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29309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解题方法技巧 单选题 1、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各具有碱基分别为()A8、5B5、8C5、4D8、4 答案:C 解析: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 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 A、C、G、U。烟草是植物,既有 DNA 也有 RNA,碱基有 A、G、C、T、U 5 种。烟草花叶病毒为 RNA 病毒,只含有 RNA,故碱基只有 A、U、C、G 4 种

2、,C 正确。故选 C。小提示: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基本组成单位,明确细胞类生物的细胞同时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中,某科研小组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下图,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2 A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据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 B细胞外的32P 含量有 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C上清液中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左右,原因是大约 20%T2噬菌体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 D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

3、质探索的实验材料优点之一是个体很小,结构简单,都可在培养基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图:细菌的感染率为 100%;上清液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说明有 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 先增大后保持在 30%左右,说明有 30%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位于上清液。A、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 100%,即本组数据作为对照组,说明细菌没有裂解,A 正确;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很重要,如果时间过短,部分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如果时间过长,32P 标记的

4、噬菌体进入细菌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含32P 噬菌体。由题分析可知,细菌并未裂解,因此细胞外的32P 含量有 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B 正确;C、上清液35S 先增大后保持在 80%,说明有 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C 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依赖活细胞生存和繁殖,其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中繁殖,D 错误。故选 D。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B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

5、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3 D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答案:B 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2)、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

6、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A 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 错误;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C 正确;D、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D 正确。故选 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注意,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

7、排列顺序。4、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大致步骤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4 A通过该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B不能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并标记噬菌体 C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表明噬菌体的 DNA 已注入大肠杆菌 D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仅小部分具有放射性 答案:A 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者: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 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 分子中含有 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放射性同位素35S 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

8、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需要用32P 和35S 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才能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A 错误;B、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要用含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培养并标记噬菌体,B 正确;C、噬菌体的 DNA 已侵入大肠杆菌,会随大肠杆菌沉淀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有放射性,C 正确;D、因为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没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中复制的子代用的原料都是没有放射性的,故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仅小部分具

9、有放射性,D 正确。故选 A。5、DNA 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 DNA 分子中(A+T)/(G+C)与(A+C)5 /(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 DNA 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 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 DNA 分子是双链 DDNA 的一条链中,后一比值可能大于 1 答案:D 解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则 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

10、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 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 1。A、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的碱基两两相等,即 A=T,C=G,则 A+C=G+T,即 A+C 与 G+T 的比值为 1,因此,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 DNA 分子,后一比值相同,A 错误;B、DNA 分子中,C 与 G 之间有 3 个氢键,A 与 T 之间有 2 个氢键,则 C 与 G 的含量越高,DNA 稳定性越强,因此,(A+T)/(G+C)的值越大,C 与 G 的含量越低,双链 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低,B 错误;C、

11、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 DNA 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 错误;D、DNA 的一条链中,A 不一定等于 T,G 不一定等于 C,故(A+C)/(G+T)的比值可能大于 1,D 正确。故选 D。多选题 6、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 DNA 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 1962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DNA 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式 6 BDNA 分子中 A+T 的数量一定等于 G+C 的数量 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答案:ACD 解析:1).DNA 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12、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 4 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2).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A、DNA 分子由两条单链组成,这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 正确;B、两条单链中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规律,A 一定与 T 配对,G 一定与 C配对,但 A+T 的数量不一定等于 G+C 的数量,B 错

13、误;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C 正确;D、两条单链中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 正确;故选 ACD。小提示:结合 DNA 分子的结构分析选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7、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7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但不产生只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细菌内含有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也可产生不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 C乙

14、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答案:ABD 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培养大肠杆菌,用32P、35S 分别标记大肠杆菌用32P、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用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A、甲组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 P 存在于 DNA 中,悬浮液含极少量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说明这一部分 DNA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15、进入大肠杆菌的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不会产生只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A 正确;B、甲组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 P 存在于 DNA 中,在侵染过程中,DNA 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由于噬菌体繁殖所需原料来自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且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可产生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和不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B 正确;C、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的悬浮液含较多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不会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C 错误;D、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8 含35S

16、的子代噬菌体,D 正确。故选 ABD。小提示:8、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者稳定性(非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生物学上经常使用的同位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如15N、14C、35S、32P 和18O 等。下列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是()A科学家利用同位素15N 标记 DNA 分子两条链,证明了 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35S 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C卡尔文用14C 标记的 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14CO

17、214C3(14CH2O)D鲁宾和卡门用18O 分别标记 H2O 和 CO2,两组植物分别提供 H218O 和 CO2、H2O 和 C18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答案:BC 解析: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A、15N 不属于放射性同位素,A 错误;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35S 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单独研究两者的作用,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属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B 正确;C、在探究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的实验中,科学家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经过固定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再经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转移到有机物中或五碳化合物中,即二氧化碳C3(CH2O)和 C5,C 正确;D、18O 为稳定性同位素,不属于放射性同位素,D 错误。9 故选 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