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编号总学时数72授课学时62实践学时实验学时习题课学时8复习学时2开课单位经济管理系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统招大专:14工商管理1.2班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会计选用教材刘东蕾.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主要教学参考书1.王丽洁. 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郑兰先. 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何筠. 人力资源理论、工具、案例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本课程 任务和 目的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相连的课程。本课程是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进
2、行了全面的概述,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人事测评、培训、薪酬与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建立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职业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能利用这些理论及技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活动,制订人审核人制订时间2015-8-17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课程内容:1. 人力资源的概念与内涵,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环境,包括内部环境与
3、外部环境;3.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基本要求:1.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与内涵,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2.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环境,包括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3.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基本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与联系;5.正确分析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基本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与联系;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本章难点: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课程内容:1. 人
4、性假设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内容;2. 人力资本理论。基本要求:1.熟悉各种人性假设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内容,掌握人力资本理论;2.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的了解,能够分析某一企业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类型,并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本章重点:人力资本的起源与发展;现代人力资本主要理论内容;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本章难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课程内容:1.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编制与实施;2.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影响因素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3. 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的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与实施;2.认识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影响因素和人力资
5、源规划的内容;3.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4.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程序,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规划的关系,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方法;5.正确运用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的方法,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本章重点: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作用;人力资源平衡的措施;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方法。本章难点:运用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方法,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平衡人力资源供需。第四章 工作分析课程内容:1. 工作分析的含义与基础术语,工作分析的内容;2. 工作分析的作用与程序,工作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3.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基本要求:1.了解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况;2.理解工作分析的含义与基础术语,工作分析的内
6、容;3.掌握工作分析的作用与程序,工作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工作说明书的内容;3.运用恰当的工作分析方法,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完成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本章重点:工作分析的基础术语;工作分析的作用;工作分析的程序;定性、定量工作分析方法;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本章难点:定量工作分析方法;工作说明书的编写。第五章 员工招聘与甄选课程内容:1. 招聘的过程、员工招聘与甄选的意义;2. 招聘的方式;3. 招聘评估和招聘方法评估。基本要求:1.了解员工招聘与甄选的意义及重要性;2.认识招聘的过程、工作申请表的设计与使用;3.理解招聘的方式,外部候选人的供给预测,员工招聘的渠道,进行背景调查和身体检
7、查;4.掌握甄选和测试的各种方法,招聘评估和招聘方法评估;5.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员工招聘与甄选的过程,能够运用相关度方法分析设置简单的招聘与甄选工作,并能评估招聘的结果。本章重点:招聘的主要方式;外部候选人的供给预测;外部招聘的渠道选择;员工甄选与录用,招聘方法的评估。本章难点:各种甄选与测试方法。第六章 职前教育与员工培训课程内容:1. 职前培训特点、意义和程序,员工培训的概念与内涵;2. 员工培训的基本类型及优缺点;3. 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基本要求:1.了解职前培训特点、意义和程序,员工培训的概念与内涵;2.认识员工培训的原则和程序;3.理解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员工培训
8、的基本类型及优缺点、培训激励措施;4.掌握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5.通过本章学习,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本章重点: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激励措施及培训方法的选择本章难点:培训激励制度、培训需求分析。第七章 职业发展课程内容:1.管理人员开发的原则及激励约束机制;2.职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3. 员工个人和组织如何实施职业管理。基本要求:1.了解职业发展的作用、管理人员开发的性质和目的、高级管理人员开发的原则及激励约束机制;2.熟悉职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3.理解职业发展的内涵、
9、职业发展路径的类型和方向;4.掌握员工个人和组织如何实施职业管理;5.通过本章学习,能够运用员工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分析职业发展与规划的问题。本章重点:职业发展的内涵;职业发展路径的类型和方向;员工个人和组织职业管理。第八章 绩效考核课程内容:1. 绩效与绩效考核的概念、绩效考核的意义、绩效考核的内容;2. 绩效考核的方法和程序;3. 绩效考核中容易出现的基本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基本要求:1.了解绩效与绩效考核的概念、绩效考核的意义、绩效考核的内容;2.掌握绩效考核的方法和程序;3.理解绩效考核中容易出现的基本问题以及改进措施;4.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用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组织实施绩效考核活动,并能
10、够根据实际分析、处理绩效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本章重点:不同类型的绩效考核方法的操作、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本章难点:行为导向型考核方法、综合考核方法。第九章 薪酬管理课程内容:1. 薪酬管理的作用、员工福利的作用和构成;2. 薪酬的组成、薪酬管理的原则、影响薪酬制定的因素、薪酬调查的步骤及薪酬制度的调整;3. 薪酬调查的方法、职位评价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评价;基本要求:1.了解薪酬管理的作用、员工福利的作用和构成;2.熟悉薪酬的组成、薪酬管理的原则、影响薪酬制定的因素、薪酬调查的步骤及薪酬制度的调整;3.理解可变薪酬的确定和弹性福利制度;4.掌握薪酬调查的方法、职位评价的方法及各种方法
11、的评价;5.使用各种方法对职位实施评价,通过薪酬调查建立薪酬曲线,确定薪酬等级,实现薪酬体系设计。本章重点:职位评价的方法及薪酬曲线的建立、可变薪酬的确定。本章难点:职位评价的各种方法。第十章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内容:1. 劳动关系的处理原则和改善途径、劳动纪律和奖惩、社会保险的主要类型及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和处理方式;2. 我国有关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的规定;3. 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三个要素;基本要求:1.了解劳动关系的处理原则和改善途径、劳动纪律和奖惩、社会保险的主要类型及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和处理方式;2.熟悉我国有关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的规定;3.掌握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三个要素;4.
12、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内容、无效的劳动合同;5.通过对以劳动关系为基础的知识点的理解,能够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关劳动关系的问题。本章重点: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订立和使用规则。本章难点: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第十一章 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1. 跨国公司招聘、录用、培训与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特点;2. 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基本要求:1.了解跨国公司招聘、录用、培训与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特点;2.理解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3.熟悉美国、欧洲、亚洲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本章重点: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美国、欧洲、亚洲等企
13、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本章难点: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影响因素。三、学时分配表:教学环节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实验实践习题课讨论课设计其他小计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628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66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628第四章 工作分析55第五章 员工招聘与甄选628第六章 职前教育与员工培训55第七章 职业发展55第八章 绩效考核628第九章 薪酬管理77第十章 劳动关系管理66第十一章 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 44复习22共 计64872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
14、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职业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能力利用这些理论及技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活动,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相关的技能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五、考核方式 考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量要适当并且难易搭配,包括客观性试题,如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主观性试题,如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平时成绩占40%,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依据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打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