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谈谈温州企业的两套账问题【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说做假账太难听了,所以大家都通称“两套账”。温州企业做两套账是公开的秘密,甚至是名正言顺的,如果哪个企业不做两套账反而是不正常的。很早的时候听一个朋友说,某知名鞋企财务部人员很多,因为要做六七套账,我大呼不可思议,怎么要做这么多套账!不管做是几套账,目的都只有一个:逃税。温州有温州的实情,据我个人判断,企业做两套账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创业初期,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高额税负确实是很多企业难以负担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企业能省则省,逃税自然是首选。
2、 管理上的粗糙,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很粗放的,即便是今天,大部分企业也是如此,客观上,间接地促成了逃税。相对应的是税收管理部门更加粗放的税收政策,比如国税局根据企业的大致情况,直接跟企业讲好了今年的税负大概是百分之几,而企业的外账报表就根据这个比例去倒推,企业的实际利润则在不公开的内账里。
3、 企业和税收部门,共同瓜分了本应属于国家的税收。温州企业的成长,事实上也得益于本地的税收保护政策。
大部分企业的前五年,基本上是一分钱的所得税也没交,因为他们的账面都是“亏损”的,哪怕他们实际上挣了很多钱。但是,为什么在企业发展了以后,还在逃税呢?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和本地税收管理部门都得到了实惠。企业省了钱,同时将本应上缴国库的拿出一部分“馈赠”给税务部门,其中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年底上报的时候,就是税务部门大丰收的日子。如此一来,可谓双赢。限于温州“全民皆商”的现状,事实上抵制这种腐败行为的呼声和压力是微乎其微的。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和道德基本失效,说好听点是法不责众。
这种两套账的情况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除非有非常强烈的外部压力。那么,从内部管理来说,两套账有没有负面作用呢?我想是有点,但在早期很小,影响甚微。但这种负面作用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管理的规范越来越难,企业为了逃税,已经有了很多不好的积习,在引进人才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都是不利的。
同时,企业在由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提升的过程中,两套账的负面作为尤为明显,很多企业在这里都遇到了麻烦。而企业信息化是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面对越来越迫切的管理更新,企业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做一套账是不是比做两套账更有利可图?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