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大全人教版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点大全 单选题 1、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在建立华北人民政府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华北局于 1948 年 6 月发出指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党外人士均应至少占三分之一。”这一指示有利于 A探索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建设 B确立共产党的主导地位 C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D全面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中共中央华北局指示新建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机构中,党外人士应当占有一定比例,这体现了民主性,为中共探索新中国政权组织建设提供借鉴,A 项正确;党的主导地位在解放战
2、争前就确立了,排除 B 项;这一指示强调联合党外人士,是新民主主义政策的体现,排除 C 项;革命统一战线在 1927 年结束,排除 D 项。故选 A 项。2、苏丹“马赫迪”国家土地法规定,如果原土地所有者不再付税或已逃亡的,国家有权处理这些土地。实际上是起义领袖及其亲属占有这些“无主”土地,成了大土地所有者。这说明 A起义领导集团走向蜕化变质 B马赫迪起义推动苏丹近代化 C苏丹的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苏丹反英起义取得最终胜利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实际上是起义领袖及其亲属占有这些无主土地,成了大土地所有者”,可得出起义领导集团利用政权谋求私利,故选 A 项。材料看不出近代化的信息,故排除 B
3、 项。题干材料未体现苏丹的殖民地化程度,故排2 除 C 项。苏丹反英起义最终是失败的,故排除 D 项。3、近代中国反对尊孔复古逆流,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指的是在 20 世纪初中国出现尊孔复古逆流的背景下,先进知识分子们发起的,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 D;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A;维新变法运动,主张维新变法、改良革新,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B;辛亥革命期间,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C。4、有学者认为,20 世
4、纪上半期的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党中有党”、“国中有国”、“一国两制”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的“国中有国”是指当时除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之外,还有 A工农苏维埃政府 B东北伪“满洲国”C陕甘宁边区政府 D汪精卫伪国民政府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形成“国中有国”的现象,A 项正确;东北伪“满洲国”、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属于日本的傀儡政权,排除 BD 项;陕甘宁边区政府属于“一国两制”,排除 C 项。故选 A 项。小提示:5、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巩固新生政权。其中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
5、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战争 D银元之战 答案:C 3 解析:根据材料“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C 项正确;和平解放西藏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排除 A 项;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 B 项;银元之战与“外部环境”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小提示: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 新三民主义 工农武装割据 人民公社运动 改革开放 ABCD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6、;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了改革开放,所以符合题意,故选 C;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未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人民公社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在“左倾”思想指导下的一次错误实践;所以错误,故排除 ABD。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二:“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民得买卖”。平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聂玉海中国古代
7、史 材料三: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4 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怎样的土地制度?(2)材料二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1)分封制;井田制或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2)措施:废井田,开阡陌(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影响: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维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基础,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及徭役、兵役的征派;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3)生产
8、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回答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脆弱性)解析:(1)根据材料“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及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分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或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2)措施:根据材料“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可得的出废井田,开阡陌(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影响:根据材料“平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所学知识可得出,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维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基础,增加量政府的财政收入
9、。(3)生产方式: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惨,此其分事也”及所学可得出,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农经济。特点: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惨”及所学可得出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回答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脆弱性)故答案为:(1)分封制;井田制或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2)措施:废井田,开阡陌(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5 影响: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维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基础,确保国家财政
10、收入及徭役、兵役的征派;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3)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回答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脆弱性)【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商鞅变法的内容。第一问结合“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等信息分析;第二问结合“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等信息概括;第三问结合“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惨,此其分事也”等信息概括。侧重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8、阅读材料
11、,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1920 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 9 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 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民初之十年实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
12、表(%)年份 1952 年 1956 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营和个体经济 78.7 7.1 据苏星新中国经济史等资料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121920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521956 年间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 答案:(1)特点: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并未甚快,但利润较高。因素: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政府对待实业态度不佳;外国资本的挤压。(2)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社会主义公有
13、制占主导地位)。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建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解析:(1)特点:根据“19121920 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得出:发展不平衡;根据“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得出:发展速度并未甚快,但利润较高。因素:根据“政争兵乱,无年无之”得出: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根据“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得出:政府对待实业态度不佳;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外资企业的挤压角度进行回答。(2)变化:根据材料中全民所有制及集体所有制经济比重不断增长,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及公私合营经
14、济和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不断下降分析可知:当时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新中国建立、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三大改造等角度进行回答。故答案为(1)特点: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并未甚快,但利润较高。因素: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政府对待实业态度不佳;外国资本的挤压。(2)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建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小提示】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改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
15、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爆发后的两年半时间里,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为扭转被动局面,德国准备在海上寻找机会与英国进行决战。1916 年初,德国舰队制定了一个进攻性计划。5 月 30 日,英国舰队接到了“德国舰队将于次日出航”的绝密情报,并制定对应作战计划:命令舰队于 31 日下午到达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相遇并交火。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舰队以损失 6 艘的代价,击沉英军 14 艘,使德军成攻摆脱了英军的追击。英国舰队成功地将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此后,德国和其他海上强国开7 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
16、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战法。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摘编自江泓日德兰海战全过程等(1)日德兰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宜称自己是胜利者。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与科技关系的认识。答案:(1)历史解释:德军宣称是胜利者主要是因为德国在海战中损失较小,且一度摆脱了英军追击;英军认为己方取胜则是基于海军优势明显,且成功封锁了德国港口。双方对战争结果的不同判定都无法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2)认识:战争往往能够促进科技尤其军事科技得进步;科技先进与否对战争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影响战争成败和科技兴衰的因素是多元的,应该
17、全面去认识;我们应该珍爱和平,用先进的科技为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解析:(1)历史解释:据材料“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舰队以损失 6 艘的代价,击沉英军 14 艘,使德军成攻摆脱了英军的追击”可知,德军宣称是胜利者主要是因为德国在海战中损失较小,且一度摆脱了英军追击;据材料“英国舰队成功地将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可知,英军认为己方取胜则是基于海军优势明显,且成功封锁了德国港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双方对战争结果的不同判定都无法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2)认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战争往往能够促进科技尤其军事科技得进步、科技先进与否对战争结果具有重要影
18、响、影响战争成败和科技兴衰的因素是多元的、应该全面去认识、我们应该珍爱和平、用先进的科技为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等方面回答。所以答案是:(1)历史解释:德军宣称是胜利者主要是因为德国在海战中损失较小,且一度摆脱了英军追击;英军认为己方取胜则是基于海军优势明显,且成功封锁了德国港口。双方对战争结果的不同判定都无法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2)认识:战争往往能够促进科技尤其军事科技得进步;科技先进与否对战争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影响战争成败和科技兴衰的因素是多元的,应该全面去认识;我们应该珍爱和平,用先进的科技为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8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小问要结合一战的过程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一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和德国军事斗争的特征和影响,还要搞清楚战争和科学技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