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2782-202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48817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0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2782-202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45∕T 2782-202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45∕T 2782-202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45∕T 2782-202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45∕T 2782-202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3.200 CCS A 90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2782202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ocial emergency rescue team 2023-12-26 发布 2024-02-01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5/T 278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5 队伍建设.2 建筑物倒塌搜救队伍建设.2 5.1 山地搜救队伍建设.2 5.2

2、水上搜救队伍建设.2 5.3 潜水救援队伍建设.2 5.4 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2 5.5 洞穴搜救队伍建设.2 5.6 无人机搜索队伍建设.3 5.7 6 队伍管理.4 基本要求.4 6.1 制度管理.4 6.2 装备管理.5 6.3 捐赠管理.5 6.4 预案管理.5 6.5 培训与演练管理.5 6.6 能力测评管理.6 6.7 信息管理.6 6.8 7 救援行动.6 救援响应.6 7.1 救援准备.7 7.2 救援实施.7 7.3 撤离.8 7.4 总结.8 7.5 附录 A(规范性)队伍分级建设能力要素.9 附录 B(资料性)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置建议.11 附录 C(规范性)社会

3、应急救援队伍分级建设训练演练要求.13 参考文献.14 DB45/T 278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应急管理学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永昌、杨颖洁、张致宁、张峰、刘松、曾觉发、倪志平、洪长安、冯海昀、黄健、韦涛、秦振斌、王德、陈丽宜、韦兴发、赵小兰、王勃、张肖淳、韦鑫、陆长彬、黄喜垣、何振鹏。DB45/T

4、27822023 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要求,以及队伍建设、队伍管理、救援行动的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YJ/T 1.12022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 第1部分:总体要求 YJ/T 1.22022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

5、 第2部分:建筑物倒塌搜救 YJ/T 1.32022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 第3部分:山地搜救 YJ/T 1.42022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 第4部分:水上搜救 YJ/T 1.52022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 第5部分:潜水救援 YJ/T 1.62022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 第6部分:应急医疗救护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social emergency rescue team 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社会组织,以及相关群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指导管理的、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等活动的组织。注:本文件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只包括:建筑物倒塌搜救、

6、山地搜救、水上搜救、潜水救援、应急医疗救护、洞穴搜救、无人机搜索队伍。来源:YJ/T 1.12022,3.1,有修改 3.2 洞穴搜救队伍 cave search rescue team 在天坑、深潭、地下暗河、地下溶洞等野外洞穴环境,对造成人员失联、受困的灾害事故迅速响应并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的社会组织。3.3 无人机搜索队伍 UVA search rescue team 以无人机为主要工作设备,通过空中搜索、侦查、测绘等方式,引导救援人员、投送应急物资及辅助救援队伍实施救援的社会组织。3.4 跨区域救援行动 cross-regional rescue operation 参与跨地级市以上的救

7、援行动。DB45/T 27822023 2 4 总体要求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原则应符合 YJ/T 1.1 的要求。4.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有固定的训练和装备存放场地,设有固定联系方式。4.2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及时调整、补充应急救援人员,保持队伍基本稳定。4.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明确队伍救援能力发展方向,全面发展队伍救援能力。4.4 5 队伍建设 建筑物倒塌搜救队伍建设 5.1 建筑物倒塌搜救队伍级别划分及能力要素、组织架构、装备配置要求应分别按照YJ/T 1.22022中4、5、7.1规定的要求执行。山地搜救队伍建设 5.2 山地搜救队伍级别划分及能力要素、组织架构、装备配置要求应

8、分别按照YJ/T 1.32022中4、5、7.1规定的要求执行。水上搜救队伍建设 5.3 水上搜救队伍级别划分及能力要素、组织架构、装备配置要求应分别按照YJ/T 1.42022中4、5、7.1规定的要求执行。潜水救援队伍建设 5.4 潜水救援队伍级别划分及能力要素、组织架构、装备配置要求应分别按照YJ/T 1.52022中4、5、7.1规定的要求执行。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 5.5 应急医疗救护队伍级别划分及能力要素、组织架构、装备配置要求按照YJ/T 1.62022中4、5、7.1规定的要求执行。洞穴搜救队伍建设 5.6 5.6.1 队伍级别划分 洞穴搜救队伍按照队伍人员配备、装备配置、能力

9、要素进行分级建设,由高到低划分为1级、2级、3级。5.6.2 能力要素 洞穴搜救队伍根据分级建设目标,推进队伍的能力建设,各级能力要素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6.3 人员要求 5.6.3.1 1 级洞穴搜救队伍队员数量不少于 35 人,专业人员数不少于 20 人,设队长 1 人,副队长 3人;2 级洞穴搜救队伍队员数量不少于 25 人,专业人员数不少于 15 人,设队长 1 人,副队长 2 人;3级洞穴搜救队伍队员数量不少于 15 人,专业人员数不少于 10 人,设队长 1 人,副队长 1 人。注:洞穴搜救队伍专业人员包括搜救人员、应急医疗救护人员。DB45/T 27822023 3 5.6.

10、3.2 搜救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身体健康,年龄 18 至 50 周岁,有救援方面特殊技能者,年龄可适当放宽;熟练掌握单绳技能(SRT)、双绳技能(DRT)、绳索救援三项技术之一;取得洞穴救援相关资质证书;熟悉各种洞穴救援装备的原理与使用方法。5.6.3.3 应急医疗救护人员应取得急救资格证书。注:急救资格证书指由红十字会、北美野外医疗协会(WMA)、美国心脏协会(AHA)或其他国家级技能认证机构等颁发的证书。5.6.3.4 洞穴搜救队队长应具备洞穴救援 5 年以上经验,并具有救援队伍管理和组织指挥能力;洞穴搜救队副队长应具备洞穴救援 3 年以上经验,并具有救援队伍管理和组织指挥能力。5.6.4

11、 行动架构 5.6.4.1 洞穴搜救队伍应根据洞穴救援要求,设立先锋侦查组、系统架设组、应急救援组、医疗后勤组等。5.6.4.2 各组队员数量应满足救援现场 2 班次轮换要求。5.6.4.3 洞穴搜救队伍应根据队伍的组织架构及洞穴救援需要,合理配备侦查员、搜索队员、营救队员、绳索架设人员、安全员、计划员、通讯员、医务员、后勤保障人员、行动纪录员等人员。5.6.4.4 根据洞穴救援现场应急处置的需求,洞穴搜救队伍宜吸纳洞穴结构环境勘察、洞穴气体检测与通风、绳索救援、医疗救护、应急通信等专业技能人员。5.6.5 装备配置 洞穴搜救队伍应根据实用性、功能性、安全性、耐用性原则,配置满足日常训练及洞穴

12、救援要求的救援装备,装备配置建议见附录B。无人机搜索队伍建设 5.7 5.7.1 队伍级别划分 无人机搜索队伍按照队伍人员配备、装备配置、能力要素进行分级建设,由高到低划分为1级、2级、3级。5.7.2 能力要素 无人机搜索队伍根据分级建设目标,推进队伍的能力建设,各级能力要素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5.7.3 人员要求 5.7.3.1 1 级无人机搜索队伍应不少于 30 人,搜索人员数不少于 18 人,设队长 1 人,副队长 3 人;2级无人机搜索队伍不少于 20 人,搜索人员数不少于 12 人,队长 1 人,副队长 2 人;3 级无人机搜索队伍不少于 10 人,搜索人员数不少于 6 人,设队长

13、 1 人,副队长 1 人。5.7.3.2 搜索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身体健康,年龄 18 至 50 周岁;取得民航局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或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熟悉各种无人机搜索仪器装备的性能与使用。注: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由教育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或授权第三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DB45/T 27822023 4 5.7.3.3 无人机搜索队队长应从事无人机工作或活动 5 年以上,并具有救援队伍管理和组织指挥能力;无人机搜索队副队长应从事无人机工作或活动 3 年以上,并具有救援队伍管理和组织指挥能力。5.7.4 行动架构 5.7.4.1 无人机搜索队伍

14、应根据队伍专业特长及救援要求对队伍进行分组,可设立技术支援组、应急搜索组、后勤保障组等。5.7.4.2 各组队员数量应满足救援现场 2 班次轮换要求。5.7.4.3 应配备无人机操作人员、安全员、通讯员、后勤保障员、行动纪录员等。5.7.4.4 根据现场应急处置的实际需求,无人机搜索队伍宜吸纳熟悉无人机搜索、应急测绘、无人机紧急投送、无人机驾驶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能力。5.7.5 装备配置 无人机搜索队伍应根据实用性、功能性、安全性、耐用性原则,配置满足日常训练及无人机搜索要求的救援装备,并按要求做好实名制登记,装备配置建议见附录B。6 队伍管理 基本要求 6.1 6.1.1 社

15、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在应急管理部门的管理系统进行备案,并通过系统进行队伍信息、救援行动、信息报送动态化管理。6.1.2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在属地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备,接受应急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6.1.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架构、安全管理、队员管理、财务管理、捐赠管理、装备管理、预案管理、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宣传应按照 YJ/T 1.12022 中 6.2 的要求执行。6.1.4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设立应急联络电话,保持 24 h 畅通。6.1.5 救援过程,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统一着装,采用队旗、队服及臂章形式进行标识。6.1.6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具备完善的工作记录台账,包括但不限于:人员

16、档案记录;训练、培训、考核记录;装备物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报废记录;应急救援记录。6.1.7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持证率应符合以下要求:申请 1 级、2 级测评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持证率达到 100;通过 3 级测评后 3 年内,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持证率达到 100。制度管理 6.2 6.2.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招募、退出制度;训练、培训与考核制度;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经费筹集和管理制度;救援响应制度;安全管理制度;DB45/T 27822023 5 后勤保障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6.2.2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队伍专

17、业特长、应急处置需求等,制定相应的现场救援救护基本流程。装备管理 6.3 6.3.1 应急救援装备应统一标识、标号,应根据用途分类放置在固定场所,摆放整齐。6.3.2 应急救援装备应明确专人管理,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对应急救援装备进行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并做好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记录。6.3.3 应急救援装备应保持完好,功能正常。捐赠管理 6.4 6.4.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应急救援装备后,应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物登记造册,妥善保管。6.4.2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在社会捐赠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上,应坚持尊重捐赠者意愿或协议,符合公益目的。6

18、.4.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公开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和受赠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6.4.4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接受政府部门资助的应急救援装备,应做好详细的使用、损耗记录,并定期反馈。预案管理 6.5 6.5.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结合自身能力和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满足以下要求:完善行动指挥协调体系及职责,建立救援救护基本流程;建立内部应急联络人、外部相关部门的联络方式,制定队内和队外的通信保障方案;完善救援响应阶段针对性的集结、出动、运输方案;制定现场院前医疗急救保障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医疗处置,现场撤离重病、受伤或遇难队员的后送方案;制定后勤支持、紧急撤离、安全保

19、障方案。6.5.2 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认为应修订的其他情况。6.5.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将新编或修订的应急预案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备。培训与演练管理 6.6 6.6.1 培训 6.6.1.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组织队员进行培训与考核。6.6.1.2 培训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DB45/T 27822023 6 救援

20、行动的救援、救护流程;应急救援专业技能,包括救援装备和器材的使用、操作与维护,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方法,应急救援操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自救、互救知识,应急通讯要求等;应急救援预案;典型应急救援案例。6.6.1.3 新队员参与队伍救援行动前,总培训时间不应少于 24 学时。6.6.1.4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每年训练时间要求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6.6.2 演练 6.6.2.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结合属地常见的灾害类型、自身的能力与特点、实际应急处置需求等制定应急演练方案。6.6.2.2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每年演练次数要求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6.6.2.3 社会应急救援

21、队伍应参与属地专业救援队伍组织的常态化培训演练、共训共练、跨区域作战演练。6.6.2.4 演练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能力测评管理 6.7 6.7.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分别按照 YJ/T 1.2、YJ/T 1.3、YJ/T 1.4、YJ/T 1.5、YJ/T 1.6 以及本文件分级建设要求,开展自身能力评估。6.7.2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在完成队伍组建、装备配置、制度建设及能力建设后,经自我评估达到一定级别的,可向应急管理部门申请队伍能力分类分级测评。6.7.3 已通过测评的队伍,在达到规定复测时限或队伍变化较大且达到复测条件的,应在规定时限内申请复测,或根据

22、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求进行复测。信息管理 6.8 6.8.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设专人负责救援行动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并及时将救援行动信息向相关部门报告。6.8.2 在现场进行应急救援时,未经现场救援指挥部许可,队伍或队员不应以任何方式传播、发布救援现场的视频、图片等相关信息。6.8.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或队员接受新闻采访时,应严格遵从相关规定,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发布只涉及本队伍的工作内容情况。6.8.4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在行动结束后将救援行动信息归档。7 救援行动 救援响应 7.1 7.1.1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事故灾害的相关信息,评估是否符合本队伍的救援能力范围,并根据政府救灾工作部署和指

23、导要求,决定是否启动救援响应。7.1.2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政府的调令或属地应急部门协调时,应根据队伍能力特点以及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程序。7.1.3 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主动参与救援行动应符合以下规定:参与属地事故救援行动的,应通过管理系统或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向属地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备,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DB45/T 27822023 7 参与跨区域事故救援行动的,应通过管理系统或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提出申请,经事发地应急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7.1.4 接到政府的救援命令或申请救援通过后,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按应急预案要求启动救援响应

24、程序。7.1.5 未经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统一调度或批准,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不宜前往事发地。救援准备 7.2 7.2.1 救援行动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先与事故灾害现场应急指挥部建立联系,并进一步核实现场状况及救援要求。7.2.2 救援行动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确定参与现场救援队员已购买保险。7.2.3 出发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救援任务情况完成下列行动前准备工作:明确执行任务的人员、装备;准备用于自身队伍保障的生活医疗用品及后勤保障用品,如食物、水、药品等;确定机动方式和行动路线;确定集结地点、出动时间、到达时间;明确安全要求与保障措施。救援实施 7.3 7.3.1 现场管理 7.3.1.1

25、在抵达灾害现场后,应立即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报备,提交队伍人员、物资装备、主要救援能力、联络方式等信息,接受统一指挥调度。7.3.1.2 实施现场救援前,应明确现场救援负责人、任务分工及现场参与救援队伍基本情况,做好与其他救援组织的协调沟通。7.3.1.3 实施现场救援前,应先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评估,排除不安全因素,划定危险区大小,设立警戒区。7.3.1.4 实施现场救援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援行动。7.3.1.5 现场救援过程,应防范周边区域次生或衍生灾害发生。7.3.1.6 救援队员轮换时间不宜超过 4 h。7.3.1.7 参与跨区域救援,应设专人与地方现场指

26、挥部或有关部门的指挥保持联系,接受现场指挥,及时报告救援进展。7.3.1.8 救援过程救援人员应保持通讯通联,并具备至少一种应急联通或机制。7.3.2 物资发放 7.3.2.1 物资发放时,应注意与政府物资发放相衔接,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发放。7.3.2.2 应对受灾较重、救灾资源较少的地区,自救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应给予重点关注。7.3.2.3 物资发放后,应进行发放清单公示,做好救灾相关资料汇总整理工作。7.3.3 搜索和营救 7.3.3.1 开展搜索行动前,应快速制定搜索方案,搜索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确定优先搜索的区域;搜索方法及路线;人员编组和任务分工;DB45

27、/T 27822023 8 装备数量和要求;后勤、通讯保障需求;通讯方式及信号要求;安全区和紧急撤离路线。7.3.3.2 在确定受困人员位置后,搜索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救援负责人,移交营救人员实施救援。7.3.3.3 搜索人员对搜索过的工作场地应做好搜索标记。7.3.3.4 开展营救前应快速制定营救方案,营救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营救方式方法及要求;营救任务分工;设施设备要求;后勤、通讯保障和资源需求;行动路线和紧急撤离路线;现场救护措施;意外事件应对措施。7.3.3.5 根据受困人员的位置和状态,营救人员应合理运用救援技术解救受困人员并撤离。7.3.3.6 在完成营救行动后,营救人员应做好救援标

28、记。7.3.3.7 受困人员移出危险区后,应转移至医疗救护区。7.3.3.8 营救过程中,发现灾情事态变化超出救援能力范围的,应及时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汇报情况并监测受困人员情况。7.3.4 现场救护 7.3.4.1 应根据被救人员情况,对被救人员开展院前急救处置或移交专业医疗救护人员。7.3.4.2 应做好参与救援的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撤离 7.4 7.4.1 具备下述条件之一,救援队伍可申请离场:接到应急管理部门或现场指挥部发布救援结束的指令;已经完成分配的救援任务或者有其他紧急事项需撤离现场;超出队伍救援能力范围。7.4.2 接到撤离指令后,队伍应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做好检查情况记

29、录,安全、有序撤离。总结 7.5 7.5.1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总结和分析应急救援行动情况,行动结束 15 个工作日内将应急救援行动总结,报灾害发生地县级应急管理部门。7.5.2 应急救援行动总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灾情和救援行动概况;人员出动情况;装备和物资使用情况;救援行动纪录。DB45/T 27822023 9 A A 附录A (规范性)队伍分级建设能力要素 洞穴搜救队伍分级建设能力要素应符合表A.1的规定,无人机搜索队伍分级建设能力要素应符合表A.2的规定。表A.1 洞穴搜救队伍分级建设能力要素 序号 能力要素 洞穴搜救 1 级 洞穴搜救 2 级 洞穴搜救 3 级 1 洞穴环境

30、 能在洞穴内有地下河、地下瀑布等,洞穴外环境复杂的各种洞穴环境中作业 能在有洞穴内有地下河、天窗水面,洞口垂直、狭窄、多岔路、潮湿或洞穴基岩差、多裂隙、多缝隙等复杂环境的洞穴环境中作业 能在相对干燥且垂直的洞穴环境中作业 2 搜索技术 通过影像侦察能呈现洞穴基本形状,具备人工搜索、夜间搜索能力 通过影像侦察能呈现洞穴基本形状,具备人工搜索能力 通过影像侦察能呈现洞穴基本形状,具备人工搜索能力 3 营救技术 在相应作业环境综合运用转移搬运、绳索救授技术营救受困人员 在相应作业环境综合运用转移搬运、绳索救授技术营救受困人员 在相应作业环境综合运用转移搬运、绳索救授技术营救受困人员 4 医疗技术 队

31、员自我医疗保障和伤员急救处置,创伤救治,冻僵处置,检伤分类,脊柱保护性搬运,遗体处置 队员自我医疗保障和伤员急救处置,冻僵处置,创伤救治,脊柱保护性搬运 队员自我医疗保障和伤员急救处置,冻僵处置,创伤救治 5 作业时间 人力和装备的保障具备在不同的2个工作点持续开展搜救工作不少于 96 h 人力和装备的保障具备在同一个 1 个工作点持续开展搜救工作不少于 72 h 人力和装备的保障具备在同一个 1 个工作点持续开展搜救工作不少于 48 h 6 作业垂直深度及环境 单作业面垂直落差大于200 m,需依靠绳索保护地段超过 200 m 单作业面垂直落差 100 m200 m,需依靠绳索保护方能通行地

32、段50 m200 m 单作业面垂直落差 100 m 内,需依靠绳索保护方能通过地段少于50 m 7 行动基地 具备建立、管理和运维 2 个包含:指挥、通信医疗、装备管理、生活、卫生、洗消防疫等全功能行动基地的能力 具备建立、管理和运维 1 个包含指挥、通信医疗、装备管理、生活、卫生、洗消防疫等全功能行动基地的能力 具备建立、管理和运维单项功能行动基地的基本能力 8 通信保障 可保障现场行动队伍内部(包括行动基地)的通信,可保障前、后方信息通联和信息交换(语音、数据、图片视顿),可保障队伍和政府、其他救援队伍及组织、机构的通联 可保障现场行动队伍内部(包括行动基地)的通信,可保障队伍和政府、其他

33、救援队伍及组织、机构的通联 可保障现场行动队伍内部的通信;具备至少一种与外界应急通联的手段 9 后勤保障 能立刻提供热食、洗浴、住宿和供电保障。能在 24 h 后提供热食、住宿、供电保障 能满足 48 h 内的干粮、水、器材充电保障 DB45/T 27822023 10 表A.2 无人机搜索队伍分级建设能力要素 序号 能力要素 无人机搜索 1 级 无人机搜索 2 级 无人机搜索 3 级 1 无人机功能 高空监测跟踪、应急测绘建模、紧急投送、照明、昼夜空中搜索、光谱分析仪、热红外传感器、GPS 定位自动巡航、飞行通讯基站、指挥引导队伍、消防灭火 高空监测跟踪、应急测绘建模、紧急投送、照明、昼夜空

34、中搜索、GPS 定位自动巡航、飞行通讯基站、指挥引导队伍、消防灭火 高空监测跟踪、紧急投送、照明、昼夜空中搜索、指挥引导队伍 2 作业时间 人力和装备的保障具备 2 个任务点(2 个作业组)同时开展昼夜救援的能力且持续开展搜救工作不少于 72 h 人力和装备的保障具备 1 个任务点(1 个作业组)同时开展昼夜救援的能力且持续开展搜救工作不少于 48 h 人力和装备的保障具备 1个任务点(1 个作业组)同时开展日间救援的能力且持续开展搜救工作不少于 24 h 3 行动基地 具备建立、管理和运维 2 个包含指挥,通信、装备管理、生活、卫生、洗消防疫等全功能行动基地的能力。具备建立、管理和运维 1

35、个包含指挥,通信、装备管理、生活、卫生、洗消防疫等全功能行动基地的能力 不要求 4 通信保障 可保障现场行动队伍内部(包括行动基地)的通信,可保障前、后方信息通联和信息交换(语音、数据、图片视顿),可保障队伍和政府、其他救援队伍及组织、机构的通联 可保障现场行动队伍内部(包括行动基地)的通信,可保障队伍和政府、其他救援队伍及组织、机构的通联 可保障现场行动队伍内部的通信;具备至少一种与外界应急通联的手段 DB45/T 27822023 11 B B 附录B (资料性)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置建议 洞穴搜救队伍装备配置建议见表B.1,无人机搜索队伍装备配置建议见表B.2。表B.1 洞穴搜救队伍装

36、备配置建议 序号 类型 装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级 2 级 3 级 1 通信 手持对讲机 台 1 台/人 1 台/人 1 台/人 2 医疗 救援担架 台 洞 穴 救 援专 用 担 架 1台,篮式担架2台,卷式担架2台,三角救援吊带2台 洞 穴 救援 专 用 担架1台,篮式 担 架 1台,卷式担架1台,三角 救 援 吊带1台 篮式担架1台,卷式担架1台,三角救援吊带1台 3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台 1 1 不要求 4 医疗急救包 个 4 2 1 5 收尸袋 个 4 2 1 6 搜索 红外生命探测仪 台 1 不要求 不要求 7 无人机 台 2 1 不要求 8 营救 有毒气体侦检仪 台

37、1 1 不要求 9 照明灯具 套 6 4 2 含移动照明灯组、强光手提照明灯、佩戴式防爆照明灯、电池、照明信号棒 10 呼吸器具 套 2 1 1 氧气呼吸器(长管空气呼吸器及供气源)11 大功率送风机 台 1 不要求 不要求 12 多功能救援三脚架 套 2 1 1 各部件拉力 20 kN,可做横渡用 13 救援绳索(主绳)km 2.5 1.5 1 拉力不小于 20 kN,14 导向绳 m 200 200 100 15 三角吊带或全身安全带 条 2 1 1 伤员用或受困人员用 DB45/T 27822023 12 表 B.1 洞穴搜救队伍装备配置建议(续)序号 类型 装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38、1 级 2 级 3 级 16 营救 攀岩辅助器材部件 套 2 1 1 脚踏带、手柄式上升器、探洞包、电石罐、牛尾绳、铁锁、探洞安全带、丝扣铁锁、胸式上升器、胸式安全带、探洞专用下降器(1 套/人)17 SRT 或 DR个人安全防护装备 套 1 套/人 1 套/人 1 套/人 包含头盔、头灯、挽索、安全带、胸式上升器、手式上升器、下降器 18 先锋器材 套 5 3 2 充电电锤、岩石锤、挂片、扳手、扁带、岩石膨胀钉 19 系统架设器材 套 5 3 2 防失手保护器、万向滑轮、扁带、20 个人防护用品 套 1 套/人 1 套/人 1 套/人 队伍至少有 2 套备用 21 摄影设备 套 1 1 1

39、22 防水运动摄像机 套 3 2 1 洞内作业记录 23 备用电池 对 2 2 2 与对讲机、强光手电、佩戴式防爆照明灯等配套 表B.2 无人机搜索队伍装备配置建议 序号 装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级 2 级 3 级 1 多用途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台 2 1 不要求 最大载荷大于 1 kg,有高清图像远程传输功能,最大半径航程大于 80 km 2 多旋翼载重无人机 台 2 1 不要求 最大载荷大于 25 kg,抗风能力大于 4 级 3 红外热成像无人机 台 5 3 2 具备激光测距,红外热成像、空中喊话等多功能 4 变焦无人机 台 5 3 2 具备 50 倍变焦的无人机 5 多旋翼无人

40、机 台 10 8 5 支持直播视频回传 6 强光手电 支 4 2 2 强光手电、佩戴式防爆照明灯等配套 7 无人机照明设备 台 1 不要求 不要求 8 手持对讲机 台 10 8 3 9 卫星电话 台 2 1 不要求 10 中继台 套 2 1 不要求 11 无人机视频直播平台 套 1 不要求 不要求 12 无人机地空投物资 套 2 1 1 可空投的救援设备,充气船、救生圈、干粉灭火弹等 13 个人防护用品 套 1 套/人 1 套/人 1 套/人 包括头盔、靴子、手套、护目镜、刀具、口罩等;队伍至少有 2 套备用 14 医疗急救包 包 2 1 1 用于空投医疗急救包 DB45/T 27822023

41、 13 C C 附录C (规范性)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分级建设训练演练要求 队员每年训练时间要求应符合表C.1的规定,队员每年演练次数要求应符合表C.2的规定。表C.1 队员每年训练时间要求 序号 队伍类型 训练时间(h)1 级 2 级 3 级 1 建筑物倒塌搜救 180 150 88 2 山地搜救 120 96 56 3 水上搜救 145 115 72 4 潜水救援 120 96 56 5 应急医疗救护 120 96 56 6 洞穴搜救 80 56 40 7 无人机搜索 80 56 40 表C.2 队员每年演练次数要求 序号 队伍类型 演练次数 1 级 2 级 3 级 1 建筑物倒塌搜救 2 次

42、综合演练 2 次演练(其中至少一次综合演练)1 次演练 2 山地搜救 2 次综合演练 2 次演练(其中至少一次综合演练)1 次演练 3 水上搜救 2 次综合演练 2 次演练(其中至少一次综合演练)2 次演练 4 潜水救援 2 次综合演练 2 次演练(其中至少一次综合演练)1 次演练 5 应急医疗救护 2 次综合演练 2 次演练(其中至少一次综合演练)1 次演练 6 洞穴搜救 2 次综合演练 2 次演练(其中至少一次综合演练)1 次演练 7 无人机搜索 2 次综合演练 2 次演练(其中至少一次综合演练)1 次演练 DB45/T 27822023 14 参考文献 1 GB/T 29175 消防应急

43、救援 技术训练指南 2 GB/T 29428.1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 第 1 部分:基本要求 3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4 XF/T 1041 跨区域灭火救援指挥导则 5 DB11/T 2027 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技术规范 6 DB34/T 4019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南 7 DB37/T 2894 山东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 8 DB37/T 2895 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 9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AP-45-AA-2017-03)10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AC-61-FS-2018-20R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