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pdf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078046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届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重难点归纳 单选题 1、下列各选项所叙述的比值一定是 1 的是()A受精卵中父方遗传物质与母方遗传物质的比值 B某植物的基因型为 Aa,让其连续自交 n 代后,后代中 A、a 基因频率的比值 C32P 标记的 DNA 分子在不含32P 的环境中连续复制 3 次后,含有32P 与不含32P 的 DNA 的比值 D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期,染色体与 DNA 的比值 答案:B 解析:若不考虑淘汰某一类个体,则个体自交时,子代中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不改变基因频率。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

2、包括细胞核 DNA 和细胞质 DNA,其中核 DNA 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比值为 1;细胞质 DNA 主要来自母方,所以受精卵中父方的遗传物质与母方的遗传物质比值小于 1,A 错误;B、基因型为 Aa 的植物体连续自交 n 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A、a 基因频率比值仍为 1,B 正确;C、被32P 标记的 DNA 分子在不含32P 的环境中复制 3 次,共 8 个 DNA 分子,其中 2 个 DNA 分子含有32P,6 个DNA 分子不含有32P,比值为 13,C 错误;D、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与核 DNA 比值为 12,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

3、色体与核 DNA 比值为 11,D 错误。故选 B。2 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获得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做了果蝇红眼和白眼遗传实验,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罗伯特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答案:A 解析:1)、假说-演绎法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

4、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由分析可知,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B、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5、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并没有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错误;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后,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模型,D 错误。故选 A。3 小提示:3、在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 B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 C一个脱氧核

6、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 D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 答案:A 解析:DNA 的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图所示:由于“分析”可知,在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之间,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因此,BCD 错误,A 正确。4 故选 A。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双

7、链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携带的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催化 DNA 的复制 C利用 DNA 指纹技术鉴定身份的依据是个体的 DNA 具有特异性 DDNA 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没有关系 答案:B 解析: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1)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形成双螺旋结构。(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双链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3)两条单链间碱基通过氢键互补配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双链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A 正确;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 DNA

8、 复制所需要的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由宿主细胞提供,B 错误;C、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利用 DNA 指纹技术鉴定身份的依据是个体的 DNA 具有特异性,C 正确;D、DNA 的多样性体现在碱基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与其空间结构没有关系,D 正确。故选 B。小提示:5、某双链 DNA 分子(用15N 充分标记)含有 200 个碱基,一条链上 A:T:G:C1:2:3: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 DNA 分子碱基排列方式共有 40100种 B该 DNA 分子连续复制 2 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10 个 C将该 DNA 置于含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 4 次后,含15N 的

9、 DNA 分子占 18 5 D若一条链上一个 T 变为 A,则复制后的子代 DNA 分子中嘌呤含量升高 答案:C 解析:已知一条链上 A:T:G:C=1:2:3:4,即 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A2:T2:G2:C2=2:1:4:3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 200 个碱基,则 A1=T2=10,T1=A2=20,G1=C2=30,C1=G2=40,即该DNA 分子中 A=T=30 个,C=G=70 个。A、该双链 DNA 分子含有 100 对碱基,且比例已经确定,因此其碱基排列方式小于 4100,A 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该 DNA 分子含有腺嘌呤

10、30 个,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30=90 个,B 错误;C、将该 DNA 置于14N 培养液中复制 4 次后,产生 16 个 DNA 分子,其中含15N 的 DNA 分子占 2/16=1/8,C 正确;D、双链 DNA 分子中嘧啶的数目始终和嘌呤的数目相同,若一条链上一个 T 突变为 A,复制后的子代 DNA 分子中 A 与 T 配对,嘌呤还是与嘧啶含量相等,D 错误。故选 C。多选题 6、下列实验及其结果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RNA,能使烟草患病 B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11、 S 型细菌 C红眼雄果蝇与杂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中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有红眼和白眼 D用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新形成的噬菌体可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BD 解析:6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到细菌的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 DNA 遗传的,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3)、烟草花叶病

12、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 RNA 是遗传物质。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RNA 能使烟草感染患病,说明 RNA 是遗传物质,A 错误;B、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B 正确;C、红眼雄果蝇与杂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中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有红眼和白眼,只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无法作为“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C 错误;D、用32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说明32P 标记的 DNA可以传递给子代,即 DNA 能在亲子代间传递,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D

13、正确。故选 BD。7、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 2N)染色体上的 DNA 用3H 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 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7 A图 a 中 DNA 复制的酶一定是从 1 运进的,与 3 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 b 中 DNA 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 C图 c 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答案:ABC 解析: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a 为细胞核,1 为核孔,2 和 3

14、 分别为核膜的外膜和内膜。图 b 中,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其中 4 表示完成复制后的染色体。图 c 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A、DNA 复制需要的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并通过 1 核孔运入细胞核参与 DNA的复制,内质网内连 3 核膜、外连细胞膜,A 正确。B、b 中核膜逐渐解体,出现4染色体,应该为有丝分裂前期,在该时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 DNA 分子、2条染色单体,因此细胞中 DNA 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B 正确;8 C、图 c 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

15、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 正确;D、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个 DNA 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中,含3H 的染色体数均为 2N,但每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的两条链均为杂合(3H1H);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为杂合的3H1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为纯合的1H1H,即一半染色单体含放射性,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后,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随机性,因此,含3H 的染色体数进入同一个子细胞的数量为 02

16、N,D 错误。故选 ABC。8、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关于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2P 的培养基培养获得带标记的噬菌体 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噬菌体与细菌上下分层 C若培养时间过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 D本实验的结论是 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CD 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A、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才能生活,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用含32P 标记的细菌培养,A 错误;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B 错误;C、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若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C 正确;9 D、本实验中 DNA 在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因此 DNA 才是遗传物质,D 正确。故选 CD。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