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8500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重要知识点 单选题 1、下列对骆驼祥子的内容概述不正确的是()A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再也没有了生活的希望。B虎妞知道刘四爷把车厂卖后,给了祥子 100 块钱买了一辆新车。C祥子把卖骆驼后剩下的 30 块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希望攒满后再买车。D祥子拉曹先生回家,被孙侦探跟踪,最后抢走了祥子攒的买车钱。答案:B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阅读名著时要注意名著中的一些细节。祥子买的第二辆车是同院二强子的旧车,不是新车,B 项概述有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

2、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黄晕(yn)澄(chng)清 酝酿(ning)贮(zh)蓄 B矫(jio)健 苔藓(xin)胳膊(b)抖擞(su)C画屏(p ng)塞(si)外 水藻(zo)着(zho)落 D捕(b)捉 胸襟(jn)肌肤(f)狼藉(j)答案:C 此题重在考查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和拼写规则。C 项中“着落”的“着”读(zhu);A、B、D 正确。2 故答案为:C【点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

3、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B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C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D独坐、弹琴、长啸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答案:B B 赏析有误,这首诗有描写,“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就是描写。ACD 赏析正

4、确。故选 B。【点睛】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况。4、下列划线字中读音全部相同的选项是()A恶劣 厌恶 可恶 B处决 处理 好处 C分外 分明 过分 D间隔 间或 反间 3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A “厌恶、可恶”w B“处决、处理”ch 好处 ch C“分外、过分”fn,分明 fn D“间隔、间或、时间”jin。故答案为:D【点睛】对于多

5、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我国登山运动员不顾暴风雪的袭击,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顶峰。修改:删去“最高”或删去“顶”。B从这件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修改:删去“从”和“中”。C一个“人人争三好”的热潮正在我校展开。修改:将“展开”改为“开展”。D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噤。修改:将“不禁”放在“打”前面。答案:C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

6、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C“热潮”和“开展”搭配不当。A、B、D 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C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将成为发达的国家。4 D邗江区甘泉街道双塘村 84 岁老中医李太初教子有方,编撰李家家训万余字,从学习、

7、工作、生活、思想、婚姻等方面做了工整的记录。家训皆用四字,颇具特色。答案:D 该题考查病句辨析。A.句式杂糅,应为“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有关”,或“恐怕某种程度上路权不平等、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也难脱干系”。B.两面对一面,应在“养成”前加上“能否”。C.前后搭配不当,“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二者不能搭配。D.没有语病、表意明确。故答案为:D 7、选出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几千块钱。B人和车厂老板赵三爷,有个女儿叫虎妞。祥子将卖骆驼所得除

8、掉路上花费剩余的钱寄存在刘四爷那里,希望继续积攒,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C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D祥子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又冷又饿晕倒在茶馆门口,祥子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答案:C 本题选 C。A 项中并非“得到几千块钱”而是“三十五元钱”;B 项中“赵三爷”应为“刘四爷”;D 项中“祥子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应为“祥子买来十个包子请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儿吃”。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

9、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8、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B尔安敢轻吾射!5 译文:你居然敢轻视我射箭!C徐以杓酌油沥之。译文: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D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译文: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答案:B 正确的翻译应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9、

10、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因为什么原因被告发?()A曹先生给学生阮明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阮明因此告发 B祥子告发 C高妈告发 D张妈告发 答案:A 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回答,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因为给学生阮明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阮明因此告发曹先生。【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及情节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0、下面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6 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A先自度其足,而

11、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答案:B B 之:动词:到,去。A、C、D 之:指量好的尺码。故答案为:B。【点睛】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从中找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11、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谁的女儿?()A二强子 B曹先生 C杨先生 D刘四爷 答案:A 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回答,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二强子的女儿。【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

12、2、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B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C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D他长得很像他哥哥。答案:A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7 A 中把”我“比作”棉花“。B 中没有出现喻体。C 项中也没有出现喻体。D 项”他“和”哥哥“都是人,属一类事物,所以不能构成比喻。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对比喻句的判断。比喻句必须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且二者不可属于同一种事物。像 D 项就很典型,考生可积累记忆。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

13、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B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的,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C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只有掌握了产生这种感情的依据,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D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其中也有作者的记叙。答案:D D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其中也有作

14、者的议论和抒情。A、B、C 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14、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C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8 答案:C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A老王不是朱自清的作品;B社戏是小说【点睛】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15、对于台

15、阶一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的故事。B文中的父亲一生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C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特点。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答案:C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C 文中表现的是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A、B、D 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填空题 16、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这 (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16、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 (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答案:又;却;完全 当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时,我对长妈妈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原来已经产生过敬意,在这里又产生了新敬意,所以选择“又”,“却”体现了我的出乎意料,而我对长妈妈的怨恨从此也“完全”消失了。【点睛】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如果能熟读课文,凭借印象完全能选择正确。9 17、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神色、态度)不自然。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感觉好象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答案:尴尬;低眉顺眼;若有

17、所失 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词的解释来判断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点睛】根据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18、骆驼祥子中祥子原本是个 的人,他一心一意地 ,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 ,往远处想就是 ,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不高,可是处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一个卑微的车夫“买车”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为希望而奋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终连生活的希望也破灭了。答案:正直、善良、勤劳;靠劳动挣钱;买车;开车厂 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祥子原本是个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他一心一意地靠劳动挣

18、钱,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买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不高,可是处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一个卑微的车夫“买车”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为希望而奋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终连生活的希望也破灭了。【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9、名著阅读。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身份是 。骆驼祥子中与祥子关系密切的有两位女性:一个是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一个是善良而不幸,最后自杀的 。答案:朝花夕拾;保姆;虎妞;小福子 10 本题抓住关键信息点如书名篇名作者名,根据所读小说回顾内容判断。【点睛】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20、读逢入京使,本文作者 ,唐代诗人,其诗与 齐名,并称“高岑”。擅长于七言歌行。本诗选自岑嘉州诗,表达了作者远涉边塞的 之情。答案:岑参;高适;思乡怀亲 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抓住题干中信息提示如“高岑”“之情”,判断答案。【点睛】岑参是唐朝著名诗人,有关知识要明确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