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 2983-2022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四川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882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 2983-2022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51∕T 2983-2022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51∕T 2983-2022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51∕T 2983-2022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51∕T 2983-2022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9832022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 2022-12-27 发布 2023-2-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T 2983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本底调查及种源选择.2 5 保护地点的选择.2 6 种植技术.2 7 保护管理.3 8 种群监测.3 9 五小叶槭野外回归及迁地保护档案表.4 DB51/T 2983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2、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塔里木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文宝、姬慧娟、汪万江、张宇阳、卜晓莉、罗欣、毛毳、李慧超、王飞、徐波、刘健华、宋以兴。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T 29832022 1 五小叶槭保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五小叶槭保护中的野外回归与迁地保护中种植、管理和监测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五小叶槭保护工作中的野外回归和迁地保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3、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 LY/T 2589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 LY/T 265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扩繁技术规范 LY/T 3086.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第 2 部分:迁地保护技术规程 LY/T 318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回归技术规范 DB51/T 2253 五小叶槭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4、用于本文件。种源种群 source population 为野外回归和迁地保护贡献五小叶槭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种群。野外回归 wild reintroduction 以五小叶槭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把经过人工培育的个体等重新引种到原生境中,使其成为自我维持的种群,成为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增强回归 reinforcement 在五小叶槭现有分布区内,人为增加其个体数量、分布区或遗传多样性,从而增强种群生存力,改善其种群结构和组成等,达到保护目的。保育回归 conservation reintroduction 从五小叶槭生物多样性保育角度出发,在其现有和历史分布区以外的适生区域

5、,引入其个体,新建并形成一个可自我维持、自我更新的回归物种种群。迁地保护 off site conservation DB51/T 29832022 2 将五小叶槭植物种子或活植株移到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中保存,使其避免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4 本底调查及种源选择 资料收集和野外本底调查 查阅五小叶槭分布等相关资料,进行野外本底调查,调查内容等按LY/T 2589的附录表格执行。种源地选择 按照LY/T 3185,选择五小叶槭野外自然分布数量相对较大的原生境(凉山州木里县,甘孜州康定市、九龙县以及雅江县)作为种源种群的选择地,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和优良林分。对种源地的五小叶槭材料使用分子标记技

6、术分析其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苗圃地的选择及播种育苗技术 苗圃地的选择及播种育苗技术按DB51/T 2253的规定执行。5 保护地点的选择 野外回归 5.1.1 概述 野外回归包括增强回归和保育回归。主要针对五小叶槭原生境和潜在适生分布区,选择四川雅砻江流域,海拔1600米3200米的河谷地带。回归地应远离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宜选择在自然保护地周边,方便管理维护。调查野外回归地的生境特征、地质水文条件、土壤类型、海拔、气候因子、坡向、坡位、植被群落类型、相关及关键的动植物种类等,具体按照LY/T 2589。5.1.2 增强回归 选择五小叶槭种群数量较少的原生分布区,该区域有较为适宜五小叶槭分布

7、的地形、小气候、土壤环境(土壤为暗棕壤、酸性土,4.5pH6.0)及生物群落。5.1.3 保育回归 选择五小叶槭潜在适生分布区,包括凉山州盐源县和甘孜州泸定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稻城县、乡城县、巴塘县、德格县、白玉县以及凉山州冕宁县的小部分地区,该地区有较为适宜五小叶槭分布的地形、小气候、土壤环境及生物群落。迁地保护 根据五小叶槭原生区气候和环境进行模拟,选取相应的植物园或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迁地保护,按照LY/T 3086.2。6 种植技术 DB51/T 29832022 3 种植时间 种植时间适宜在春季或秋季,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或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下旬为宜。具体时间可

8、根据回归地或迁地保护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确定。种植密度 6.2.1 以穴植为首选。苗木的分级参考 DB51/T 2253 附录 B。6.2.2 回归地均为穴状整地,株行距为 3m 3m,穴状整地规格 30cm 30cm 40cm(穴的长 宽 深),清除石块、树桩、树根、草根等,每穴栽苗 1 株。客土 用腐殖土与原生境土混合,比例为4:6,并加入适量复合肥和有机肥。将回归地深翻之后,混合均匀后置于穴中。种植方法 种植时放入苗木,使根系在穴内平展放置,按照一埋二踩三提苗。种植之后,以五小叶槭苗为圆心,半径20cm以内比周围土地低5-10cm,幼苗栽植深度以原根颈部位为准(土壤掩埋至根颈结合部位),过

9、深或过浅都不利于苗木生长。绘制定植图 定植之后,应绘制相应的定植图。定植图应首先用RTK或GPS确定地形及方位,根据某个固定点位和不同五小叶槭的距离绘定植图。7 保护管理 灌溉 种植之后应及时浇定根水。回归第一年后,应在降雨少的季节至少灌溉一次(3月或者11月),灌溉水分至少渗透到根系以下。从第二年开始,逐渐减少灌溉,灌溉水分至少渗透到土壤40cm以下。施肥 下雨后或结合灌溉,按照环状施肥、条状施肥等方式进行施肥。肥料采用缓释肥(N:P:K=14:13:13),在春末夏初和秋季各施肥一次,施肥量根据树体大小确定。除草 种植第一年后,应该定期除草,至少2个月除草一次。种植第二年的6月份和9月份各

10、除草1次,6月份抚育时扩穴1次;种植第三年7月份,幼林抚育1次,清理林内的缠绕植物。8 种群监测 监测对象 DB51/T 29832022 4 以每株五小叶槭为监测对象,每株五小叶槭进行编号挂牌,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回归后五小叶槭生长监测跟踪记录表按照LY/T 2589。回归初期需要人工抚育,病虫害防治见DB51/T 2253附录A。对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进行记录。记录表见LY/T 2589附录D。野外回归与迁地保护档案 建立五小叶槭回归与迁地监测档案,内容包括野外回归与迁地保护的五小叶槭种苗来源、繁育及生长情况,苗木定植样地图,五小叶槭生长跟踪记录,材料物候观测记录,抚育管理,病虫害发生及防

11、治记录,种子采摘记录,自然苗木更新和幼苗数量跟踪记录等。野外回归与迁地监测期限 五小叶槭为目标植物,需要进行长期监测,最初5年需要每年进行定期的物候及生长监测,第5-20年内每3年监测一次。保护成效评价 8.4.1 保护初期 保护初期(1年5年),从成活率、生长速率、生长健康指标和人工抚育次数等方面进行评价,见表1。表1 指标 成活率 生长速率 生长健康指标 人工抚育次数 保护第 1 年 95%以上 高度达 1m 健康 5 次以下 保护第 2 年 90%以上 高度达 2m 健康 4 次以下 8.4.2 保护中期 保护中期(6年10年),从开花、结实率、种子传播及种子萌发进行评价,同时继续观测保护初期指标,见表2。表2 指标 开花率 结实率 种子传播 种子萌发 保护中期 20%以上 10%以上 传播范围大于 5m 母株下有幼苗 8.4.3 保护终期评价 终期评价指标(11年以上):与当地森林群落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在未有人为抚育情况下可以天然更新,并且未对当地其他物种造成影响,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且发挥一定生态功能。9 五小叶槭野外回归及迁地保护档案表 五小叶槭野外回归及迁地保护档案表按照LY/T 25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