解答】A.正确。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过于绝对化,原文第二段为“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

33、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故B错误。C.“就不会”表述过于绝对化。故C错误。D.偷换概念。2.A【解答】A.“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于文无据。故A错误。3.D【解答】D.“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无中生有。由原文第二段“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可知,文章只是简单阐述了用综合甄选的方式保留乡村记忆,并未举例具体说明综合甄选的标准。故D错误。4. B 5. C 6. (1)政府重视立法,严格执法;(2)社区积极参与,重视指导;(3)学校重视宣传,开设课程;(4)民众自觉进行垃

34、圾分类。【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筛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B项,“已基本实现无害化”错,原文“垃圾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依次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尤以减量化为优先”“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大力推进资源化,尽可能回收资源和能量”“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我国目前只是将大量的生活垃圾进行初步的“卫生填埋和焚烧”,根据林恩的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还未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故选B。【5题详解】本

35、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C项,“不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错,原文“对于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由此可知是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的,“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不能得出“不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的结论。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

36、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原文“其城市垃圾分类实施开始于1904年,至今累计出台与垃圾管理相关的法律800余项、行政管理条例近5000条”“配有专门的环境警察,每天展开专项巡逻,每周抽查各居民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可概括出“政府重视立法,严格执法”;原文“每个社区都有

37、垃圾分类的咨询电话;政府编有详细的垃圾分类手册”,可概括出“社区积极参与,重视指导”;原文“所以日本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四五年级还专门开设了垃圾分类的课程”,可概括出“学校重视宣传,开设课程”;原文 “垃圾随意抛掷意味着社会文明还没起步;能够集中堆放,可认定社会文明的开始;如果进行分类处理,就算融入现代文明”“日本每户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两张时刻表电车时刻表和垃圾回收时间表”,可概括出“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

38、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答案】7. C 8. 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9. 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引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

39、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A项,“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不当,文中说“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虽“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但并不意味是他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了解习俗”。B项,“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过于绝对;文中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但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D项,“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故选C。【8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40、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词语内涵和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文本,圈出文中写“庄重”表现的句子,然后进行整合。第一段说“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第三段说“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再结合前面所写的弘一法师骨塔前的情形和感受,可以知道此处的“庄重”指的是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第五段说“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

41、一个人给予我的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此处“庄重”的表现是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第七段“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这里的庄重要求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如第八段“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这里的“庄重”要求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

42、记与崇敬。考生结合这些内容作答即可。【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这是考查散文中引用名人名言的作用,属于作用题的范畴。首先找到所引用的朱熹的话,理解其意思,然后再看该引文前后写了哪些内容,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而朱熹的话与这些内容有什么样的关联。朱熹的话在第七段,“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这是“敬”的重要性,而第七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后面的内容应是为了该句服务的,即借助朱熹的话来阐明“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的观点,朱熹的这句话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同时由朱熹有关“敬”的名言引出下文

43、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考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答题即可。【小题10】D【小题11】A【小题12】D【解析】10.“故道”是黄河旧有的河道,在此作“回河”的宾语,应在“故道”后断开,排除AB; “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勿塞故道者”是修饰“诏令”的,属于定语后置,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 整句译为:都水王孝先建议把黄河引回故道,命令范百禄去视察。范百禄认为黄河向东流有一段是向高处流,而黄河的流势是向下流,不能引回,就赶快回京奏报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而且取神宗命令不要阻塞黄河故道的诏书一起呈上,这件事才停止 。故选:D; 11.A错误;“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

44、下行文书名称之一,用以征召、晓谕、声讨; 12.D错误;“认为自己的说法符合礼的常制,而合祭只是权宜之制”理解不当,原文“宰相曰:百禄之言,礼经也;今日之用,权制也。陛下始郊见,宜以并事天地为恭。于是合祭”,可见认为这并非范百禄的看法,而是宰相的说法。 【小题13】降:动词作名词,投降的人;奈何:为什么,怎么;横境内:在境内横行的风气; 整句译为:杀死投降的人不吉祥,救活一千人的人的子孙受封,怎能容许骄纵的将领在境内横行不法呢? 绳:惩治;黥面:在脸上刺字,古代刑罚;微:如果没有; 整句译为:范百禄说:“如果用重法来治罪,那么面上刺字的一定将塞满了道路。”司马光醒悟说:“不是你的言语,我不知道

45、。” 译文: 范百禄字子功,进士及第。熙宁年间,邓绾举荐他为御史,辞谢不就任,提点江东刑狱,加直集贤院。利州武守周永懿因纳贿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至道年间旧例,用文官统领军队,用以管辖边界,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有夷人首领力竭请求投降,副将贾昌言想杀了他来报功,范百禄劝阻他不听从,范百禄就前去对熊本说:“杀死投降的人不吉祥,救活一千人的人的子孙受封,怎能容许骄纵的将领在境内横行不法呢?”熊本警觉起来,马上发公文制止。七年,范百禄召为知谏院。遇到旱灾,他请求处理当前的紧要事务,收回那些对百姓不利的法令,来救活将死的百姓。五路军队共有三十七将,专门统率所在地的军队,甚至允许他们征用平

46、民参军谋划。范百禄知道此中情况,有的是因为用钱买,有的旷职败事,有的并未经历边境事,有的是盗贼出身,就上书陈述其中不法者十四人,让武官专管教练检阅,其余的事由州县掌管,事情大多被采用。哲宗即位,升中书舍人。司马光恢复差役法,忧虑吏人受贿,想对受贿者处以流放充军的刑罚。范百禄说:“如果用重法来治罪,那么面上刺字的一定将塞满了道路。”司马光醒悟说:“不是你的言语,我不知道。”就此罢休。都水王孝先建议把黄河引回故道,命令范百禄去视察。范百禄认为黄河向东流有一段是向高处流,而黄河的流势是向下流,不能引回,就赶快回京奏报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而且取神宗命令不要阻塞黄河故道的诏书一起呈上,这件事才停止。范百禄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任开封府尹,勤于民事,监狱中没有被关押的罪犯。僚属想以监狱空的事上奏让皇上知道,范百禄说:“千里的皇畿,狱中没有一人,这是皇上的恩德,不是府尹的功劳。”不答应。数月之后,又为翰林学士,授任中书侍郎。这年郊祭,议论要合祭天地,礼官以“昊天有成命”作为根据。范百禄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