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26648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西方第一本专著则是 ,它比中国晚个世纪。2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 环境和 环境两大方面。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土壤、岩石等。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等。3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 、 、风土人情等。(1)日常生活:确认 、知道 变化、了解世界情况等。(2)生产建设:种植 、兴建工厂企业、选定 、城市建设等。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低地之国” 围海造陆 奶酪、 。海洋、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联系。海洋航运、晒盐、捕鱼、开采石油等。土地种

2、植农作物、放牧牲畜、建筑房屋、建设铁路(公路)等。森林提供木材、放牧牲畜、生态旅游、涵水保土等。(3)风土人情:阿拉伯人的 (服装);西班牙的 ;我国傣族的 ,中华民族的 等均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问题探究】1联系日常生活,请你提出5个地理问题。2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和粽子,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和水饺?3贝贝来自黑龙江省,喜欢溜冰,玲玲来自福建省,喜欢游泳。为什么两人喜欢的活动截然不同?4为什么我国著名的奶业企业“伊利”、“蒙牛”两大集团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厂?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学会使用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 、 、 。(2)地图的使用:第一

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和经纬线时)上 下 、左 右 。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 。【注意点】(1)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确定方向的事物:太阳、指南针、树木长势(年轮、树叶疏密)、北极星等。但河流流向、风向不能用于确定方向。 (3)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 、背朝 ,这样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第二,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公式及计算:比例尺= 距离/ 距离。比例尺三种形式及其的转换:。 数字式1:1000000 1/100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线段式 | | | | 0 10 20 3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4、:比例尺的分母大,比例尺 ;分母小,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及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小,表示范围 、内容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 、内容 。第三,图例和注记概念: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为图例;地图上的 说明及 则为注记。第四,地图的选用A去公园游玩,需要寻找景点,应选择导游图。B了解国际、国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的地点,应选择世界(或中国) 地图。C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选择 图(或交通旅游图)。【注意点】(1)地图家族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社会经济地图(政区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1)商业图等)(2)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

5、亚洲西部 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2学会收集地理信息阅读 是获取地理信息、丰富地理知识的基本途径。访问 是收集信息的便捷途径。3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我们所处环境中的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经济现象都属于地理问题。通过 、 、综合等方法,探究它们的 与 ,思考它们之间的 。4开展地理考察地理考察的基本工具: 、 、 、 、 。【识图训练】1常用图例:2读校园平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图右侧的横线上填上地图要素的名称。(2)学校的的校门朝 (方向);食堂在教学楼的 方向。(3)图中比例尺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如果写成数字式则为: 1 。横线答案:从上到下为 。【问题探究】1读“中国地图”

6、和“北京地图”,进行比较(1)比较两图比例尺的大小、范围的大小、内容的详略。 从图中可知,两图图幅相同,因此, 地图比例尺大, 地图比例尺小。 地图范围大, 地图范围小。 地图内容详细, 地图内容简单。(2)总结地图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3)如果要画福建地图和学校地图,你以为画哪一幅地图要选用较大比例尺。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1)(导学案)【新知梳理】一、认识地球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 的不规则 。古老的古代的船队环球航行证实证地球是一个 证现代科学 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二、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

7、径:约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 约 千米。【注意点】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海边看驶去的轮船;大草原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远望;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三、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绕 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方向: 。 周期: (约24小时)。 产生的地理现象: 交替,日月星辰的 。2地球的公转:绕 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方向: 。 周期: (约365天)。产生的地理现象: 冷暖差异、 长短变化。【注意点】(1)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问题探究】1比较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感受地球的大小(1)

8、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环绕地球一周需多长时间?(2)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多小倍?2地球平均半径是不是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平均数?3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是否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2)(导学案)【新知梳理】四、地球仪1地球仪是根据 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 后,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 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 事物的分布。能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 与 、 变化、 等自然现象。2地轴是地球 的假想轴,它穿过地心连接地球的 极和 极。北极是地球的 端,南极是地球的 端。3纬线和

9、纬度(1) 线是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 地球一周的 。纬线的三大特点:形 状 (极点为点)。长 度 ,从赤道到两极逐渐 。指示方向 方向。(2)纬度划分:以 (0纬线)为界,以北为 纬(N),以南为 纬(S)。纬度的最大值为 。 分布规律:向北增大为 纬,向南增大为 纬。(3)区域划分:【注意点】(1)赤道是南北纬度的 线、 线, 也是 的分界线。 (2)纬线的长度与纬度值成反比,即纬度数越小,圆圈越大, 是最长的纬线。2经线和经度(1)经线是地球仪表面,连接 两极并垂直于 线的弧线 。经线的三大特点:形 状 (弧线)。长 度各条经线的长度 。指示方向 方向(2) 经度划分:国际上规定,通过

10、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 经线,又称 线。以 线(0经线)为界,该线以东为 经(E),以西为 经(W)。经线的最大值为180。分布规律:(3)东西半球:分界线 W、 E组成的经线圈。【注意点】(1)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 线、 线,但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判定东西半球的方法:“小小东半球,大大西半球”即比20W小的西经度,比160E小的东经度位于东半球,反之则为西半球。(3)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等于180)组成经线圈,经线圈的长度略小于赤道的长度。(4)东经180与西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3经纬网(1)在地球仪上,由 线和 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11、,叫做 网。(2)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识图训练】1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1)甲是 半球,乙是 半球,甲乙两半球的分界线丙是 。(2) C是 半球,D是 半球,CD两半球的分界线A是 ,B是 。2在下图横线上填注地理事物的名称。3读图,回答下列下列问题。(1) 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它位于 纬度。.(2) B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它位于 纬度。(3)图中点,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

12、于中纬度的是 ,位于高纬度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4)图中点的经度约为 ,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 ,点的经度为 。(5)图中点所在的纬线,其纬线长度最长的是 。4我国某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中午的航行位置记录。请你根据下表内容回答问题。(1)在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每天中午的位置,并 用虚线连成航线。(2)该军舰航行在太平洋上,大致往 方向航行。(3)9月1日,军舰在 (东或西)半球和 (南 或北)半球上;(4)9月7日,军舰在 (东或西)半球 (南 或北)半球上。【问题探究】1判别真假:贝贝说“地球上有最北端、最南端”。玲玲说“地球上也有最东端和最西端”。2有一架

13、飞机在经纬度约为40N、116E的某机场起飞后,一直沿着这条纬线向东飞,请问飞机能否飞回这一机场的上空吗?如果一直沿着这条经线向北飞,又能飞回这一机场的上空吗?3北纬就是北半球,南纬就是南半球。东经就是东半球,西经就是西半球对吗?【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导学案)【新知梳理】一、海洋与陆地1地球上海陆所占比例:陆地约占 %,海洋约占 %。即人们常说的“ 分陆地, 分海洋”。2世界海陆分布很 ,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和 半球,海洋主要分布 半球和 半球。但不管怎样划分,地球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二、七大洲1地球上大块的陆地称为

14、,小块的陆地称为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为 。 大陆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2七大洲的名称及面积比较(从大到小排列) 、 、 、 、 、 、 。3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山脉、 河、大高加索山脉、 海峡。 亚、非分界线: 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 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海峡。三、四大洋 1四大洋的名称及特点太平洋面积 、岛屿最多、最深的大洋。大西洋成 形的第二大洋。印度洋面积居第三位,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冰洋面积最小、最浅、最 、跨 最广的大洋。2洋、海、海峡大洋是 的主体,海是海洋的 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通道。【识图训练】1在图中横线上填注海陆

15、比例。2读图,填注地理事物。(1)在图中横线上填注东、西半球名称。(2)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 , , , , , 。(3)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A ,B ,C ,D 。3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填注地理事物。(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 , , , , 。(2)写出大洲分界线:两大洲分界线:A 运河。两大洲分界线: 山脉、乌拉尔河、 山脉、B 海峡 两大洲分界线:C 运河。(3)写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名称: 、 、 、 。(4)写出赤道穿过的大陆名称: 大陆、 大陆。(5)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四大洋的名称。4在七大洲轮廓图中,填注七大洲的名称。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A是 洋,它被

16、 、 、 三大洲所包围。(2)B是 洲,环绕该大洲的三大洋是 、 、 。【问题探究】1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登上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应该叫它“水球”。你以为呢?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2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所以北半球、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这种判断对吗?请你查找资料回答问题。【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新知梳理】一、陆地地形1地表各种 的形态,总称为地形。2五种基本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名称: 、 、 、 、 。 (2)五大地形特征比较地形名称主 要 特 征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相同点低(200米以下)地表起

17、伏小,平坦广阔 (平坦)较高(500米以上)地表起伏小,边缘陡峻较高(500米以上)地表崎岖,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较低(500米以下) 地表崎岖,坡度较缓,相对高度小 高(山地或高原),中间低平3.世界地形之最最高的高原: 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 高原(南美洲)。最大的平原: 平原(南美洲)。最长的山脉: 山脉(南美洲)。最高的山脉: 山脉(亚洲)。最大的盆地: 盆地(非洲)。 【注意点】世界两大山脉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等)二、海底地形1海底地形分为 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部分。

18、2最深的海沟: 海沟(太平洋)。3近海部分的 架是目前世界部分国家石油、矿产的主要生产地。 三、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地面某一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 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同理,可知等深线)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海拔)差。(3)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线 处坡度陡,等高线 处坡度缓。(4)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2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 原理绘制的。根据图例“陆高与海深”判读海拔高度。【识图训练】1 对照“世界地形图”,判读图中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山脉:A B C D E

19、(2)地形区: 盆地 高原 平原 高原D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B C (2)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3)清河的两条支流C、D中,水流流速较快是 河,你判定的理由是 。(4)如果图中大坝设计的海拔高度是180米,甲、乙两村庄中,需要搬迁的是 。你判定的理由是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与瀑布景观相对应的是 。3读右上图,判定图中地形部位名称。图中的虚线表示是 。图中的虚线表示是 。【问题探究】1举例说明当地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四节 海陆变迁(导学案)【新知梳理】1地球表面形态

20、处于永不停息的 与 之中。地表形态的变化: 变迁(“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部分证据: 高原及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大裂谷不断扩张;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2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于1912年提出。基本观点:“泛大陆”“碎块”漂移。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地球 是由六大板块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 地带,地壳比较 ,多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欧洲南部和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注意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原理: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或张裂拉伸,或碰撞挤

21、压,地壳比较活动。现象:火山和地震;温泉;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成为高山,海洋不断缩小;张裂拉伸成为裂谷,海洋不断扩大。范例: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多火山、地震位于 。我国台湾以及东部沿海、西部地区多地震位于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起成为高山(高原)位于 。地中海不断缩小位于 。红海不断扩大位于 。东非裂谷带位于 。温泉位于 。【识图训练】1写出下图中大陆漂移的顺序: 。2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A B C D E F 【问题探究】1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2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有“温泉之州”的美称。请简要解释福州多温泉

22、的原因。 【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导学案)【新知梳理】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世界的人口特点:数量 、增长 。18世纪之前世界人口增长 ,此后世界人口增长 。2011年10月世界总人口已突破 亿。2,世界人口增长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注意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出生率= 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 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出生率-死

23、亡率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分布很 均匀。气候 的 纬度的沿海 、 人口稠密;如亚洲的 、南部,欧洲 ,北美洲 等。干旱的 、寒冷的 、空气稀薄的 、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带人口稀疏。如 沙漠、南极洲、 高原、 平原等。 2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注意点】人口密度=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三、世界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人类必须 自己,做到有 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 发展相适应,与 相协调。【注意点】1人口城市化带来的的问题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就业率高、教育条件好、医疗条件好。因此,带来

24、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识图训练】世界人口分布图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字母表示的人口稠密区:A B C D (2)图中字母表示的人口稀疏区:E 沙漠 F1 盆地 F2 平原 H 高原 G 洲 (3)从甲、乙两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来看,处于 ;从地形(海拔)来看,处于海拔较低的 地形 。2读漫画,回答问题。三幅漫画反映出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问题探究】1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方法,使世界的人口平均分布?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形成“民工潮”。请你简单说说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的

25、原因。农民工大量的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哪些?【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导学案)【新知梳理】1人种划分的标准:人类 方面的特征。体质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 是人种划分的重要标志。2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域黄色人种 东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以及美洲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白色人种 、 、非洲 ,亚洲的 和 及大洋洲。黑色人种非洲 和 。3三大人种的形成是受不同 长期影响的结果。但 人种则是不同人种间通婚的结果。【识图训练】ACB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填出图例中的人种名称:A B C (2) 把下列序号填在图中

26、适当位置。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区:欧洲西部非洲北部北美洲东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亚洲东部 人种 人种 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区:非洲中部2读右图填注。【问题探究】1人种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2为什么南、北美洲也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导学案)【新知梳理】一、世界的语言1 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 、 、 、西班牙语、 语。2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语言; 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有世界性语言之称3五大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汉语: 、东南亚等地。英语: 、 、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加拿大等国。法语: 、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

27、洲的一些国家。俄语: 、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及东欧各国 阿拉伯语: 、非洲北部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在欧洲分别限于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但在 洲广为流行。二、世界的宗教1世界三大宗教 教、 教、 教。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基督教:是世界上 最多、流行最广的宗教。经典著作 。主要分布在 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 ,经典著作古兰经。主要分布在 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中国也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经典著作 。主要分布在 、东南亚。 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读图训练】1 读图,请将下列宗教与其主要分布地区、宗教建筑用线连接起来。DA 教堂 基督教B

28、 C D 2读“世界语言分布”图,对照图例,判定A、B、C、D所代表的语言。ABCDABCDA B C D 3读“世界宗教分布”图,对照图例,判定A、B、C所代表的宗教。ABCA B C 【问题探究】1英语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新知梳理】1世界的聚落(1)聚落的两种基本形式 和 。乡村又可分为 和 。(2)城市和乡村的区别:本质区别 类型不同。城市居民从事的职业主要是 和 ,而乡村居民从事的职业主要是 。城市和乡村最显著的景观差异 形态(或特点)。城市建筑 ,且多高层建筑;乡村建筑 ,且多低层建筑。(3)乡

29、村向城市的演变乡村演变成一般城市的条件是地形 ,水源 ,交通 。城市是由 演变而来的。城市汇聚了大量的 活动,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 作用。2世界文化遗产(1)文化遗产:文化 、 、古村落;古代 、神庙、园林、 等。(2)保护意义: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 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民风 、宗教习俗、经济和 发展水平。(3)保护措施:专业保护(列入世界物质 名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宣传教育等。【识图训练】1读图,写出世界不同传统民居建筑与分布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 冰屋北极地区气候 碉楼北非、西亚气候 高脚屋东南亚气候 窑洞中国黄土高原气候 ,黄土深厚且直立性好蒙古包(或毡房)游牧民族气候 ,草原广阔水乡中国南方气候: 2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聚落。(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3)A、B、C三处最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