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易错题集锦届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易错题集锦 单选题 1、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理过程 甲 乙 丙 丁 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22 特点描述 性 激 素 作用 细胞膜的特点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甲过程中细胞每次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 B乙过程是细胞膜结构特点的体现,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C丙过程的子细胞中最多有 46 个核 DNA 含有卵原细胞的 DNA 单链 D丁过程是遗传物质定向改变的结果,甲和
2、丙中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 答案:B 解析:A甲过程表示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是不均等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不均等的,但极体的分裂是均等的,A 错误;B乙过程是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即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同时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 正确;C丙是有丝分裂过程,受精卵细胞中含 DNA46 条,来自卵原细胞的有 23 条,由于 DNA 分子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的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末期会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最多有 23 个核 DNA 含有卵原细胞的 DNA 单链,C 错误;2 D丁过程是细胞分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发生了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表示减数分裂,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丙是有丝分裂过程,只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 错误。故选 B。2、下列细胞一定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是()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男性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C男性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男性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有 1 个 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1 个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2 个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
4、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含有 2 个 Y染色体。A、洋葱无性别,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无 Y 染色体,A 错误;B、男性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22 对常染色体+XY,只含有 1 条 Y染色体,B 错误;C、男性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有 2 种(22 常染色体+X 染色体或 22 常染色体+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含 2 条 Y 染色体或不含 Y 染色体,C 错误;D、男性体细胞含 22 对常染色体+XY.,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一定含有 2 条 Y 染色体,D 正确。故选 D。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
5、述,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3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非线性排列 答案:C 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A 错误;B、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B 错误;C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正确,D 错误。故选 C。4、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同源染
6、色体联会 B都有 DNA 复制 C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D都有染色单体分开 答案:A 解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
7、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4 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 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 DNA 的复制,B 正确;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C 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 正确。故选 A。5、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
8、,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是()A3,6,6,1B3,12,12,3 C3,6,6,2D3,12,12,2 答案:B 解析:题图分析:图示为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含 3 条染色体)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该动物体细胞含有 6 条染色体(3 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初级卵母细胞中含 3 个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每条染色体含有 2 条染色单体和 2 个 DNA 分子,因
9、此,该5 动物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 12 条染色单体、12 个 DNA 分子,即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是 3、12、12、3,B 正确。故选 B。小提示:多选题 6、下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该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若不考虑变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图中 1 号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B3 号为男性患者,但依图中信息,不能确定其 Y 染色体上是否具有致病基因 C1 号和 2 号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 1/4 或 1/8 D若致病基因位于 X、Y 同源区段上,则 2 号的基因型可能头 XAYa或 XaYA 答案:A
10、C 解析:根据-1 和-2 表现型正常,出生患病的儿子,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是不能进一步确认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男性生出男性患者,排除伴 Y 染色体遗传病。A、若致病基因位于 X、Y 同源区段上,则 3 号个体基因型为 XaYa,一定有来自 1 号的 Xa基因,故 1 号为杂合子;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1 表现型正常,生有患病儿子,-1 的基因型为 XAXa;若该病在常染色体上,根据患者是 aa 可知是-2 基因型 Aa,即 1 号个体一定是杂合子,A 正确;6 B、3 号为男性患者,但其父亲 1 号个体正常,说明该致病基因不位于 Y
11、染色体,B 错误;C、若致病基因位于 X、Y 同源区段上,则 3 号个体基因型为 XaYa,1 号为 XAXa,2 号是 XAYa,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 1/4;若位于 X 染色体,则 3 号个体基因型为 XaY,双亲基因型为 XAXa、XAY,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1/4;若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 1 号和 2 号基因型均为 Aa,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是 1/41/2=1/8,C 正确;D、若致病基因位于 X、Y 同源区段上,则 3 号个体基因型为 XaYa,Ya来自 2 号个体,2 号基因型一定为 XAYa,D错误。故选 AC。7、下列有关摩尔根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
12、体上”实验过程上的说法,错误的是()A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摩尔根通过实验,巧妙地将特定的基因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 C用野生型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即可验证假说是否正确 D依据摩尔根的假说,F2中的白眼果蝇应该在雌雄中均有 答案:CD 解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环节是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测交实验遗传图解”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A、摩尔根通过野生型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的子二代提出了“假说”,进而通过 F1红眼雌果蝇和白眼
13、雄果蝇交配的测交实验“演绎”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即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摩尔根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巧妙地将特定的基因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即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不含有,B 正确;7 C、摩尔根通过 F1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交配的测交实验,才能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C 错误;D、依据摩尔根的假说,F2中的白眼果蝇应该只在雄果蝇中才有,D 错误。故选 CD。8、果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两种类型,其中野生型果蝇为灰体光身红眼长翅。现有黑体(突变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毛身(突变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白眼(
14、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残翅四个单基因隐性突变果蝇品系。若无染色体互换,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野生型果蝇分别与四个突变品系果蝇杂交,后代表型均与野生型相同 B黑体果蝇与毛身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中纯合灰体光身果蝇有 4 种基因型 C野生型雌果蝇与残翅雄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表型相同,说明残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残翅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黑体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的表型比约为 1:2:1 答案:AD 解析:假定黑体(突变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毛身(突变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白眼(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残翅四个单基因隐性突变果蝇品系基因型
15、记为黑体 aa、毛身 bb、白眼 XcY/XcXc、残翅 dd(或 XdY/XdXd生型果蝇为灰体(AA)光身(BB)红眼(XCY/XCXC)长翅(DD 或 XDY/XDXD),野生型果蝇为纯合体,否则会世代中即会出现隐性个体。A、由于野生型果蝇为纯合显性,因此野生型果蝇分别与四个突变品系果蝇杂交,后代表型均与野生型相同,A正确;B、黑体光身果蝇(aaBB)与灰体毛身(AAbb)果蝇杂交,F1(AaBb)自由交配,F2中纯合灰体光身(AABB)果蝇有 1 种基因型,B 错误;C、野生型雌果蝇(DD 或 XDXD)与残翅雄果蝇(dd 或 XdY)杂交,F1中雌、雄果蝇表型相同(Dd 或 XDXd、XDY),不能说明残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C 错误;8 D、若残翅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黑体果蝇(aaDD)与残翅果蝇(AAdd)杂交,F1自由交配(AaDd),F1产生的配子为 1/2Ad、1/2aD,F2的表型比约为 1:2:1,D 正确。故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