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15∕T 20-2022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聊城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850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15∕T 20-2022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聊城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715∕T 20-2022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聊城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715∕T 20-2022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聊城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715∕T 20-2022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聊城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715∕T 20-2022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聊城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5 CCS B 05 3715 聊城市地方标准 DB3715/T 202022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rectional cultivationof baiyu chinese yam 2022-09-26 发布 2022-10-26 实施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15/T 20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并

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聊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聊城大学、莘县农业农村局、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高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聊城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彦霞、姚杰、齐辉、王巨媛、苗纪忠、刘华君、申铜飞、刘维柱、高梅、刘秀玲、张国栋、王胜娜、王磊、商思森、朱传宝。DB3715/T 202022 1 白玉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玉山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栽培、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玉山药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065 山药等级规格 NY/T 2798.3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蔬菜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白玉山药 baiyuchinese yam 白玉山药是山药群中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种类,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的根茎,草质藤本,根茎棒状,按规范技术种植,采收其根茎或加工后干燥根

4、茎,药食两用。3.2 种栽 seed stock 用于山药栽培中无性繁殖的材料。包括山药芦头、山药段和山药豆培育的根茎。3.3 山药芦头 basal part of yam 又名山药栽子、山药嘴子,指山药根茎上端有芽的一节,长约15 cm30 cm。3.4 山药段 part of yam 山药根茎中上部切成一定长度的小段。一般直径3 cm以上,长度为15 cm20 cm。3.5 山药豆 dioscoreabatatas bean 又名山药蛋子、零余子,指山药叶腋中侧芽长成的珠芽。4 产地要求 DB3715/T 202022 2 4.1 环境条件 选择周围无污染源,无被污染的地区。产地环境应符合

5、NY/T 5010的要求。4.2 土壤条件 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以表层为壤土、下层为沙壤土为最适宜。土体至少1 m1.2 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pH值7.27.7,忌盐碱和粘土地,若土壤为酸性,易生支根和根瘤,过碱,其根部不能充分向下生长,影响产量和质量。地下水位在1.0 m以下。4.3 生长环境 山药性喜温暖,不耐霜冻。10 以上开始萌芽,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 28,块茎膨大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 24,10 以下停止生长。山药耐阴,但块茎的形成和营养的积累仍需要较强的光照。山药忌连

6、作,耐旱不耐涝。5 栽培 5.1 繁殖材料准备 山药繁殖主要采用山药芦头、山药段、山药豆培育山药栽子等方法进行繁殖。选择商品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的一级山药块茎(按NY/T 1065)栽种收获的山药豆播种,可收获长20 cm30 cm的山药块茎,用整个块茎做种薯。使用山药豆制备一次种薯,可连续3年使用山药芦头或山药段种植。5.1.1 山药豆培育山药栽子 5.1.1.1 选种 初霜来临前,依据形状、颜色等特点,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特性、色泽饱满、圆润光滑、个体较大、无病虫的山药豆,在5 7 条件下沙藏或窖藏。5.1.1.2 催芽 播前15 d20 d左右,将山药豆晾晒5 d6 d,在20 25 条件下

7、,畦面上先铺3 cm厚的细沙,然后一层山药豆一层湿沙,每层厚度2 cm3 cm,层积催芽,总厚度30 cm。催芽时可使用阳畦或温室大棚,保持沙土湿润,待芽露白至1 mm2 mm时,即可播种。5.1.1.3 整地施肥 选择45年内未种过山药的肥沃、平坦、灌排方便、土层深厚、透气性好的轻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一般每666.7 m2施腐熟农家肥5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腐熟豆饼50 kg。5.1.1.4 开沟做畦 育苗地的山药沟应在秋末冬初或早春土壤刚解冻时翻耕好。开宽50 cm、深20 cm25 cm的沟,翻地时将表层20 cm25 cm的土

8、翻到一侧,下面的生土松动不翻出。然后把翻出的表层土回填,做成畦距1.1 m的高平畦,畦高15 cm,畦面宽50 cm。5.1.1.5 播种 DB3715/T 202022 3 宜在霜前播种,霜后出苗,避开霜冻危害。根据当地气候,不催芽的在终霜前35 d播种,浸种催芽的在终霜前20 d25 d播种。每666.7 m2留苗33 000株38 000株为宜。每畦播种3行,按行距15 cm,株距7 cm8 cm开沟,墒情不足的可顺沟浇小水,水渗下后播种。按照株距单粒播种,覆土5 cm7 cm。5.1.1.6 除草搭架中耕 覆膜栽培,播后覆膜前每666.7 m2均匀喷洒甲草胺乳油200 mL或异丙甲草胺

9、乳油150 mL兑水30 kg喷雾,出苗后及时放苗;露地种植,出苗前,每666.7 m2喷甲草胺乳油200 mL兑水30 kg喷雾。出苗约80%时浇“齐苗水”,甩蔓后搭架,以防茎蔓乱缠,架高1.2 m左右。然后中耕提温,促苗早发。大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5.1.1.7 施肥 茎 蔓 爬 满 架 时 进 行 第 一 次 追 肥,每 666.7 m2追 施 尿 素 10 kg 15 kg,硫 酸 钾 复 合 肥(N-P2O5-K2O=15-15-15)15 kg25 kg。以后结合浇水,每15 d20 d追肥一次。块茎膨大盛期,少施氮肥。现蕾后,结合病虫防治,每隔10 d15 d进行叶面追肥一次

10、,追肥用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等叶面喷雾。5.1.1.8 收获 山药豆在当年可长成长13 cm20 cm、重100 g200 g的小栽子,每666.7 m2可产山药栽子30 000株35 000株。“霜降”前后收刨,收刨后浅窖贮藏。5.1.2 山药芦头 山药收获时,选择性状典型一致、粗壮、芽头饱满、没有伤口、无病害、无分叉的山药块茎,取上部芦头15 cm25 cm折下,立刻将伤口位置粘一些草木灰或者后期集中喷施一些杀菌剂,经过日晒2 d3 d,使其水分蒸发,伤口愈合,放入室内或室外挖坑贮藏。移栽前,将山药芦头取出在日光下晾晒,当断面内缩干裂时即可栽植。种植时间超过三年的山药芦头不宜使用。5.1.

11、3 山药段 选择品种性状典型的山药根茎做种用,栽植前15 d20 d选择晴天截段,每段含1个以上的休眠芽,重80 g120 g,上端或下端统一做标记,切口用石灰粉或多菌灵粉剂消毒2 d3 d晾晒备用。5.2 整地 5.2.1 冬前冻垡 挖沟应该在冬前农闲季节进行,冬前或初春按每间隔100 cm,挖南北行向的种植沟一条,沟宽25 cm30 cm,沟深80 cm120 cm,进行冬耕晒垡。5.2.2 培肥土壤 5.2.2.1 施肥原则 肥料使用应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不使用含氯基和硝态的氮肥或复合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2.2.2 基肥应用 DB3

12、715/T 202022 4 每6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或沼气肥5 000 kg、或腐熟鸡粪2 500 kg、或腐熟饼肥1 000 kg、或符合NY/T 525的有机肥1 000 kg,配施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15-15-15)80 kg,或尿素20 kg加磷酸二铵25 kg加硫酸钾30 kg,与翻出的土充分拌匀后回填沟内。5.3 栽植 5.3.1 栽植时期 一般在5 cm地温稳定在10 时进行栽植。5.3.2 药剂浸种 山药栽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5 min,捞出晾干,当断面向内收缩干裂,表皮呈灰绿色即可播种,也可放入小拱棚沙埋催芽,温度控制在25

13、左右,当芽长1 cm2.5 cm时,将温度降低至15 18,炼苗5 d7 d后定植。5.3.3 开种植沟 在深松沟上起垄,行距100 cm,垄高30 cm35 cm。5.3.4 密度 每垄栽一行,株距25 cm30 cm,每666.7 m2种植2 300株2 700株,株距依当地种植习惯确定,肥沃地块宜稀,瘠薄地块宜密。栽植时栽子按大小分级,大栽子宜稀植,小栽子宜密植。5.3.5 摆种 在垄顶中间开10 cm深的浅沟,将山药栽子按确定的株距顺向摆放在沟中央,有芽的一端朝同一方向,以确保苗距均匀。栽后覆土10 cm压实,浇足定根水,同时覆地膜保墒提温,地膜上覆盖1 cm左右土,有条件的膜下铺设水

14、肥一体化节水管道。5.4 田间管理 5.4.1 搭架引蔓 苗高40 cm50 cm时扎杆搭架,每株一杆,杆高1.5 m1.8 m左右,距地面1 m1.2 m处交叉捆牢。5.4.2 中耕除草 参照5.1.1.6应用除草剂,没有覆地膜的每次浇水或雨后及时中耕,前期应浅锄,深度3 cm左右,后期拔除杂草。5.4.3 追肥 5.4.3.1 地面追肥 施肥原则参照5.2.2.1的规定科学配方施肥。盘棵期,每666.7m2开沟施复合肥(N-P2O5-K2O=18-8-26)20 kg25 kg。根茎膨大期,每667 m2开沟施复合肥(N-P2O5-K2O=18-8-26)15 kg20 kg。5.4.3.

15、2 叶面追肥 在 6 月底、8 月初进行 500 倍液氨基酸类稀释液叶面喷雾,每次 15 kg20 kg/666.7m2。生长后期用 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DB3715/T 202022 5 5.4.4 排灌 5.4.4.1 应用滴灌或喷灌浇水 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栽种期相对含水量 65%75%;幼苗期相对含水量 75%80%;盘棵期、根茎膨大期相对含水量 80%85%;完熟期相对含水量 75%80%。在行间铺设喷灌或滴灌带,墒情不足时应及时补水。5.4.4.2 及时排水 预防塌沟 7 月中旬9 月下旬雨水较多,为防止田间积水造成塌沟,应及时排水。6 病虫草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16、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茎腐病、斑纹病和线虫病;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斜纹夜蛾和蚜虫。主要虫害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6.2 防治方法 6.2.1 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良好的沙壤土地;实行轮作换茬,一般 57 年轮换一次;培育壮苗,配方施肥;用地冬季深翻冻垡,春季中耕晒垡;结合栽种前施用生物菌肥整地灭菌;用山药豆繁育更新老栽子;采用开沟起垄栽培、地膜覆盖、扎杆搭架等。6.2.2 物理和生物防治 采用日光晒种、黄板诱杀、灯光或糖醋液诱杀等;采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源农药,避免或减轻对天敌的杀伤作用。6.2.3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NY/T 2798.3 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交替用药,合理复配用药。7 采收与恒温库贮藏 采收、贮藏应符合 NY/T 2798.3 的要求。7.1 采收 10 月下旬可进行收获,采用人工或挖土机械顺行挖沟,依次取出山药,保持根茎完整,不受损伤。7.2 恒温库贮藏 按NY/T 1065标准分级,室内铺湿沙,沙上紧密平摆山药,每一层山药盖一层4 cm5 cm厚、含水量6%7%细湿沙,堆高不超过2 m,后覆塑料膜保温保湿,贮藏温度控制在5 左右。DB3715/T 202022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