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小熊购物(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习过乘法及连加连减的混合运算之后,教材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乘法与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学情分析: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特征,这一阶段的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特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乘减算式。2初步尝试借助
2、直观图表示乘减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会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合理性。2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理解乘减混合运算的算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复习题。(1)口算。456864837785
3、(2)看图列式计算。 2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另一种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及教材3页“试一试”的第一个问题。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结合情境图叙述要解决的问题及题目中有用的数学信息。2分析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1)请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师巡视,对于画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利用自己画出的直观图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画出的图并说明图意。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分步列式。4元4元4元?元3412(元)20128(元)师
4、:34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先算“3412”?学生结合题意进行回答。方法二:列综合算式2034及3420。师:算式2034中有几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学生结合情境图说出综合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因为要先算出买3包饼干的钱数,再从20元里把买饼干的钱数减掉,才能得出应找回的钱数。师:算式3420合理吗?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这样列式不符合题意,是不合理的。3总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师: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师: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师: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再
5、算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4课件出示教材3页“试一试”的第二个问题。(1)请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结合小熊购物情境图说明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再说说运算顺序。预设生1:2027表示买2包花生,每包花生7元,付了20元,应找回多少钱。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生2:534可以表示买3袋糖果,每袋5元,再买1包饼干,每包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生3:534还可以表示买5个面包,每个3元,再买1包饼干,每包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生4:4620可以表示小熊拿了20元,要买4个蛋糕,每个6元,还差多少钱。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生5:4620还可以表示小熊拿
6、了20元,要买6包饼干,每包4元,还差多少钱。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学生自由表达,意思对即可。(2)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这几道题,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及书写格式,也可以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板演。5回顾提升。师:我们是如何学习和理解混合运算实际问题的?为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结合实际例子说一说。可以结合小熊购物情境图来说,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购物实例来说。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2)结合题目中的情境说出算式的意思,再进行计算。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部分)。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6题。四、课堂总结我们这节课在解决乘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时是怎么做的?当算式里既有减法又有乘法时,我们应该怎样算?五、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部分)及第5题。六、板书设计小熊购物(二)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买3包饼干的钱数:3412(元)应找回的钱数:20128(元)综合算式:203420128(元)答:买3包饼干应找回8元。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学反思: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