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54915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和形式文献的载体和形式 刻铸型载体(甲骨、金石) 书写型载体(简牍、缣帛、莎草纸、羊皮纸、贝叶等) 书写兼印刷型载体(纸) 感应性载体(胶片、磁带、磁盘、光盘数据库) 汉代,我国发明了造纸术,纸张被广泛使用,成为各类文献的理想载体,而且使用时间最长。直至目前,我国仍以纸为文献的主要载体。新近出现的感光材料和磁性材料,即胶片和磁带,是一种新型的文献载体,颇受青睐,已被广泛采用,在某些领域,大有取代纸张的趋势。第一节 载体形式1.甲骨 甲骨文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发现,当时,住在北京的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因治病的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中药中的“龙骨”,即甲骨上刻有古文字,他便

2、四处搜求,其得约1500片。 不久,王懿荣去世,其甲骨为丹徒人刘鹗(铁云)收藏,刘又继续收集,共计约5000片。选出其中字迹完好的1058片,于1903年拓印成铁云藏龟,这是著录甲骨文的第一籍。 1904年朴学大师孙诒让据此写成契文举例二卷,可谓我国学者研究甲骨文的开始。 1907年上虞罗振玉开始收藏甲骨,并亲自前往调查,所得甲骨三万片以上。 罗振玉于1913年先后印行了殷墟书契后编等专著,成为研究甲骨文献的必读之书。 王国维于1917年发表殷先公先王考,以实物为依据论证了史记殷本纪所载王世系为信史,是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 从1928年至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先后对河南殷墟进行了1

3、5次发掘,获大批甲骨文,并编印出版了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 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成殷墟文字缀合,近年又编成甲骨文合集,洋洋大观,集甲骨文之大成。 2.金石 商代至秦汉时期,奴隶主贵族主要采用铜和锡的合金,铸造礼器、乐器、日用品等器物,因它呈青灰色,故称青铜器。青铜器其上常常铸上或刻有文字,简称“铭文”,又称“金文”。 青铜器中的礼器以鼎居多,乐器以钟居多,所以前人便把钟和鼎作为青铜器的别称,其铭文又习称“钟鼎文”。 石刻,比在青铜器上刻铸文字较为容易,秦汉以来,石刻逐渐取代了金刻的主要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唐代初年发现于大兴县(今陕西宝鸡市南),在10个

4、琢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歌咏秦国君畋猎游乐生活,故又称“猎碣”。 关于石鼓的制作时代,争议颇多,或谓周宣王时所作,或谓周成王时所作。南宋郑樵因其文往往与秦器相合,定为秦刻。后世亦多从此说,公认石鼓石为秦刻石,石鼓经千余年的辗转流移,十石文字大多剥落,其中一石,字迹竟全然无存,原石今藏故宫博物院。 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一书,可资参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巡行各地,到处刻石记功。计有泰山、峄山、琅琊、支罘、东观、碣石和会嵇等刻石。字体均为小篆,相传为李斯所书。这些石刻大都湮没,现仅琅琊石刻残存13行87字,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院。司马迁将这些石刻文字收入秦始皇本纪,开创了以石刻文字为史料的

5、先例。 “石经”:自东汉以来,魏、唐、后蜀、两宋和清各朝均刻有石经。其中最重要的有熹平石经(东汉)、正始石经(魏)和开成石经(唐)三种。 三、 简 牍 简牍,即竹(或木)简与木版的合称。 古代把书写的狭长竹片,称作“简”,把木版称为“牍”或“版”。版牍呈四方形,亦称“方”。把诸简编连在一起称“册”,是编连诸简的象形字。“册”通策,亦称“策”。古人常说的“简牍”、“方策”就是指写在竹片木版上的书籍。 简策的编连方法,有的是先编后写,也有的是先写后编。用牛皮编连的称“韦编”。 “晚喜易,读易书韦编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 用丝带编连的叫“丝编”,有各种颜色 “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丝绳。” 刘向别

6、录 1977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4942枚,大部分为先秦古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墨子、管子、晏子,及军、政、阴阳杂占的佚篇。同年11月,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医药简版92块,完整医方30多个,另载针炙穴位,刺疗禁忌。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出土的简版。墓主为汉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发现。阜阳汉简经整理编分为10多种古籍,因原有书名标题无一残存,今名或用传本原名,或据内容另拟。其中有苍颉篇、诗经、周易、万物、吕氏春秋等。 1973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竹简,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本子的并行本,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秦简1155

7、枚,计书10种: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问答等。 1972年至1976年,额洛纳河流域发掘汉简近3万枚,编绳未烂,已整理出70多个较完整的薄册,这对于了解简策体制非常重要。 牍是把干木头锯为段,再锯为薄片,削平,叫版,写了字总称牍。 简牍作为文献的载体,比起甲骨、金石来,具取材容易、制作书写方便的优越性,但简牍容纳的字数毕竟有限,而保存、携带、阅读都很不方便。 四、 缣帛 缣帛,丝织品的总称。古代的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一般称为帛书。丝织品又称素、缯、缣,故亦可称之为“素书”、“缯书”、“缣书”。还可简称为“素”和“缣帛”。 帛书的优缺点: (优)轻柔薄软而平滑,易于书写

8、;易于截取;方便携带等。 (缺)不易长久保存;价格昂贵。 帛书的产生大概在春秋简牍行时,已开始用丝织品写文章。 先秦文献中常有“竹帛”并提的记载,就是指竹简和帛书而言。 西汉刘向校书竹、帛兼用,到东汉官府及上层人物,则喜缣帛,厌用简策。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大批西汉帛书,有老子、十大经、战国纵横家书,及兵书、医书、历史、哲学、历史等著述。其多而完整,有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也丰富了我们对缣帛的认识。 “著于竹帛谓之书”,简册和帛书在汉代是书籍的主要形式,就是在纸张发明以后一段时间里,缣帛仍然在继续使用。 直至隋、唐以后,除了画家、书法家之外,一般人便不再使用缣帛。 五、 纸

9、张 纸张,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书写材料,是较为理想的文献载体。简牍易得而笨重,缣帛轻柔而昂贵,作为书写材料则不便于携带。 后汉书卷78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 东汉和帝时,担任尚书令的宦官蔡伦发明“蔡侯纸”。这种纸造价低廉、轻薄,宜于书写,被逐渐推广开来。 中国发明的造纸方法,经过六七百年后,流传到中亚,后又传播到欧洲、美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东汉至魏晋,一直是缣帛、竹木简、纸张三者并用,贵族和上层阶级重帛轻纸观念仍然强烈。 东晋永兴三年(404),桓玄皇帝下令“以纸代简”。从此,确立了纸作为唯一的文献载体的地位,结束了简帛时代。 古代名纸

10、宣纸 薛涛笺 谢公笺 澄心堂纸 毛边纸 连史纸 六、 胶片、磁带 胶片,感光材料的总称。印刷业使用的感光材料有黑白感光片和彩色感光片。 磁带,通常是在塑料的薄带上,涂敷一层粉状磁性材料制成。磁带可以用来记录声音、图像、数据或其它电信号,免去文字印刷和书写,是一种记录和贮存文献的最新载体。 以胶片或磁带的载体,利用音响、图像等方式记录知识的材料,称为视听资料。视听资料类型 一是视觉资料,也称无声录像资料,包括图片、摄影胶卷、幻灯片、无声录像带、无声机读件等; 二是听觉资料,也称录音资料,包括唱片、录音事等; 三是声像资料,也称视听资料,包括电影片、电视片、录音录像片、声像光盘等。 七、电子 电子

11、文献是将图片、文字、声音等转换成数据存储在电子媒介中的特殊文献形式。 电子文献载体的特点:存储量大,存储方便,易于携带,成本低廉。 电子文献的出现正迅速改变人们对于古典文献及其他文献的阅读、使用和收藏方式。电子文献的表现形式,既有文字,还有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态。第二节 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 1.由口头传抄到书面文献 :文字诞生的重要意义 未有文字之前,人类传播信息基本靠口耳相传,即所谓“献”。早期的神话与歌谣即是靠口头传播下来的。 文字的发明,使文献传播有了赖以固定和长久保存的基础。文字传抄不但使文献得以久传后世,而且也大大减少了口耳相传造成的“失真”。 吕氏春秋察传所谓“数传耳白

12、为黑,黑为白”,所谓“以讹传讹”,确是口传文献的明显缺陷。 2.历代文献传抄形式的演变及其意义 文献载体大致经历了由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电子的不同时代,与之相一致,传抄方式也大致经历了刻写书写印刷拷贝(copy)四个阶段。 刻写为最初、最原始的方式,因受载体及刻写速度等的限制,刻写文献文字数量有限、总量不大,规模较小。 书写直到现在仍是文献传抄的最重要方式,电子拷贝不能代替书写,将来也很难完全代替。书写工具由传统的毛笔发展为现代各种更便捷的书写工具,载体也不断更新发展。 印刷是文献传抄史上一次质的变化。造纸术和印刷术均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尤其是印刷术,给文献整理和流传带来革命性的意义。刻写、

13、书写均属“一对一”的传抄,而印刷则是“一变多”的传抄,它解决了大量生产和流传的问题,以高效、便捷的方式传播文献,又为人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拷贝的出现则是文献传抄史的第二次质变。它使文献存储方式和存储容量发生空前变化,其传抄速度更加迅速,随着网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文献传抄将在时间上接近即时,空间上达到无限。电子文献拷贝存储量巨大、无纸化传抄的方式正给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带来全新的思路与发展空间。第三节 古典文献的形成 文献的形成,大体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著作、编述、抄纂。 形式方面:文书、档案、总集、别集、类书、政书、表谱、图示、丛书、方志等。一 、文献内容方面的形成 1.著作

14、 属创造性的,价值高,作用大。如五经中的周易,诸子的老、庄、孟、荀、申、韩,史部的史通等,都属此类。 相传孔子曾经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整理过六经,他自己一再声称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东汉大思想家王充写作论衡,别人称颂他的书是著作,他却明确回答:“非作也,亦非述也,论也。论者,述之次也(论衡对作篇)。” 清代学者焦循对“作”下过明确定义:“人未知而己先知,人未觉而己先觉,因以所先知先觉者教人。俾人皆知之觉之,而天下之知觉自我始,是为作。”“(雕菰集卷七述难篇) 张舜徽:“将一切从感性认识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提高到理性认识以后,抽出最基本最精要的结论,而成为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理论

15、,这才是著作。”(中国文献学) 2.编述 说文:“述,循也。”即遵循之义。前面有人开创,后面有人遵循,开创者为作,遵循者为述。 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文、武皆古圣贤,孔子学习、讲述、阐发他们的道德典章,作为当代人的榜样。 清焦循 “述” 定义:“已有知之觉之者,自我而损益之。或其义久而不明,有明之者,用以教人,而作者之义复明,是之谓述。”(雕菰集述难篇) 诗之毛传、郑笺、孔疏,三礼之郑玄注,春秋左传之杜注,水经之郦注,以及汉书颜师古注,史记之三家注,后汉书李贤注,三国志之裴注,其价值均极高。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3.钞纂 又叫编辑。是根据一定体例缀辑旧文,其重要特

16、点是原始条文都是其他文献的原文,不加改窜。一般要求注明出处,当然也有不注出处的。 最常见的编纂有总集(如诗经楚辞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类书(如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丛书(如汉魏丛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档案类编(如曲阜孔府档案选辑四库全书档案清代文字狱档案)、资料摘抄(如清稗类抄)。 文学作品选,各种参考资料,诸如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以及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系列的三曹资料汇编、杜甫卷、韩愈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等,都是编纂而成。 “抄,也得会抄,没有丰富的文献知识,抄也找不到地方。” 4.编译 郑鹤声先生中国文献学概要有专章

17、讲翻译。 我国文献由翻译而来者为数甚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 佛典翻译 最早的汉译佛经本 四十二章经 唐代玄奘法师 学术翻译 学术翻译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书籍的汉译。 利玛窦(1552-1610)。利玛窦在翻译上的合作者是徐光启。 “江南制造局”李善兰、华蘅芳、徐寿 严复译英国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前两章为天演论 文学翻译 佛典翻译中就有文学翻译,佛本生故事基本上属于文学范围。 林纾在辛亥革命以前,汉译小说的数量尚不易统计,就清史稿艺文志拾遗集部小说类“翻译之属”统计,有662种之多。另有汉译戏剧14种。 二、编纂形式的体裁 1.总集 总集的性质 系统汇集多人的单篇诗文为一书,称

18、为总集,与别集相对而言。它包括众人的一种体裁或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著作集。我国古代文献典籍采用“四部分类法”,其第四大类称为集部。 总集的分类 按编辑体例分 一类是包罗一个时代的全集,如全辽文、全宋词; 一类是经过择优选精的选本,如古文观止、古诗源等。 按时代分: 通代总集:是指汇集几个相连历史朝代诗文总集,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起上古,下迄隋代; 断代总集:是指汇集一个朝代的诗文总集,如唐文粹,收录唐代诗文。 按作品体裁分: 一是专辑历代同一体裁的文字作品总集,如历代赋汇,收录先秦至明代的赋,是按集历代赋体作品最完善的总集; 二是专辑一代某一体裁的文学作品总集,如全唐诗全唐文先秦汉魏南

19、北朝诗等 ; 三是汇纂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总集,如文苑英华等。 总集的作用: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 “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矣。” 2.别集 性质与命名 别集指汇集某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 ,与总集相对而言。多数别集都是汇集文学作品,有的别集则还包括论说、奏议、序跋、书信、语录、传记等,内容较为宽泛。 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小序: “集始于东汉,荀况诸集,后人追题也,其自制名者,则始于张融玉海集,其区分部帙,则江淹有前集,有后集;梁武帝有诗集、有文集、有别集;梁元帝有集、有小集,谢朓有集、有逸集,与王筠

20、之一官一集,沈约之正集百卷,又别选集略三十卷者,其体例均始于齐梁,盖集之盛,自是始也。唐宋以后,名目益繁。” 张舜徽旧学集成曰:“凡自褒所为文,或身后由门生故吏辑录之以成一编者,大抵沿前世旧称,名之曰集,或曰文集,或曰类集,或曰合集,或曰全集,或曰遗集。亦名之曰稿,或曰文稿,或曰类稿,或曰丛稿,或曰存稿,或曰遗稿。而集之中有正集、别集之分,稿之中有初稿、续稿之辨。其不以集或稿为名者,则命曰文抄,或曰文录,或曰文编,或曰文略,或曰遗文。名目繁多,不可胜数。” 别集编纂体例 分类,即按作品内容分类编排,宋人多类编别集,如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 分体,即按作品体裁、文体编排,如清王琦注李太白集,按古

21、赋、古诗、乐府、古近体诗、序文、记颂赞、铭碑祭文等文体编排。 编年,即按作品写作年代顺序编排,如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别集流传 唐以前别集的宋刊本基本失传,元刊本有少量流传,多数则为明清以来翻刻本。因翻刻而出现讹、脱、衍、倒等文体较多,选择善本、精校本可减少讹误。 别集的文献价值 别集数量多,价值大。其收录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为研究作家生平、背景、思想等的主要依据。别集之序、跋以及相关资料为研究作家作品提供很多便利。别集也是总集、丛书编纂的基础。 3.类书 类书的性质 类书是我国古代采辑或杂抄各种古籍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次排列于从属类目之下,以供人们查阅的工具书。 四库全书

22、总目类书类小序说:“类事之书,虽兼收四部,而类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何类可归。” 类书,“以杂见称”为其特点。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命诸儒编成皇览,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类书。 现存类书,最著名的有唐代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明代的永乐大典 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 类书分类 综合性类书,即百科性类书,内容广博,各科均收,如艺文类聚、古今图书集成等; 专科性类书,亦称专门性类书,只收一类或几类的专门类书,如专收小说的太平广记等。 类书编排 类书除少量的按韵部编排外,大多按类别编排。其分类体系,历代大致相同,不外是“天、地、人、事、物”五大部类。 类书功能

23、: 搜集和查找古代文献资料; 查找诗文典故的出处; 考证事物的起源; 辑录佚文; 校勘古籍。 4.丛书 丛书的性质 丛书,又称丛刻、丛刊、丛编、汇刻、合刻,是编辑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汇刻有关的著作并冠以总名的一种著作集。 以“丛书”命名的图书,最早的是唐朝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但该书并不是汇刻群书的丛书,只是作者的诗赋杂文集。真正的汇刻丛书始于五代冯道倡议校刻的九经(又称监本九经),这是类编丛书。 汇编丛书,一般认为以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俞鼎孙、俞经辑抄的儒学警悟为最早。 丛书种类 综合性的丛书,如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 专科性丛书,如古今说海、疆村丛书、晚清文学丛钞等

24、。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59-1962年出版,共三册 )共收丛书2797种,38891种著作,均系古典文献 ,是一部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工具书。 丛书的发展 1949年以后,中华书局编“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编“中国古典文献读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集”;上海古籍编“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等均有重要影响。 丛书的文献价值 丛书文献价值明显,能相对满足读者对特定文献的要求,便于阅读、研究。张之洞书目答问单列“丛书”类,并称:“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搜残存佚,为功尤巨,欲多读古书,非买

25、丛书不可。” 5.工具书 工具书的性质 工具书为搜集一种或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编排体例和检索方法编写的、主要供人查阅的知识型文献。工具书与普通文献的界限是相对的,“查阅”的含义也是相对的。 古典文学文献相关的工具书 一是书目、索引 书目是为查阅文献的自然状况的最常用工具书。文献自然状况包括书名、作者、篇数、卷数、版本、内容提要、类别等。我国最早的书目为刘向、刘歆编辑之别录、七略(后亡佚)。七略部分内容保存于汉书艺文志。汉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均为重要的书目文献。 索引又称“通检”、“引得”(index音译)。书后编写索引为西方学术传统。索引通常含四方面内容:按一定的排列法编排;有明确的索

26、取范围;有特定的检索对象;注明标目在文献中的位置。索引可帮助迅速查找所需之资料。索引种类又可分为专名索引、印书索引、篇名索引、词语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等。 二是字典、词典 古代以训释字形为主的称字书或字典。 说文解字为最早之字书;尔雅为最早之词典。今人常用之字典、词典有新华字典、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 三是类书、政书 类书为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的工具书,多采辑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可分若干子目,供读书写作时查阅、征引。类书搜集资料广泛,内容丰富,被成为中国古代之百科全书。古代类书还可为科举考试之参考资料。 最

27、早之类书为三国曹丕时所编皇览(已佚)。南北朝类书也基本亡佚。现存类书多为唐宋以后所编。唐代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宋代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等,明代有永乐大典、经济类编等,清代有古今图书集成、渊鉴类涵等。类书保存大量文献资料,为辑佚、校勘提供极大帮助,亦是今人研究古典常用之工具书。 政书为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它搜集历代或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门别类加以编排和叙述,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性质。最早之政书为唐刘秩的政典,杜佑扩充为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与通典合称“三通”,为极重要之典章制度史,后有“九通”、“十通”。 另外,会要专记

28、断代典章制度,唐苏冕为创始,著会要(宋王溥修订为唐会要100卷),王溥又编五代会要,南宋徐天麟编两汉会要,宋政府组织编纂宋会要,后有明会要、春秋会要、战国会要、秦会要、三国会要等。 四是历法、纪年 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 五是地理、方志(地方志) 地理类主要有历代史志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地方志是我国记载某一区域(地方)自然与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地方文献。方志著作极多,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地方志有8000多种,类别以府志、州志、县志最多,另有以全国为对象之“一统志”,以省为对象的“通志”,小范围的乡镇志、边关志等。 思考题: 1.古典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有什么特征? 2.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出现在传抄史上分别有何重大意义? 3.总集和别集的关系如何? 参考文献: 1.张舜徽著: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徐有富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