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法律法规培训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共4页
一、 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60分)
1、环境日为每年哪一天? ( C )
A、5月6日 B、5月1日 C、6月5日 D、10月1日
2、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应当( A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同时建设、同时使用、同时监测
C、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D、同时投产、同时监测、同时验收
3、下列哪项不会污染环境。( D )
A、固体废物施入农田 B、施用农药 C、有毒物质施入农田
D、生活污水经科学处置后施入农田
4、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 A )措施。
A、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
B、统一规定、统一调整、统一监管、统一处理
C、统一调查、统一评估、统一监测、统一修复
D、统一方式、统一方法、统一调查、统一防治
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自(B )起施行。
A、1986年1月1日 B、1986年7月1日
C、1986年5月1日 D、1986年10月1日
6、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 C )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国家级
7、(C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国家级
8、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实施细则,报( B )批准施行。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环境保护部 D、人民政府
9、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 B )公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环境保护部 D、人民政府
10、数据处理精密度一般只取(A )位有效数字。
A、1-2 B、2-3 C、1-3 D、3-4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内部质量控制?(D )
A、加标回收率 B、有证标准物质测定 C、方法对比 D、人员比对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外部质量控制?(C)
A、密码加标样 B、实验室间比对 C、测定方法检出限 D、留样复测
13、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实施内部审核每年(A ),以验证各项工作持续符合质量体系要求。
A、至少一次 B、一至两次 C、两至三次 D、三次以上
14、实验室分析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应从样品测定结果中扣除全程序(B )的测定结果。
A、运输过程 B、全程序空白 C、采样器具空白 D、现场空白
15、对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有效位数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值,最多保留( A )位不确定数字。
A、1 B、2 C、3 D、4
16、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档案中至少包括哪些内容?( D )
1学历 2 简历 3 资格 4 技术培训经历
A、1、2 B、1、2、3 C、1、3、4 D、1、2、3、4
17、考核与评分按照《桂林市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考核与评分办法》进行,(B )为良好。
A、总分≥90分 B、90分>总分≥80分
C、80分>总分≥70分 D、70分>总分≥60分
18、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中考核项目,自认定情况经被考核单位核签后,考核组在现场考核时抽查自认定情况,抽查比例(B )
A、≤5% B、≥5% C、≤10% D、≥10%
19、年度内客户对监测工作有效投诉累计( C )次的,桂林市环境保护局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认可。
A、1 B、2 C、3 D、4
20、根据《桂林市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与质量考核办法》计量认证资质证书过有效期的、监测过程中编造数据、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C )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桂林市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信息采集。
A、1 B、2 C、3 D、4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每题2分共40分)
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v )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v )
3、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不能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x )
4、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 v )
5、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x )
6、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不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x )
7、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v )
8、计量检定不一定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X )
9、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V )
10、使用计量器具不得破坏其准确度,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V )
1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V )
12、环境监测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均应实施质量管理。( V )
13、质量保证指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或活动。(X )
14、样品保存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以免混淆。( V)
15、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加标量一般为样品浓度的1-2倍,且加标后的总浓度不应超过分析方法的测定上线。( X)
16、数据处理过程中,当出现异常高值时,应查找原因,原因不明时的异常高值可剔除。( X)
17、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由企业事业单位自行负责。(X)
18、进行质量控制时,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不应与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来源相同。(V)
19、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件)时,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不受环境保护局或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自行安排。(X)
20、留样复测指对于稳定的、测定过的样品保存一段时间后,若仍在测定有效期内,可进行重新测定,但不能将两次测定结果进行比较。(X)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