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周宇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3 月 1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 年 3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0 日一、 设计(
2、或论文)题目:鹤岗竣德矿西南采区开采沉陷地表观测站设计 二、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是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和检验途径,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规范和方法,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学会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
3、 本设计主要针对矿区开采沉陷问题设定,要求学生熟悉矿区自然情况、采矿生产特点、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矿区控制网的分级等等各环节的基础上,全面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地表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使学生的知识运用、文献检索、工程设计、论文撰写等各方面均有所提高。 &nbs
4、p; 三、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设置观测站的目的 2、矿井和观测区域的煤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简介 3、观测区域的采矿技术条件,包括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区大小,设计工作面推进速度及周围回采情况4、矿区常用观测站的种类,本次选定的观测站的类型5、观测站的设计,包括设计依据、平
5、面位置、范围、工作测点和控制测点的的个数及点间距。6、测点结构及埋设方法。7、观测站的联测方法和日常观测,包括使用的仪器观测方法和精度要求及观测时间要求等。8、观测资料的整理9、材料消耗及费用估算四、设计成果: 1、鹤岗竣德矿西南采区开采沉陷地表观测站设计1份 &
6、nbsp; 2、设计参考文献及查阅资料的出处汇总 3、翻译科技文献一篇(或设计前言部分) 4、设计附图 &nb
7、sp; 5、辅助计算程序及说明书 &nb
8、sp; &n
9、bsp; 五、进度计划:1、本次设计从2012年3月26日(第五教学周星期一)开始,2012年6月6日完成,时间安排如下: &
10、nbsp; 第5周 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 第6周 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提交开题报告 第711周 进行设计工作
11、 第12-14周 整理、打印、翻译 第15周 毕业设计评阅及学生毕业设计修
12、改 第16周 论文答辩 &
13、nbsp; 六、参考文献资料:(不少于15篇,由学生根据实际引用填写)
14、1、煤矿测量手册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1990年 2、矿山开采沉陷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煤矿测量技术规程规范 4、矿山测量类矿业期刊杂志 &
15、nbsp; 5、其他新理论、新方法 &nb
16、sp; &n
17、bsp; &
18、nbsp;
19、
20、 指 导 教 师:
21、 赵喜江 院(系)主管领导: 2012 年 3 月 26 日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郑恩阳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3 月 1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
22、2 年 3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0 日二、 设计(或论文)题目:*矿*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设计 四、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是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和检验途径,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规范和方法,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学会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 &
23、nbsp; 本设计主要针对矿井主要巷道贯通问题设定,要求学生在熟悉矿区自然情况、矿井采矿工艺、矿区控制网的分级和本矿井的井上下控制等环节的基础上,全面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主要巷道贯通工程的误差预计,使学生的知识运用、文献检索、工程设计、论文撰写等各方面均有所提高. &n
24、bsp; 五、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进行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贯通工程概况。
25、 3、绘制贯通测量设计平面图。(含有关巷道.井上下控制点。4、根据巷道类型确定贯通允许偏差值,结合矿井的具体情况编制测量方案,规定采用的仪器,作业方法和限差要求。5、确定各种测量误差参数,估算各项测量误差引起贯通相遇点在贯通重要方向上的误差。 6、研判
26、贯通测量方案的精度是否满足规程规定。取两倍中误差作为贯通预计误差,将之与贯通允许偏差比较,如果超限,需调整设计方案中的测量方法重新预计,直到合格;如果合格则可以认定方法技术上可行。7、贯通误差预计的辅助计算说明四、设计成果: 1、矿井*巷道贯通误差预计1份 &nb
27、sp; 2、设计参考文献及查阅资料的出处汇总 3、翻译科技文献一篇(或设计前言部分) 4、设计附图  
28、; 5、辅助计算程序及说明书  
29、; &nbs
30、p; 五、进度计划:1、本次设计从2012年3月26日(第五教学周星期一)开始,2012年6月6日完成,时间安排如下: &nb
31、sp; 第5周 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 第6周 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提交开题报告 第7-11周 进行设计工作 &
32、nbsp; 第1214周 整理、打印、翻译 第15周 毕业设计评阅及学生毕业设计修改
33、 第16周 论文答辩 &nb
34、sp; 六、参考文献资料:(不少于15篇,由学生根据实际引用填写) 1、
35、煤矿测量手册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1990年 2、煤矿测量技术规程规范 3、矿山测量类矿业期刊杂志 &
36、nbsp; 4、其他新理论、新方法 5、矿山测量教材 &n
37、bsp; &
38、nbsp;
39、
40、  
41、; &nbs
42、p; 指 导 教 师: 赵喜江 院(系)主管领导: 2012 年 3 月 26 日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许宁 任务下达日期: &nbs
43、p; 2012 年 3 月 1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 年 3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0 日三、 设计(或论文)题目:开采沉陷预计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六、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专
44、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是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和检验途径,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规范和方法,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学会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 本设计主要针对矿区开采沉陷预计问题设定,要求学生在熟悉矿区
45、开采沉陷规律、采矿工艺、矿区地形和本矿井的井上下控制等环节的基础上,全面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开采沉陷预计,使学生的知识运用、文献检索、工程设计、论文撰写等各方面均有所提高. 七、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进行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6、; 2、目前国内常用预计方法和适用条件 3、本次编程选定的预计方法,基本公式,所用参数及获取方法 。4、程序流程框图。 5、程序使用说明书。 &
47、nbsp; 7、已有实例验证情况.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1册 (含程序框图、变量含义、参数含义来源)
48、 2、设计参考文献及查阅资料的出处汇总 3、翻译科技文献一篇(或设计前言部分) &
49、nbsp; 4、经验收通过的电子版原程序 五、进度计划:1、本次设计从2012年3月26日(第五教学周星期一)开始,2012年6月6日完成,时间安排如下: 第5周 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 &
50、nbsp; 第6周 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提交开题报告 第711周 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工作 第1214周 整理、打印、翻译  
51、; 第15周 毕业设计评阅及学生毕业设计修改  
52、; 第16周 论文答辩 &
53、nbsp; 六、参考文献资料:(不少于15篇,由学生根据实际引用填写) 1、煤矿测量手册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1990年 2、煤矿测量技术规程规范
54、 3、矿山测量类矿业期刊杂志 4、其他新理论、新方法 &n
55、bsp; 5、矿山测量教材 6、VB设计教程
56、 7、其他辅助软件教程 &n
57、bsp; &
58、nbsp;
59、
60、 指 导 教 师:
61、 赵喜江 院(系)主管领导: 2012 年 3 月 26 日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杨智慧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3 月 1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nb
62、sp; 2012 年 3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0 日四、 设计(或论文)题目: 松北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 八、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是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和检验途径,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规范和方法,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学会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
63、论文. 本设计主要针对城市地籍测绘问题设定,要求学生在熟悉控制测量、地籍调查、地籍测量等环节的基础上,全面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松北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使学生的知识运用、文献检索、工程设计、论文撰写等各方面均有所提高。  
64、; 九、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进行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目前国内常用地籍调查和测绘的方法,适用条件。 &
65、nbsp; 3、本次测绘选定的测绘方法及原因,工作流程,仪器,精度指标 .4、进度安排 5、经费预算
66、 7、成果种类及成果的验收及管理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1册 (含程序框图、变量含义、参数含义来源) &
67、nbsp; 2、设计参考文献及查阅资料的出处汇总 3、翻译科技文献一篇(或设计前言部分) &nb
68、sp; 4、辅助计算程序及说明 五、进度计划:1、本次设计从2012年3月26日(第五教学周星期一)开始,2012年6月6日完成,时间安排如下: 第5周 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 第6周 &nb
69、sp;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提交开题报告 第7-11周 进行设计工作 第12-14周 整理、打印、翻译
70、 第15周 毕业设计评阅及学生毕业设计修改
71、 第16周 论文答辩 &nb
72、sp; 六、参考文献资料:(不少于15篇,由学生根据实际引用填写) 1、地籍测量规程
73、 2、控制测量规程 3、地籍调查方面的规程 4、其他新理论、新方法 &nbs
74、p; 5、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辅助软件 &n
75、bsp; &
76、nbsp;
77、
78、 指 导 教 师: 赵喜江 院(系)主管领导: &
79、nbsp; 2012 年 3 月 26 日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任志全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3 月 1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 年 3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80、 年 6 月 10 日五、 设计(或论文)题目: 老矿区综合治理 十、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是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和检验途径,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规范和方法,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学会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 &
81、nbsp; 本设计主要针对矿区环境破坏及综合治理问题设定,要求学生熟悉矿区自然情况、开采沉陷带来的破坏形式、破坏程度及一般规律等环节的基础上,全面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破坏区评价和综合治理方案设计,使学生的知识运用、文献检索、工程设计、论文撰写等各方面均有所提高. &nb
82、sp; 十一、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设计的目的 2、该矿区的自然地理、人文、社
83、会环境条件。 3、该矿区的采矿技术条件,包括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区大小,设计工作面推进速度及周围回采情况 4、开采沉陷区域的破坏类型、程度、范围、特点等一般规律5、本矿区已有的治理方案. 6、本次设计的综合治理方案,原因。
84、 7经济技术评价。 四、设计成果: 1、*矿井(区)开采沉陷区综合治理设计书 1份
85、 2、设计参考文献及查阅资料的出处汇总 3、翻译科技文献一篇(或设计前言部分) 4、
86、设计附图 5、辅助计算程序及说明书 &n
87、bsp; &
88、nbsp; 五、进度计划:1、本次设计从2012年3月26日(第五教学周星期一)开始,2012年6月6日完成,时间安排如下:
89、 第5周 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 第6周 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提交开题报告 第711周 进行设计工作
90、 第12-14周 整理、打印、翻译 第15周 毕业设计评阅
91、及学生毕业设计修改 第16周 论文答辩
92、 六、参考文献资料:(不少于15篇,由学生根据实际引用填写)  
93、; 1、煤矿测量手册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1990年 2、矿山开采沉陷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煤矿测量技术规程规范 4、矿山测量类矿业期刊杂志
94、 5、其他新理论、新方法 &n
95、bsp; &
96、nbsp;
97、
98、  
99、; 指 导 教 师:
100、 赵喜江 院(系)主管领导: 2012 年 3 月 26 日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孙元峰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3 月 1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n
101、bsp; 2012 年 3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10 日六、 设计(或论文)题目:鹤岗竣德矿西南采区“三下”开采技术设计 十二、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是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和检验途径,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规范和方法,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学
102、会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 本设计主要针对矿区开采沉陷问题设定,要求学生熟悉矿区地面及井下自然情况、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和预计方法等各环节的基础上,全面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三下”开采技术设计,使学生的知识运用、文献检索、工程设计、论文撰写等各
103、方面均有所提高. 十三、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本设计的目的 2
104、、矿井和开采区域的煤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简介 3、采矿技术条件,包括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区大小,设计工作面推进速度及周围回采情况。 4、现有技术条件下可能采用的开采方案及破坏程度分析。8、可行性开采方案比较优选。 9、效益分析。 &nbs
105、p; 四、设计成果: 1、鹤岗竣德矿西南采区“三下”开采技术设计 1份
106、 2、设计参考文献及查阅资料的出处汇总 3、翻译科技文献一篇(或设计前言部分) 4、设计附图 &n
107、bsp; 5、辅助计算程序及说明书 &n
108、bsp; &
109、nbsp; 五、进度计划:1、本次设计从2012年3月26日(第五教学周星期一)开始,2012年6月6日完成,时间安排如下:
110、 第5周 收集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 第6周 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提交开题报告 第711周 进行设计工作
111、 第1214周 整理、打印、翻译 第15周 毕业设计评阅及学生毕业设计修
112、改 第16周 论文答辩 &
113、nbsp; 六、参考文献资料:(不少于15篇,由学生根据实际引用填写)
114、1、煤矿测量手册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1990年 2、矿山开采沉陷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煤矿测量技术规程规范 4、矿山测量类矿业期刊杂志 &
115、nbsp; 5、其他新理论、新方法 &nb
116、sp; &n
117、bsp; &
118、nbsp;
119、
120、 指 导 教 师: 赵喜江 院(系)主管领导: 2012 年 3 月 26 日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