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考点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2703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考点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考点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考点专题训练 1 选择题 1、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 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D.白令海峡 答案:C 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不是大洲的分界线,故本题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大洲的分界线。 2、下列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极地地区发现煤田B.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则露出 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答案:B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则露出,这一现象叫潮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不能证明海陆变迁,B错误,符合题意。极地地区发现煤田、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能证明海陆变迁,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A.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B 世界上两大著名的运河都是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其他的京杭运河全部全中国境内,阿尔卑斯山全部位于欧洲,霍尔木兹海峡全部位于亚洲,也不是大洲分界线,故选B。 小提示:本题考查大洲分界线。 4、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答案:C 关于亚洲的叙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选C。 5、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18年02月04日21时56分在台湾花莲县附近(北纬24 .25度,东经121 .67度)发生6 .4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台湾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美洲板块和大西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C 台湾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故选:C。 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台湾多地震的原因。 6、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 D.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周围是海洋 答案:C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故选C。 7、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是(    ) A.北冰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 答案:A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是北冰洋;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是太平洋。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四大洋。 8、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答案:B 海陆变迁就是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地或是由陆地变为海的变化。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填海造陆,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原因,气候变化与大气运动有关,不会造成海陆变迁,故③④正确。故选B。 小提示: 9、贯穿北美洲的高大山系是由于( ) A.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碰撞形成的B.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碰撞形成的 C.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D.南美板块和北美板块碰撞形成的 答案:B 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处易形成高大山脉,贯穿北美洲的高大山系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碰撞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小提示:了解板块的运动和产生的现象。 10、从下图看,陆地相对集中在(   ) A.北半球和东半球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东半球D.南半球和西半球 答案:A 读图可知,从左到右是西半球、东半球、北半球、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故根据题意选A。 小提示: 11、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   ) A.北美洲、欧洲、非洲B.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C.亚洲、欧洲、大洋洲D.亚洲、欧洲、北美洲 答案:D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故选D。 12、小李在观察下图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西经60°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其经纬度跨度大,赤道从亚洲的东南部穿过;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位于非洲的东北方向;穿越亚洲大陆西部的是东经60°经线,故本题选D。 13、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是     (    ) A.非洲B.大洋洲C.亚洲D.北美洲 答案:D 根据世界地图可知,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是北美洲。 A选项的非洲被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北临地中海;B选项的大洋洲被太平洋和印度洋包围;C选项的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故D符合题意。 小提示:本题考查七大洲的位置及周边大洋。 14、地理课上教师通过“一笔画世界”的活动让同学们学习海陆分布。读“小刚同学的作品”(下图),该作品中,没有画出的大洲是(   ) A.大洋洲B.欧洲C.南极洲D.非洲 答案:A 在图中可以看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唯独没有画出位于太平洋上的大洋洲。故排除BCD,本题选择A. 15、下图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答案:A 从图中得知,甲是南美洲,丙是非洲,两大洲的轮廓相吻合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故A符合题意。 16、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两极周围均是陆地  ②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③东、西半球海陆分布比较均匀  ④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答案:C 南极附近是南极洲,北极附近是北冰洋,①错误。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位于北半球,②正确。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位于东半球,③错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均有赤道穿过,跨南北半球,北冰洋完全在北半球,④正确。综上所述,选C。 17、我国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答案:A 分析:根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进行分析解答。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部濒临太平洋;结合题意。故选A。 小提示:考查我国的海陆位置。 18、关于某地(40°N,90°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B.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答案:B 由某地经纬度位置(40°N,90°E)可以看出,该地位于20°E以东的东半球,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在30-60°之间的中纬度,故选B。 小提示: 19、据地震局专家介绍,虽然深圳地区近400年来无强震发生,但深圳一直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有管道支撑的空间小、不易塌落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B.在教学楼内,应在老师的指挥下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安全位置;主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 C.在操场或室外的应该马上回到教室去 D.在商场里,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答案:C 若发生地震,我们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轻损失.如:在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学楼。在操场或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所以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迅速关闭电源、燃气,以免发生火灾;避开高大建筑物,以免被砸伤;注意保护头部等,千万不能返回教室内,要逃离到开阔的地带。故ABD选项正确,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20、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正确的是(    ) A.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自有地球以来便是如此 B.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以后都将固定不变 C.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没有海洋 D.七大洲、四大洋是原始大陆分裂、缓慢漂移而形成的 答案:D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第一个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是地球原先是由一块泛大陆被广泛海洋所包围,不断漂移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故答案选D。 填空题 21、现在科学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的变动和_________升降。 答案:     地壳     海平面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本题考查海陆变迁。 22、世界第一大岛是________ 。苏必利尔湖等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________ ”之称。 答案:格陵兰岛       北美地中海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面积2166086km²,在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丹麦属地。苏必利尔湖等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 23、赤道横贯的________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非洲东部有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________ 。 答案:     刚果盆地      东非大裂谷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被赤道穿过,非洲东部有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是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断裂形成的。 24、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个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易发生____、____等。 答案:     稳定     活跃     火山     地震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灾害。 小提示: 25、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________,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南美洲;贝加尔湖. 试题分析: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该洲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为主.世界上湖泊众多,其中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故答案为南美洲;贝加尔湖. 26、跨越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  ,大洋是________ 。 答案:南极洲;北冰洋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陆地和海洋是位于地球两极的南极洲和北冰洋,因为所有的经线都要汇聚在南北两极。 小提示:本题考查跨经度最多的海洋与大洲,要注意区分跨经度与跨纬度最多的海陆。 27、安第斯山脉是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答案:南极洲     美洲(顺序可颠倒) 地球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各板块之间不停地运动,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28、四大洋按照面积的大小,依次为_____、_____、印度洋和_____。 答案:     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海洋共有四个大洋连为一体,面积大小顺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小提示: 29、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的地方常常会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挤压的地方则会出现________、岛弧链或________. 答案:     裂谷     海洋     高山     海沟 分析: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的地方常常会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则会出现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小提示:考查板块运动的方式及其影响。 3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大致划分为_____大板块,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地带。 答案:     六     板块交界 分析: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板块之间在不断地运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地带,主要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解答题 31、某班学习“板块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下面试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1),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2)。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图1与图2实验中,模拟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的是____。 (2)读图3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3)图中a、b、d所在位置有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处,b所在大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__。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以每年0 .5~1 .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据此回答下列题。 (4)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大气运动的结果 C.板块运动的结果        D.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A.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答案:     图2     太平洋     d     安第斯山脉     C     B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南美洲西侧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该山脉和北美洲的落基山脉构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 (1)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图1),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图2)。 (2)读图3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3)图中a、b、d所在位置中,d处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b所在大洲是南美洲,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4)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故选C。 (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不能跳窗逃生,那样会有生命危险;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3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名称:A______板块B______板块、C______洋、D_______洲。     (2)A所在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A所在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答案:(1)印度洋;非洲;太平;北美 (2)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3)面积缩小    整体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六大板块相关知识,需要识记六大板块及其分布、各大洲的分界线、以及板块构造理论的实际应用等相关知识。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A是印度洋板块,B是非洲板块,C是太平洋,D是北美洲。 (2)读图可知:A所在的大洲是亚洲,B所在的大洲是非洲,D大洲是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3)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运动形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两大板块做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彼此靠近,使得地中海不断缩小。 33、读下图,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大洲的名称①____⑦____ (2)⑥大洲和⑦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 (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河南省所在的大洲是____(写序) (4)写出下列字母代表大洋的名称:A____B____C____ 答案:     欧洲     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     ③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分析:本题以世界海陆分布为切入点,涉及世界的大洲分布、大洲的分界线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全球共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等七大洲,由图可知,①是欧洲,⑦是南美洲。 (2)由图可知,⑥是北美洲,⑦是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3)全球共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等七大洲,其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河南省位于中国,中国属于亚洲,亚洲在图中的序号是③。 (4)全球共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由图可知,A是太平洋,B是印度洋,C是大西洋。 小提示: 34、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慢慢长高还是逐渐降低? 答案:慢慢长高。 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板块是运动的,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挤压碰撞地带会形成山脉,板块张烈地带会形成裂谷或海洋。根据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和板块的分布可知,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这两个板块是相互碰撞挤压的,由此推断,喜马拉雅山还会不断长高。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板块的运动。学会运用板块学说观点解析地理现象。 35、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 (2)从海陆分布看,北极地区以_______为主,南极地区以_______为主。 (3)读图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和_______;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 (4)图中,①是_______海峡,②是_______运河。 答案: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印度洋     太平洋     海洋     陆地     北冰洋     北美洲     欧洲(欧洲和北美洲)     南极洲     白令     苏伊士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由图可知,N是北极,S是南极,A是完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C是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大洋洲,D是南美洲,E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F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 (2)由图可知,北极地区以海洋(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南极洲)为主。 (3)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4)由图可知,①位于亚洲和北美洲之间是白令海峡,②位于非洲和亚洲之间是苏伊士运河。 1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