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河流域森林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76359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河流域森林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某河流域森林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某河流域森林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某河流域森林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某河流域森林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摘要11.2 编制依据2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4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2.1建设背景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三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03.1自然条件103.2社会经济条件113.3土地资源条件123.4劳力资源条件123.5交通、信息条件123.6建设单位情况分析123.7森林资源条件133.8区域优势及政策导向133.9存在的问题分析14第四章 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174.1指导思想174.2建设原则174.3建设目标18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05.1 建设任务和规模205.2建设期限205.3项目建设技术方案21第六章 项目

2、建设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366.1安全生产366.2环境保护36第七章 项目建设招标方案387.1招标范围387.2招标组织形式387.3招标方式38第八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98.1投资概算398.2资金来源41第九章 效益分析429.1经济效益429.2生态效益459.3社会效益52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5310.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5310.2 管理模式5410.3 管理措施5410.4 技术培训5610.5 劳动保护5712附件5712.1附表5757第一章总论1.1项目摘要1.1.1项目名称:*市*河流域森林生态恢复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类型: 环境保护1.

3、1.4项目管理单位:*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林业局1.1.5项目实施单位:*区林业局、*区发改局1.1.6建设地点:*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镇、*镇、*镇、*镇、*镇和*乡。1.1.7项目建设规模与实施内容:1.1.7.1 生态公益林营造:(1)完成*山外缘荒山造林12万亩;(2)*河源头及两岸(*河源头2km范围,两岸第一层山脊或1km范围)绿化8万亩;(3)封山育林10万亩。1.1.7.2 退化植被更新与恢复:对现有林分质量低,木本植被退化或林木盖度达不到成林要求的林地进行更新与恢复造林,建设规模15万亩。1.1.7.3 经济林工程:沿*河两岸发

4、展枸杞及特色杏、苹果、梨5万亩。1.1.7.4 种苗工程:改建种苗基地1200亩。1.1.7.5 贫困国有林场改造:新建改建贫困国有林场办公用房2000m2。1.1.7.6 护林防火:修建林区道路320km。1.1.8项目建设期限:10年(2011年2020年)1.1.9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总投资10870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支持100000万元, 地方财政自筹资金8700万元1.10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0%,将构成*南部地区重要的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不仅对*市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对*南部山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社会和生态效益巨大。1.

5、2 编制依据:1.2.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1.2.2*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2.5退耕还林条例1.2.6*大*生态经济圈总体规划1.2.7国家造林作业规划设计规程(LY/T1607-2003)和造林技术规程(TY/T1607-2003)1.2.8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DB/6400B61-3-86)和*山土石山区造林技术规程(DB/64T203-1998)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1 技术指标1.3.1.1 技术引进: 引进“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建造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KZ

6、952-J1-219)1项。1.3.1.2 造林技术指标人工造林密度:生态公益林:167株/亩 经济林:111株/亩封山育林补植密度:80株/亩1.3.1.3 生态环境指标林地调节水量:有林地:100 m3.a-1.hm-2 灌木林地: 85 m3. hm-2.a-1土壤侵蚀模数:无林地:5500t. hm2. a-1;林地:2500t. hm2. a-1;林分年固碳量: 1.067t.hm-2.a-1;林分年释氧量: 2.856t.hm-2.a-11.3.2经济指标1.3.2.1人工造林经济指标苗木费:生态公益林1500元/亩,经济林2000元/亩;整地费:200元/亩;栽植费:100元/亩

7、;幼林抚育费:100元/亩;有害生物防治费:100元/亩;科技支撑费: 100元/亩1.3.2.2 财务指标项目建设总成本:8323万元/年;经营成本2600万元/年;投资利润率42.3%;投资回收期:7.9年;累计净现流量: 57035万元;财务累计净现值87583.0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09%。1.4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本项目符和*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区农业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建设引进了西北水保所程积民先生的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在营造林工程建设方面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于该项目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8、产业,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该项目建成后,其经济效益可达到25800万元/年,涵养水源3333.3万 m3.a-1, 净化水质价值可达4000万元/年;保持水土10000t/年,保土育肥价值可达3500万元/年。对宁南山区及至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都有十分重要作用。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建设背景 *南部山区(除*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地区,素有“苦瘠天下”之称。历年来,由于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基本沿用掠夺式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随着人口增长,植被缩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使原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农

9、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愈来愈差,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余地愈来愈小。在可利用水资源减少,土地不断贫瘠化,干旱、风沙等灾害日趋频繁的影响下,农业生产更加低而不稳,生态、经济、人口三个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整个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了恶性循环。要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第一步必须要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供给量,只要自然资源供给充足,经济发展就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才能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当地各级组织带领广大群众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但成效却不尽人意。回顾和总结该地区几十年生态与经济建设发展历程,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水资源

10、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要使当地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针对当地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规划,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生态问题中发展经济,通过经济发展解决生态问题,建立起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经济产业发展体系,最终实现生态优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构建*南部生态屏障的需要本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恢复和重建宁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宁南山区生态屏障。宁南山区的主要地形构架是*山及其余脉,这些山地与邻近区域相比,具有海拔高、降雨多、气温低、空气湿度大,自然植被相对较好,林业建设有一定基础,适宜进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11、(草)等诸多优越条件。因此本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为依托,对*山主脉及其主要余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构筑一条纵贯宁南山区的绿色长廊,并以此为主体,与外围各县区的生态林体系连成一体,建立起*山地区完整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区属*山外缘区,恢复和重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是建设*南部生态屏障所必须的和最重要的。2.2.2项目建设是保护和发展*山区优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需要。*山素有“高原绿岛”之称,是*物种资源最富集的生物基因库。是天然的植物园,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其植被类型,既有水平地带性的森林、草原,又有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出现的低山草甸草原、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

12、矮林等组成的垂直植被景观。也是天然的动物园,有动物1400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200余种,脊椎动物200余种,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钱豹,二类保护动物林麝、红腹锦鸡、勺鸡和金雕等等。同时,这里又是西北地区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地,有中药材资源700余种,占*中药材资源的2/3,有经济价值高、市场亟需、濒危紧缺药材如*山贝母、祖师麻、铁棒锤、黄芪、黄精、黄芩、水飞蓟等。*市*区位于*山东麓,全境属*山外缘区,该项目建设区属于*山主脉延展区,是黄河一级支流*河的发源地和主要汇水区。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将为*山区的各类动物季节性、生理性迁徙提拱广阔的空间,为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扩展奠定基础。因此,该项目建设是保

13、护和发展*山区优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需要。2.2.3项目建设是提高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山外缘区域的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严重失衡,生态需求超过了生态供给,出现生态赤字,该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而提高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之一就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对废弃物的吸纳能力。因此进行本项目建设是提高项目区生态承载力的需要。2.2.4项目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战略决策和宏伟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而宁南山

14、区农民生产生活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生活贫困、经济落后、生态恶化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和改善生态,提高生态承载力,才能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进行该项目建设,可大幅度增加区域植被覆盖率,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2.2.5项目建设是增加当地水资源存量的有效途径宁南山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贫乏,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为量少、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其地表水资源仅6.59亿m3,其中苦咸水1.7亿m3。按2009年人口统计,人均占有地表

15、水资源仅350m3左右,为自治区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的40%,全国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的16%,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所必须的人均1000m3的临界值。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降雨量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加上主要河流源头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河、茹河、葫芦河等没有源头水补给,河道时常断流,成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河目前径流量只有1980年流量的1/20。而随着区域内城乡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需求量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愈来愈突出,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区过去、现在、将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有二,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就是在河流的源头和流

16、域两岸营造水源涵养林,涵养水源,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将新增林地年涵养水源总量为5000万t,可大大增加项目区的水资源存量,是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第三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3.1自然条件*山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主要山脉之一,大部分位于*回族自治区南部,山体巍峨挺拔,绵延近200km。*区全境属*山外缘区,项目区是黄河一级支流*河的发源地和主要汇水区,涉及的范围包括*、*、*、*、*、*六个乡镇,*、*、*、*、*、*、*七个国有林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55810630,北纬35343638。区内全年日照时数为2527h,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35kcal/cm2,年生理辐射量为76kcal

17、/cm2。年均气温为6.8,年积温2263,干燥度1.63,无霜期103148d;多年平均降雨量471.2mm,其中69月份降雨量326.5mm,占69.3%。多年平均径流深4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5.65亿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46.0m/km,多年平均输沙量1650T/km。 土壤以黑垆土、灰褐土和湘黄土为主。在的水平分布上处于黑垆土地带,并且是黑垆土向灰钙土过渡的边缘地区。垂直分布上从上至下由山地草甸土和山地灰褐土组成。植被具有由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特点。*山主脉一带为森林草原和落叶阔叶林,向北逐渐变化为森林草原,灌丛草原和干旱草原。区内森林主要是人工林,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70%。

18、境内有各种野生动物147种,其中食肉型野生动物32种,食草型野生动物48种,其它类型动物67种。有*山外围的天然次生林区,有大型食肉动物金钱豹分布和国家保护动物林麝的活动。3.2社会经济条件*区地处偏僻封闭的中国西北内陆,辖6镇5乡1个办事处,193个行政村1152个自然村,总人口41.98万人,其中回族19.65万人,占总人口的46.8%,农业人口31.2万,占总人口的74.3%。区域面积2756km2(413.4万亩),人口密度为152人/km2。近年来,*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立足区情,科学决策,提出了“生态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富区、改善民生、和谐发

19、展”的工作方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推进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抓机遇、争项目、保增长、促增收为重点,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提升一产、突破二产、繁荣三产,经全区各级组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倾情帮扶,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9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9亿元,同比增长1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36万元,同比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00元,同比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2566元,同比增长14.5%。区内交通比

20、较方便,有中宝铁路、福银高速、银平公路、兰宜公路、黑海公路等其它等级公路通过;信息比较畅通,邮电、特快专递、移动电话、市话、农话等比较完善,使用比较方便。3.3土地资源条件该项目区地处*区南部,属黑垆土区,土壤肥沃,适宜各类树种生长,因而在该区域发展以针叶林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土地资源条件优越。3.4劳力资源条件项目区现有农村劳动力10万人左右,其中有3万人为剩余劳动力,在组织大规模生产时可临时组织大量的劳动力。3.5交通、信息条件项目区有银平公路、福银高速和中宝铁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信息畅通,基本达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程控电话。3.6建设单位情况分析*区林业局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下设办公室

21、、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营林业总场、林木检疫站、林政执法大队、综合股、财务审计股、退耕办共8个办事机构。有16个基层国营林场,其中10个封山育林场,6个“工资田”林场。有专业技术人员425人,其中林业副高级工程师12人,林业工程师69人,助理工程师318人,技术员26人。3.7森林资源条件*区现有林地面积130100.7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978.3hm2;疏林地面积242.2hm2;灌木林面积26430hm2;未成林地面积68959.3hm2;无立木林地面积2229.7hm2;宜林地面积28594.2hm2;苗圃地665.2 hm2;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8 hm2。3.8区域优势及政

22、策导向*区根据*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实施国家易地扶贫移民开发试点项目的意见,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条件脆弱而又迫切需要治理区域的贫困人口,从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双赢和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的高度出发,配套相关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妥善安置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有计划有重点的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不仅有效地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逐步摆脱贫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而且减轻了人口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提高了迁出区的生态恢复功能,增加了营造林工程的可行性,为实施整山、整沟、整流域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恢复林草植被,进行迁出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治理和经营管护,创造了有

23、利条件,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速度。*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林业工程建设有领导亲自抓,有专门的机构管理,使工程建设有可靠的领导保障和管理保障,从而能够集中全区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工程的顺利运行,使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以前大的林业工程建设中,由于注重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科学性,使工程建设在整体上能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在具体地段上针对当地气候干旱,造林不易成活成林的特点,能够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具体地段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配套合理的整地方式,采取先季(年)整地,活土倒换,蓄水保墒,改善苗木栽植后的局部小环境条件,辅以先进实用的抗

24、旱造林技术措施,提高成活率,通过乔灌搭配,针阔混交,加大混交林营造比例,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获得比较好的综合效益,建立了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林业建造模式,走出了一条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营造林工程建设道路。3.9存在的问题分析3.9.1 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受自然条件及树木生长周期长的限制,具有投资多,费工耗时,见效慢、管理难,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多年来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的造林,靠近村旁、路旁、耕地附近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已经实现了绿化;另外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的干扰破坏,项目区气候干旱、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恢复和治

25、理很不容易,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突出,因而治理难度很大。3.9.2 造林树种单一*河源头区域海拔较高,两岸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又偏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季干旱,秋季雨水较多,且冻害比较严重,适宜栽植的树种较少,因此造成造林树种单一的现象。3.9.3 造林经费严重不足目前,造林每亩国家投入仅为200元,仅仅能满足低价格苗木的供应,其余资金靠投工投劳完成。对于整地、造林的人工费用就很难满足,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的抚育就更无从谈起,因此严重制约着造林质量的提高。3.9.4 病虫鼠害严重在*河源头的大部分地区,病虫鼠害问题特别严重,危害极大,防治相当困难,对水源涵养林建设和退耕还林还

26、草工程建设造成了重大威胁。主要虫害为杨树天牛、落叶松叶蜂等,对水源涵养林威胁最大的虫害就是落叶松叶蜂。鼠害主要为鼢鼠及地面田鼠,鼠害难以做到预测预报、提前防治,在造林中常常出现“边栽边啃”的现象。第四章 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4.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指示,以构建黄河中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为宗旨,以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在总结前期水源涵养林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规范营造水源涵养林,提高当地生态承载能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较强支撑力的生态体系。4.2建

27、设原则4.2.1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做到多树种造林,乔灌草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生态功能。4.2.2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封造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地生产力。4.2.3坚持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效益为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讲求实效,把生态环境治理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优质高效的生态林业体系。 4.2.4坚持良种育苗,壮苗造林的原则,充分利用林区种质资源优势,结合综合培育措施,生产品质优良的种子,为工程建设提供良种壮苗。4.2.5坚持多方筹措资金的原则。资金筹措在充分体现国家主体责任的前提下

28、,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稳定的投入机制。4.2.6坚持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结合的原则。4.2.7坚持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求发展的原则。要加大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力度,不断采用林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优化树种结构。4.2.8坚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俭节约的原则。4.2.9坚持造、管并重,完善管理机制的原则。4.2.10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林业“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做到短期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林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项目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促使林业可持续

29、健康的发展。4.3建设目标4.3.1完成*河源头及*山外缘水源涵养林人工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0万亩;退化植被恢复建设15万亩,森林面积增加40万亩,林木覆盖率增加10%左右。使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使*河流域及*山外缘区成为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休闲疗养、旅游观光等功能强大的生态经济体系。4.3.2*河两岸绿化5万亩;经济林营造5万亩。同时加强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一条纵贯宁南山区的绿色长廊,并以此为主体,与外围各县区的生态林体系连成一体,建立起*山地区完整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建设任务和规模5.1.1生态林

30、营造工程完成*山外缘荒山造林及*河流域营造林工程30万亩。其中*山外缘荒山造林12万亩;*河源头(2km范围)治理3万亩;*河两岸(两岸第一层山脊或1km范围)绿化5万亩;*山外缘区封山育林10万亩。5.1.2 退化植被更新与恢复现有林分质量低,木本植被退化或林木盖度达不到成林要求的林地进行更新与恢复造林,建设规模15万亩。5.1.3 经济林工程沿*河两岸发展枸杞及特色杏、苹果、梨5万亩。5.1.4 种苗工程改建种苗基地1200亩。5.1.5 贫困国有林场改造新建改建贫困国有林场办公用房2000m2;购置各种办公设备200台(套)。5.1.6 护林防火:修建林区道路320km,建了望10座。5

31、.2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0年(20112020年)。5.3项目建设技术方案5.3.1人工造林工程5.3.1.1体系构成与布局根据“十二五”规划,统筹兼顾与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的关系,科学安排本项目布局,确保目标统一,形成合力,取得最大成效。按照不同区域功能定位,科学治理,整体推进。(1)在*山外缘及*河源头,以水源涵养林建设为重点,实施工程造林4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通过人工造林、封育等措施,建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区域包括*区的*镇、*镇、*林场、*林场、东岳山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林场及*乡、*镇、*镇、*镇的部分区域。(2)在*

32、河两岸,以河岸绿化及支流治理为重点,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实施人工造林5万亩。建设区域为*镇、清河镇、*镇、*镇和*镇。(3)在*河流域发展以干鲜果品为主的经济林5万亩,建成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区域为*镇、*镇、*镇。5.3.1.2树种配置(1)水源涵养林:根据多年来造林经验,结合林区自然条件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共选择了以下主要栽植树种:针叶树种:以云杉、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为主。阔叶树种:以白桦、红桦、臭椿、白榆、辽东栎为主。灌木树种:以沙棘、山毛桃、大果沙棘、丁香、蔷薇、山杏、柠条为主。(2)*河两岸水土保持林: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设计为云杉、油松、落叶松、旱柳、垂柳、新疆

33、杨、刺槐、国槐、杞柳、山杏、山桃、柠条。(3)*河流域经济林:树种为枸杞、苹果、早稣梨。5.3.1.3苗木规格要求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重要因子。本项目中种苗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GB277281,GB790887,GB60001999,GB60185和国家推荐性标准LY100091。容器苗质量应达到国家容器育苗技术标准规定的合格质量标准。总结前期工程建设经验,为了达到工程建设预期目的,工程建设用苗必须高标准、高起点。容器苗造林具有保持根系完整、减少水分损失等优点,造林成活率高。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活率,该项目造林将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要占到80

34、%以上,原则上针叶类苗木全部采用容器苗。5.3.1.4苗木来源考虑项目区的土壤、气候条件,为了保证成活率,苗木的生产地必须和项目区的气候、土壤相近,主要以当地和周边地县如*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市当地苗木为主要考虑对象,择优选用。苗木原则上要以招标方式采购,以确保苗木质量,降低苗木成本。5.3.1.5造林技术(1)整地方式造林地整地,是在造林前改善土壤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整地的作用第一是拦截径流、蓄水保墒、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第二是改变光照条件,调节土壤温度,第三是提高土壤肥力,第四是消灭杂草。常用的整地方法有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水平阶整地等多种方法。整地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当地条件因

35、地制宜地进行。根据项目区实标,该项目工程整地以水平阶整地为主,在35度以上地段采用鱼鳞坑整地。(2)造林密度根据以往造林经验和项目区实际情况,造林密度主要设计为222株/亩(水平阶整地,株行距为21.5m),部分地块设计为167株/亩(鱼鳞坑整地,株行距为22m)。(3)造林季节造林是季节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最适合的造林季节要根据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和所用种苗的特点来确定。从气候方面看,合适的造林季节,应具备适合种子萌发及苗木生根所需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从种苗方面看,合适的造林季节应该是种苗具有较强的发芽、生根能力,而且易于保持幼苗内部水分平衡的季节。此外,还要考虑鸟、兽、虫危害的季节及当地劳动力情况

36、等。黄土高原的造林季节主要是春、雨(夏)、秋三季。春季造林春季造林是我国多数地区的主要造林季节。24月土壤水分出现高低变化过程。从惊蛰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变暖,土壤表层020cm白天已解冻,下层仍冻结,发生毛管蒸发,进入返浆期,表层土壤水分增高。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半解冻时含水量为春季最高时期。这时造林有利于生根发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期长。在气温回升迅速的干旱地区,则须注意“顶凌造林”,争取有利时机。总之,春季造林宁早勿迟,有利于苗木成活。雨季造林黄土高原79月是多雨季节,习惯上称这段时期为雨季,一般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以上。根据*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的测定,79月份

37、进入雨季后土壤水分得以补偿,土壤含水率尤其是表层,阳坡普遍达到8.92%11.8%,阴坡9.13%17.05%,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5.53%60.14%和64.90%96.28%。因此,79月为土壤水分补充和积聚期。黄土高原的群众利用雨季降水量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有利条件开展雨季造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抓住雨季透墒的有利时机,掌握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合理的造林方法,雨季是一个造林的好季节。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雨季造林不应迟于7月下旬,在东南部地区可延长到8月下旬。应该指出,雨季造林的树种有很大的局限性,合适的造林时间要与适合的树种密切结合起来方能有好的效果。秋季造林按水分条件看,秋季

38、气温逐渐下降,上坡水分蒸发缓慢,加上有前期较长时间的雨季降水补充,土壤水分条件尚好。根据*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测定,在*黄土地区一般阳坡土壤含水量为8%左右,为田间持水量的39.35%46.85%,阴坡10.95%19.1%,为田间持水量的54.75%86.28%。这个期间为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所以也是黄土高原有利的造林季节。从苗木生理方面看,秋季当苗木落叶后进入休眠,地上部分的蒸腾量己达到很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理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对苗木成活有利。秋季栽植的苗木,到翌春生根发芽都早,根系己能吸收土壤水分,待晚春干旱季节到来时,已恢复正常生长。总之,秋季造林也要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条

39、件而定。秋季造林适宜期限较长,自苗木开始落叶起,至土壤冻结前均能造林。生产中有所谓“秋抓晚”的说法。但是,过迟苗木根系活动进入休眠,达不到早生根的作用。根据项目区气候条件和确定的造林树种,该工程的造林季节主要为秋季,其它季节如春季也可造林,但要抓住雨后墒情较好的时机造林。造林方法造林方法一般按造林时所用的材料而定。可分为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3种。根据项目区实际,本项工程均采用植苗造林的方法。5.3.1.6未成林抚育幼林抚育是指造林后到郁闭成林前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这是有关造林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就是说明造林以后必须加强管理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新造幼林一般

40、要经历恢复、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这个阶段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生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适时郁闭。根据林区多年造林经验,本工程造林的实际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新造林地的大部分树种管理主要是松土、锄草、病虫害防治和防止放牧。每年抚育2次,除云杉需要连续抚育10次,连续抚育5年外,其余树种需抚育次数为6次,连续抚育3年。对造林成活率不足85%时,或虽达到85%以上而成块状死亡的,都应在造林后的一年内进行补植。补植时要经过局部整地,选用同龄、同级大苗精心栽植。5.3.2封山育林工程封山育

41、林是对具有一定数量的伐根萌芽、根蘖更新能力和天然下种母树条件的疏林地、灌丛、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地,实行不同形式的封禁,使其沿着群落自身发展的规律,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封山育林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该项目实施封山育林10万亩,机械围栏260km。5.3.2.1封育地点及规模封山育林的地点确定在*林场、*林场2个国有林场以及*镇、*镇、*镇、*镇、*镇和*乡等5个乡镇。封育规模为10万亩。5.3.2.2封育类型根据当地封山育林条件,确定封育类型主要为灌草型和乔灌型。5.3.2.3封育方式根据项目区实际,封育方式设计为全封,封育期限为46年。5.3.2.4封育措施(1)封禁措施搞好宣传,提高认识搞

42、好封山育林不只是靠政策和制度,而最重要的是靠广大群众对发展林业的正确认识和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因而,开展封山育林工作,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群众造林、护林、管林的基本情况,摸清干部、群众对林业建设的思想认识。要根据实际需要,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封山育林的目的、意义和方针政策。在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合理解决林权和收益分成问题,订立合同,建立健全承包责任制。对于没有封山育林经验的干部和群众,还要普及封山育林基本知识。划定界线,落实责任,设置围栏、标志充分发挥护林站的作用,对封山育林的地段,由林业局和林场按所辖范围对护林人员签定封育承包责任书,制定封护制度,要求长期巡视在封护区内。封护人员要职责

43、清楚,责任到人,分片负责,主管单位要派出人员,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封育期内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一切非经营性的活动,严禁开垦、放牧等活动。对护林人员,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确保封护如期完成。a.机械围栏。机械围栏由围栏柱和刺丝两部分组成,围栏柱为水泥长方体,基部加“”头,高1.7m,宽、厚为0.10m。柱中加4根8mm钢筋。由柱上头向下每隔0.3m加一钢筋环,用以固定刺丝。在围栏时,每隔8m埋一围栏柱,将“”头埋入土中,埋深0.6m,柱上共加刺丝7道。b.标牌。在主要入口处设立标牌28座。碑整体长2.2m,宽1.7m,全部采用混凝土浇注,主体碑内要加10mm钢筋网,钢筋间距

44、200mm,碑体表面用水泥抹平,墨汁刷黑,待干后碑文用红漆直接书写在上面。碑文字体为楷书。c管护哨卡。检查哨卡为封山育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部分,也是长期实施好封山育林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加强封育区护林点建设十分重要。护林点要选在避风、向阳,水、电、交通都比较方便,人畜危害严重的路口、沟口交叉处。且有利于封育工作的地点(力求在封育区内)建修。建立组织,订立规章制度封山育林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封山育林组织,制订封山育林规章制度。有关乡规民约,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自觉遵守。公约应以森林法为基础,结合封育地区的特点和封山方法,规定封山、开山、护林的具体制度和有关的奖惩办法。

45、(2)育林措施通过封山,各种适于当地环境的植物会逐渐地繁茂生长起来,特别是杂草、灌木的数量会很快地增多,实生或萌生的幼苗、幼树,也会成簇地生长起来,但有的也会被挤压在杂草灌木之中。在封山育林过程中,某些自然规律不可能完全符合育林要求。如成丛状的萌芽条密集生长不能成材;更新起来的目的树种可能受到杂草、灌木及非目的树种的压抑;个别地段由于目的树种过于稀疏而难以达到封育要求。所以,必须在封山的基础上,加以培育措施,把封山与育林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加速成林和提高成林质量。因此定期实行对更新起来的幼林进行育林措施,对个别目的树种过于稀疏的地段进行人工补植,才能保证封山育林成功,补植面积一般为30%。(3)标准地设置封山育林标准地包括标准地和对照标准地,它是在封育区内或封育区外选定的一定面积的具有立地条件和植被覆盖代表性的地块,主要用于定期观察记载各项封育因子变化情况,掌握封育效果与封育措施的关系,研究封育规律,制定最佳封育方案。一般每个封育区选设5个固定标准地,其中3个标准地(位于封育区内),2个对照标准地(位于封育区外地类相似处),标准地面积为0.1公顷(31.62m31.62m),四角埋设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