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27898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1单选题1、马克思说:“商品交换越是打破地方的限制,商品价值越是发展成为人类劳动的一般体化物,货币形态就越是归到那种天然适合于担任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最能证明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A秦代统一货币B唐代钱帛并行C宋代发行纸币D明代白银流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商品交换越是打破地方的限制,商品价值越是发展成为人类劳动的一般体化物,货币形态就越是归到那种天然适合于担任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明朝商业的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白银具有价值高、重量适合的优点,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2、和繁荣,推动了白银成为明朝普遍流通的货币,D项正确;秦朝统一货币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唐朝商业并没有打破地方限制,排除B项;宋代纸币并不是天然等价物,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2、下图是某一朝代权力结构示意图。该朝代应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可知,图中没有丞相,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图中还有内阁、五军都督府以及地方的三司等,综上可判断出是明朝,C项正确;唐朝和宋朝没有设立内阁,并且没有废除宰相,排除AB项;清朝没有五军都督府,而且图中没有清朝重要机构军机处,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3、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

3、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君主给予内阁“票拟”职权,给予司礼监“批红”职权,这表明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D项正确;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监阁共理互相制约,没有体现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排除C项

4、。故选D项。4、明太祖认为:“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旨在A设立六部B废除宰相C设立内阁D设立锦衣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正式下令罢除丞相,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B项正确;六部在隋朝时期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排除C项;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特务

5、机构,题干内容主要目的是为废除宰相,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5、下图为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示意图,图中信息可以体现出明清时期A农业作物种植的多样化B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D古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知,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既种植粮食作物玉米、水稻,也种植经济作物棉花、烟草等,还有外来物种番薯的种植,体现了农业作物种植的多样化,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南宋,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即列举了粮食作物的种植,也列举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不能看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

6、6、学者田澎认为内阁有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这几种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皇帝勤政、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但在实际运行中,阁臣常常得不到皇帝的真心支持,使内阁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说明A内阁是相权的翻版B阁权受到皇权的制约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阁臣与皇帝冲突加剧答案:B解析:根据“但这几种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皇帝勤政、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可得出内阁权力的大小都取决于皇帝,反映出内阁权力受到皇权的制约,B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中枢机构没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7、中国历史上积累了许多对于西藏地区管理的成功经验,其中清朝A采用和

7、亲与会盟等方式维系联系B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C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D册封活佛,派遣驻藏大臣共同治理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对西藏的达赖、班禅进行了册封,而且设立驻藏达成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D项正确;清朝时期西藏已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因此没有与西藏进行和亲会盟,这是唐朝时期的措施,排除A项;B项是元朝时期的措施,排除B项;C项是明代管辖西藏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8、清朝军机处设立以后,大学士出现内外中堂之分,入职军机处的为内中堂。因平常批本之事逐渐转入侍读手中,故外中堂的事务更为简要,即“票拟皆舍人,按故事为之,大学士晨入画可否,然

8、少所更定”。这反映出A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变异B朝廷内部权力的失衡C官场政治生态得到净化D内阁票拟权逐渐丧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处设立之后,大学士群体出现内外中堂格局,而且进入军机的内中堂权力更大,这说明朝廷内部权力失衡,B项正确;决策机制异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官员人数并未减少,因此净化无法得出,排除C项;内阁依然掌握票拟权,排除D项。故选B项。9、明代吏部尚书地位迅速上升,一跃成为“七卿”之长,被尊称为“冢宰”“天官”,故可知明代吏部尚书的地位和作用非前朝历代吏部尚书所能比拟。促成明代吏部尚书地位超越前朝的原因是()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首辅的设立C批红制度的出现D票

9、拟制度的形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使得吏部尚书地位上升,A项正确;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没有实权,与吏部尚书地位上升无关,排除B项;皇帝才有批红权,不是吏部尚书地位上升原因,排除C项;票拟权是内阁的权力,与吏部尚书地位上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漕运是存在于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最重要的官方运输形式,即封建政府组建水运队伍和机构,将各地征收的粮食和物资通过内河征调到都城及指定地区的制度。到了宋明清时期,私货贸易日益活跃。观察如表,这反映出宋明清三代私货限额对比简表朝代最低限额普通限额最高限额北宋(北运)每

10、船30石每船60石每船100石明朝(北运)每船10石每船40石每船60石清朝(北运)每船60石每船126石每船150石清朝(南返)每船60石每船84石A长途贩运发达B社会经济充满活力C区域经济明显D封建国家走向衰弱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漕运是封建时代的官方运输形式,但明清时期私货贸易。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明清时期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私货的活跃和商品的交流,这反映出明清社会经济充满活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达,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区域经济,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清社会经济充满活力,而非国家衰弱,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表据通考田赋考四历代田赋之制整理而成。据

11、此可推知年代户数垦田亩数每户平均亩数976年3,090,504295,332,06095.5996年4,132,576315,525,12576.31021年8,6771677524,758,43260.51066年12,927,211440,000,000341083年17,211,713461,655,00026.8A土地经营方式变化成为可能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政府不注重对小农经济保护D土地兼并导致人均亩数减少答案:A解析: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平均土地占有量不断下降,说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而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增长,因此大量农民成为了佃农,租佃经经营的方式逐步发展与普遍,这也为土地经

12、营方式变化成为可能,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对比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政府的态度,排除C项;人均亩数变少是因为人口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12、思想家顾炎武认为,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下列论断与其主张吻合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下为主,君为客”C“存天理,灭人欲”D“兼相爱,交相利”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顾炎武认为,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可知,顾炎武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这一思想,A项正确;B项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

13、,排除;C项是程朱理学的内容,排除;D项是战国时期墨子的思想,排除。故选A项。13、由明中期到清代,国内贸易相当发达,海外贸易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明前期,政府是这些贸易的主体,而到明中后期以后,自由的民间贸易迅速发展,且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清时期()A纸币交子开始出现B长途贸易发达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繁荣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清时期我国的国内贸易非常发达,而且明朝时期海外贸易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由此可以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D项正确;交子开始出现是在宋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国内外贸易的繁荣,不能说明长途贸易发达,排除B项;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C

14、项。故选D项。14、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事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大臣,恢复军机处。上述演变反映出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C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从设立到裁撤到恢复,都是因为君主集权的需要,B项正确;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不是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15、“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

15、其纪之为五常,盖结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此观点属于A孔孟学说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阳明心学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理”是万物的根本,朱熹提出的“理”是三纲五常形成的哲学基础,C项正确;孔子主张仁和礼,孟子主张仁政,排除A项;汉代儒学家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排除B项;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学”,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填空题16、_年,鞑靼首领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答案:1571俺答汗解析:结合明朝民族关系的内容可知,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

16、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17、西南:(1)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_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_”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_,在康熙时被赐予“_”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_册封。(2)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_,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1793年,清政府颁布_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_地方的管辖权。答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中央政府驻藏大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西藏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

17、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18、“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_”。答案:康乾盛世解析: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19、明廷派遣大将_等人平倭。在抗倭斗

18、争中,戚继光率领_,在_九战九捷;在_、_与抗倭将领_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_海外贸易的限制。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答案:戚继光戚家军浙江台州福建广州俞大猷私人解析:结合明朝对外关系的内容可知,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造成巨大破坏。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广州、福建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20、抗击倭寇:

19、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在抗倭斗争中,_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答案:倭寇戚继光解析:略21、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答案:程朱理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2、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_年,农民军首领_在西安建立_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_灭亡。答案:1644李自成大顺明朝解析:结合明清易代的内容可知,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

20、坠。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于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23、手工业: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1)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_,使用_进行较大规模的_。(2)这类情况在_继续有所发展。答案:开设工场自由雇佣劳动生产清朝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

21、模的生产。(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24、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鼎盛局面,史称_。答案:康乾盛世解析:略25、台湾:荷兰占据了_答案:台湾解析:略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

22、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材料三相对于我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

23、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言,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有限和迟缓的。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与海外贸易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海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1)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材料三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点:海外贸易覆盖范围广;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举;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海外贸易收益较高;海外贸易以丝绸、瓷器为主。(2)特点: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服务于政治动机的对外贸易,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造成沉重的财政

24、负担。(3)看待: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是缓慢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解析:(1)根据“唐代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并结合所学内容,从贸易性质、贸易形式、贸易范围、贸易商品种类、贸易

25、管理及贸易收入等方面回答。(2)第一小问,根据“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概括;第二小问,根据“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可从对中国国际地位、经济收入等角度分析。(3)根据“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有限和迟缓的。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与海外贸易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海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可得出中国海外贸易发展迟缓,“原因”可以结合古代中国经济、思想以及经济政策说明。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元两代,中国东南地区是亚洲海洋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以

26、泉州为中心,形成了东方世界的海洋经济圈。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嗣后又设来远驿,以接待贡使和外商。宋末元初,泉州登上了它在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顶峰,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近百个,其贸易范围仍以通西洋为主。南宋淳佑年间,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海交事业的蓬勃发展,泉州出现了第一次人口高峰,人口约合130万。据史籍估算,当时在泉州居留过的外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有十几万人。明朝洪武元年(1368),泉州置卫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台湾)的贸易。洪武七年(1374年)正

27、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宣布“防内贼勾连外倭,官民渔商各类人等内迁二十里,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泉州海外通商贸易基本禁绝。明朝后期-清朝前期,泉州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但地方政府对这些工场严加限制,限制生产规模,限制用工人数,限制经营范围。慢慢地,工场微利甚至亏损,工场主们转而购田置地。一丝迈向近代工业的光芒熄灭了。摘自第二个千年时代的泉州(1)泉州地区在宋元时期和明朝后期-清朝前期对外贸易状况有何差别?为什么?(2)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宋元时期: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为泉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

28、达,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意思相似即可)明朝后期-清朝前期:泉州外贸萎缩。因为明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自守,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或者重农抑商)。(意思相似即可)(2)启示:国家要实行对外开放;重视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要重视;政府要重视新的经营模式。解析:(1)宋元时期:根据材料“宋元两代,中国东南地区是亚洲海洋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以泉州为中心,形成了东方世界的海洋经济圈泉州登上了它在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顶峰,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近百个”,可得出,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原因:根据材料“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嗣后又设来远驿,以接待贡使和外

29、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根据材料“宋末元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近百个,其贸易范围仍以通西洋为主”,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泉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达。明朝后期-清朝前期:根据材料“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泉州海外通商贸易基本禁绝”,可得出,泉州外贸萎缩。原因:根据材料“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明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自守;根据材料“但地方政府对这些工场严加限制,限制生产规模,限制用工人数,限制经营范围。慢慢地,工场微

30、利甚至亏损,工场主们转而购田置地。一丝迈向近代工业的光芒熄灭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或者重农抑商)。(2)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要实行对外开放;重视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要重视;政府要重视新的经营模式等方面谈启示。小提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碎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

31、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二: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结合

32、所学理解材料二中“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的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在社会史观上的创新之处。答案:(1)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任答两点即可)(2)内涵: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见解。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古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创新: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宰。(任答两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

33、国为一人者,”可分析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根据材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分析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根据材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分析出“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2)内涵:根据材料“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可分析出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见解。创新:结合所学知识,王夫之在社会史观上的创新之处有

34、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宰。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材料二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

35、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呈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36、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3)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答案:(1)集中在海路进行;规模空前;经济效益明显;设立专门管理机构。(2)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突破了商业活动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早市、夜市、草市兴盛。(3)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因素: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重农抑商或闭关锁国等政策的阻碍;自然经济占主导;统治者盲目自大。

37、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等信息,从运输、规模、成效和管理等方面,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呈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和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海外贸易发展、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娱乐服务设施(如早市、夜市、草市兴盛”等方面,分析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3)特点:根据

38、材料三中“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景德镇”等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专业化城市;由“南京织机逾百张等”可知,明清时期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经济和外交政策、统治者心态等方面,分析明清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30、帝国风貌悠悠华夏五千年,孕育了众多帝国。为彰显帝国风貌,某兴趣小组制作了若干学习卡片。卡片一: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卡片二:分裂中的帝国南北朝卡片三:世界性的帝国唐朝卡片四:落日下的帝国清朝(1)将下列选项对应至上述卡片中(填写字母)A开元盛世B胡汉通婚C军机独尊D文成公主入藏E.颁推恩令F.伊犁将军G.郡县乡里H.以孝治国I.设立河西四郡J.设台湾府卡

39、片一_(10选3)卡片二_(10选2)卡片三_(10选2)卡片四_(10选3)(2)若增加“儒学转型的帝国宋朝”学习卡片,则下列对该时期“儒学转型”理解正确的是A从德治思想到罢黜百家B从两汉经学到程朱理学C从敬天保民到孔孟之道D从程朱理学到西学东渐(3)请按题意将字母填入时间轴上方的空格内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心即理致良知C民贵君轻D新文化运动E.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F.焚书坑儒G.明天理,灭人欲H.克己复礼为仁(4)若进一步研究卡片三的主题,除已有的选项,还可补充哪些内容?试举三例。(5)请将中国古代帝王与其统治时期的特征相匹配。(填写字母)康熙(_)A无为而治明太祖(_)

40、B走向鼎盛汉高祖(_)C经济重心南移唐太宗(_)D宰相制度结束宋高宗(_)E.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巩固答案:(1)EGIBHADCFJ(2)B(3)东周:CH秦:F汉:A宋:G明:B民国初:DE(4)三省六部、政事堂、科举制、贞观之治、丝绸之路、国际都会长安、遣唐使(5)EDABC解析:(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开元盛世是在唐代,胡汉通婚是南北朝时期,军机独尊是清代,文成公主入藏是唐代,颁推恩令是汉代,伊犁将军的设置是在清代,郡县乡里是秦汉时期,以孝治国是南北朝时期,设立河西四郡是汉代,设台湾府是清代。所以对应卡片一的是EGI,卡片二对应的是BH卡片三对应的是AD卡片四对应的是CFJ。(2)程朱理

41、学形成于宋代,所以B符合题意罢黜百家是在汉代,孔孟之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学东渐开始于明清时期,所以选B。(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心即理也,致良知是明代王阳明的主张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国初年出现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也是在中华民国初年焚书坑儒是在秦代明天理,灭人欲是北宋理学家的主张克己复礼为仁是春秋时期孔子的主张。所以东周对应的是CH秦对应的是F汉对应的是A明对应的是B民国初对应的是DE。(4)卡片三是唐朝时期,进一步研究唐朝可以列举与唐朝有关的史实,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贞观之治、丝绸之路、遣唐使等。(5)根据A中的“无为而治”可知,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因此A对应的是汉高祖;根据B“走向鼎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的明君,在他执政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盛世局面,称之为“贞观之治”,因此B对应的是唐太宗;根据C“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C对应的是宋高宗;根据D“宰相制度结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因此D对应的是明太祖;根据E“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巩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E对应的是康熙。1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