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必练题总结.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70998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4.26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必练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必练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必练题总结 1 单选题 1、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质量是88.91克 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答案:C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从名称来分析,钇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从图中可知,钇的原子序数为39,B正确; C、从图中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一般不带单位,C错误; D、根据原子的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D正确。故选C。 2、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答案:A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容积40L的钢瓶中可压入6000L氧气。故选A。 3、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答案:A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4、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MgB.ZnC.ClD.Ag 答案:C 分析:一般来说,元素名称中带“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汞和金除外),其他为非金属元素 A、Mg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Zn的元素名称为锌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C、Cl的元素名称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 D、Ag的元素名称为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5、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答案:A 富硒土壤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6、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答案:D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一个水分子大于一个氢原子,但一个铁原子大于一个氢分子,故A选项错误; B、分子在做永不停歇的无规则运动,水虽然凝结成冰,但冰中的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没有停止,故B选项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但在结构上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故C选项错误; D、氯化钠属于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所以说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P Q R W 反应前的质量(g) 5 2 14 18 反应后的质量(g) 20 x 4 13 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 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P+Q=2R+W C.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 D.Q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答案:D A、P增加了15g,W减少了5g,所以参与反应的质量比=15g:5g=3:1,选项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2g+14g+18g=20g+x+4g+13g,x=2g,说明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参与反应,选项B错误; C、反应后R质量为4g,Q质量为2g,两者质量比=4g:2g=2:1,选项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Q的质量未发生改变,符合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特点,但是其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无法判断,因此只能推断可能为催化剂,选项D正确。故选D。 8、“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 答案:C A、钠原子核外共3层电子,第一层2个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1个电子。A 正确。 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变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正确。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所以C错。 D、钠原子的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化合价为+1价。所以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9、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答案:A “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而不是以原子、分子或单质等形式存在,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10、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关于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g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D.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答案:C A、铟元素的元素名称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49个质子,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是第二层的电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列规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可知x=8,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答案:A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芳香四溢,符合题意; B、分子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能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的本身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不是分子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含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中氢元素含量约为10% B.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钠 C.人体中微量元素共有10种 D.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答案:A A.由图可知,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10%,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而不是钠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低于人体体重0.01%的元素是微量元素,人体常量元素由11种,其他组成人体的元素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多于10种,错误。 D.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3、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B.8C.14D.20 答案:A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 14、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Cu+2O;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答案:C A、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即⑤中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错误;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即④中Cu+2O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选项错误; 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即③中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⑦中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正确;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即①中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故选C。 15、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下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g 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答案:B A、从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道核电荷数是3,不符合题意; B、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符合题意; C、由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知道,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单位不是g,不符合题意; D、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多选题 16、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粒子总数是198 B.铈原子在化学变化容易失去电子 C.铈原子中子数为58个 D.铈的原子质量是140.1 答案:CD A、铈的原子粒子总数是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的和:58+140=198,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铈原子属于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容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铈原子中子数为:140-58=8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D。 17、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α粒子质量 答案:AD 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金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B说法错误; 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C说法错误; 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AD。 18、下列实例,不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A.湿衣服晒干了B.通电分解水 C.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D.水结成冰 答案:AD A、湿衣服晒干了是由于水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A符合题意;B、通电分解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B不符合题意;C、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不符合题意;D、水结成冰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D符合题意。故选AD。 19、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AC A、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如某些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如汞属于纯净物,但是只是由汞原子构成,无分子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含有多种元素,符合化合物定义,故说法错误。 故选:AC。 2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B.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答案:AB 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故A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B正确;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D错误。故选AB。 2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构成模型 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关系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 答案:BC 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故选项模型说法错误。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选项模型表示正确。 C、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选项模型表示正确。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选项模型表示错误; 故选BC。 22、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中共有4种分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AD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此选项错误;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此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此选项正确。 故选AD。 小提示:能从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取正确的化学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D.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答案:ABC A、根据常见物质,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可知,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则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因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C。 2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金属材料。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32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22 D.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g 答案:AD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 22,错误; B、由汉字结构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C、原子中的质子数=原子序数,故质子数是 22,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错误。 故选AD。 25、下列表示气体分子示意图”●“与”O“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是 A.B.C.D. 答案:BC A、含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3种不同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含有两种分子,表示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B符合题意; C、含有两种分子,表示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C符合题意; D、含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属于混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填空题 26、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C70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___________。 答案:     分子     分子间隔变小 (1)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70表示一个分子;(2)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分子间隔变小。 27、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钒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x=___________。 (2)钒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     23     2     金属     50.94 试题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钒原子的质子数为23,x=23-21=2; (2)由元素的名称可知,钒属于金属元素;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 考点: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 _____ 。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_____ 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表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     N2     电子层数     得到     AlF3     A (1)表中元素②为氮元素,氮元素形成的单质为氮气,化学式为N2。(2)分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3至10号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11至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可以得到的规律是每个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都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铝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显+3价;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显-1价,故铝元素与氟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F3。(4)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故选A。 29、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水电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X的数值是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答案:(1)     24.31     8     失去 (2)     分解反应     2:1##1:2 解析:(1) 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故填24.31; 该微粒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第二层的电子数X为8,故填8; 由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镁离子,故填失去。 (2) 由图可知,图2中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数目比为2:1,氧分子与氢分子的数目比为1:2,故填2:1或1:2。 3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铝原子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3)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4)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5)1869年,______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6)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____关系密切。 (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①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13     氦、氖、氩     26.98     B     B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     从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从左向右,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只要合理均可) (1)磷元素为第15号元素,磷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5,铝元素为13号元素,铝原子的电子数=原子序数=13. (2)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是2,属于稳定结构,但电子层数大于1层时2,原子最外电电子数是8,属于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氦、氖、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4)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B。 (5)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 张青莲,测定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故选:B。 (6)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说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①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 ②从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③从左向右,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 2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