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毕设论文.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5993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毕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毕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毕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毕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毕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内蒙古旅游开发论文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摘要:内蒙古东部地区游牧民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旅游吸引力强,该种旅游方式也顺应了当今低碳环保的理念。文章在对区域内游牧民俗旅游资源分布、结构和优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设计了资源和市场相适应的旅游开发空间布局和民俗旅游产品谱系,并对某些具体民俗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关键词:蒙东地区;游牧民俗;旅游开发;低碳环保;产品谱系一、前言游牧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孕育它的环境是独特的,其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本文探讨的空间范围界定在游牧文化集中分布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行政区划上包括了呼伦

2、贝尔盟、兴安盟和通辽、赤峰二市,是一块特色鲜明、相对独立的地区(以下简称为“蒙东地区”)。该区域草原面积广阔,水草肥美,是绝佳的天然牧场,游牧文化在这里生息繁衍、世代传延。本文主要研究游牧民俗的旅游开发问题。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生产方式。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相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蒙东这片大草原上,衍生出了和农耕文化迥然不同的游牧文化,它与所处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延续几千年而不消失1;也正是这种不同,使得游牧文化与习俗对草原外游客产生较

3、大的吸引力,而该种旅游方式也与当今全球所倡导和推行的低碳理念不谋而合。二、游牧民俗旅游资源分析(一)旅游资源分布分析通过对该区域的游牧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资料搜集整理、部分地区的实地考察,进而发现该区域的游牧民俗旅游资源在分布上有着以下较为显著的特点。1.地域集中性该区域的游牧文化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呼伦贝尔和科尔沁两大草原上,区内绝大部分的游牧民俗旅游资源在此都有集中表现。2.民族汇聚性该区域主要聚居着蒙古族和鄂温克族两大少数民族,蒙古族主要集中在科尔沁草原,而大量的鄂温克族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草原的鄂温克自治旗。两地在空间上紧密相连,却因为民族的不同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游牧民俗

4、文化。3.环境依托性该区域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以游牧民俗为主,这些对自然环境有着较强依托性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本身经过多年的共生共存、共同演变之后,两者已经难以分割,无论脱离了哪一方都显示不出其旅游资源的高品位。(二)旅游资源结构对比分析鉴于以上特点,在对该区域的旅游资源分析过程中,尝试打破常规的分析方法,希望通过对民俗旅游资源高度集中的两大草原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出适合于该区民俗旅游资源特点的区别开发策略。参考国家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推荐性标准,并结合该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选取九个不同要素对资源进行了整理与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两大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分布相对较均衡,没有明显的偏向性,但

5、又各具特点:这些差异具体地表现在了民俗节庆、民间艺术、著名牲畜、历史传说四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两大区域最基本的环境背景都是依托于草原展开,但是两大草原本身却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无论是在视觉感官,还是草原要素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相对来说呼伦贝尔草原更加具有原生性,而科尔沁草原则由于与农区相连,且存在大量沙化的现象,因此多种环境共存,使得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更加具有多样性。(三)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分析1.游牧文化与自然和谐统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有巨大的差异:农耕文化提倡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游牧文化则崇拜、依赖、顺应大自然,与草原融为一体。良好的水草条件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源,因此,游牧业有着和自

6、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着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从保护生态系统和草原环境,也从顺应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理念来看,游牧业更有正面意义、游牧民俗旅游开发更具可行性和必要性。2.资源分布的合理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该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无论是在空间分布,还是民族分布上都存在较大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1)空间分布便于资源开发,两大草原分别以通辽和海拉尔两个大型城市作为依托,为游客的组织和旅游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2)资源差异分布,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开发提供了优越的原始条件,两大草原民俗旅游资源各具特点,为看似相同的区域进行差异化开发,吸引游客全面进入提供便利;(3)据表1九个资源项

7、目的对比,可以看出两大草原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都十分丰富,这为将来进行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依托。3.资源开发的便利性游牧民俗旅游资源及其所处的草原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并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加工,也不必要进行大量的新建工程,反而越是自然、原生的资源就越能引起旅游者的旅游兴趣,而且在旅游开发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展现现有的资源和环境。资源本身的这种特性,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性。三、游牧文化旅游开发的空间构架(一)空间构架的定位依据1.地形条件依据根据对蒙东地区主要地形的了解与分析,发现该区域内面积较大的草原分布集中,主要有两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前者是我国现存最优

8、良的天然牧场,几乎没有受到污染,又有“最纯净的草原”之称,其中天然草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河流纵横、水草丰美;而科尔沁草原已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不再是完好的草原地形,对游牧生产来讲自然条件不再优越。即使这样的现状,亦可开发民俗旅游。首先可以通过比较两大草原自然条件的不同,增强游客对自然景观审美的层次感;其次可以加深游客对人类与草原和谐相处的理解,明白游牧生产方式本身与草原生态系统是协调的;再者,作为人工改变较多的地区,科尔沁地区的交通更为便利、出入口更为集中,游牧文化突出的蒙古族的分布也相当集中,为旅游开发奠定了一定条件。2.游牧民族分布依据呼伦贝尔盟首府南部的鄂温克自治旗是该部分鄂温克人主

9、要生活居住地区,处于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地区,总面积为19 110平方公里,草原面积有9 200平方公里7。而科尔沁地区蒙古族的分布相当集中,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内约有蒙古族400万人,其中通辽市约有140万人、兴安盟约有70万人,所以选择科尔沁地区为蒙古族民俗旅游区;而呼伦贝尔盟273.65万人的总人口中,只有约20万的蒙古族,他们和鄂温克等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展现五彩纷呈的草原民俗文化。3.民俗资源依据起源于大草原之上的蒙古族,以及与蒙古族融合较早、较深的一部分鄂温克族,共同分享这两大草原带给人们的恩赐,游牧其上,创造出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游牧习俗,类型齐全,包含了物质民俗、精

10、神民俗和社会民俗这三大类型,内容丰富。该区域灿烂辉煌的游牧文化,也决定了其可发展成为旅游发展区。(二)游牧文化旅游发展区的空间定位鉴于以上分析,蒙东可由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和蒙古族民俗旅游区支撑打造成为游牧民俗旅游发展区。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即分布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依托广袤优美的草原环境,主要通过鄂温克族表现草原民俗文化,相应开展旅游活动。蒙古族民俗旅游区分布在科尔沁草原上,通过对蒙古族民俗的聚焦,展示游牧民俗文化。两民俗旅游区虽然都是以游牧民俗旅游为主要功能,但分成两区理由有二:其一是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北边,科尔沁草原则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边,两大区域地理位置上没有大面积

11、接壤,但通过乌兰浩特阿尔山一线,穿越大兴安岭相连;其二是民族构成不同、游牧民俗的表现也不同。以上两民俗旅游区虽然位置相对独立、民族构成不同,但相同的地形地貌基础大草原、共同的文化类型游牧文化和统一的战略功能游牧民俗旅游,决定了两区又是紧密联系的相互关系。两区拥有各自特色的同时,要在联合营销、客源共享、信息和人才交流与开发方向互补等方面加强沟通和联系,从不同侧面支撑起蒙东游牧民俗旅游的发展。四、游牧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一)重点开发游牧民俗旅游区以广袤的草原和部分大兴安岭为主,区域内人口密度较小,交通条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且该区域的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

12、中应当选取重点进行开发。1.科尔沁草原重点区科尔沁草原位于东北中部,通辽是进入该草原的入口城市,由于在草原内部的其他城市在近期之内很难形成规模接待能力,因此该区域应该以通辽作为中心城市,并作为主要的游客接待和分流地。科尔沁草原的民俗旅游开发从通辽开始,由于科尔沁草原交通条件的影响,目前越靠近通辽的地区在交通上越占有先天的优势,但是资源的完好度相对较为欠缺。可以在科尔沁草原的南部地区开展休闲草原游,而在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代表的科尔沁草原北部地区,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可以开展原生态的草原民俗旅游开发。总体上科尔沁草原地区采取以休闲度假主题的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为主的产品开发策略。2.呼伦贝尔草原重点区呼

13、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北坡,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但是正是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该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较好,民俗文化充满了活力和原生性。该区域的重点依托城市应当选定为呼伦贝尔盟的海拉尔,这里的交通相对便利,是整个呼伦贝尔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区域自然生态资源保存完好,应当以原生态的自然景色和民俗文化作为主要的开发方向。在开发过程中,建议主要的大型接待设置都依托于城镇展开,避免直接进入草原,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民俗文化保留良好的自然背景。(二)专项开发在进行该地区的民俗旅游开发活动中,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形成有针对性的专项市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在此尝试提出

14、“专项定制市场”的概念,期望形成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可以提供给不同市场游客“专项定制”一样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游牧文化发展区本身的资源特点并不是对所有游客群体都有同等的旅游吸引力,但是草原文化对于某些专项市场却有着很强的吸引优势,这些市场很有可能成为该区域的专项定制市场。为这些市场专门定制独特的旅游产品、给予针对性的旅游宣传可以迅速地为该区域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吸引必要的客源,为区域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客源市场基础。在分析草原民俗文化的主要吸引力之后,该区域的主要定制市场应有以下两个大的板块。1.北京专项定制市场。北京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靠近蒙东地区的大型城市,是该区域最大的直

15、接客源市场。同时北京作为中国的世界窗口,有着庞大的入境游客市场群,这些入境游客也可以通过北京转而前往东北游牧文化发展区进行旅游活动。针对北京客源市场,始终要强调草原文化背景,这与北京的自然环境有着根本的差异,是最直接的旅游吸引力,同时还可以挖掘元文化,促成京城和大草原的文化冲击,从自然和人文两个层面进行市场拓展。2.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一线、东北城市群专项定制市场。作为蒙东周边的四大主体城市,在交通上与该区域有着强烈的关联性,是该区域在东北区内的主要直接客源市场,这些客源市场的客源在区域民俗旅游开发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东北哈大交通要道为枢纽,将这一系列的城市群直接与游牧民俗文化区联系起来

16、。将这些市场作为该区域的基础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为这些市场提供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可以有效地吸引这些市场的客源到该区域进行中短期的旅游活动。用尽量短的时间打开以上两大客源市场,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以民俗为突破口,强烈地关注专项定制市场是该区域旅游发展的可选之路。当然也可从传统的年龄专项市场进行设计,本文不再做更多探讨。(三)优势开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把握住这一区域游牧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充分开发自身的优势品牌,相应的优势旅游产品可以集中三大系列:草原马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系列、草原民居美食民俗旅游产品系列、草原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系列。1.草原马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系列

17、“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是人们对内蒙古的美好印象,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多年来蒙古族世代都与马相伴而生,围绕马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习俗。可以通过策划以“马”为核心的系列民俗旅游产品,全面、系统、特色突出地展示该区域与马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从“源”、“牧”、“术”、“战”、“趣”五个类别来构建草原马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系列,见表2。2.草原民居美食民俗旅游产品系列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可以说是蒙古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是一种民族和民族艺术的象征,作为一种民俗的产物,它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蒙古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扒肉、马奶酒和各种香飘袭人的奶食品,以及他们那古老而美丽的饮食茶酒具,都有

18、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充分利用蒙古包,开展全方位“浩特”生活,将草原民居文化和美食文化进行整合开发,将两者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真正让游客能吃出特色、住出文化。3.草原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系列该区域的许多民俗节庆知名已久,如蒙古族的祭敖包。这种最隆重的祭祀活动、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目前已经引起充分关注和较为广泛的开发,在此不在赘述。但更多的民俗节庆也可作旅游项目开发,如:祭成吉思汗、兴畜节、打鬃节、狩猎节、马奶节、避暑节、米阔勒节、奥米那楞大会和吉祥节,可将其系统整合、形成合理的民俗节庆旅游产品序列。五、结语由于本次研究涉及地域范围较大、民俗事象较繁杂,所以仅针对最具特色、最核心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策略上的设计,融入当今国内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先进理念,因地制宜地对游牧民俗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该区域旅游开发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美的草原环境是该区域赖以生存的根本,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应两相兼顾、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于飞,孟慧君.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研究进展评述J.工作研究,2006(1).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4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