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经典大题例题.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23514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经典大题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经典大题例题1单选题1、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答案:C选C。依据作品内容不难理解,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虎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C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

2、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答案:AA项,应删去“通过”或“使”。B语义重复,修改正确。C搭配不当,修改正确。D语序颠倒,修改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

3、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答案:D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使用正确。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使用正确。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使用正确。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D。故答案为:D【点睛】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4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B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C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D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答案:D“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是句子的成分,前面不能用冒号,应把冒号删去。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

5、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5、单选题(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A机密B机谋C机关答案:C“机密”的意思是“重要而秘密;“机谋”的意思是“重要的谋略”;“机关”的意思是“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结合句意,故选C。【点睛】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6、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A狗猫鼠是针对“

6、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B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著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宣扬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7、,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答案:D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这是对鲁迅的朝花夕拾的考查,D项表述错误,被父亲强迫背诵的是鉴略,不是论语。故答案为:D【点睛】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

8、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7、下面的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情境】一位盲人准备过马路,但马路上车很多。你打算去帮助这位盲人,但又不想伤害他的自尊,你这样说:_A盲人叔叔,我带您过马路吧!B你想过马路吗?跟我来!C您好,请问您想过马路是吗?现在刚好是绿灯,我和您一起走吧!D您看,绿灯还没亮,等亮了我们再过马路吧!答案:CA项,称呼不当;B项,态度不礼貌;C表达得体。D项,明知对方是盲人,还要说“您看”,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看准对象,把握分寸;适应场合,恰当用语;注意遣词,

9、谦敬恰当;把握语体,用语准确;认清文体,注意差别。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8、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答案:C美女蛇的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增添百草园的神秘色彩,增添百草园的情趣。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9、下列词语中有错别

10、字的一组是()A慈爱依恋纠纷混为一谈B感慨激荡悔恨小心冀冀C倘若鉴赏和蔼三省吾身D羞惭云霄博学截然不同答案:B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B改为:小心翼翼。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形似字、生僻字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不出错别字。10、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A琐记B无常C二

11、十四孝图D狗猫鼠答案:B依据作品内容可知,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1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B江苏籍院士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江苏人,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C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学有所成的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勤奋和不求甚解。D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答案:CA项,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

12、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使用正确。B项,油然而生:很白然地产生。这里使用正确。C项,不求甚解: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这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于此语境。D项,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这里使用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1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

13、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答案:DD项“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有误,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

14、、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评价。答题时应注意,沉入名著的中,去领悟,去品味,去咀嚼,感同身受,从关注情节、内容主题、写法语言、分析人物、把握主题、注重环境描写等方面来鉴赏名著。13、根据朝花夕拾故事情节,请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B勾魂使者-阿长与C庸医误人-父亲的病D衍太太-琐记答案:B勾魂使者源于五猖会,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第四篇,主要记叙“我”对儿时急切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个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的形象。故答案B【点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

15、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小说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明确作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14、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AzhchinngzhnBzhcunngzhnCzhchilongzhnDzhculongzhn答案:B“遮”读作zh,“搓”读作cu,“弄”多音字,lng、nng,这里读作nng,“绽”读作zhn。故选B。故答案为:B【点睛】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

16、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1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里风景优美,几座幽静的小屋隐藏在竹林深处,是个休闲的好去处,可来此高枕而卧。B春节前,超市里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C这荒园人迹罕至,但却是野花野草和各种鸟雀的天堂。D你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总而言之,那时你已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答案:AA项,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不合语境。B项,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使用正确。C项,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形容地处偏僻。使用正确。D项,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总之。使用正确。故答案为

17、:A【点睛】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填空题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中为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是。“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在文中的意思是。答案:安妮莎莉文;重新塑造生命;唤醒“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

18、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解答此题须回顾相关章节内容,依据问题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安妮莎莉文2.重新塑造生命3.唤醒“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和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位、生活时代、作品题材、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17、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答案:子路负米;黄香

19、扇枕;陆绩怀橘本题根据平时积累的二十四孝图的内容答题,注意答题一定要准确。【点睛】本题考查对二十四孝图内容的积累,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平时学习时要熟悉这篇文章的内容。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搓捻()()企盼()繁衍()zhn放()迁徙()xi想()m食()答案:cu;nin;q;yn;绽;x;遐;觅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识记、

20、书写及音形转换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的辨析能力。对于字音,要注意区分形似字和改正习惯性误读,如“搓捻”,应读cunin,不能读chnin,“企”应读q,不能读q,“衍”应读yn,不能读hng,“徙”应读x,不能读t。对于字形,平时要注意抓住形旁与声旁的特点来正确书写汉字,并及时积累。本题书写要正确、规范,同音字词要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绽放”的“绽”不要误写成“淀”,“遐想”的“遐”不要误写成“暇”,“觅食”的“觅”不要误写成“妥”。得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故答案为:cu;nin;q;yn;绽;x;遐;觅【点睛】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字音、字形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

21、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19、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伟大作家(作者)的散文集,试举出其中的两篇:、答案:鲁迅;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朝花夕拾的理解,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平时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内容和相关信息要注意记忆,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一方面积累写作的材料。20、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答案:“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分析】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据此联想答案即可。故答案为:“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点睛】本题考查对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的赏析能力。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也是一种传统美德。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