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易错知识点总结
1
单选题
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是
A.木炭B.红磷C.硫D.铁
答案:C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A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
B、加入药品后,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故错误;
C、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错误;
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故错误。故选A。
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红磷B.铁丝C.木炭D.硫
答案:B
A、红磷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A.氮气B.五氧化二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答案:A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故选A。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大试管、铁架台B.烧杯、玻璃棒C.集气瓶、酒精灯D.导管、单孔塞
答案:B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需要大试管(反应容器)、酒精灯(加热容器)、铁架台(固定)、单孔塞、导管,收集装置需要集气瓶、水槽等。不需要烧杯和玻璃棒。
故选B。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答案:C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C。
小提示: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
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C.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
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
答案:B
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C、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由以上分析可知,目的不同的是B选项。故选B。
8、空气中含很多成分,其中含量较少,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答案:D
空气中含很多成分,常用作保护气是氮气和稀有气体,且含量较少的是稀有气体;
D。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不需要使用的是( )
A.玻璃棒B.大试管C.铁架台D.单孔塞
答案:A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等。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等,因此不需要玻璃棒。
故选:A。
小提示: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答案:C
A、空气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能供给呼吸,能维持生态平衡,作用众多是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
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
答案:D
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④或⑤作为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符合题意。
故选D。
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答案:D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小提示: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答案:D
A、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C、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废气还是排放到了空气中,还是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答案:C
A.空气中的各成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
C.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答案:C
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虽然排放到高空,但是还是排到了空气中,没有减少污染物,还是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可以减小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多选题
16、下列气体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中防腐保鲜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答案:A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以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没有毒,能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但是一般不用二氧化碳防腐,故选项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选项错误;
D、水蒸气可使食品潮湿,从而引起腐败,故不能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选项错误;
故该题选A。
17、关于下列实验装置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都准确无误B.图1中的制气装置有错误,图2是正确的
C.图1中集气瓶集满氧气时,水槽中无气泡产生D.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答案:BD
分析:观察图示可知,图一中,为防止试管内生成的水倒流入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1中集气瓶集满氧气时,水槽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图二中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是正确的,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A、图1试管口向上倾斜,故A错误;B、图1中的制气装置有错误,图2是正确的,故B正确;C、因为瓶内气体已满,无法容纳再多的气体,多余的气体只能被排出瓶外,这时被排出的气体只能从水里冒出,故C错误;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故选BD。
18、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硫C.矿泉水D.有浮冰的水
答案:BD
A、空气由氧气、氮气等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有浮冰的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D。
1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越快越好,所以要加入催化剂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找不到二氧化锰,加入少量高锰酸钾,过一段时间后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也会加快
D.硫酸铜溶液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CD
A、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越快越好,如汽车轮胎的老化,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变化,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受热产生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符合题意。
故选CD。
20、2014年3月23日,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果园村8组一废弃仓库发生火灾。武威消防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凉州消防中队2辆水罐消防车和14名官兵,紧急前往火灾现场进行扑救。此次火灾,想法官兵及现场群众抢出26个氧气瓶。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答案:AD
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错误;
B、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正确。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氧不一定是指氧气,故错误。
故选AD。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也会分解产生氧气
答案:CD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错误;B、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并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比如碳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选项错误;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在没有催化剂作用时也会分解产生氧气,只不过速率缓慢,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D。
2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B.反应前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a-ba×100%
C.t2时,MnO2在固体中质量分数达到最大
D.在反应过程中,固体中的锰元素质量不断增大
答案:BC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A、P点是高锰酸钾部分分解,因此有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错误;
B、由图像可知,(a-b)是固体减少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b)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氧气质量与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所以原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a-ba×100%,正确;
C、t2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则高锰酸钾完全发生反应,此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MnO2的质量达到最大,剩余固体质量达到最小,二氧化锰质量分数达到最大,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在反应过程中,固体中的锰元素质量不变,错误。
故选BC。
23、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可在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小
D.装置未完全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答案:D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说明装置漏气,气密性不好,选项错误;
B、由于白磷燃烧放热,U型管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右侧液面则会上升,选项错误;
C、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因为该实验的目的消耗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内外形成压强差,无论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还是电阻丝消耗氧气,结果是一样的,选项错误;
D、装置未冷却到室温时,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可观察到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选项正确。
故填D。
24、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不都正确的是
A.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Hg+O2→点燃HgO 化合反应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二氧化锰H2+O2 分解反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O2→点燃Fe3O4 氧化反应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化合反应
答案:BC
分析: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A.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是加热汞,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B.该符号表达式生成物错误,正确的符号表达式应为:H2O2→MnO2H2O+O2;故错误;
C.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错误;
D.该符号表达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故选BC。
2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B.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C.纳米铁粉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D.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物质的种类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答案:CD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粉燃烧放热,装置中压强变大,气球会膨胀,待实验结束时,由于铁粉消耗氧气,装置中压强变小,气球会变瘪,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Fe+O2→点燃Fe3O4,选项中为文字表达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物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D。
填空题
26、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试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放方法有如图六种。那么,在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试管的放置方法分别是(填序号):
(1)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______;
(2)往试管内加入固体:______;
(3)往试管内倾倒液体:______;
(4)往试管内滴加液体:______;
(5)洗涤后的试管放置:______;
(6)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______。
答案: D E C A B F
(1)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增大受热面积,故选D;
(2)往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防止打破试管,故选E;
(3)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口要略微倾斜,防止液体洒出,故选C;
(4)往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试管要直立,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故选A;
(5)洗涤后的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故选B;
(6)给试管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选F。
27、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预先在集气 瓶底放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
答案: 引燃铁丝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 丝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空气成分的化学符号填空:
(1)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4)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答案:(1)CO2
(2)H2O
(3)N2
(4)O2
解析:(1)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是由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2)
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是因为吸收空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其化学式为H2O;
(3)
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其化学式为N2;
(4)
氧气具有助燃性,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其化学式为O2。
29、化学兴趣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右下表所示:
气体
吸人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二氧化碳
0.03%
3.68%
水
0.02%
5.44%
其他气体
0.95%
0.88%
(1)请你判断:表中X是______,Y是______。
(2)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______。
(3)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其原因是______。
(4)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______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__含量较低。
(5)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______,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要高。
(6)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______,说明呼出气体中______含量较高。
答案:(1) 氮气##N2 氧气##O2
(2)取一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向上哈气,如果有小水滴或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3)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的体积分数升高,故X的体积分数减少
(4) 空气
氧气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水雾 水蒸气##水
解析:(1)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表中X是氮气,Y是氧气;
(2)
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取一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向上哈气,如果有小水滴或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3)
X为氮气,在呼吸过程中,氮气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的体积分数升高,故X的体积分数减少;
(4)
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比较旺盛,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低;
(5)
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6)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
3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后,想探究四氧化三铁能否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四氧化三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猜想与假设】四氧化三铁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试验】
(1)填写下表。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少量气泡,木条不复燃
②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四氧化三铁,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③
待②中反应结束,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称得固体质量为1g
④
将③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_________
【实验结论】
(2)实验③④证明,四氧化三铁的________和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拓展】
小组成员小丽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本次实验获知FeCl3溶液、CuSO4溶液都可以代替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她又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来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的催化效果。
(4)若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应观察同时滴入两种溶液后_________来判断FeCl3溶液、CuSO4溶液的催化效果。
(5)若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应根据________来判断FeCl3溶液、CuSO4溶液的催化效果。
答案:(1)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2) 质量 化学性质
(3)2H2O2Fe3O4__2H2O+O2↑
(4)气泡产生速率
(5)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时所需时间
分析: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四氧化三铁,产生大量气泡,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1)
由①②知,四氧化三铁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故将③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2)
实验③④证明,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
四氧化三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方程式为2H2O2Fe3O4__2H2O+O2↑;
(4)
在同体积,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CuSO4溶液,观察同时滴入两种溶液后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FeCl3溶液、CuSO4溶液的催化效果;故填气泡产生速率;
(5)
若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应测试生成等体积气体时所需的时间来判断FeCl3溶液、CuSO4溶液的催化效果,故填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时所需时间。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